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背景下戏剧档案管理的创新研究

2019-10-21 08:15翟菲
兰台世界 2019年10期
关键词:戏剧档案管理信息

摘 要

本文选取戏剧档案这种特殊的档案类型,探讨大数据技术对其管理的影响,明确大数据背景下戏剧档案管理的新举措,以期做好戏剧文献资料的保护与传承,实现戏剧文化的繁荣与弘扬。

关键词

戏剧档案 大数据 档案管理 创新策略

Abstract This paper selects drama archives to discuss the influence of big data technology on their management, and clarifies new measures of drama archives managemen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big data, so as to protect and inherit drama literature and realize the prosperity and promotion of drama culture.

Keyword drama archives; big data; archives management; innovative strategy

信息时代,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作用于我们生产、生活和学习等,改变了我们的思维方式,推动各项实践的创新。其中档案管理在大数据技术的作用下,管理内容创新,管理方式优化,管理实效提升明显。因此,大数据背景下档案管理的创新研究具有现实必要性。戏剧档案不同于普通的档案类型,其受戏剧种类繁多、戏剧表现形式灵活等因素的影响,较之企业档案、历史档案等其他档案类型,管理难度更大。而信息时代大数据为戏剧档案的管理提供了新思路,我们必须做好大数据背景下戏剧档案管理的创新研究,实现大数据技术信息处理高速率、信息获取海量化、信息处理方式多元化等优势与戏剧档案创新管理的耦合。

一、戏剧档案的内涵及管理特殊性

1.戏剧档案的内涵。戏剧档案是档案的一种,回归到档案本身,其是信息记录的载体,其通过保留原始真实性的数据资料,达到历史文化传承、文献检索服务的目的。戏剧档案管理主要是针对戏剧文献资料、影像资料等进行汇编整理。戏剧档案是戏剧发展历程中各种资料的汇集。戏剧档案主要是不同时期的戏剧作品,如剧目、剧本、评论文章、图像、音像等。戏剧档案优化管理是戏剧艺术传承的前提,透过戏剧艺术档案,我们可以窥探到不同时代戏剧艺术的特色、内容及发展情况,直接关系到我国的戏剧文化建设。因此,我们必须重视戏剧档案的管理、创新思路和模式,发挥大数据等技術的优势,提升戏剧档案管理实效,奠定戏剧文化传承的素材基础。

2.戏剧档案管理的特殊性分析。戏剧档案管理具有自身特殊性。其特殊性主要体现在内容的特殊性上[1]13。其一戏剧档案种类多。戏剧是大的艺术门类,在历史的发展中、地域的传承创新中,戏剧种类多样,不同的分类标准对应不同的戏剧类型。基于表现形式的差异,有歌剧,话剧等;基于地域特色,有京剧、越剧、豫剧等;基于戏剧效果,有喜剧、正剧和悲剧等。戏剧种类的多样,分布地域的广泛,不同戏剧类种内容形式的各具特色,都使得戏剧档案管理面临数量多、压力大的挑战。其二戏剧档案表现形式多样。戏剧档案具有多元化的表现形式。较为常见的有文字类的戏剧档案,主要是借助文字进行戏剧艺术资料的记载,以纸质为主,涉及戏剧剧本、历史记录、评论文章等。有音像类档案。随着音像处理技术的提升,戏剧档案开始增加了音像档案,生动的舞台表演借助音像技术得以记录保留,可复制,常见于唱片、磁带等。有数字类档案。主要是基于信息时代的发展趋势,戏剧档案开始数字化转型,电子档案、网络档案、媒体档案等多样形式并存。戏剧档案表现形式的变化启示我们,必须随着时代的发展做好戏剧档案管理中的技术创新。其三戏剧档案历史悠久。我国戏剧艺术的发展是源远流长的,戏剧档案同样历史悠久。早在汉代就有关于戏剧资料的记载,悠久的历史使得戏剧档案收集管理难度大。古代的戏剧档案不成形、不完善,为后期的档案管理与整理增加了难度。戏剧档案流失受损严重,存储介质、保存环境的影响导致我国部分戏剧档案遗失,成为戏剧艺术传承中的巨大遗憾。通过对戏剧档案管理特殊性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戏剧档案管理任重而道远,而创新档案管理思路和模式是必然,因此大数据技术在戏剧档案管理中的创新应用是必然。

