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金融扶贫中的现实困境与精准对策分析

2019-10-21 17:26周斌
科学与财富 2019年28期
关键词:金融扶贫普惠金融精准扶贫

周斌

摘 要:普惠金融是一个高效而全面的社会和公共财政体系。贫穷是世界上最严重的社会问题之一。在新常态下,金融扶贫要以普惠金融为基础扶贫资金的开发和完善有利于扶贫资金的可持续发展。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和满意度是扶贫基金的目标。本文探讨普惠金融在金融扶贫中的实施情况,探讨我国金融扶贫中的现实困境与精准对策。

关键词:金融扶贫;普惠金融;精准扶贫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了,中国2020年将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胜利阶段。[1]并且还提交了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决策。而且,帮助农村的贫苦农民全部脱离贫困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也是振兴农村的主要目的,是我国党对全国人民的承诺。想要完成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要完成农村脱贫的任务,我国国家的扶贫任务已经进入了新的时段,我国要权利进行新的扶贫任务,这个任务是“十三五”过程中的首要任务。

一、相关定义

(一)贫困的定义

结合本文的观点和相关数据的分析,本文把贫困的概念规定为个体或者整个家庭对于社会可接受的最低物质生活条件的设定无法满足。我国现在仍然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状态,所以对于扶贫的标准实从物质条件进行区分,本文在贫困的定义方面是从物质上面的缺乏进行定义的。扶贫也主要是进行贫困发生的因素和怎样消除贫困进行的研究,从金融的方面进行反贫困的探索,我国对于这方面的研究大多是从扶贫的角度进行的研究。

(二)金融扶贫

我国现在对于金融扶贫的理解仍然有很大的不同,一些研究者指出应该发挥政府的领导力,把金融机构的相应的科学产品和服务传递到不发达区域和弱势低收入的人群中,从而帮助他们进行脱贫。另外有学者认为,金融扶贫可以很有效的解决资金的供应问题,并且对于贫困人群的资产需要可以得到满足,可以很有效的解决贫困区域的资金供给问题。该篇文章结合各方面的金融扶贫的资料,把金融扶贫定义为建立多种层级的金融组织结构,健全金融基础设施,向农村等的贫困地区进行大数量的信贷产品保险产品的投入,提升金融服务的深度和宽度,运用“造血”的方法提升贫困人民的自身发展力,从而从根本上改善贫困人民的发展水平。

二、建普惠金融扶贫体系面临的困境

(一)供给侧需求侧结构不对称

缺乏扶贫开发资金。对财政扶贫的需求不明确,信息不对称的准确性难以缓解贫困。从供给角度看,金融创新不够包容,缺乏融资担保机制,通信基础设施等基础设施薄弱,硬件和软件环境无法比拟。[2]商业银行设施较少,商业自治有限。由于单一农产品信贷和农业支农拖延,金融服务业扩张的积极性不高。小额贷款公司,农村银行还不成熟,管理体制不健全,服务覆盖面有限,资产规模小。金融机构过分依赖地方金融机构的安全,做好扶贫工作。在需求方面,金融服务意识薄弱往往被排除在金融体系之外,有效需求不足。在主要信贷资金稀缺的地区,信息共享渠道不到位。宏观审慎贷款已经不能满足农民的需要。贷款供求矛盾突出,影响了扶贫贷款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农业现代化发展缓慢,效益低下,金融环境恶化,削弱了财政援助和扶贫开发的深度和广度。

想要进行金融精准扶贫就必须和金融企业进行准确的对点衔接和准确的支持,需要主动地对贫困人民的需求进行调查和贴近,制定多样化的扶貧信贷产品。但是,进行金融扶贫的贷款人员多为贫困人群,风险非常大,成本过高,盈利也不好,并且在国家方面和各省市都没有健全和完善相应的扶贫贷款风险补偿制度,国家没有设立相应的补贴政策,所以由于金融机构需要盈利,对于贫困地区金融贷款方面都有盈利的考虑,多以大多数的金融机构都不愿意进行扶贫打款,更被说建立相应的扶贫信贷产品了。

(二)缺乏有效激励约束机制

惩罚失业的机制尚未建立。追求利润最大化,难以吸引贫困地区的金融机构,缺乏积极的激励机制。贫困地区缺乏独立的管理机制,金融市场发展不完善,竞争机制不健全,信贷产品缺乏,支持力度不足,产品创新不足,信用风险高,导致信贷投资的积极性。财政政策宣传不到位,扶贫政策不多。扶贫机构的政策激励措施尚未落实。农业的相关产业的优惠政策还不够,严重的影响了扶贫开发的进程。扶贫贷款政策效率相对低下,基层难以做到位,资金也难以及时到位。重点还在于直接获得贫困信贷,严重限制了间接获得金融机构和低效的激励。促进扶贫资源杠杆效应减弱扶贫资金。不管是农村金融机构网点的有限性还是农民贷款难的问题均与金融业的“嫌贫爱富”有直接联系。金融资源往往依照市场规律设计,由于追逐利润最大化的内在要求,使得农村地区特别是贫困农村地区很难吸引到金融机构。而且政府也没有为支农金融机构提供相应的优惠政策,例如降低税率或者赋予更大的利率自主定价权,即没有出台科学的激励机制,使得支农金融机构没有动力增加信贷投放量和开发新的农村金融产品。与此同时,我国诸多省份然早已开办了以服务“三农”和中小企业为宗旨的小额信贷公司,此后又公布了促进小额贷款公司健康发展的一些指导性文件,小额信贷公司蓬勃发展起来,成为新型的农村金融组织。但是目前部分小贷公司出现非法集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行为,即便是在银监会做出严禁信托公司与小额贷款公司、担保公司、典当行等机构进行业务合作的通知后,小额信贷公司仍然在与信托公司合作。而政府并没有提供有力的约束机制控制农村金融组织谋取过高利润的行为。

