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思想品德课课前导入艺术初探

2019-10-21 08:01李莎
锦绣·上旬刊 2019年9期
关键词:导入艺术导入方法

李莎

摘 要:课前导入的精彩与否,关系着一堂课的教学效果,尤其是政治课,由于学科本身特殊,很多学生觉得枯燥,课堂导入做得好,可以激发学习兴趣,所以,课堂导入显得尤其重要。本文从导入的作用和基本要求出发,探讨了课前导入的几种方法。

关键词:导入艺术;导入方法;导入原则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一堂课中,导入环节如果安排和设计得好,学生的积极性就会被调动起来。那就会使学生在浓厚的兴趣中接受知识,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这就是导入艺术,即教师根据教学规律和艺术审美原则,灵活安排和设计课前的开始,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的行为。

一、导入艺术对教学的作用

不同的教师,在讲授统一课程,会以不同的方式进入课题,但其效果往往各不相同。成功的导入艺术,对课堂产生的作用和效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形成学习动机的重要因素之一,成功的导入,可以吊起学生的“胃口”,唤起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如学习“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这一内容时,在入题时可引入这样一个故事:某个朝代有一个县太爷,有一天县衙闹老鼠,县太爷就问师爷:“怎么灭老鼠?”师爷说要找个老鼠怕的就行,县太爷问:“老鼠怕什么”?师爷说是老猫,县太爷来了兴趣接着问:“老猫又怕什么?”师爷说:“老猫是我养的。所以它怕我。”县太爷又问:“你怕什么?”师爷怕马屁说“我怕您呀。”縣太爷很高兴,说:“你知道我怕谁吗?”师爷说“您不是怕夫人吗?”县太爷不高兴了:“那夫人又怕什么?”师爷说:“夫人怕,怕老鼠。”学生必然会有所反应,教师可以顺势说:“事物就像这么互相联系在一起的。今天我们就看看他们怎么就互相联系。”

此案例中,教师通过一个幽默的故事,引入原本比较的枯燥难懂的知识点,使学生在后来的学习中可以一直跟随这种基调,轻松的学习知识。

第二,能够促进学生思考问题。它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教师在入题时,通过实例、幽默等方法,从而提出问题或本课的主要内容,引起学生思考。教师作为引路人,让学生一步步获得正确结论。

第三,能够活跃课堂气氛。课前导入得好,就为课堂中剩下的时间铺设了宽松的“学习道路”。学生觉得教师讲的新鲜有趣、生动有趣,个个都能聚精会神地听,并且愿意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课堂气氛就显得十分活跃。

应当说,上述几点对于其它环节也是适用,但对导入环节尤应如此。

二、导入艺术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导入是教学全过程的开端,不仅为整个课堂过程定下的基调,也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关键一步,导入应当遵循以下基本要求:

第一,符合教学目的要求

教学目的是上课的出发点和归宿,一堂课的教学目的,在一般情况下包括:应向学生传授哪些新知识,在本节课中应达到什么要求,培养学生哪些能力,达到什么水平。每一堂课,都有具体的教学目的,是否实现教学目的,是衡量一堂课成败的首要标准。教师在导入新课时,就要启发学生,让他们明白教学目的。比如,在讲“生命的价值”的时候,就可以用《虹和桥的对话》导入新课。通过这个语文课本中的故事要学生明白生命的价值——在于奉献。这样,能够让学生直奔主题学习。

第二,符合教学内容的科学性

教学内容是指在学校教学活动中传授的知识、技能、技巧的体系,以及灌输的思想,培养的习惯行为中和。所谓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即教师对概念、定义的表述,所作的论证,引用的事实、材料、教师的语言表达都要正确无误,具有高度的科学性。[1]教学目的要通过教学予以体现,所以导入新课,要符合教学内容的科学性。比如,讲解法律知识,就要求表达严谨,不能错误百出,前后矛盾。在讲解时事政治的时候,要符合政治时代性要求。

第三,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教育发展的规律告诉我们,教育必须适应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既有一定的顺序性,又有一定的阶段性。比如思维的发展,总是由具体思维发展到抽象逻辑思维。因此,在课前导入时,须从学生实际出发,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选择恰当的导入方法。

(1)导入新课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水平。课前导入,就要符合初中生特点,不要运用逻辑思维太强的知识,也不要运用太简单的知识内容。

(2)教师课前,还必须从学生生活,学习环境;学生最熟悉的俗语进行课前导入。比如,利用熟悉的生活环境,讲授生态环境的危害性,城市的学生可讲雾霾;农村学生就可以讲水土流失。

第四,从课的类型入手,采用适当形式。课的类型基本上分为单一课和综合课。单一课是在一节课内主要完成一项教学任务。如以讲授新知识为主要任务的授新课;以复习为主要任务的复习课。综合课是指一节课内完成多项教学任务。教师应根据课的类型,采用恰当的导入方式。[2]

