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病区与手术室交接中护理安全隐患分析及防范对策

2019-10-21 08:41李培培杨青利马玉卓张华卢燕赵静
昆明医科大学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护理安全骨科安全隐患

李培培 杨青利 马玉卓 张华 卢燕 赵静

摘要:目的:为了提高病区与手术室交接过程中的质量,减少交接过程的隐患,避免医疗纠纷,增强护士的责任心,提高患者住院期间的满意度。方法:对骨科2019年01月至2019年06月科室700名患者,660例手术患者,脊柱手术120例,全膝关节置换180例,全髋关节置换130例,其它230例。运用归纳总结分析的方法,总结分析手术患者在术前,术中,术后交接过程中存在隐患的原因及相应的防范对策。结果:骨科病区和手术室交接过程中护理安全隐患和缺陷明显减少,病人的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分析骨科病区和手术室术前,术后交接过程中护理安全隐患发生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防范对策,可以减少手术缺陷和差错事故的发生。

关键词:护理安全;手术室;骨科;安全隐患;措施

【中图分类号】R24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107-2306(2019)04-164-02

在医院骨科中有较多的创伤、急诊患者,患者的年龄跨度较大,且治疗方法各不相同,多种因素对治疗结果难以预计,因此,对于骨科患者的护理难度较大[1]。在骨科患者中的护理安全问题较严重,对患者进行优质、满意的护理,促进患者尽快康复,可降低护理纠纷[2]。因此,就我院骨科2019年01月至2019年06月手术患者,术前,术后交接过程中常见的护理安全隐患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范对策。

1临床资料

骨科开放床位数40张,半年手术量 660例,脊柱手术120例,全膝关节置换180例,全髋关节置换130例,其它230例。骨科病区与手术室术前,术中,术后交接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总共36例,腕带信息不清楚4例;术前未做手术部位标识3例;,术前未做抗生素皮试2例;未取饰物及假牙的2例;病人进手术室未穿病号服3例;术前未交患者做呼吸功能锻炼2例;止痛泵脱落2例;术中病人麻醉插管时致使病人牙齿掉1颗1例。术后伤口情况交接不全2例;管道护理及引流量交接不清楚3例;引流管未标识2例;护士未做好接待病人准备2例;护理记录不全3例;术后未执行ERAS快速康复理念3例;交接中病人跌倒1例;发生脑脊液漏1例。

2护理安全隐患及原因分析

2.1术前交接 未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导致的安全隐患

2.1.1术前腕带信息不清楚,存在病人接错的隐患

2.1.2术前未做手术部位标识,存在手术部位错误的风险

2.1.3术前未做抗生素皮试,存在用错抗生素的风险。

2.1.4饰物,贵重物品及假牙未取:术前病房护士工作繁忙未做好取饰物或假牙的宣教,或患者做检查未在病房,进入手术室脱衣服时才发现。

2.1.5术前未穿病号服,存在接错病人的风险。

2.1.6术前未交会病人呼吸功能的锻炼,术后年龄大卧床病人存在坠积性肺炎的危险。

2.2術中情况  术中特殊处理,更换麻醉方式,麻醉用药的不同,抢救用药,术中用药,术中出入量,术中出血量,术中生命体征情况,术后引流管的注意事项,及镇痛泵给的药速度及手术室留置针管夹,和病房护士用的留置针不一样,掌握不清楚,呕吐病人夹闭镇痛泵,忘记打开等对护士交接不清,致使病区护士对患者病情观察不及时,使病人出现非预期的治疗结果及并发症。手术中,病人一颗牙麻醉插管时候不小心掉了,手术室交接病人时未给病区护士交接,容易造成医患关系的僵硬。

2.3术后情况

2.3.1术后伤口情况交接不全,特别是颈椎手术术后的伤口,接班护士不能只看表面,要看病人的呼吸情况,以及揭开敷料看有无渗出,肿胀等,以便及时处理。

2.3.2管道交接不清,一般手术室交接只是护士和病区护士交接,主刀医生因为工作繁忙,不能一起交接,致使引流管是否夹闭,夹闭时间及开放时间交代不清,致使病情观察不及时。

2.3.3引流管不做标识,如若病人术中有两个引流管,引流量观察时容易弄错。

2.3.4病区护士工作繁忙忘记铺好铺麻醉床,未检查心电监护的功能是否正常,吸氧装置未安装好等。

2.3.5护理记录不规范,不完整 护理记录未记录指导病人进行骨科术后常规踝泵功能锻炼,未记录皮肤情况,未记录引流管拔除及引流管夹闭情况,未记录尿管拔除后病人小便情况,手术室交班护士未签名,病人接班护士未签名,护理记录单记录不规范。

