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州窑执壶探析

2019-10-21 09:45徐卫祝碧莲
东方收藏 2019年5期
关键词:玉壶青釉酒器

徐卫 祝碧莲

金华古称婺州,金华市区及下属县级市(兰溪、义乌、东阳、永康、武义)及周边衢州、江山等地烧制陶瓷器的窑址,因地区相近,烧造陶瓷器风格统一且有别于其他窑系,被统称为婺州窑。婺州窑是金华城市的文化名片,是品位与风骨的象征,也是金华“婺文化”的灿烂组成部分。执壶作为婺州窑代表器型之一,从唐代中晚期开始烧制,其造型风格特征与它特定时期所承担的主要功能、政治文化背景以及当时的审美趋向是密不可分的。执壶为古代饮具,又称注子、注壶、偏提、汤瓶等,基本造型为腹部一侧安柄,另一侧附流,由盖部、口部、流部、柄部、腹部、底部等构成,有的还有附件,如小系等。

婺州窑执壶的来源及出现时间

执壶是由鸡首壶演变而来,鸡首壶最早由浙江地区的越窑创烧,早期执壶造型仍留有鸡首壶造型的痕迹。鸡首壶,又称鸡头壶、天鸡壶,出现于三国末,流行于两晋至隋,因肩部塑鸡首形而得名。吴山的《中国工艺美术大辞典》称:“鸡首壶为魏晋至唐初流行的一种饮器,亦称‘天鸡壶……以壶嘴作成鸡首状而得名。在盘口壶肩部一面是鸡头,另一面是鸡尾,前后对称。”三国时期的鸡首壶较为少见,西晋时期的鸡首壶造型也相对简单,壶身比较矮,鸡首无颈且实心,不能出水,此时的鸡首只是装饰物,是专作为随葬品而烧制的明器。东晋时随着瓷器生产技术的日臻成熟,出于实用功能的追求,鸡首壶壶体变高,腹部增大,鸡首有了颈部,颈部中空与腹部相通可出水,鸡尾逐渐消失,出现了略高于壶口的曲柄,以方便使用。如金华市博物馆馆藏东晋青釉点褐彩瓷鸡首壶(图1),口径8、腹径19.5、底径11.8、高23.9厘米。壶盘口,鸡首状短流,鼓腹,平底,肩部两侧有桥形系,并有一弧形柄连接口沿。通体施青釉,壶口与鸡首处点缀褐彩。

东晋时期,鸡首壶开始具有实用功能,但是直到隋代,作为壶嘴的鸡首高度从未超过盘口的位置,与相对粗壮的龙柄相比,更显其小,用这样的壶倾倒液体十分费力。随着经济的发展、手工业的进步及人们对于壶的实用功能的要求,鸡首壶逐渐不能适应人们的日常生活。至唐代,封建社会高度发展,生产力大幅提高,人们的生活日益改善,审美需求也由最开始的动物逐渐转向了植物亦或整个自然界,所以唐朝中期,鸡首壶逐渐被一种圆柱形短流的壶取代,这种壶就是执壶。所以说执壶的造型形制来源于鸡首壶。

唐代出现的执壶,文献资料中称为“注子”“注壶”“偏提”等。宋高承约《事物纪元》:“注子,酒壶名,元和年间酌酒用注子。”宋李济翁的《资暇录》中有载:“元和初,酌酒犹用樽杓,所以丞相高公有斟酌之誉。虽数十人,一樽一杓,挹酒而散,了无遗滴。居无何,稍用注子,其形若罃,而盖、嘴、柄皆具。太和九年后,中贵人恶其名同郑注,乃去柄安系,若茗瓶而小异,名之曰偏提。论者亦利其便,且言柄有碍而屡倾仄。今见行用。”说明唐代执壶初名注子或注壶,后因避讳“注”改名“偏提”。据《中国工艺美术大辞典》中对执壶的描述:“唐末出现的一种瓷质酒器。亦称‘注子。”和孙机先生在《唐宋时代的茶具与酒具》中提到的:“真正装有管状流的酒注出现于中唐时。”可以看出,至迟唐代中晚期执壶就已出现。

