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慢性心衰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与生活质量的护理方式探究

2019-10-21 10:00陈聪聪
健康必读(上旬刊) 2019年1期
关键词:护理方式自我护理能力慢性心衰

陈聪聪

【摘  要】目的:研究提高慢性心衰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与生活质量的护理方式。方法:对本院收治的慢性心衰患者90例进行研究,患者入院时间在2016年2月-2018年2月,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延续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和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中,各项能力掌握人数均比对照组多,两组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慢性心衰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为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能够大大提升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并提高生活质量,值得广泛应用和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慢性心衰;自我护理能力;生活质量;护理方式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9)01-0127-01

慢性心衰属于很多心血管疾病的后期发展结果,这反映了患者心脏已经不能有效泵血。当下,内科治疗水平得到较大提升,能够帮助患者改善生存期,但是最终结局还是比较差,已经成为发达国家首要死亡原因。当下,心衰治疗模式发生较大变化,治疗的主要目的不但要为患者减轻症状,同时还需要帮助患者改善心功能,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帮助患者延长寿命,这就要求患者能够具有较高的自我护理能力,从而提升生活质量。本研究为分析提高慢性心衰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与生活质量的护理方式,选取2016年2月-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90例慢性心衰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本院收治的慢性心衰患者90例进行研究,患者入院时间在2016年2月-2018年2月,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延续性护理。患者年龄在49-8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5±2.04)岁,患者中男性48例,女性42例,对比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心内科常规护理。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延续性护理,内容有:

①信息延续:结合患者实际情况,我患者制定个性化护理措施,在患者入院时,为患者制定详细的出院计划。

②管理延续:结合患者出院后所处不同场所,实施不同形式的管理,針对居家或者在医院做出的不同反应,让患者坚持延续性护理,同时还需对患者进行统一培训,保障全部患者采用统一干预方法。出院3d内,进行直接电话访问,直到出院第六周结束[1]。

③关系延续性:保障患者和护理人员有持续新关系,家庭以及电话访问主要督促患者定时服药,了解患者饮食情况,为患者进行饮食上的指导,根据患者机体状况,确定是否有并发症。对患者自我监督情况进行全面评估,访问时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对其进行监督和指导,从而让患者始终坚持延续性护理。

1.3评价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对识别心衰危险因素、低盐低脂饮食、按时服药、合理运动、定期检查情况,同时对比两组患者身体领域评分、心理领域评分[2]。

1.4统计学分析

研究数据利用 SPSS19.0 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x?检验,计量采用t检验,计量指标用均数± 标准差()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对比

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后,识别心衰危险因素、低盐低脂饮食、按时服药、合理运动、定期检查的人数和比例,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中,各项能力掌握人数均比对照组多,两组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2.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

对比两组患者身体领域评分和心理领域评分,结果显示,观察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所示:

表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

组别       身体领域评分         心理领域评分

对照组(n=45)   21.25±9.56   19.45±2.56

观察组(n=45)   34.56±3.14  23.18±0.84

t值  12.035    10.141

P值 <0.05    <0.05

3 讨论

慢性心衰是一种常见疾病,该疾病对患者健康带来严重威胁,甚至会导致患者死亡,患者需要长时间治疗,花费较高。一般情况下,患者对该疾病不够了解,因此缺乏自我护理意识[3]。当前,医院倡导优质护理理念,要求护理人员为患者制定个性化护理方案,但是当前临床工作者都是对患者在医院进行集中式护理,这对于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提升,没有过多的帮助。而慢性心衰患者出院之后,还需要进行良好的自我护理,这样才能够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延长患者寿命[4]。

延续性护理是在患者住院期间,对患者病情以及自我护理掌握情况进行评估,然后为患者制定科学可行的出院延续护理计划,告知患者出院后应当注意事项,保持和患者之间的联系,通过电话访视的方式监督患者各项生活习惯,和用药情况,并且调查患者生活质量[5]。

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患者接受延续性护理,患者自我护理能力远高于对照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也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针对慢性心衰患者,为了提升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为其实施延续性护理,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   袁艳梅.实施四化延续护理对老年慢性心衰患者生活质量的研究[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35):57+62.

[2]   曹小彤,徐翠荣,王静静.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J].护理学报,2017,24(23):5-8.

[3]   何滢,贺灵琼,涂毅萍.自护线索引导清单在老年心力衰竭患者院外自我管理中的应用[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17,15(06):707-709.

[4]   肖璐,陈燕华,刘建平,刘乾惠,黄永丽.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护理行为及影响因素的分析[J].广东医学,2017,38(07):1131-1134+1138.

[5]   彭玉兰.协同护理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以及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02):10-11.

猜你喜欢
护理方式自我护理能力慢性心衰
骨折创面感染的护理方式初步研究
慢性心衰患者的心脏超声检测价值研究
女性输尿管结石患者的围术期最佳护理方式研究
健康教育路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干预效果
延续性护理对高龄产妇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综合护理干预在提高永久性尿路造口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中的作用
老年慢性心衰患者贫血及低蛋白血症与其预后相关性研究
健康教育在结肠造口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分析
外伤性难愈性伤口患者的护理分析
黄芪生脉饮联合倍他乐克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