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美术“欣赏·评述”课的思考

2019-10-21 14:30徐静
读天下 2019年29期
关键词:欣赏美术兴趣

摘要:欣赏·评述课是小学美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美术素养的重要途径,也是我在教学中与同行们交流时得到的共识—“较难上”的课!新课标对“欣赏·评述”部分的学习目标做了不少的修订,字数虽然少了,但是表述得更加精练准确。课标对“欣赏·评述”的目标确定为三个方面。

关键词:美术;欣赏;兴趣

第一,感受自然美,了解美术作品的题材、主题、形式、风格与流派,知道重要的美术家和美术作品,以及美术与生活、历史、文化的关系,初步形成审美判断能力。

第二,学会从多角度欣赏与认识美术作品,逐步提高视觉感受、理解与评述能力,初步掌握美术欣赏的基本方法,能够在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

第三,提高对自然美、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的兴趣,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崇尚文明,珍视优秀的民族、民间美术与文化遗产,增强民族自豪感,养成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态度。

这三个方面的目标内涵很丰富,是我们在欣赏教学当中应该努力落实和追求的目标。这三方面的目标,哪一方面都不是一下子就能够达成的,每一个目标里面都包含着很多的内容,老师们只有认真地研读这些目标,才能在课堂上真正落实目标。只有心中有了目标,才会在欣赏课上探索实现目标的方式方法。

一、 初步形成审美判断能力

第一条目标的最后一句话“初步形成审美判断能力”是这条目标的结果,前面说的是达到这一结果的条件、途径,比如应该了解很多内容,如作品的题材、主题、形式、风格与流派,还有重要的美术家及其作品,美术与生活、历史、文化的关系等,没有对这些内容的了解和学习,初步形成审美的判断能力就是一句空话。就拿形式、风格来说,要想给学生讲清楚就非常不容易,美术与生活、历史、文化的关系,也要通过大量的美术欣赏活动,让学生能够感知出来。比如欣赏董希文的《开国大典》,有的老师找来了开国大典时候的一些图片资料。当时在天安门城楼上的人很多,根本不像作品中只有十几个领袖;1949年10月1日那天下午下雨了,不是画面中的晴空万里。这样学生通过对比看到了画家在创作的时候经过了提炼、加工,经过了艺术处理,艺术作品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这一个道理,学生很自然地就能够了解了。

二、 学会从多角度欣赏与认识美术作品

第二方面目标指出:学会从多角度欣赏与认识美术作品,逐步提高视觉感受、理解与评述能力。能够在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这是更高的目标。多角度欣赏和认识美术作品,对于小学五六年级的学生和初中学生还比较好理解,但对低年级有点难,我们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年龄段学生的认知特点,确定教学侧重点,考虑怎么进行教学。

多角度欣赏与认识美术作品,一般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作品的美术语言的角度,就是侧重于观察和分析作品的色彩、线条、构图、明暗、肌理、材质等。比如《呐喊》,可以看到画面主体是血红色映衬下一个极其痛苦的表情。颜色夸张,线条扭曲,与直挺的桥形成鲜明对比,蒙克将画面的沉闷、焦虑并且孤独的情感,表现到一种极致。这些可以说是畫家精心创作的,他有自己的考虑。美术语言是美术本体的东西,这个角度很重要。

第二,从艺术家的角度,就是我们一定要让学生对画家生平有较全面的了解,在这个基础之上还应该让学生了解作者为什么要创作这张画,这个作品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和情感,作品在作者的创作生涯当中占有什么样的地位。

第三,从历史研究的角度上来欣赏。

第四,美术史的角度,就是从某一个画派、某一个运动演变的过程,着眼于这个作品在这个运动中或者画派中的地位和作用。比如法国莫奈《日出·印象》这张画,这是印象派由它而得名的一张画,因此在美术史上有特殊的地位。当时有些人嘲讽区别于古典画派的新的画法,按这幅画的标题,讽喻以莫奈为首的青年艺术家们为“印象派”。后来这个画派不但被美术界接受了,还影响到音乐的流派,像德彪西也叫印象派。

第五,文化的角度,将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国度的美术作品特别是同一类的美术作品放在一起,我们就可以明显地感受它们文化内涵不同,西方的风景画和中国的山水画都是表现大自然的,但是这两种画从追求到表现方法上都不一样。中国的山水画讲究天人合一,追求的是山水画的意境,而西方的风景画更重视空间、真实感的表现。

三、 初步掌握美术欣赏的基本方法

第二方面目标还提到“初步掌握美术欣赏的基本方法”,这是美术课程的一个重要目标,小学学习六年,初中学习三年,如果还不会怎么去欣赏作品,不能初步掌握欣赏的基本方法,这样的欣赏课就不能算是成功的。所以美术欣赏的方法需要多种多样。

小学阶段欣赏的基本方法步骤:观看——查找资料——分析——讨论——表达。

四、 在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

如果对美术的认识仅仅停留在技术、技能的层面,看不到它背后的文化,那就很容易把美术理解为单纯的技能学习课。有些老师上欣赏课侧重于技能分析,这就有些不妥。必须把美术学习放大到文化环境当中去。一个小学二年级的老师,给学生上了这样一节课,他让学生首先看了中国的宫殿,然后又看了外国的教堂,让学生比较有什么不同,有一个学生说,中国的建筑是平顶的,而外国的建筑是尖顶的。虽然说得很简单,是一个直觉上的认识,不是特别精准,但是对这个学生今后对美术与文化的理解是有帮助的,为他今后在欣赏课上进行理性的思考做了铺垫。

五、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有的老师确定欣赏课的教学目标时,往往重视欣赏兴趣、欣赏方法、与别人合作能力的层面,没有从更高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层面来思考、确定教学目标,这是对“欣赏·评述”学习领域的浅层次理解。美术欣赏是传播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的渠道,是了解我国的优秀文化传统和世界多元文化的独特渠道。美术欣赏绝不是可有可无,美术欣赏可以使学生认识祖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和世界的多元文化,培养民族自豪感和多元文化态度,关系到学生的精神成长,决不可等闲视之。

作者简介:

徐静,山西省临汾市,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解放路第二小学。

猜你喜欢
欣赏美术兴趣
美术篇
浅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技校生美术欣赏能力的培养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
巧用多媒体技术, 让语文课堂更精彩
德媒:中印尚难以做到彼此“欣赏”
中国美术馆百年美术收藏
台湾当代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