婺州窑执壶的时代特点

唐代的浙江是对外贸易的中心之一,瓷器是对外贸易的主要商品,朝廷对越、婺等名窑,置官监窑,以确保供应贡瓷和对外贸易的需要,这样就使得婺州窑获得了较快的发展。婺州与越州相邻,秦汉时期同属会稽郡,五代时又同属吴越国管辖范围。两地在东汉晚期,先后成功烧制青瓷,有着悠久的制瓷历史,从各时期瓷器造型纹饰来看,两窑系产品都极为相似,质地也较接近。唐代婺州窑早期的执壶流相对较短,肩部一般有两系,随着造型的发展演变,系逐渐消失。如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唐越窑青釉瓷执壶(图2),高13.4、口径5.9、底径7.3厘米;撇口,短颈,溜肩,鼓腹,浅圈足;颈部一侧置八棱短流,另一侧置曲柄;壶内外施青黄釉。唐代中晚期,金银器受到了当时社会人士的喜爱,但是其产量和来源都有一定的限制,陶瓷业顺应时代潮流,开始在瓶、壶等器型上模仿金银器。在金银器壶类造型的影响下瓷质执壶的流部开始变长变弯,把手呈宽带状,器物的足部变得较高,最主要的是瓜棱腹的出现,且瓜棱以四、五棱居多。

五代时期,婺州属吴越国,在钱氏统治下,受战事影响甚小,经济相当繁荣,农业和手工业也获得了迅速发展,婺州窑制瓷技术进一步发展,其精品与越窑佳品共同作为贡品进献给宋朝廷。至北宋,婺州窑发展至鼎盛时期,婺州窑精品工艺精湛,釉色与越窑秘色瓷一致。据《宋史》《十国春秋》《吴越备史》等文献记载,仅在宋建国之初,从开宝到太平兴国十年之间,贡宋瓷器达十七万件之多,其中太平兴国三年一次“俶进……瓷器五万事……”可见瓷器在吴越贡品中占相当重要的地位。五代的执壶造型较之唐代继续向实用的方向发展,口部变大为喇叭口,颈部变细变长,流变长变弯,把手内的空间增大,腹部仍为圆鼓腹。如金华市博物馆藏五代青釉瓷执壶(图3),敞口,短颈,溜肩,浅圈足。壶内外施青釉,口部施弦纹。

宋代统治阶级生活奢靡,宋徽宗和蔡襄都主張使用金银材质,宋徽宗的《大观茶论》载:“瓶宜金银”;蔡襄的《茶录》也认为:“汤瓶,瓶要小者,易候汤。又点茶注汤有准,黄金为上,人间以银铁或瓷石为之。”为满足当时浮华侈靡的社会要求,金银器的使用更为普遍,为陶瓷器的仿制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并对瓷质器皿的造型与装饰风格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执壶的瓜棱腹形更为普遍,且有别于唐代瓜棱执壶,唐代瓜棱线多为4条左右,而宋代的棱线有的增加至6、8、10条之多,且棱线装饰明显。宋代的执壶肩部由先前的丰肩、溜肩渐渐变为折肩,部分出现壶盖。如金华市博物馆藏五代青釉瓜棱形瓷执壶(图4),口径4、腹径14.6、底径7.7、高15.5厘米;长流、直口、短颈、折肩、鼓腹,腹部为六棱瓜棱腹;壶内外施青釉,此件执壶应有盖,但盖缺失。宋代婺州窑执壶口部多喇叭口,颈部细长,形成流畅的曲线。弯而长的流与弓形把手左右对称呼应,使造型精巧,轮廓柔和,共同构成宋代婺州窑执壶优美的造型。如金华市博物馆馆藏宋青釉瓜棱纹瓷执壶(图5),腹径15、底径10、高23.4厘米;侈口(口部残缺)、长颈、折肩、鼓腹,腹部为四棱瓜棱腹;壶内外施青釉。

元代的统治阶级出身于游牧民族,民风彪悍质朴,以致元人对陶瓷器皿的要求不以精巧轻薄为主,而是追求大气、浑厚、质粗耐用,整体造型风格可用钝重稚拙形容。宋元时期,因周边龙泉窑壮大的影响,婺州窑转而寻求海外市场,1976至1977年韩国新安沉船中打捞上来的元代乳浊釉花盆和鼓钉洗,经考证属婺州窑铁店窑口烧造,就是婺州窑瓷器远销海外的一个例证。如金华市博物馆藏元铁店窑乳浊釉带流瓷执壶(图6),造型整体呈玉壶春式,壶内外施青釉乳浊釉,口部、流及执手均残损。元代婺州窑执壶以长曲流、侈口、细长颈、耳形把手为主,宋代典型的瓜棱执壶逐渐被玉壶春式执壶取代。元代执壶普遍带盖,且盖的造型形式日益丰富精致。流部高度略低于壶口或与壶口持平,颈部更加细长。颈部与腹部之间无明显的肩部结构,腹部的造型形态主要为圆鼓腹。总体来说,元代执壶继续向实用的方向发展,流、口部、把手几乎处在同一水平线上,提取更为省力,且造型更为美观。