二、大数据的特征及其对戏剧档案管理的价值

信息时代大数据作为技术创新的产物,其没有统一的概念界定,但是在多个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大数据作为行之有效的数据获取、分析与处理技术,具有四个方面的特征,这也是其在戏剧档案管理创新中的价值所在。

1.真实性,确保戏剧档案信息质量。大数据是各种信息数据的集合,数据采集要求高,因此数据质量有保障。戏剧档案要求戏剧艺术资料的记载必须是真实有效的,而以往的戏剧档案资料不乏真实度不高的信息,降低了戏剧档案的真实性,我们无法借助戏剧档案了解历史真实的戏剧呈现形式、内容特征等,对于后期的戏剧艺术研究和创新传承可能起到一定的误导。而大数据技术严选数据,确保数据采集的真实有效,建起了戏剧档案的质量屏障,确保戏剧档案后期较高的利用价值。

2.规模性,囊括海量戏剧艺术资料。规模性主要指信息获取的全面与丰富,其存储量惊人。当前用户计算机硬盘的存储容量可以达到TB级别,甚至部分硬盘的存储容量升级到EB级别,可以大容量地存储各种数据资料。鉴于戏剧种类多样、戏剧资料繁多的实际情况,在戏剧档案管理中引入大数据技术大大扩展了戏剧档案的容量,实现很多珍贵戏剧资料的保存。其采用数据库系统进行储存,电子戏剧档案资料可以复制备份,也不受档案室环境及各种自然灾害的影响,数字化存储,电子化传播,安全度更高。

3.多样性,档案内容呈现更为灵活。大数据技术的多样性主要表现为数据的存储类型繁多,不仅有文本形式,还有图片、视频、音频等各种类型的数据信息,甚至一些带有读者个人印记的个性化数据也可以表达与存储起来。多样性的表现形式也使得戏剧档案的分类更清晰更科学。基于文字、图表、实物、音像等不同的资料形式[2]21,对应数据库分类。可以根据时间节点进行文献的有序编排,检索查找也更为方便。

4.时效性,提升戏剧档案检索时效。大数据技术助力戏剧档案的创新管理,大数据实现了短时间内大量信息的高效处理,极大地提升戏剧档案管理的时效。将大数据技术引入到戏剧档案管理中,基于全域信息化管理模式,档案信息存储于戏剧档案信息数据库中,无论是检索还是提取,更為高效,也大大节约了戏剧档案管理的时间。基于大数据技术的优势,我们必须做好戏剧档案管理中大数据技术的应用推广。

三、大数据背景下戏剧档案管理创新举措

1.创新戏剧档案的管理理念。思想上的创新带动行动上的践行,因此戏剧艺术档案大数据技术的创新应用与实效发挥,必须从戏剧档案管理理念的创新转变入手。传统的戏剧档案管理多为戏剧档案管理人员的主观选择与判断,缺乏与使用者的沟通交流,戏剧档案管理人员从自身业务角度出发,坚守的是“什么样的内容对应什么样的服务”,而这些服务是否是利用者所需要的并不在他们考虑的范围之内。而大数据技术倡导服务的精准化,更关注档案使用者的需求,在戏剧档案管理中力求服务的多元化与个性化,从根源上解决“信息孤岛”的问题[3]8。基于大数据技术开展戏剧档案的创新管理,必须转变管理理念,从供给导向向需求导向转变,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基于大数据信息获取与分析的优势,充分发掘戏剧档案使用者的需求、心理等,做好戏剧档案价值最大限度地挖掘与呈现,满足用户多元化、个性化需求。大数据背景下戏剧档案管理理念的创新也要求档案管理人员树立大数据意识,强化大档案、大资源理念,选取大系统的戏剧档案管理方式,带动戏剧档案到数据存储的转型,实现戏剧纸质档案获取到数字档案信息资源获取的转变,实现戏剧档案管理收集、保存渠道的拓展等。

