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革天之命以红色实践

2019-10-21 15:44赵刚
青年生活 2019年18期

赵刚

摘要:天道,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作为一种人类道德秩序,其天命和神意逐步减弱,人的理性逐步战胜了神性,这种秩序又逐步演变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如今,人文社会,天道以人,人人为天,红色脊梁筑起中华民族新的长城,中华民族行天道于“德”,“仁义礼智信”,以文德修之,以法治规之,革天之命以神龙在天,此为人类文明未来的发展走向。

关键词:天道以人;道德秩序;人文社会;红色脊梁;人人为天

天道哉,人道矣。行天道,诚于信者,则无往而不利。

一、天道,是一种人类道德秩序

“天道”,简单地说,就是“天”的运行规律。《易经·谦卦》:“谦亨,天道下济而光明,地道卑而上行。”天地间,世界万物必有其理,其超脱而升华,以为道理,而悟道就是寻找生命的本原,其外在则表现为生命的永恒。

“天道”,是一种天地人三才为一体的文化,是中华民族古老的文明之源。“观天道以应人道”,“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这就使天道又增添了一种道德属性,人以天道为本,以德配天,祖述尧舜,宪章文武。比如,荀子主张“明于天人之分”,“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人以“制天命而用之”。

“天道”,从上古时期的巫师祭祀活动中,可以看出是一种规范而有序的宇宙空间秩序,并且具有一种神性。但是,自从太昊伏羲以易传道以来,经过夏商周三代的礼乐规范后,尤其是西周时期的生产力获得飞跃发展后,其天命和神意逐步减弱,人的理性战胜了神性,这种秩序,又逐步演变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天不变道亦不变,天若变道即应变。放眼世界,“一种秩序,是否合理在于它合不合乎人的道德,一种行为能否成功,在于它是否吻合了人的理性。”人文社会,人与世界,一阴一阳谓之道,无论人们认为天即道,道即天,还是道生天,天法道,只有天道统一于人人,人类社会才能够进步,人类脚步才能走的更远。

二、天道以人,人文社会之变革

中华文明,在漫长的成长过程中,经历了从原始社会到神巫社会再到人文社会,逐渐由神到王再到今天的“人”。其中,神是神巫社会的部落大巫师或大酋长,王是人文社会的帝王或天子,而人则是今天的人民当家作主。天道以人,人人之天下,这是一次具有革命性的人文变革,从上古时期炎黄大战开始,中华民族为之努力了五千年,修文德以聚之,逐步长大成人。

人文社会,以人为本。人之性,可以为群,可统万物,是故天下之道,以德而化之,正己而后物正,此皆“大人”之事也。王夫之说:“天下以道而治,道以天子而明”,然人文社会之脚步,治天下终不以私而乱公。今以人民为天,古之天子今为人民公仆,人民的儿子,从而展现人文社会的根本,这是一种“敢叫日月换新天”的革命气势。

人文社会,思想常常是社会的方向指引,正如英国弗雷泽所说:“人类较高级的思想运动,就我们所能见到的而言,大体上是由巫术的发展到宗教的,更进而到科学的这几个阶段。”近代,当西方科学闯进中国社会时,中国传统天道思想失去了终极依据,这从根本上动摇了中华民族对传统文明的自信心,儒家内核的礼法之学随之崩溃,无法再对社会生活进行规范和评价,于是一些巫术和宗教等旁门左道又伺机混入。

天道之变,以“人”代天,天下归时谓之王。人文社会,则以“人”为本,期人与天地自然之性相谐,从而彰显人性之社会意义,以为“大人”。

三、人文社会,天行有常,以人人为天下

天道以人,人人为天。《文子》曰:“人生而静,天之性也”,人生的终极境界,就是知其性而立命。天,是由人所组成,其中人所遵循的秩序,是由人的本性而来,人与天一也。人文社会,人人天下,人之本性即天之本性,天造化孕育自然万物,天以人的视角去看眼前的世界,人以天为判断去评价秩序的合理性。

