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阳凹陷自源型盆缘小洼陷油气运聚模式研究

2019-10-21 07:44王大洋
中国化工贸易·下旬刊 2019年9期

王大洋

摘 要:济阳凹陷盆地周缘小洼陷油气富集程度相对较低,具有探井密度小、储量发现少的特点。但是其仍然具有一定的油气资源潜力。在主体凹陷进入高勘探程度阶段的形势下,盆地周缘小洼陷逐渐成为重点勘探地区。研究发现青南洼陷沙四段烃源岩厚度较大,有机质丰度较高,埋藏深度较大,达到生排烃门限,具备自身生烃条件,属于自源型洼陷;富林洼陷沙三段、沙四段暗色泥岩发育,分布稳定,厚度较大,烃源岩有机质丰度较高,类型较好,大部分地区达到了生排烃门限,具备自身供烃条件,油气以近距离、垂向运移或自生自储为典型特征,同时毗邻生烃潜力较大的孤南洼陷,存在运移成藏的输导体系,属于自源型为主、它源为辅的盆缘洼陷。“近源成藏、源层内侧向运聚”模式在富林洼陷和青南洼陷都有發现,“源外成藏、断砂输导”模式在富林洼陷特别明显。

关键词:盆缘小洼陷;自源型;近源成藏;源外成藏

陆相断陷盆地演化过程中,局部块体由于未发生长期继承性沉降,与凹陷主体逐步分异而边缘化,在主力富油凹陷周缘往往发育一些小型洼陷,多表现为沉降幅度较小或剥蚀量较大。同主力生烃洼陷区相比,盆地周缘小洼陷油气富集程度相对较贫,具有探井密度小、储量发现少的特点。但是其仍然具有一定的油气资源潜力,据新一轮油气资源评价结果,济阳探区10个富油凹陷周缘小洼陷具有近5亿t左右的油气资源潜力。在主体凹陷已进入高勘探程度阶段形势下,盆地周缘小洼陷逐渐成为重点勘探地区。

结合已探明储量来源构成分析,对济阳富油凹陷周缘小洼陷的供烃条件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青南洼陷沙四段烃源岩厚度较大,有机质丰度较高,埋藏深度较大,达到生排烃门限,具备自身生烃条件,属于自源型洼陷;富林洼陷沙三段、沙四段暗色泥岩发育,分布稳定,厚度较大,烃源岩有机质丰度较高,类型较好,大部分地区达到了生排烃门限,具备自身供烃条件,油气以近距离、垂向运移或自生自储为典型特征,同时毗邻生烃潜力较大的孤南洼陷,存在运移成藏的输导体系,属于自源型为主、它源为辅的盆缘洼陷。

1 自源小洼陷油气运聚特征

以青南洼陷为例,从油气类型的平面分布特征来看:目前青南洼陷与边缘油田所找到的原油类型主要源自沙四段的低熟油和成熟油,在洼陷边缘断裂构造发育地区为与沙四上亚段烃源岩特征一致的低熟油,在洼陷内部稳定地区只有单一的与沙四上亚段烃源岩特征一致的成熟油。

表征运移的地化指标的变化规律表明:在洼陷内断裂不发育地区,烃源岩生成的油气在烃源岩层间的砂层中运移。但这种运移由于上覆盖层比较稳定,使洼陷内大面积的烃源岩处于稳压状态,油气穿过烃源岩层向上运移困难较大。在洼陷边缘构造断裂发育切穿烃源岩层,使洼陷内烃源岩层内原始压力打破平衡,形成沿断裂带不整合面的压力释放区,油气沿压力降低方向由烃源岩层运移至构造断块中形成油气藏。

2 自源小洼陷油气运聚模式

2.1 “近源成藏、源层内侧向运聚”模式

源层侧向运聚模式在富林洼陷和青南洼陷都有发现。沿着烃源岩自身进行侧向运移,在烃源岩内层发育油藏,运移的距离跟自身成藏动力和资源量有关。生烃中心属于弱超压体系,离开一点就属于常压体系。以青南洼陷为例,从整个东营凹陷的压力系数等值线图上的分布来看,青南洼陷主要位于压力过渡区和常压区,仅西北部牛庄洼陷一带为超压区。由成藏动力学研究结果来看,不同的压力环境油气成藏动力存在差异。超压区以超压为主要驱动力,由洼陷中心向周边运移;过渡压力和常压区以浮力为主要驱动力,主要沿断裂带和构造脊部运移。在青南洼陷由于存在一定的弱超压,可以形成弱超压岩性油藏。

2.2 “源外成藏、断砂输导”模式

这种油气运聚模式在富林洼陷也特别明显。地化证实沙三中的油气也都来自富林洼陷自身。断层在油气运移过程中可以起到输导作用,又可以对圈闭起到封堵作用。本区断层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洼陷的边界断层,另一类是内部次级断层。富林洼陷沙三中上主要发育远源的三角洲沉积,沙三中沉积时期为沾化凹陷断陷湖盆发展的鼎盛时期,沙三中亚段沉积初期湖盆扩展到最大。该时期沉积物充填作用增强,洼陷发育强烈进积的三角洲、扇三角洲体系。从沙三中段砂岩砾岩含砾砂岩分布来看,东部和北部厚度较大,西南部发育程度差,砂体不发育,东部沉积范围大,是最主要的砂体分布区。东部沉积物以含砾砂岩和砾岩为主,粒度较粗;北部以砂岩沉积为主,粒度相对较细,显示了不同方向、不同沉积坡度的沉积物的差别。

3 结束语

总之沙三中、上三角洲砂体十分发育,不仅有利于侧向运移,也有利于垂向运移。总体来看,从富林洼陷中次洼,油气通过断裂运移上来后,在沙三中三角洲砂体内部进行侧向的运移。纵向运移取决于构造运动断层的活动性以及紧挨烃源岩的三角洲砂体的物性及输导体规模,这是发生此类运移模式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姜在兴.沉积学[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2:270-271.

[2]李明诚.石油与天然气运移[M].石油工业出版社,2004

[3]王启军,陈建渝.油气地球化学[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88.

[4]王铁冠,钟宁宁,侯读杰等.低熟油形成机理与分布[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