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之思考

2019-10-21 06:44杜金晖
视界观·上半月 2019年10期
关键词:传统媒体融合内容

杜金晖

摘    要:在“机”不可失、一“机”在手走遍天下的时代,只需要一部手机已经足以实现所有信息的获取、沟通和传播功能。新兴媒体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 传统媒体要在观念上进一步增强危机意识、紧迫意识、阵地意识,通过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从流程上彻底解决节目生产与经营脱离的现象,从渠道上有效整合并发展融合型媒体,从体制机制上着手建立高效治理以及更具竞争力的制度体系,只有这样,才能最终实现各种资源和要素的有效整合,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真正融合。

关键词:深度融合,相互渗透;内容为王,产品理念;突出本土,保持个性;建立机制,留住人才;吸引用户,渠道融合

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中指出,要扎实抓好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更好引导群众、服务群众。在中央、省、市媒体影响力日渐增强、新兴媒体不断涌现的形势下,融合成为提升县级广播电视竞争力、扩大新闻宣传影响力的有效举措,而现行的县级广播电视管理体制又使这一融合成为可能。县级媒体的有机融合,体现在信息的获取、生产、组织和呈现等环节。各媒体相互呼应,形成一张时空交错、覆盖全面的立体信息网络,形成新闻信息的一次开发、多次生成、整合利用,媒体个性也得以彰显。

一、深度融合,相互渗透,创新县级媒体新格局

县级广播电视作为基层的新闻媒体,受经济实力、新闻资源等所限,存在人才、设备短缺,表现手法滞后等诸多不足,有着不同于省市级媒体的运行模式。因此,融合是县级广播电视媒体创新表现形态、实现共赢的理想选择。由于受众群体互不交叉,即使在同一时段,收听广播和看电视、读报纸的人往往是不同的。县级广播、电视等媒体融合后,打破固有的边界,相互渗透,逐渐融合,内容资源在各个媒体以不同的形式多次发布,复合使用,优势互补,从而实现新闻信息内容的立体交叉覆盖,进而提升新闻宣传的价值。

二、内容为王,产品理念、促进县级媒体大融合

对于媒体来说,内容永远是根本,是“硬通货”,是核心竞争力,是决定其生存与发展的关键。要始终坚守“内容为王”,不断拓展信息服务的深度、广度、锐度、温度、力度,以内容优势赢得发展优势。同时在坚持内容为王前提下,在对内容的理解上坚持“新闻也是产品”的理念。内容为王不再局限于新闻为王,现在越来越强调以用户为中心,提供满足用户新闻、资讯、服务、实用、社交、娱乐六大需求,做有竞争力的内容产品,把“产品”理念贯穿到核心价值观传播的各个环节,特别强调新闻服务化、服务活动化、活动常态化、常态精品化,每一场活动都形成一个融媒体产品,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

借助新平台放大主流声音,以内容表达创新体现主题报道的权威性。融合发展要以内容建设为根本,以内容优势赢得发展优势。把原创内容、权威报道、深度解读、言论评论等优势向新兴媒体延伸,实现时政新闻的新媒体化和碎片化阅读,开创重大主题报道的新模式。集中新闻采编播优质资源,做到统一平台、统一调度、统一资源,统一策划选题内容、统一采编发布新闻、统一组织协调力量,这样既能抓住新闻宣传重点,又能兼顾到媒体的运行特点,通过媒体融合形成合力,成倍放大宣传效应。形成“一次采集、多种产品、多媒体传播”的工作格局。满足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不同需要,彰显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能力。坚持强化互联网思维,创新传播内容、形式、方法、手段,用新媒体语言,提供视角,讲好故事,传播价值,努力构建容易被用户接受的话语体系,增强传播亲和力与影响力。形成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新闻宣传工作大格局,促进县级媒体大融合。

三、突出本土,保持个性,让县级媒体融合更趋完美

“原创、精品、深度、本土的内容”是县级媒体融合的最大优势;县级广电作为最贴近基层的媒体,其竞争力的基点和源泉就是“本土”。它拥有地方新闻发布的权威性和首发优势,还有本土读者的精神和感情维系,读者对本土政治、经济、文化的认同和支持,对本地环境变动的关注和信息服务的需求等,都是域外媒体不可比拟的优势。作为县级媒体,要研究区域性需求,突出本土特色,通过新媒体平台为群众提供量身定制的新闻信息和服务。

融合是为了更好地开展新闻宣传,而不是简单的合二为一,媒体集聚。每个媒体都是融合框架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综合运用其他媒体资源的同时,依然保持其独有的传播形式,这是各媒体有机融合的前提。只有尊重传播规律,媒体的个性才能充分彰显,反之,则难以取得预期的效果。彰显媒体个性,需要解决新闻内容、形态的同质化倾向。媒体融合后,选题策划、线索获取、采访编辑上,都与单一媒体不同。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的新闻宣传融合后,新闻策划、媒体互动、资源共享等方面得到加强,但各媒体人员、设备、运行流程仍然要相对独立,这样,才能够更好地解决传播内容同质化、重电视轻广播等问题,各类媒体都得到同步发展。