1949年10月1日(中华元年),当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中华民族从此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人民政权,人民当家作主,人定胜天,这是一种革命的气魄,除却君王天下事,末代皇帝也开始了“我的前半生”的反思。

人人天下,《中庸》谓:“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天命于人人,天之性谓之于人性,道以人人之性方为道,于是人性的内在之德,可以行天地之化育,“一心定而王天下”。荀子《儒效》“道者,非天之道,非地之道,人之所以道也。”今“王者”,“君子之所道也”,“仁而能安”,而修持其心,则可持其心性本原而行天道。

大道無形,天行有常,虽万端变化,然理为一贯,而不离其中。人文社会,人人天下,中华民族完成了一次艰辛的洗髓过程,天的神秘意味开始淡去,而人的理性色彩开始彰显,从新的思想中萌生出来的人间秩序,持原初之心和原初之性,引导中华民族开始了人人天下的新征程。

四、人文社会,红色文化,中华民族新的长城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唱到:“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新中国的诞生,是中华民族无数的优秀儿女用鲜血换来的。

红色文化,中华民族是有着强烈红色情结的民族,在西方人眼中红色就是中国红,这是中华民族与生俱来的民族基因,在血脉里流淌,在文明中传承,有着无畏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文化内涵。

承天之命,践行于人。人文社会,人人天下不同于以往的君王天下,其需要的是一个先进的文化思想为指引,而这一思想就是红色精神,这是一个可以物化为民族脊梁的精神,在战争年代,红色文化为中华文明注入了革命精神,在和平时期,红色脊梁为中华民族撑起了新的长城。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参于天地之间,可以为圣矣。今之为人民天下,人民之红色先锋队,其来自于群众,见之于群众,在革命中不断成长,不断成熟。英国弗雷泽说:“君主制的出现乃是一个使人类从野蛮状态脱离出来的基本条件。”周秦之变,秦始皇建立帝王天下,满足了当时的社会发展。然而,红色人民政权的建立,以及红色文化其革命理论的完善,也标志着中华民族人文思想的一个新的进步,也将中华文明带进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五、人文社会,法治先行,以人人为尧舜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天道以人,不为君存,不为帝亡,人人之身心,唯有修心习行方为圣,此乃天道也。中国古代,治国以民,有德者可以为天下。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古时,治国理政,只有人和才能政通,那么就需要教化于民。然而,人本社会,人人为天,将民升格为人,也就是将“人人皆以为尧舜”的梦想进一步现实化,但是自古圣人需自律,自律才能有一个高尚的品格和美丽的人生。

同时,孙膑认为:“天地之间,莫贵于人”,又《荀子·君道》“道者何也?曰:君道也。君者何也?曰:能群也。”群,是指有伦理规范的社会,人之能群,就是需要一个约束力,去其个性以为群,然而这个约束力就是人类的道德秩序,即今所谓之天道。天道,人文社会秩序的根本,古时,思想家就对“道”的思考由天转向了人,当德不足以约束人心之时,就必须以法来惩戒。

人文社会,法治先行,以人人皆为内圣而外王,然内圣需要的是言行合一,以其身、其家、其国而一也,己身未修何来人生高尚之举,就像梁漱溟先生言西方未有什么高尚之人生一样。西方社会,自古希腊伦理社会破坏之后,德国黑格尔曾想建立一个新的精神世界以代之,可是却人为地将内在修养与外在行为分离,导致西方社会进一步异化,于是可以有变形金刚、“白头盔”和人道主义危机之类的上帝鬼话,其根本是西方世界缺少人文修养,从而不能正己、正家、正国。

六、人文社会,天道以天地人三者为一

今之天道,以“天地人”三者合而为之,“一”也。其中,天以人人为天,地以尧舜为德,人以红色为先,此地天之变易,乃为人文社会之变革,其具有革命性,天翻地覆,以应毛爷爷的慨而慷。

