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电视纪录片的人文关怀

2019-10-21 09:57槐静
读书文摘(下半月) 2019年7期
关键词:镜头语言人文关怀音乐

摘  要:近年来,随着《舌尖上的中国》《我在故宫修文物》等一系列纪录片在传播市场的“走红”,纪录片成为弥补当下社会情绪与社会文化空白的重要支撑,纪录片中的人文关怀也成为纪录片不断走进市场、走进公众的重要情感粘合剂。“人文关怀”是纪录片创作的关键基调,是强化纪录片传播力量,更是强化纪录片与当下社会联结的重要基础。“人文关怀”并非当下纪录片的产物,可以说,它伴随着中国整个纪录片尤其是电视纪录片的发展历程,是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关键特色之一,在整个中国电视以及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发展史上具有突出作用。而对于中国电视纪录片人文关怀的研究,避不开《沙与海》这部中国电视纪录片的经典之作。1989年由康健宁和高国栋合作导演的纪录片《沙与海》拍摄完成,1991年获得亚洲广播电视联盟大奖赛的大奖,是中国首部在亚广联上获此殊容的片子。《沙与海》以人为切入,选取生存于这两种自然环境中的两个人以及两个家庭,透过对人物生存环境、生存状态的描述,呈现人与自然的关系,展示自然环境对人的影响,将自然的力量与人性的力量融合,以浓烈的人文关怀关注时代变迁中的中国人物故事。该片在叙述结构、镜头语言、音乐以及象征性语言的运用上都为人文关怀的传达做了重要铺垫,也为中国电视纪录片的人文关怀建构奠定了影像基础。

关键词:人文关怀;《沙与海》;叙述结构;镜头语言;音乐;象征性语言

一、叙述结构:呈现人与自然的永恒命题

1.平行蒙太奇的对比叙述

沙与海,两种截然不同的自然环境,生活在里面的人与家庭定是不同的,将两个不同的叙事主体完美结合起来的方法就是平行蒙太奇的运用。

《沙与海》的整体讲述方式是把刘丕成和刘泽远两个人物及其家庭平行交叉交代,但我们却不会感觉突兀和不协调,反而借助平行蒙太奇的对比意义传达出了更深层次的意味。从刘丕成和刘泽远两人的家庭生活细节到两人子女的生活状态的交叉呈现,我们看到了生活在沙与海两种环境中的人的状态,由海看沙,我们看到了沙漠大陆的干燥与寂静,我们看到了茫茫土色与寥寥生机;由沙看海,我们看到了大海的翻涌与动荡,我们看到了蔚蓝与生机背后的恶劣。当把沙与海中的人对照在一起时,当我们把目光投向生活在环境中的人时,我们才能体会到环境带给人的到底是什么,我们才能真正地去认识自然之于人类是一种怎样的存在,所谓福祸相依,正是自然给予人的命题结论。如果没有人的存在,如果没有生存的对照,沙与海是一样的,它们都是自然环境的衍化物,没有恶不恶劣的存在。所以纪录片中的自然终究因为人的存在才有意义,所以对自然的探讨也必将回归到对人的探讨。

2.关注环境中人物的共性情感状态

在叙述上除了平行蒙太奇贯穿始终外,整个片子可以分成前后两部分。前一部分大体介绍刘丕成和刘泽远两个人及各自家庭在各自环境中的生存生活状况。后一部分则开始探讨人物的内心情感,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前一部分更多的展现了两个人物两个家庭生活状态的截然不同,后一部分则是寻求他们之间共性的东西,这种共性的东西即是环境和人的关系,环境中的人的内心情感。正如转折词中所说的“无论大海还是沙漠,对于刘丕成和刘泽远来说都是无法与之抗拒的庞大怪物。无论是生存还是发展,他们几乎都走在同一条道路上,那就是顺应。”我们看到两家人如何应对恶劣的生存环境,看到刘泽远和刘丕成对于他们的家业与后代的担忧,也看到了他们的后代在封闭环境中生发出的孤单与无奈,虽然环境不同,具体的生活困难不同,但是内心的孤单、担忧、无奈与顺应则是相通的,这便是环境给予人类的人生态度。

二、镜头语言:直击主题情感

《沙与海》中各种景别的运用无不围绕着人、环境以及人在环境中情感状态,并时刻调动着观片者的情绪。在讲人的时候,不断用镜头来揭示环境的存在。片子中有这样一个段落:先是一个劳作工具的特写镜头,然后一个拉镜头,切换到远景,再是推镜头,切换到特写,通过推拉镜头将远景与特写这两个两级景别结合起来,劳作工作即为生存细节,远景交代环境,景别的交叉运用揭示了人的生存生活是带有环境影响的烙印的,人总是生活在环境的。生存的一切,工具也好,生存行动也好,都发生在环境中,环境之于生存,縱使艰苦,也逃脱不得!

