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哲学思维与治国理政策略关系探析

2019-10-21 08:41张毅韬
昆明医科大学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医药

张毅韬

摘要:中医作为中华文明几千年历史的瑰宝,其不仅建立在中国古代哲学基础之上,更随着时代的洪流而不断的发展,不仅能够为医学领域的发展提供理论指导,更能为治国理政的实践提供理论帮助。在当今改革进入深化的阶段、世界格局多极化加深、全球一体化越来越紧密等时代背景下,将中医精气、阴阳、五行哲学基础所蕴含的智慧运用在治国理政的实践中,与时俱进,实现“上医治国”。

关键词:中医药;上医治国;中医哲学;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图分类号】R-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107-2306(2019)04-231-03

习总书记2012年在广东考察工作谈话时说:“改革也要辨证施治,既要养血润燥、化瘀行血,又要固本培元、壮筋续骨,使各项改革发挥最大效能。”2014年在河南省兰考县参加民主生活会时说:“作风建设是立破并举、扶正祛邪的过程。”2017年在世界经济论坛时说:“我们要创新发展理念,超越财政刺激多一点还是货币宽松多一点的争论,树立标本兼治、综合施策的思路。”[1]根植与中国古代“精气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的中医以其鲜明的“整体观”“矛盾观”以及“普遍联系观”特点显示出其凝练了深邃的哲学智慧。[2]国家领导人将中医哲学思维引入治国理政的范畴,是中医学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创新性运用,更引领世人要与时俱进地挖掘中医药这座宝库,“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中医。

一.中医精气学说整体思维视域下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精气学说是研究精气的内涵及其运动变化规律,并用以阐释宇宙万物的构成本原及其发展变化的一种古代哲学思想。[2]《周易》:“精气为物”认为精气组成万物。而人类作为宇宙万物之一,也由精气构成。在中医学形成与发展的历程中,精气学说对中医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一方面,精气学说促使中医药形成了精气生命理论;另一方面,其具有同源性、整体性和普遍联系的思维特点,不仅在临床上指导医生实践,更在理论层面构建了表达人体自身完整性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天人合一”的统一性观念。《内经》载“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又云“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说明人类是自然界的产物,同时又被自然界的各种条件所制约[2]。此外,祖先们通过长期的观察总结了如“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等人类在根据环境变化所做出的适应性调节[2]。然而当今世界所面临的普遍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危机,不论哪个国家都不能独善其身。因而,中共十八大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价值观,可见中国领导人们正在以中医思维,从宏观上倡导构建相互依存的国际权力观、共同利益观、可持续发展观和全球治理观。

1.国际权力观

现今的社会,国与国之间的利益纽带越来越丰富,从而“打造共赢的合作模式,公平公正的治理模式,平衡互惠的发展模式”、“弘扬丝路精神,推进文明交流互鉴,重视人文合作”是人类共同的诉求。如《吕氏春秋·应同》中“类同则召,气同则合,声比则应”就说明事物间相互影响和相互感应的联系[2]。中医哲学中的整体观念,与“国际权力观”不谋而合。基于相互协作的国家集团的产生、多层次多种类的国际会议的召开、世界文明交流发展的文化盛会等,都证明了国家之间为了应对国际危机需要建立相互协调的国际机制。

2.共同利益观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总结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所取得的伟大历史成就时指出:“我们积极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旗帜鲜明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不断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着眼推动新时代改革开放走得更稳、走向更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坚持扩大开放,不断推动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3]然而自2018年9月以来,中美两国之间的贸易摩擦显然体现出了在这两个重要“器官”之间“精气流通不畅”。由此,世界多个国家、地区和组织都受到了影响,大家纷纷对于美国设置贸易壁垒、阻碍世界经济贸易的行为进行谴责。中医整体思维告诉我们,如果有国家和政府搞孤立和封闭,国际贸易和经济将停滞不前,世界经济将不会健康发展,也就损害了国际大环境下其余个体的共同利益,势必反过来对自身产生不利影响。

3.可持续发展观

《黄帝内经·素问》曰:“天地合气,命之曰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既说明人来自于自然,更强调了人与自然必须和谐相处、人的发展必须顺应自然客观的规律。为了做到“人与天地相参”,习总书记曾以可持续发展为目的,希望中国同世界各国深入开展生态文明领域的交流合作,推动成果分享,携手共建生态良好的地球美好家园。然而生态环境污染是全球各国都需要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是否能够解决好生态环境的问题关系到全世界人民子子孙孙的福祉,而没有国家和个人例外。中国在2017年打响的“蓝天保卫战”和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是在建设美丽中国的实践中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的重要举措[4]

