关于华宁县村级文化活动室情况的调查报告

2019-10-21 07:42方慧
锦绣·下旬刊 2019年7期
关键词:基础设施建设

方慧

摘 要:本文结合华宁县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现状,分析了华宁县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建议和对策措施

关键词:华宁县;村级文化活动室;基础设施;建设

一、华宁县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现状

(一)农村文化基础设施日益完善

近年来,我县财政加大了对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加快了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步伐。

一是建设文化公共设施体系。围绕加快推进县、乡(镇)、村三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积极筹建资金,完成了华宁县城及辖区1街道办事处3镇1乡的文化活动室建设工程,初步形成了“县有文化馆、图书馆,乡镇有综合文化站、村有文化活动室”的文化阵地建设格局,为全县特别是农村文化工作顺利推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是乡镇文化站起步良好。根据县委、县政府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部署,按照新农村建设办公室的要求,推动乡镇综合文化站向高标准迈进。全县1街道办事处3镇1乡全部完成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任务,为丰富和活跃农村群众文化生活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三是村文化活动室建设渐成规模。我县共有77个行政村(社区)(含海镜、海关)。截止2017年年底,每个行政村(社区)都建有独立或共用的文化活动室,覆盖率达到100℅,有23个行政村(社区)文化活动室设施、设备配套齐全。

(二)农村重点文化工程日益深化

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各级宣传文化部门采取一系列措施,着力推进重点基层文化建设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果。

1.实现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按照省、市统一要求,我县建设完善了县级分中心站点、乡镇基本型站点、村级基本型和扩展站点,县级分中心站点在图书馆设置电子阅览室,并配有图书馆业务自动化管理系统,使其具有存储、整合、传输信息资源的功能,使我县图书阅览实现真正的网上阅览。乡镇、村基层站点实行远程教育,实现资源的共享共用。

2.农家书屋建设工程。农家书屋工程是政府统一规划、组织实施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民心工程之一,为了满足农民文化需要,我县共建成78个农家书屋。

3.文化下乡工程。县级每年安排送戏、送书、送电影下乡活动,较好地满足了广大群众的文化需求。

(三)群众文化日益活跃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精神文化活动已成为新时期农村文化生活的重要形式。

一是节日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在各种重大节庆日,各乡镇村寨都举办各种各样的群众文化活动,有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的、有普及国家法律法规的、有宣传科技卫生知识的等等,内容越来越丰富,形式日渐多样化。

二是积极培训。强化农村文化队伍体系,针对农村文化现状,经常下乡开展文艺辅导和培训,不断提高农村文化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繁荣农村文化生活。

三是农民文化异彩纷呈。随着近年来各级政府对农村文化的重视和扶持,各地都涌现出了许多读书、音乐、摄影、剪纸等特殊文化人物,这些特色文化人物为我县农村文化樹立了新典型,注入了新活力。

二、我县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经费投入不足,基础设施薄弱

近年来,虽然我县的文化事业经费有所增加,但远远不能满足农村文化发展的需求,加上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农村文化事业的投入较少,县财政直接投入到乡镇文化事业的经费微乎其微,尤其有的部分贫困地区,文化经费几乎为零。

(二)村级文化体制不健全

有的乡镇名义上设有文化站,有的乡镇则由一人抓文化工作,但没有独立的部门,职能发挥不突出。村里就更没有人抓文化工作了,农村文艺人才的工作基本“撂荒”,乡村文化工作基本处于无人组织、无人辅导的瘫痪状态。

(三)农村文化基础设施薄弱

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相当薄弱,缺乏活动场所及必要的器材。我县共有77个行政村(社区)(含海镜、海关),只有23个行政村(社区)文化活动室设施、设备配套齐全。

(三)对农村文化骨干的培训工作处于停止状态

县文化馆负责对全县群众文艺骨干的培训工作,但由于文化馆专业人才数量不足,门类不全,加之开展城镇文化活动的时间有限,所以多年来对农村文艺骨干的培训工作一直处于停止状态。

三、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建议和对策措施

(一)提高认识,加强对农村文化工作的领导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村民提供文化服务,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任务。

(二)加大投入,加快和完善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是发展农村文化事业的关键,是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物资载体,要采取“向上争、地方投、民间吸”等多渠道筹措资金,广泛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农村文化事业,尽快完成我县其余54个行政村(社区)文化活动室的建设工作,逐步构建出县有文化馆、乡有文化站、村有文化活动室、自然村有文化活动户的四级文化活动网络。

(三)加强农村文化队伍建设。

农村文化队伍建设是发展农村文化事业的根本,是农村文化软件建设的主体,其素质的高低决定着群众文化生活的繁荣程度,同时也影响着农民群众的文化取向。县文化馆等部门要面向农村、面向农民开展好服务工作,加强对农村文化干部、文化骨干和文化中心户的免费培训辅导,充分发挥出农村文化能人的引带、辐射作用。

(四)开拓创新,丰富农村文化生活载体

文化生活是农民群众精神寄托的有效载体,其丰富与否,决定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思想阵地在农村的巩固程度,影响着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的需求。首先,各级政府要继续搞好送戏、送电影、送科技知识等下乡活动。其次,要进一步发挥传统文化载体作用,适时开展各类活动,让群众多参与,多受益。再次,鼓励支持开展民间文化活动,是农民群众广泛参与,通过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表演自娱自乐。最后,加强对民间传说、民间歌舞、民间民俗等非物质文化的挖掘、保护和利用,使其在农村文化建设中发展积极作用。

(五)加强引导,改变农民群众文化消费观念

精神生活是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生活寓于精神生活之中,随着经济的发展,物质生活的改善,文化生活也随应之提高。但农村部分群众知识浅薄,观念落后,对文化生活没有意识、没有追求、没有参与、没有投入。县乡村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宣传活动和娱乐活动,加强引导,使广大农民群众从中得乐,从中受益,认识到怎样生活才是美好、丰富、幸福的人生,以促进农村小康社会建设。

参考文献

[1]郭小清.村级文化活动室为农村文化建设提供新思路[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4年10期

[2]郭洪波.新时期农村文化管理的不足及对策[J].农家参谋,2017年08期

[3]邓杨.新形势下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赤子(上中旬),2017年07期

猜你喜欢
基础设施建设
公募基础设施REITs与股票的比较
寒露
基础设施投资项目
质量建设永远在路上
前7个月国内充电基础设施增加12.2万台
国家发改委首次明确“新基建”范围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新政府会计准则规范公共基础设施处理
财政部对公共基础设施会计准则征意见
关于在全国城市建设中实行《公共艺术百分比建设》方案的提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