(三)风险分担补偿机制亟待完善

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目标,贫困地区难以吸引贫困地区,生产组织形式过时,金融体系非常脆弱,扶贫风险较高。普惠金融风险产品体系仍处于空白状态,保险产品更新缓慢,供应主体单一,农民保险意识淡薄。另外,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和强有力的再保险保证,增加了农业保险机构的经营风险。中国还缺少政策性的农业保险。保护体系背后的贫困地区。贷款利率僵化,政府缺乏财政支持,风险和回报不对称。作为一个薄弱的行业,农业具有很强的季节性,资本回报率低,易发生风险。因此,农村信用社具有高风险管理和高风险的特点。

三、借助普惠金融扶贫开发促进精准扶贫的对策

(一)共创普惠金融扶贫体系

金融扶贫需要改善农民的信用观念,首先,进行相应的规划和引导。进行强化规划第一就是要充分调查农村的金融基础硬件的建立情况,特别是需要了解贫困地区的人民对于金融产品的需求,充分建立健全相关金融扶贫服务站,进行金融机构的相关责任分权。第二,加强对于相关资源的整合。进行金融扶贫服务站、网商平台等等的整合,尽全力让资源共享成为可能,让金融服务得到扩展,尽全力让贫困农民可以及时的得到信贷服务、低成本、快速便捷的进行欠款的存取、转账和查询服务。最后,加大相应的宣传。进行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建立的目标就是让我国的贫困户们充分享受到金融服务的方便,感受到精准扶贫的福利和幸福感。

(二)整合扶贫资源和力量,增加普惠金融的有效供给

有效整合各类扶贫资金,完善扶贫开发部门与金融机构的合作机制,增加财政供给。加强扶贫政策的协调配合,降低银行准入门槛,扩大担保范围和种类,规范私营部门发展筹资,弥补贫困地区资金短缺。帮助银行建立自助设备,建立农村金融服务网络,实行网上支付,改善贫困地区的服务环境,为农村提供技术支付服务。 建立扶贫平台,共享信息,促进财政资源和扶贫项目的准确协调。 完善金融体系,加大金融机构服务网点建设力度,重视与政策性银行的合作,发展农产品期货市场,提高金融资产收益,建立网上金融服务业。

(三)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优化普惠金融生态体系

推动金融的产品和服务的创新,是加快农村创新创业缓解“三农”融资困难的步伐。扩大包容性金融服务渠道,发展特色的产品和服务的模式,拓展特色资本产业,创新农业贷款业务,拓宽金融服务的广度。鼓励和支持企业创新绿色信贷产品,提高产品针对性和时效性,转变经营理念,下放审批权力,有效激活现有资产。完善激励与惩罚机制,改善农村金融环境,注重金融知识的普及,落实中央有关文件精神。信用信息的使用和评估机制的完善,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做好宣传口译工作,组织农民和贷款承诺培训,培养诚信知识,公民教育,金融消费者,保护弱势群体,创造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鼓励金融服务创新和薄弱环节,支持发展生态高效产业,打造绿色名片。

四、结语

综上,在新时期,对贫困人口的资助可以从普惠金融入手,有效提高普惠金融服务的正确性和有效性,拓宽了普惠金融服务的广度与深度。要引导财源,整合贫困地区,准确定位各项资金,加大对贫困地区的财政扶持的力度,扶贫开放,拓宽融资渠道,发挥扶贫政策的重要作用,提供基础设施融资和融资服务。扶贫资金的支持和区域支持。努力的提高了贫困地区的金融服务水平,使加强贫困地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金融基础设施,优化金融服务,不断提高金融服务的水平。

参考文献:

[1]刘解龙,罗苏. 金融扶贫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与对策[J]. 長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3(03):81-87.

[2]曾祥鑫,赵慧婷,王瑾,孙桂钰,陈东升. 关于金融精准扶贫对策研究——以湖南省衡阳市为例[J]. 南方企业家,2018(02):46-47.

猜你喜欢
金融扶贫普惠金融精准扶贫
江苏农村金融扶贫创新思路与对策
金融支持精准扶贫模式创新研究
欠发达县域普惠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金融扶贫的具体实践及优化措施
农村普惠金融浅析
“精准扶贫”视角下的高校资助育人工作
金融支持民族地区县域扶贫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