2.3.6术后未执行ERAS骨科快速康复理念。

2.3.7术后出现脑脊液漏病人出现剧烈头疼,术者术后不及时告诉护士,影响护士及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2.4转运途中的安全隐患

2.4.1坠床:全麻术后病人未清醒,比较烦躁,未固定患者的手脚,转运床未按时保养,使用不当

2.4.2管道脱落:术后腰椎和颈椎病人带得管道比较多,在转运的过程中,牵拉引流管,未妥善固定管道,患者比较躁动

2.4.3转运过程中体位安置不当:转运床比较窄,患者术后身体管道比较多不舒服适。

3.防范措施

3.1加强安全防范意识的教育,加强规范化培训,牢固树立以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强调把患者的安全放在首位,认真落实护理的各项核心制度,严格执行护理操作和查对制度,定期进行操作和理论的培训,对新入职的护士必须培训操作和理论并考核各格后才能正式上岗。

3.2规范病人交接过程的各个环节

3.2.1严格执行接送中的查对制度,术前病人护士双人核对病人的腕带是否清晰,术中用药,皮试及抗生素是否一致,手术名称是否正确,手术部位是否正确,手术日期,麻醉方式,禁饮食是否执行,术前2小时备皮情况等。

3.2.2手术部位体表标识情况,手术部位的标识能提醒术者,同时也是管理的一种手段。责任医生给患者手术部位标识时责任护士及家属必须都参与。手术室护士接病人必须查对手术部位体表标识情况,以避免接错病人。

3.2.3加强转运中的安全措施:转运床定期检查并保养,以确保功能的正常,对躁动的患者以约束,腰椎和颈椎的手术要在专科护士的指导下搬运病人,重大手术的由本台护士,麻醉师共同转运,交接病人的麻醉方式,术中情况,伤口引流,特殊处理等。

3.2.4防止管道脱落:术后管道妥善固定,管道有明确的标识,在交接过程中共同查对管道妥善固定后方可搬运病人,躁动的病人要用约束带约束,防止病人拔除管道,在手术室护士与病人护士交接过程中,如若搬运前管道脱落由手术室护士负责,在搬运后管道脱落由病区护士负责。

3.2.5完善交接记录:护理文书是反映患者病情发展和动态变化,反映患者住院期间医疗护理的过程。护理文书要客观,及时,准确,真实,完整。手术病人交接过程中,病区和手术室护士要双人核对并签字,责任落实到人。加强护理文书书写规范的的培训。护理文书质控组的组长每周检查两次病例书写情况,对记录不完善及不规范的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及相应的惩罚,致使护理文书的书写规范和完整都有了改进。

3.3组织专题讨论 手麻科主任及护士长和骨科病区主任及护士长组织交接中存在常见问题进行讨论,并制定方案,手麻科主任对常见问题对科室护士进行专門培训并指导。

4.结果

通过对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骨科病区与手术室交接过程中存在缺陷和护理安全隐患的原因分析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手术缺陷和安全隐患的发生明显减少,提升了患者的满意度,提高了护理安全。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全过程中,患者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里,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

5.结论

通过分析总结骨科病人与手术室交接过程中隐患发生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减少了手术缺和隐患的发生。树立风险和安全观念,依法,依程序执业,保护自己和患者的合法权益。[6]手术病人交接过程虽然短暂,但也会有很多意外情况,所以应当做好各种隐患发生的护理措施,加强安全防范的教育,加强风险管理,保障病人的安全才是保障自身的安全。

参考文献:

[1]冯艳涛.骨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及采取的有效防范对策[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02):252.

[2]蒋娟.骨科护理安全隐患分析及应对措施探讨[J].大家健康旬刊,2017,11(01):251.

[3]李红英,张慧,罗莉娜,等.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在骨科患者术后快速康复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黑龙江医学,2017,41(6):573 -574.

猜你喜欢
护理安全骨科安全隐患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外固定架应用于创伤骨科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这7个动作骨科专家从不做
分析外科护理不安全因素及其风险管理途径
城市燃气管网的安全隐患及应对措施
高校安全隐患与安全设施改进研究
胃管误插入气管不典型症状1例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