四、建立機制,留住人才,让媒体融合效果更佳

不少县级台发展过程中面临体制机制不畅,政策滞后、内生改革动力不足等问题,阻碍县级广电在媒体融合发展过程中实现突破。其中尤为突出的,是人才进不来、留不住的问题。县级广电要克服管理体制困难,大力推动人才强台。启动机制体制改革,探索实践事企并轨运作模式,利用企业化运作方式聘用人才,尤其对符合融媒体传播需求的人才提出特殊要求并给予特殊用人政策;事业编和聘用人员同工同酬,工作绩效上不封顶。营造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和条件,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对在广播电视发展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专业技术人员予以重奖。鼓励职工参加省市广播电视作品评选,凡获得市级以上奖项的,按相关等级同等标准给予奖励。同时加强设备投入,为人才的培养和人才施展才华提供必要的舞台和保障。

五、吸引用户,渠道融合,让广电媒体融合分众化互动化

当前,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技术的迅猛发展,开启了传播者与受众的全新关系,二者正在相互融合。媒体融合的核心就是移动互联网思维,极致、专注、口碑、快速,突出用户意识,用户在哪里,阵地在哪,融合就推进到哪里;做媒体,激情+坚持,才会找到自己的发展空间。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县级广电媒体要充分运用新技术新应用创新媒体传播方式,占领信息传播制高点,牢牢掌握舆论工作主动权和话语权。新闻媒体从业人员要主动适应新形势,勤学习、多锻炼,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努力成为全媒型、专家型人才。使媒体传播更加快捷、覆盖更加广泛,做到“用户在哪里,我们就覆盖到哪里”。传统媒体要适应新兴媒体平等交流、互动传播的特点,最重要的是形成互联网思维,树立用户观念,改变过去媒体单向传播、受众被动接受的方式,注重用户的参与性、互动性、选择性和用户体验,满足读者发布、分享和社交需求以及多样化、个性化的信息需求。特别是社交媒体的出现,让普通民众有了将亲历新闻事件传播出去的可能。用户不再是单纯的受众,既是内容接收者,又是内容生产者与传播者。很多突发事件的第一手视频新闻,都是由现场的普通民众通过手机拍摄上传社交网站。传统媒体应当激发个体用户参与内容生产的动力,将传统媒体精英式的内容生产与传播,和个体用户集群式的内容生产与传播结合起来,实现精英模式的 “专业、权威、可信”与个体集群式的“灵敏、海量、多样”优势互补,大大提升全社会的内容生产力与传播力。

县级媒体融合要想实现更加有效的传播和有用的服务,应更好地服务用户。用户一般包括政府、企业、互联网平台、自媒体等。最重要的用户是普通的媒体使用者——老百姓。着力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深度融合。在内容融合方面,充分发挥传统媒体在信息采集、内容核实、分析解读等方面的优势,并延伸拓展到新兴媒体,不断提升内容的专业性和权威性,多生产精准、鲜活、吸引用户的信息,形成即采即发报道机制,以内容优势赢得发展优势。在渠道融合方面,深度整合传统媒体的优势资源,高度重视提升媒体数据处理能力,深度挖掘传统媒体积累的数据资源,丰富信息内容,完善服务功能,借助社交类应用和技术,集聚忠实用户,扩大用户规模,提升传播效果。在平台融合方面,依托全媒体平台进行策划和统筹,实现内容生产的集约化,尽力满足用户对全媒介传播的需求,运用大数据技术分析用户需求,通过数据挖掘分析,实现对用户个性化需求的准确定位,不断提升用户忠诚度。在经营融合方面,健全完善全媒体营销利益协同机制,探索全媒体营销路径,尽量满足广告主全媒介传播的需求;引入风险投资、上市融资等融资手段,为传统媒体带来成熟的商业资源、全新的经营理念以及更加适应市场的运作模式。在管理融合方面,改变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分立单干的状况,探索媒体融合发展条件下人才引进、培养和激励机制,重构新闻采编生产流程,通过深化改革推动形成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要重视在服务和互动上出特色。优化信息服务,强化用户理念,注重分析用户特点,准确把握用户个性化需求,以用户为中心明确网站定位,将政策宣传与用户需求有机结合,提高传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强化新媒体的“快”和“准”,在即时视频播报上求实效。与时俱进,把握媒体发展脉搏,积极主动建立官方微博和微信公众账号,不断扩大新媒体影响力。

参考文献:

[1]人民网: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 打通媒体融合“最后一公里”。

[2]中国科技网:推动媒体融合发展的七个着力点。

[3]中国文明网:以“四有”诠释新闻人的责任担当。

[4]光明日报:广电媒体融合发展的思考。

猜你喜欢
传统媒体融合内容
“五学”融合:实现学习迁移
短视频对传统媒体主流价值表达的推动
刚柔并济
破次元
融椅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如何实现融合与发展
培养多面能手 提高综合技能
建立内容权威 运用网络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