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数字图书馆资源与服务推广探究

2019-10-21 08:26任娜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33期
关键词:意识数字图书馆

任娜

高校图书馆是高校教学科研服务的场所。是高校教学、科研的信息支撑平台,服务是其永恒的主题。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的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发生了很大改变。馆藏资源从印本资源向数字化资源转变,图书馆的传统参考咨询、图书借阅、简单信息检索等功能逐步退化,图书馆服务正处于发展的转折时期,在这样的环境下,图书馆的生命——服务,如何面对外部环境和读者需求转变所带来的巨大压力,如何抓住新的理念和技术与图书馆工作融合所带来的机遇,合理利用资源推广信息服务成为研究热点。

一、图书馆资源的组成

图书馆资源包括人力资源、物质资源、技术资源和信息资源,是图书馆提供服务的基础。人力资源是图书馆所有资源中最具有能动性的资源.是图书馆发展的内在动力。它决定着图书馆服务工作的质量,是图书馆事业的“灵魂”;物质资源包括资金、设备、基础设施等有形因素,是图书馆提供服务的物质基础和发展平台;技术资源包括网络与信息技术、知识与经验等,是图书馆服务“软”环境重要基础;信息资源包括馆藏、网络资源、自建数据库等,是满足读者信息需求的源泉,是提供服务的前提。图书馆要体现自身的价值,就在于真正实现其资源的价值。资源供过于求和供不应求都会对服务产生不利影响。

二、高校数字图书馆资源与服务推广存在的问题

1、高校数字资源利用率不高

一项调查显示,有超过一半的人70%的人习惯于用门户网站的搜索引擎,上网查找文献的读者中只有48%的人直接查找图书馆的数字文献库。这说明高校图书馆用户对数字文献的认识不够。由于受传统图书馆管理模式的影响,在数字馆藏建设方面,仍然存在“重藏轻用”的问题。就我国整体来看,我国是科学数据和文献的大国,但信息资源共享效率和效益却很低。有关方面估计我国科学数据资源总量占世界的10%,我国每年发表的科技文献量约占全球的17%。但是,科学数据的共享所产生的效益则只占全世界的0.3%。二者的反差是很大的圆。这从很大程度上说明我国信息资源的利用率比较低。

2、高校数字图书馆用户信息素养有待提高

信息用户需求分类将用户的信息需求分为真实的信息需求和非真实的信息需求。其中真实的信息需求又有意识到的和未意识到的。而意识到的信息需求又未必已经或能够被表达出来。在实际的信息检索系统中寻求解答时,是否能够形成恰当的检索策略和构造准确的检索式,与自身真正的信息需求完全吻合,需要用户具备较高的信息素养。如何鉴别信息的可信度、可靠度,如何获得尽可能多的信息来源,如何使用获取的信息,都需要在实际的信息行为过程中逐步养成。调查显示,大学生利用网络获取文献信息的比率不高,信息意识不强。

3、网络信息资源质量参差不齐

廉价的出版成本使互联网上资料的数量成指数增长,但是,凝聚大量智慧劳动的精品至多只能线性增长,精品在全部资料中的比例越来越低,挑选精品的成本则越来越高。互联网在“沙漠化”,不仅仅是在互联网上,全社会低质量的信息正在更多地吞食人们的宝贵时间。某种程度上,增加过多的资料供应往往不是在提高工作效率而是在降低效率,过多地阅读资料已成为注意力资源浪费的重要渠道。人们需要一个帮助自己筛选数字信息、甚至能够推荐信息的智能化系统。高校数字图书馆针对本校学科专业,围绕教学科研进行资源建设,其信息具有较强的可信度和专业性,并且由于使用高级的检索技术和虚拟参考咨询等提供服务,能较好地满足用户需求。

三、高校数字图书馆资源与服务推广的策略

1、提高用户信息意识与信息技术能力

美国图书馆协会的一份报告显示:“具有信息素养的人知道何时需要信息,并具有寻找、评价和有效利用所需信息的能力”。信息素养包括了获得基本信息、有效使用信息和交流信息的技能和相关的知识,是进入信息社会的前提,对国家经济发展,社会的相互宽容和理解,以及个人能力的提升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信息服务业是应人们对信息、对信息服务的需求产生的,如果用户信息意识不强,信息素养不高,那么就不能形成强大的信息需求动力和良好的市场环境,从而对信息服务业的整体发展不利。能明确地意识到自身的信息需求并使它明朗化,有了信息需求知道可以通过借助工具查询信息来解决,知道社会都提供了哪些信息获取机制和如何利用这些机制,知道信息质量有高低、实质有真伪,并学会判断,掌握一定的信息检索知识和技能,懂得如何有效利用信息等等,这些比懂得信息技术重要得多。如果对自身潜在的信息需求意识不到,那么根本不会产生相关行动。例如完成研究任务时对存在的问题视而不见,或者该补充知识时意识不到。所以,高校数字图书馆必须开展用户培训,并将工作重点集中在信息意识的培养上,同时不忽视信息技能的培养。

2、合理规划物质资源建设提高服务保障能力

图书馆在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中.一定要有科学合理的规划,应采用实地调研、参观考察等形式有选择地借鉴别馆经验。图书馆在建筑的结构和格局、内部设施的配备和分布等方面,首先要以用户使用便利性为第一考虑要素,充分体现其功能性:如藏、借、阅一体、全开放、信息化、多功能的大开问;增设报告厅、研究室等学术性活动场所;附设视听阅览室、茶座等环境配套设施;另外还要注重文化氛围的营造、人文精神和环保意识的体现、整体风格的统一和协调等。在图书馆内设置足够相对集中的公共查询点和一定密度的分散查询点,保证利用校园网实现公共数据、网上书目数据及有关开放性数据库的高速无障碍查询.形成比較完备的电子化信息服务环境。

3、合理使用技术资源拓展信息服务广度

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不仅改变了图书馆信息资源的结构和获取信息的方式及效率,改变了服务理念。同时也促进图书馆服务模式由封闭式向开放式、网络式转变,服务功能由单一功能向多功能转变。合理有效使用网络技术。图书馆对读者的服务手段变得日趋多样化,服务范围也日趋全球化,在服务内容上,从一般借阅咨询服务向电子信息咨询服务转化:在服务时间上,读者可以不受图书馆开放时间的制约;在服务空间上,突破地域限制,实现了不同地区、国界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共享。

猜你喜欢
意识数字图书馆
如何培养孩子的节约意识
例谈概率统计备考的五个意识
图书馆
答数字
初一学生符号意识的培养应从“理解”入手
数字看G20
消防意识
去图书馆
成双成对
数字变变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