明清时期,婺州窑式微,仅义乌、江山、开化等地有少量窑址在烧造青花瓷。明清婺州窑执壶虽然也出现一些新的造型样式,但数量大宗是以玉壶春造型为壶体的执壶。明清两代玉壶春式执壶与元代造型基本形似,但流更长更曲,壶腹重心下移。

婺州窑执壶的功能

婺州窑执壶早期出现时主要被用作酒器,从古人的诗句中即可看出执壶作为酒壶使用的情况。如唐李白诗云:“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唐韩愈诗曰:“酒壶既倾,序以识别。”唐代长沙窑执壶上还经常出现“陈家美春酒”“美春酒”“酒温香浓”等题字。宋代执壶也作为酒具使用,在盛酒备饮的容器中,执壶是重要的斟酒器。为了防止酒精的挥发,作为酒器使用的执壶普遍带盖,且多为包裹式,执壶盖合紧密,防止酒香挥发和倾倒时酒液溢出。为了方便对酒的加温,还发明了温碗,可与执壶配套使用,用时将热水注入碗中,执壶置于其中即可温酒。温碗的造型依执壶的尺寸而定,多为莲花状。如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宋景德镇窑青白釉刻花注壶、注碗,通高24.3厘米。注壶:高21.5、口径3.5、足径9厘米;注碗:高12.3、口径17、足径9.8厘米;注壶直口,有盖,盖顶置狮形钮,折肩,弯流,曲柄,圈足,肩部划花缠枝牡丹;注碗葵瓣式口,碗体呈六瓣花形,圈足,注壶与碗通体施青白釉。

中国茶文化形成于唐朝,当时,无论是皇宫贵族、文人雅士抑或是社会中下层,都流行饮茶之风。宋代沿袭唐代饮茶之风,以相聚品茗为雅,斗茶和点茶的盛行,促使瓷质茶具大量生产。执壶作为饮茶具的重要工具占据了主要地位。同时,金华盛产茶叶,东阳东白茶、婺州举岩茶等在唐宋时期已作为贡品,进献京师。据陆羽《茶经》六之饮记载:“浙东以越州上,明州、婺州次,台州下。”婺州好的茶叶也为金华民间饮茶之风的盛行提供了便利条件,促进了金华的斗茶文化,也共同构成了婺州人的饮食文化。唐宋时期执壶承担的功能包括储水、向茶瓯注水、加热保温等,以及作为点茶时用于冲点沸水。

元代玉壶春执壶常作为酒器使用,其颈部的弧度特别适合于手持,且元代人们性格奔放,不乏经常直接手握瓶对口喝酒,加之玉壶春造型优美,所以玉壶春瓶深受当时人们的喜爱,成为了元代主要的酒器。明初,国内各地出产的茶叶绝大部分都是制作唐宋时期的点茶所需的团茶“蒸而饼之、蒸而团之”,因制作工艺复杂、费工费时,且严苛的贡茶制度引起了小规模的农民起义。于是,太祖朱元璋下诏废团茶,称:“诏建宁岁贡上供茶,罢造龙团,听茶户惟采芽茶以进,有司勿与。”改供叶茶,老百姓只能喝散茶,从而确立了叶茶泡饮法的主导地位。明清两朝的玉壶春式执壶也主要作为酒具使用。

婺州窑执壶唐代中晚期開始出现,又名注子、注壶、偏提、汤瓶,其间因历史原因及使用功能的转变几经易名,直至宋元之际,才被正式命名为执壶,并一直沿用至今。执壶源于鸡首壶,为与婺州窑相近的越窑创烧。早期婺州窑执壶的流较短,使用不便,经五代流渐渐变长,至宋代流变得又细又长,元代玉壶春式壶又趋于实用,口与流高度基本持平。婺州窑执壶的口部由大变小,并出现了壶盖。器身受唐宋金银器流行的影响,由早期的鼓腹、模仿金银器出现瓜楞腹,又于元代被玉壶春形腹取代。婺州窑执壶唐中期主要用作酒器,也作为储水器,由于茶文化的普及,也作茶具使用。宋代至明代,执壶兼具茶具和酒器的功能,宋代还出现了专门用来温酒的,与执壶搭配使用的温碗。明代后期出现了专门用作茶事较执壶偏小的茶壶。明末至清代,以玉壶春式为大宗的婺州窑执壶主要作为酒器使用。

猜你喜欢
玉壶青釉酒器
浅谈宋瓷
石维文
张勇
查酒驾
寿州窑瓷器釉色之流变
玉壶
浅谈毡包青釉
B4RM4N智能调酒器
快速醒酒器
古陶瓷鉴定:从标形学到痕迹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