2.加快戏剧档案数据库建设。大数据支持戏剧档案信息的海量化处理,因此开发戏剧档案数据库具有现实可能性,而这也是戏剧档案管理时效提升的重要举措。戏剧档案管理机构必须加强与其他机构的联合,特别是数据开发公司,创新戏剧档案分析工具和设施等,实现戏剧档案信息的传播共享、海量汇聚,实现戏剧档案数据分析环境的深度开发[4]3。在具体的实施中,要多方协同,多管齐下。必须明确大数据背景下戏剧档案管理的思路、目标和程序。制定戏剧档案创新管理的阶段性任务,循序渐进地推进。必须加强现有戏剧档案纸质资料的数字化处理,建立分类清晰、内容丰富、价值高的戏剧档案数据库。必须走合作研发之路,进一步明确戏剧档案管理的内容、使用范围,深化理论研究、实践分析等。必须建立完善的戏剧档案数据,做好戏剧档案研究成果的动态监管及整理等。在此基础上,大数据背景下戏剧档案创新管理要想落到实处,必须有统一的管理标准。特别是大数据技术支持下的电子文档,按照相应的标准和规范,明确戏剧档案归档范围、使用权限、保管期限、数据安全规则等,确保戏剧电子文档收集到位、格式统一、排列分类有序、元数据真实合理、数据安全等。

3.构建大数据资源共享平台。当前戏剧档案管理遇到的比较尴尬的境地是利用率低。而大数据背景下戏剧档案的管理创新也必须着眼于戏剧档案资源的后续利用。大数据技术支持下建立戏剧档案资源管理平台是关键。构建戏剧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服务平台,通过设置访问权限等,让用户自主检索下载戏剧档案资料,提升戏剧档案的利用率,也起到戏剧艺术宣传与弘扬的积极作用。当前戏剧档案管理中数字化档案的整理已经取得初步成效,这为构建大数据档案资源平台奠定了素材基础。大数据背景下戏剧档案管理的创新实践中,数据档案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我们必须着手戏剧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服务平台中信息的补充、数据库局域网的完善等,带动戏剧档案资源的传播共享,这也是大数据技术对戏剧档案创新管理与利用的内在要求。

四、小结

受制于戏剧种类多样、戏剧表现形式灵活多元、戏剧信息保存困难等实际问题,传统的戏剧档案管理实效性不强。而信息时代,大数据技术的创新应用为戏剧档案的创新管理提供了新思路。发挥大数据技术的四大优势,提升戏剧档案管理时效,确保戏剧档案信息的真实有效,实现多样表现形式的戏剧资料的整理,实现戏剧档案利用价值的提升。戏剧档案管理进入信息化、智能化时代,大数据背景下戏剧档案的创新管理也必须持续深入下去。

参考文献

[1]宋淑琴.大数据视野下档案管理思维方式的转变[J].档案学研究,2015(3):36-39.

[2]石峻峰,周俐霞,樊泽恒,王丽.大数据时代高校数字档案资源管理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5,25(1):19-24.

[3]周枫.资源·技术·思维——大数据时代档案馆的三维诠释[J].档案学研究,2013(6):61-64.

[4]周枫.大数据时代档案馆的特征及发展策略[J].档案与建设,2013(8):6-9.

作者简介:翟菲,中央戏剧学院馆员,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艺术档案管理、戏剧档案管理。

猜你喜欢
戏剧档案管理信息
关于企业档案管理体制改革的探讨
传统戏剧——木偶戏
戏剧评论如何助推戏剧创作
新形势下档案管理工作创新探析
新农村建设形势下卫生院档案管理工作探讨
档案管理现代化中档案管理原理的运用分析
论戏剧欣赏与戏剧批评
订阅信息
展会信息
戏剧就是我们身边凝练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