4.全球治理观

《素问·示从容论》:“夫圣人之治病,循法守度,援物比类,化之冥冥。”中医“援物比类”是从整体观念出发,以推演的方式解释人体生理病理问题,而中国从国际视角出发,以自身经验帮助解决世界性的难题[2]。解决世界性问题是政府、政府间组织、非政府組织、跨国公司等共同参与与互动的过程。为了促使这些主体之间有效合作与发挥作用,需要强化国际规范,搭建一个能够具有约束力的“全球机制”。然而,这些机制的提出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基于各个主题过去内政外交实践基础上进行的衍生。如在外交政策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求同存异方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思想”等不断发展,形成了一套具有中国特色又有世界意义的知识体系。如十九大提出“要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坚持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走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

二.中医阴阳学说矛盾思维视域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中医学接纳了古代的朴的对立统一理论“阴阳学说”和朴素唯物主义“精气学说”的精髓,用以论述生命科学的基本问题,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有云:“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吴文正公集·答人问性理》:“世界本源一气,气之动静而为阴阳,阴阳和而化生五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了阴阳之间的对立制约、互根互用、交感互藏、阴阳消长、阴阳转化以及自和与平衡[5]。其矛盾的观点、运动的思维等对中医理论的产生,起到了重要的方法学作用。

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来著名的“看不见的手”理论,市场自身的调节是资源配置的基础性手段,如同看不见的手在引导价格、供求、竞争等行为。相应的,决策者的自觉干预则被视为“有形的手”,即国家计划人员通过国家参数的制订体现经济发展的型式和需要,以达到较高的经济增长、改善收入分配、提高储蓄率等重要目标。这两只“手”的作用如同中医气理论中的“阳”与“阴”。若将市场经济视为“阳”,则宏观调控则为“阴”。即当市场“阳气”过剩时,根据“阴阳互为消长”原则,需要有形手的“阴气”进行凉润;而当市场“阳气”偏衰而相对沉闷时,根据“阴阳互根互用”原则,需要有形手“以阴化阳”进行激发和促进。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此二者的相互作用相互交感之下,快速发展“阴阳皆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反观资本主义世界,八十年代初拉美的债务危机、1994年到1995年的墨西哥危机、东亚危机和2007年于美国、欧洲和日本等主要金融市场爆发的次贷危机……中国所实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正是以“阴阳平衡”视角看清楚了“经济自由化”与“宏观经济稳定”二者的关系,维持了中国经济平稳快速的发展,最终达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三.中医五行学说普遍联系视域下的“中国梦”

中医将人体的五脏六腑分别归属于五行,以其相生相克、制化胜复、相乘相侮,母子相及等关系,运用取象比类、推演络绎法,来分析归纳人体的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等组织器官和精神情志活动等各种机能活动。中医的五行学说不仅在人体生理功能的阐释、机体病理变化的说明、治疗疾病的诊断等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更在历史上被运用于治国理政等其他社会实践方面[6]

中国梦是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提出的重要指导思想和执政理念。其实现手段即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被称为“五位一体建设”。这五项建设内容相互资生、相互制约[7]。例如经济健康发展能够促使政治稳定、社会和谐、文化繁荣、生态平衡,但是如果僅仅注重经济发展而忽视了生态平衡,则会使人民生活水平下降、社会不稳定等多种问题产生。又如政治稳定,便能够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政策落实到位也能够为生态环境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文化也能得到良好发展。但是如果政治不稳定,则可能经济萧条、社会动荡、文化衰败、生态遭到破坏[8]。因而在中国梦的实现过程中,这五项建设内容相互制约、相互联系。

内伤病的传变常通过经络、精气血津液等在内脏之间相互影响,如《素问·咳论》说:“五脏之久咳,乃移于六腑。”又如《难经·七十七难》云:“所谓治未病者, 见肝之病 ,则知肝当传之与脾, 故先实其脾气, 无令得受肝之邪, 故曰治未病焉”。根据疾病的发生和传变规则,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才能维护人体的健康。正如要以联系的观点看待中国梦建设过程中的问题,预先判断中国梦建设过程中产生的问题,防止问题的发生和转化。

参考文献:

[1]张其成.以中医之道阐述治国理政方略——习近平总书记中医用典举隅[J].中国政协.2018(01)68-69

[2]孙广仁.中医基础理论[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

[3]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8

[4]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2017-10-27 http://www.gov.cn/zhuanti/2017-10/27/content_5234876.htm

[5]申婷婷.浅析《周易》中的“阴”“阳”关系[J].黑龙江史志,2015(07):199+201.

[6]孙光荣.中医药在建设健康中国中的使命担当[N].中国中医药报. 2016-09-19 (001)

[7]孙光荣.习近平总书记熔铸中医观以提高改革决策之科学性[N].中医药通报2015.02:1-5

[8]刘阳阳.论“五大发展理念”引领“中国梦”的实现[J].现代商贸工业2019(18)124-125

猜你喜欢
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医药
中医药走遍全球再迎变革
首部中医药综合性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诞生
论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科学内涵和重大意义
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目标的中国外交顶层设计
以“文化多样性”国际机制支撑“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屠呦呦获奖向世界证明中医药价值
中医药国际化提速
以“人类命运共同体”引领世界秩序重塑
中国言说的路径与民族国家电影实践及其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