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游戏教学研究

2019-10-21 02:43金凯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19年46期
关键词:素养游戏数学

金凯

摘 要:新课改背景下,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广大教师最为重要的教学任务,这要求教师不仅要进行知识的讲授,也要对孩子的思维、能力、情感价值观等方面进行全面的培养。在培养小学生核心素养方面,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尤为重要,寓教于乐的游戏教学更能激发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转化为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强劲动力。

关键词:核心素养 游戏教学

随着新课标的颁布,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游戏教学已经引起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极大兴趣,成功的游戏教学对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孩子学习数学知识有着极大的帮助。与应试教育不同的数学教学,不应该只是单纯枯燥的脑力劳动,也可以变成轻松愉悦的游戏体验,通过游戏,学习新的知识,促进知识的迁移。

一、低年级学生游戏教学的理论基础

相比“控制型”的课堂教学形式,“开放式”可能是更理想的师生相处模式。教学的最高境界不是强制灌输知识,而是潜移默化的渗透与寓教于乐的活动,这比“控制”更让人幸福。

低年级的孩子,玩耍与游戏是最重要的学习途径,儿童首先就要在游戏中去认识、模仿和体验各种常识。剥夺孩子的游戏体验,不仅是剥夺儿童童年的快乐,更是在剥夺他们有效的学习方式。

数学知识比较抽象,学生年龄小,往往难以理解,传统的课堂教学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如果在日常生活中,孩子的游戏不足,他的情绪和智力往往都会处于糟糕的状态,成绩也会处于正常水平以下,容易出现磨洋工、不专注、理解能力差等问题,我们可以从很多孩子的身上观察到这种情况。在课堂教学中,游戏的设置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变得生动有趣,使学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数学课堂游戏教学的形式

1.故事导入,增强情境

故事教学往往被认为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专属教法”,然而在前期的幼儿教育中,故事教学是贯穿整个幼儿教育时期的重要手段。孩子们在听故事、编故事及讲故事中,锻炼语言表达能力、理解力和记忆力,并在分析故事的过程中提高思维的条理性,让孩子的表述更符合逻辑。

对于低年级的孩子,他们还没有掌握良好的学习方式,所以与幼儿教育类似的故事教学更容易使其产生熟悉感、亲近感。在一年级的教学中,绘本故事是一种良好的教学手段,例如针对苏教版一年级上册中《数一数》这课,我们可以在课堂上补充介绍数数历史的绘本《过去的人们是怎么数数的呢?》以及介绍多种数数方法的《世界上最帅的猪》。在教学《分与合》这课时,可以补充关于数的合成与分解的《鼓鼓和蛋蛋的梦想》。在教学《分一分》时可以补充有关分类与组织的《一起一起分类病》等等。这些富含大量图画和较少文字的绘本故事无疑是培养孩子阅读兴趣与陶冶数学情操的最佳选择。

作为数学教师,要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待问题,用数学的思想去思考问题,这也是数学核心素养中所提及的数学意识及能力。

2.猜想推理,巧解疑惑

数学猜想实际是一种想象,是人们在探究数学规律及本质时的一种策略。数学史上的许多重要发现都是通过合理猜想这一方式得到的,比如说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运用猜想除了可以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也可以激起学生饱满的热情和积极的思维。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在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后,编排了一节《有趣的乘法计算》以巩固笔算方法,本节课让学生在经历“计算——猜想——分析——验证”的探究过程,积累数学规律的活动经验。何为有趣?数学的有趣不应只是课堂的嘻嘻哈哈以及表面的热热闹闹,更多的应该是思维的融合与碰撞,而本节课的“有趣”正是在无数次的冲突中,学生明确了基本的算理,掌握了算法,使得结果的出现愈发简单与熟练。

3.趣味竞赛,永攀高峰

培养青少年的竞争意识与竞争能力在当前的教育中变成了不可忽视的一面,学生如何才能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信心,敢于面对现实,面对人生中的种种挑战呢?这是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的。

在平时的教学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孩子,学习提不起兴趣,作业应付了事,一副无所谓的态度,谁都拿他没办法。对于这样的孩子,通过适当的竞争来增强他们的学习压力与动力,以期提高学习效率还是很有必要的。

低年级的孩子往往不知道怎么竞争,竞争什么,什么时候竞争,这就要求老师适当的引导。在数学课堂教学时,我们可以设置一些竞赛小游戏,比如“口算抢答赛”,“火眼金睛”等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在小组竞赛时也可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竞赛由于其本身的特点,对学生的语言表达与思维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学生必须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出正确的结果,这就考验了学生对课堂知識掌握的熟练程度。但作为教师,我们也不能忽略处于竞赛边缘的一些孩子,他们可能由于种种原因回答不上问题,或者拖了小组的后腿,这个时候就要求教师有较高的教育机制,将这种“尴尬”变成学生前进的动力,鼓励他们再接再厉,永攀高峰,当他们在下一次竞赛中尝到成功的喜悦后,我们的教育才算是成功的,这或许也是常被提及的“无痕教育”中的“润物细无声”吧。

4.操作活动,启迪思维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往往发现,低年级的孩子对“美术”“劳技”等操作型的课更感兴趣,甚至在课间短短的十分钟,依然会有不少孩子拿出“工具”动一动。的确,越是低年级的孩子越是需要动手操作来辅助学习理解知识。

例如,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第一课时,问题探究部分,教师要求学生直观比较两个长宽都不相等的长方形面积大小。学生拿到两张纸片犯了难,教师接着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剪刀、方格纸和小正方形塑料片来,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的方法解决这一问题。学生们跃跃欲试,一声令下,经过短暂讨论,每个学生都动起了手,成功比较出两个图形的面积大小。在集体展示环节,学生思路清晰,表述清楚,自主探究成果明显。

扎实的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不仅是在新课学习时摆摆学具,利用学具独立解决问题,这种动手操作也是需要活动经验的积累,而这种经验的积累恰恰是学生学会学习,继续学习的保障。

结语

学生学习数学是循序渐进的,根据学生的特点,教师可以利用富有趣味的游戏设计,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去,体会实际生活与数学的紧密联系,感受数学带来的快乐,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猜你喜欢
素养游戏数学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爆笑游戏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