孵化温度对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2019-10-21 06:42刘所奎
畜牧兽医科学 2019年8期
关键词:影响

摘要:近年,随着人们对高品质产品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导致家禽养殖产业逐步转变传统生产模式,在家禽饲料中抗生素的使用量越来越少,同时也会导致肉雏鸡的死亡率显著增加。在肉鸡孵化中通过控制孵化温度,能对影响肉鸡健康生长的各种制约因素产生积极的影响,为雏鸡生长发育营造一个健康、舒适、整洁的环境,提高肉鸡的出壳率和出生体重,增加成活率,提高养殖效益。该文主要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将7日龄的肉雏鸡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孵化温度对7日龄肉鸡生产性能产生的影响,以进一步提高肉鸡生产效率。

关键词:孵化温度;肉鸡生产性能;影响

中图分类号:S83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2096-3637.2019.08.004

0 引言

种蛋孵化是肉鸡养殖中的一个重要生产环节,种蛋孵化率的高低直接影响肉鸡生产的经济效益,要获得较高的孵化率,培养优质的肉雏鸡,除要确保种蛋优质、加强种蛋消毒外,孵化场的孵化条件控制尤为重要。温度是影响肉鸡健康生长的主要原因,在鸡蛋孵化中,温度如果没有控制到位,很容易导致孵化出来的肉鸡生长发育迟缓,不能很好地适应外界环境温度的变化,导致大范围的传染病疫情发生,影响肉鸡的成活率。

1 温度对肉雏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在种蛋孵化中,温度的升高和降低可以控制胚胎的生长发育速度,但胚胎在蛋壳发育中,自身无法调节温度。在孵化前9d,胚胎个体较小,活力较差,胚胎自身所产生的热量不能满足自身生长发育所需要的温度条件,因此必须从外界吸收温度满足自身生长发育所需。通常孵化前9d的胚胎吸收的热量主要来自于孵化器的空气温度。另外,在蛋鸡孵化中,鸡蛋会通过蒸发不断失去水分,导致鸡蛋表面的温度比周围温度或者孵化器的设定温度相对较低,通常会低0.1℃。种蛋孵化9d后,由于胚胎个体逐步变大,变得越来越有活力,每天产生的热量也会显著增加,如果该时期孵化箱的温度仍然维持在孵化前9d的温度,会使产生的热量散逸到周围环境中。通常孵化9d后,鸡蛋表面的温度会比周围环境温度高0.2℃以上。因此,在此阶段应该逐步调低孵化器的温度,避免温度过高引起胚胎死亡。在设置孵化器的温度时,一定要严格按照种蛋每一阶段生长发育的规律科学设置,不要按设想控制温度,要根据每天对蛋壳温度的测定结果适当调低或增加孵化箱的温度。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种蛋在转移到种蛋孵化器后,孵化前10d内,孵化箱内的所有鸡蛋的孵化温度都会达到蛋壳表面温度的要求,温度控制在37.8℃左右,从孵化的第11天到第18天,种蛋蛋壳表面会有3种温度变化,即37.8、38.1、39.4℃。在整个研究中与更高的孵化温度处理组相比,蛋壳温度维持在37.8℃的处理组孵化率和健雏率更高,雏鸡出生后关节肿大,肚脐问题更少,生长发育中后期肉鸡生长发育速度更快,体重更高,成活率更高。肉雏鸡孵化中,如果孵化箱的温度过低会导致胚胎生长发育迟缓,整个孵化时间会极大延长,导致雏鸡出生后卵黄剩余量较多,不能很好地被机体吸收利用,温度过低会导致胚胎死于蛋壳中不能出壳。

2 孵化温度对肉鸡相对出雏体重的影响

肉雏鸡的相对出雏体重主要受到孵化温度和湿度2个因素的影响。出壳时间较晚的雏鸡,卵黄过量和雏鸡出壳率较低,这主要是由于孵化温度过低或者水分损失不足所致。在较低温度下孵化得到的雏鸡,由于未被吸收的卵黄很容易受到外界细菌的污染,尤其是在应激因素作用下更容易感染多種致病菌,如果致病菌和卵黄接触频繁,卵黄接触到更多的致病原,常会受到饲料和饮用水中细菌繁殖的影响,导致雏鸡死亡率升高。很多养殖场在进行种蛋孵化中,主要使用二氧化碳控制的箱体式孵化器,该种孵化器的前半部分在孵化中由于通风量较少,可以有效减少孵化器内部种蛋的重量损失,但会由于密闭环境下湿度水平显著升高,在孵化中经常能观察到孵化器中的水分从门下方流出。在高湿度环境下,很可能加重蛋壳感染更多的致病菌,致病菌通过蛋孔穿人蛋壳中污染卵黄,导致雏鸡一出壳就会携带致病菌,加重致病原的传播流行。通常即便是蛋壳内存在细菌,雏鸡仍然可以出壳,但新生的雏鸡很容易受到外界多种应激因素的影响,如外界环境过冷过热,运输不当,饲养密度过大,鸡舍卫生不良,有毒有害气体积累,导致继发性大肠杆菌病和败血症发生。致病菌污染的雏鸡在自然条件下接触饲料和饮用水增加与细菌接触的可能,很容易导致雏鸡在育雏的第2~5天发病死亡[1]。而在育雏早期阶段通过在孵化器中增加空气循环,种蛋在旋转中水分会显著增加,导致雏鸡的相对出雏体重下降。