《商君书·修权》:“故尧舜之位天下也,非私天下之利也,为天下位天下也。”正如,“德国罗曼·霍尔佐克所指出的:法家学说是世界上现存‘第一套真正的国家理论,而‘在西方,我们是从公元十六世纪起才看到这种理论。”举凡天下之革命,无不存在着变法和战争,二者相和而鸣,共同奏响了人人天下的雄壮乐章。

人文社会,需要的是一种秩序,所谓道家治国和儒家治人,其幕后均需要法家垂帘施政,以规范人生。王者于人,“大刑用甲兵,中刑以五刑,轻刑于德内”,以德约法三者规之,行自律遵约守法之举,不断修心以习行,并辅之以“入世佛学”以净化“我心”,正己正物。有时,存天理灭人性,以除其恶性,可以有一会儿,凡为祸者立除之。当然,要是被“如来神脚”踢一下,也是很温柔滴,可以一了百了呢。

天道以人,由此,以为解决人文社会上“人的问题”,即什么是人?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以人为本,而成天下之人,亦可谓之龙。人文社会,文德以修之,法治而规之,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中华民族的红色精神则是民族脊梁,更是龙之魂。那么,当五星红旗升于东方,中华民族则以文德而雄于天下。

七、行天道,诚于信者,则无往而不利

天道,是人类对世界的认知。天道以人,就是以“人”的视角来观察宇宙,以“我心”于天地间,化育天地万物,洞彻大道玄理,来践行人生真谛。天道为人,就是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在经历了用火制作熟食、使用文字互相交流和神人之间的政教分离等人生阶段后,不断习以“仁义礼智信”而为人,“见龙在田”以“利见大人”。

行天道,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时间中,分别进行了炎黄之战的政教分离和周秦之变的王权集中,以绝地天通和百家争鸣等人文思想解放运动为热身,为后来“五四运动”的人文社会变革进行铺垫。天下,普天之下莫以人为本。梁漱溟认为“不以宗教为中心的中国文化端赖孔子而开之。”《慎到》说:“尧舜之有天下也,四海之内皆治。”在某一种意义上说,天道以人就是一种“人”生的突破,御龙以驾长车行于九天。

人文社会,西方文明成熟的有点夹生儿,至今还在半人半神之间打摆子,但却也给中华文明带来了一丝曙光,以革天道而为人人,这是人类文明由自然和神到今天的“人”的升华。这一点,是把握人类文明历史发展的脉搏,以行天道,又诚其信者,则无往而不利。那么,一带一路,一带刚好是人类各个文明的核心地带,革天之命以飞龙在天,去除宗族宗教的藩篱,以文德修之,以法治规之,才是人类文明未来的发展走向。

纵观历史,当重新对中国思想进行系统梳理时,有了对中华文明的三次人文变革划分,一个新的顿悟和感悟,这是人类历史深处的闪光,更是人类文明前进的脚步,行天道而诚其信者,则会向着更高更远前进。

参考文献:

1.毛泽东:《毛泽东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2.【晋】郭象注;【唐】成玄英疏;曹础基、黄兰发点校:《南华真经注疏》(全二册),中华书局,1998年版。

3.【清】王先谦撰;沈啸寰、王兴贤点校:《荀子集解》(全二册),中华书局,1988年版。

4.宋元人注:《四书五经》(全三册),北京:中国书店,1985年版。

5.焦子栋译:《荀子通译》,齐鲁书社,2016年版。

6.蒋礼鸿撰:《商君书锥指》,中华书局,1986年版。

7.许富宏撰:《慎子集校集注》,中华书局,2013年版。

8.张震泽:《孙膑兵法校理》,中华书局,1984年版。

9.葛兆光:《中国思想史》(三卷本),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10.吕思勉:《中国通史》,中华书局,2015年版。

11.吕思勉:《中国文化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12.谌中和:《夏商时代的社会与文化》,甘肃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3.武樹臣:《中国法的源与流》,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

14.张分田:《民本思想与中国古代统治思想》(全二册),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5.【英】J.G.弗雷泽著,汪培基、徐育新、张泽石译;汪培基校:《金枝——巫术与宗教之研究》(全二册),商务印书馆,2013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