镜头记录着人物的情感。当刘泽远的大女儿被问到情感时,是一个她低头思索的长镜头,流畅地记录着她的情感细微变化,之后的镜头是刘泽远的小女儿在沙中“游泳”,在这里情绪得到一个嫁接,悲中看悲看不出悲的凄凉,乐中看悲,悲的味道才会更深刻。从大女儿转到小女儿,这里面似乎有一种命定的宿命味道,是否多年后,那个在沙中无忧虑地游玩着的小女儿会成长成面对人生未来无言的大女儿?封闭的沙漠是否会消散童年所有的希冀,转而带来无尽的孤单、绝望、压抑与无奈?

可以说,观众的情绪被掌控在创作者手中,在每次激起观众情绪后,片子都会以一个大远景结束段落,进而释放缓解情绪,同时,也给观众一个思考的空间。

三、音乐:情感的助推剂

《沙与海》音乐运用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自然环境音响,一种是后期配乐。为了突出纪实成分以及更好展示环境,片子多次采录自然环境音响,如风声、人的喘息声。沙风对于生存在沙漠中的刘泽远来说是最熟悉不过的,同样,海风声对于生存在海上的刘丕成来说是已成耳朵的熟客。风对他们来说,有一种环境的归属感,更是环境加于他们的一种困境,生存的意味在于,要么风把他们压倒,要门他们迎风直上,战胜风的阻拦。无疑,他们是抗争的,但当自然的风力过于强大时,他们学会了以一种淡然顺应的态度去接受风过后的生活惨景。我们一般的人生态度是怎么样,要么死抗到底,要么悲观地埋怨自然,是一种趋于两极的态度,而刘泽远和刘丕成们,则是一种中折的态度,对于自然,凡人没有死抗的力量,亦不可有懦弱后只剩的埋怨。

在很多情绪高潮段落都加入了后期配乐,音乐的存在,不费力地感染观众的情绪,同时更好地传达段落情感。音乐配合景别的转换运用,更有助于景别中潜藏情感的爆发与传达。

四、象征性语言:隐喻人的生存与情感状态

《沙与海》多次拍摄沙与海上其它生物的镜头,如沙漠中骆驼与沙枣,海洋中的鱼类以及海岸上的鹤,在这些镜头里这些人之外的生物在环境中穿行生存着,它们无言地接受着自然带来的一切,顺应带给它们的是自然的协调馈赠。这些隐喻性蒙太奇无不以物喻人,暗喻,生存在沙漠中的刘泽远们以及生活在海上的刘丕成们与这些生物一样,艰难无奈却顽强地与恶劣的生存环境保持协调以更好地生存下去。

在片子最后,也是一个隐喻蒙太奇——那一团跳动的火焰。刘泽远和刘丕成对未来对后代对生存有太多的不确定,但在不确定中却有一种生存下去的坚定与信心,正如那团越少越旺的火焰,那就是他们生存的状态,那就是他们给人生的态度——无论如何,都要活着!

沙漠与海洋,都只是生存环境的代名词,无关封闭与开放,人总会在与环境的相处中得到些东邪又失去些东西,人生生世世走出一种环境又走进另一种环境。最重要的是,我们依然活着,依然生存着!这就是《沙与海》这部纪录片想要传达给我们的,无关环境,人总要有一种生存的状态与信念,有一颗活着的心!这应该是纪录片的目标,穿过自然,看到自然中的人,看到自然中人的生存状态,然后传达一种信念,传达一种生命向上的态度!

作者简介

槐静(1991.05—),女,汉族,籍贯:山东;单位: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学历: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电视学。

猜你喜欢
镜头语言人文关怀音乐
写意与留白:《刺客聂隐娘》体现的中国传统美学
对员工的人文关怀,是预防工伤事故的重要手段
论思想政治工作的人文关怀研究
电影《钢琴家》——谱写生命的序曲
音乐
黑暗中的诗意
电影《霸王别姬》镜头语言下的影视叙事研究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