三、课前导入的几种方法

课前导入要向同学介绍本课的要点,概念,观点等,同时要引起学生的兴趣,形成一种强烈的求知欲心理,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从大量的成功教学艺术实践来看,导入艺术大致有以下几种方法:

第一,复习过渡导入法

这种方法,主要是借助上一节课已经学习的知识,从旧知识中获得对新知识的了解,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

如在讲授“正确认识自尊自信”这一框题,教师先带同学复习旧课的主要内容:“上节课我们通过学习认识到了自尊自信的重要性,它是我们取得成功的关键。同学们知道自尊自信是如此重要,怎样才能保持自尊自信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正确认识自尊自信”。

第二,单刀直入,开门见山

这种方法是指在上课开始时,开门见山地介绍教学内容。

如讲“用于开拓进取”,直接开门见山:“同学们,在我们肩上担负着建设祖国的重任。这一历史责任是责无旁贷的,如何才能更好的完成这一历史使命呢?这就要求我们在面临困难时不畏惧、能踏实能干,在取得成绩时不骄傲,能知进取,这就是每个成功者都应具有的可贵品质,概括的说,这种品质就是‘勇于开拓进取”。

第三,幽默导入法

幽默的特点是“喜剧性”。它一方面能逗人发笑,另一方面就是说理性强。这种导入方法一般是列举幽默故事或其他诙谐的语言,造就一种令人发笑,而又能说明问题的境界。

比如讲“经济全球化”时,借用美国《匹兹堡新闻》所刊登的描述近日美国商人的文字:“他看完了瑞典电影,开着一辆德国产的汽车回家,进屋就坐在丹麦造的沙发上,用英国的杯子喝着掺着爱尔兰威士忌酒的咖啡,然后用日本圆珠笔在加拿大的纸张上,给本地选出的国会议员写抗议信,抱怨生意呗进口货挤垮了。”[3]这样,效果自然而生,经济全球化也被学生理解。

第四,不舍悬念导入法

这是在新内容开始时,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故设悬念,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一节公开课,内容是“培养创造性”,教師给学生分发白纸,并要求学生用白纸制作手工,并一步步引导学生抛弃原有的想法引出新的想法。在悬念提出和解答的过程中自然而然的进入了课题。

第五,启发提问,步步诱导

教师在导入新课时,要善于对学生进行启发提问,步步诱导,激发学生的思维,引起他们的思考,使其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来,自己去主动接受知识。

有位老师在讲授“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时,举了这样一个例子:一位解放军特攻队队长到军中选人,选出来的人,身体条件都很好,技术上各有特色,但是名额有限,只要两名。大家不分上下,旗鼓相当。于是他二话没说,要求这些人排成一排,靠墙到位,而这位队长,聊天去了。老师引导提问,为什么要做这么做?学生陷入僵局时提示,我们这节课学什么内容?学生恍然大悟: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老师这时说:“其实,意志在最后起了分流作用,坚持到最后就是要选的队员。”

第六,案例导入法

所谓案例就是关于对社会政治、经济、法律等现象,某一实际问题的描述。借助案例这个载体,由教师和学生一起探讨。老师在课前布置一个案例或一段材料让学生阅读,让同学读案例或课文,然后学生根据自己所学的知识和所了解的新课内容,在老师的指引下进行分析、进入课题。这样,更有利于同学解答自己的疑问。

但所选的案例要具有代表性,新内容所选的案例不能太复杂,同学不易理解,复习课的案例,可以复杂些。

第七,多媒体教学设计导入法

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给思想政治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运用多媒体技术对学生更具有吸引力,这种方法既灵活又简便,它可以输入需要的文字、马欢、实况拍摄材料、动画制作等材料,然后,老师根据具体情况,导入课题。[4]

总之,一堂课的成功,必须注意到导入对整个课堂的作用,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课前导入的号,可以产生一种事半功倍的力量。

一般说,学生听课,开始注意力比较集中,课上到一半可能会出现分心状态,正因为如此,在课前导入的时候,要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使学生喜欢听课。如果课前导入缺乏特色、魅力,即使你的内容讲的号,但效果可能会大减,教师要注意用心琢磨课前导入,使课堂效果更好。

课前方法很多,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精心设计你的课前导入,力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使教学效果达到效果。

参考文献

[1]许高厚.课堂教学技艺[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2]邵宗杰,裴文敏.教育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3]熊春泉,詹志杰.谈导入艺术[J].教学艺术,2001,(3)

[4]秦汉明.论多媒体教学导入[J].思想政治课教学 2002,(4)

猜你喜欢
导入艺术导入方法
探析初中英语的兴趣培养
英语课堂中的导入方法研究
改进数学导入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浅谈语文教学的导入艺术
例谈初中数学课堂导入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导入艺术
英语课堂教学导入艺术浅见
英语课堂多媒体优化导入环节的探讨
未成曲调先有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