3 孵化温度对肉雏鸡死亡率的影响

在低温条件下孵化的雏鸡通常在7日龄内有较高的死亡率,由于在低温状态下孵化出来的雏鸡出壳时间相对较晚,在蛋壳内有较多的卵黄剩余,如果暴露于过热或过冷的应激因素下,很容易导致大肠杆菌感染。而高温条件会导致胚胎快速生长发育,雏鸡的出壳期提前,这会显著增加由于过热和脱水造成的应激风险。因此,在种蛋孵化中应该根据胚胎的需温特点、孵化器种类以及孵化方法,确定合适的孵化温度。孵化场如果采用恒温孵化法,孵化器的温度应该控制为37.8℃,出雏鸡的温度应该控制为37~37.5℃。如果整批种蛋采用变温孵化法,孵化前1~7d温度控制为38℃,8~12d孵化器温度控制为37.8℃,13~18d孵化期温度控制为37.6℃,19~21d,孵化期温度控制为37.0℃[2]。通常孵化室的温度最好控制为22~26℃,这样能取得很好的孵化效果,保证雏鸡出生健康,体重适宜,降低死亡率。

4 结论

种蛋孵化是肉鸡养殖的一个重要环节,种蛋孵化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养殖的经济效益,要获得理想的孵化率和优质的雏鸡,就要切实做好孵化温度控制工作。温度是孵化中最重要的控制条件,对孵化率和健雏率起到决定性作用。在胚胎生长发育的全过程,各个代谢活动都要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才能进行,如果缺少适宜的温度,胚胎就不能正常发育或者发育不正常,这样培育出来的雏鸡很容易死亡,导致发病率升高。本次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孵化温度会对肉鸡的卵黄利用率、致病菌的携带情况、肉雏鸡的死亡率有很大影响。通常孵化温度控制为37.8℃,出雏率最高,随着孵化温度的升高,雏鸡体重下降,孵化率逐渐下降。而孵化温度下降到35.5℃后,出雏期会推迟到24d后,且大多数的胚胎已经死亡,不能正常孵化[3]。

5 结束语

在种蛋孵化中,孵化温度过高过低或者时高时低都会导致雏鸡出生后生长发育迟缓,培育出大量的弱雏,增加雏鸡的死亡率。如果孵化温度过高,会导致胚胎生长发育过快,雏鸡提前出壳,造成雏鸡个体较小,绒毛太短或者形成小卷毛,眼睛和喙异常,卵黄囊和肠腔遗留在腹腔外,不能很好的进入体内。而温度过低会导致胚胎生长发育迟缓,出生时间延迟,导致培养出来的雏鸡不活泼,绒毛粗糙干燥,腹部臃肿。为提高肉鸡的生产性能,避免温度过高过低或者温度时高时低,要严格按照种蛋的孵化规律控制好孵化温度,保证培育出来的肉雏鸡身体健壮。

参考文献

[1]袁楷.低温对雏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J].当代畜禽养殖业,2008(9):8-9.

[2]方雨彬,吕永华,郭金贵,等.孵化温度控制[J].中国家禽,2005(11):26-27.

[3]卢琴,罗青平,张腾飞,等.孵化温度对种蛋出雏率的影响田.黑龙江畜牧兽医,2017(18):54-56.

作者简介:刘所奎(1976-),男,山东菏泽人,本科,畜牧师,

研究方向:家禽养殖。

猜你喜欢
影响
RCEP对山东省高质量对外开放的影响
社交媒体中的影响者
民法典如何影响你的生活?
这是一份不受影响的骨子里直白的表达书
我国FDI和OFDI对CO2排放影响的比较研究
我国FDI和OFDI对CO2排放影响的比较研究
一张图告诉你:2014年,中央如何影响你生活
如何搞好期末复习
你喜欢什么样的床
小顽儿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