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释学生转变的根源

2019-10-21 05:11王崟崟
科技风 2019年20期
关键词:教条口头禅

王崟崟

摘 要:学生各有各的“问题”,不管是什么样的学生,都或多或少存在着问题,例如,品行好的学生也有可能沉迷网络或早恋等。所以,教育转化时需要老师全面了解问题学生的具体情况,包括纪律、学习、生活、思想和行为等各个方面,然后认真分析再采取对策,有针对性地给予引导和教育,使学生建立一个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关键词:口头禅;教条;转变的根源;心理行为;教育同步

从2009进校以来,带过两届班主任,授课的时间已达九年,虽然说不上资历丰富,但对学生的心理行为也有一定的了解。在此段时间内,我接触过很多“问题”学生,譬如,有的学生心地善良、细腻,却过于自我,导致同学之间的关系恶劣;也有的学生成绩优秀,却沉迷“网游”,导致学习一落千丈;还有的学生性格单纯、内向,却缺乏生活目标,受到社会的不良舆论或不好的学习氛围影响下,导致无心上学。这样的学生分布在不同的系部、不同的年级、不同的班级。

下面是本人跟进的三个学生的概况:

本系学生欧某,男,18岁,个性特征:个性单纯、内向,没有什么不良的嗜好,但学习兴趣不浓、贪玩;主要表现:有旷课、迟到、早退现象,酷爱玩游戏和上网,极少参与班级的卫生工作也不参加校内举行的活动,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从不听课,常常自得其乐,不懂的问题也不主动向老师和同学请教,学习成绩较差。经过了解得知,该生的父母亲都是个体户,生活条件比较优越,家庭经济较好,父母对其宠爱有加,在家里从小就不参与家务劳动,久而久之,养成懒散的生活习惯。他常说的口头禅:“这辈子,怎么也不会饿着!”

某系学生李某,女,19岁,个性特征:沉默、老成,自认比同龄人更了解社会和生活,无心向学;主要表现:虽然不旷课但经常请假;上课时心不在焉,对所授专业不感兴趣,但对时尚物品却十分了解;话语虽不多,但言语间隐含着对社会生活的惘然、无望,灰色成分浓烈。经过了解,发现该生家庭生活并不愉快,其亲生父母在李某年幼时就离婚并且各自结婚又有了各自的孩子,使李某只好在姥姥家住,可能是她的姥姥对她“照顾”过多,也有可能是不敢管教太多,总之,孩子在老人的教育下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她信奉的教条是“读书无用论”。

本系学生郑某,男,17岁,个性特征:喜怒无常,容易冲动,学习积极性差;主要表现:容易与別的同学发生口头上的争执,上课时,要么蒙头大睡,要么望着窗外发呆。据了解,该生家庭状况与家庭教育都挺好,但自从与本班的一位女同学发展为恋爱关系后,性情大变,学习也跟着走下波路,渐渐地变得有点孤僻。他常想:“如果能重来就好了!”

从上面所举三个例子中,我们不难看出他们的共通点,年轻、无心向学、人生观有所偏差。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当关心学生生活、从而了解学生心理,然后找出学生转变的根源,最后从根源下手,纠正其错误观点。通过引导学生建立一个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使其往好的方面进行转变。在这几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发现学生往“坏”的方面转化的诱因主要有以下几个:学生懒散的习惯、社会不良的风气和舆论、网游、早恋以及错误的教育方式。

由于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很多家庭的已驻足于小康而奔向富裕。虽然生活环境得以改善,但是有一部分人的思想却没有得到提高,还停留在解决温饱的问题上。有的家长认为,自己留下的资产足以让自己的孩子能安渡此生,而缺少对孩子进行思想的教育;也有的家长忙于工作,而忽略了与孩子的沟通;更有的家长把家中的独子(或独女)视为“心肝宝贝”,让其“十指不沾阳春水”,变相地助长了孩子的惰性与依赖性。由于惰性与依赖性的增长,使学生变得基本的生活都不想或不能自理,甚至产生“被人养的感觉真好”的感觉。这样的学生又怎么会有学习的能动性呢?过分的纵容,其实是孩子无心向学的“帮凶”。

中职生正值少年的心理断乳期,他们开始对异性产生兴趣,他们既要表现自己,想引起别人的注意,又缺乏自控能力。有的学生深深陷入其中而不能自拔。现在的手机、电脑的普及,已经彻底的扰乱了校园的平静。网络游戏,由早期的联机对战,发展到现在的网络虚拟生活,的确是发展迅速。虽然社会各界都在告诫,网络是虚无的、不现实的,但是,又有多少学生为它浪费着金钱、时间、甚至生命?

以上的种种,正蚕食着部分学生的幼小心灵、为人的目标、做人的理想、生活的意义,甚至是简单活着的理由。

本人从教这几年间,一直苦思解决的方法,现觅得两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第一,平常要留意学生的举动,特别是行为的变动,发现有异常时应与其家长及时取得联系,以加强学校与家庭的联系,保持双方教育的同步性。学生受周围环境的影响,而自身识别能力又差,导致在行为上出现片面性,出现所谓的“病态”心理。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需要家长跟老师对学生同步的关心、引导,帮助他树立自信,从与学校对立情绪中解脱出来,与学校共同担负起教育孩子的责任,指导家长共同做好转变工作。

第二,平常要多与学生交流、沟通,发掘学生的不同特点,找出其引以为豪的“亮点”等方法与他及其家庭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让他倾吐自己的心声,化对立情绪为融洽气氛,鼓励他们正确认识自己、父母、同学。充分利用“病”态学生身上的闪光点,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扬;针对他们“亮点”的不同,不失时机地用积极因素弥补消极因素,创造各种条件进行引导和教育,从关心出发,以心换心,用感情去医治他长期造成的心灵创伤。

综上所述,学生转变的根源在于学生懒散的习惯、社会不良的风气和舆论、网游、早恋以及错误的教育方式。要纠正学生的错误转变,必须要找到其出现该转变的根源或“病源”。这需要老师关注学生的日常表现,当学生行为发现有重大改变时应找出转折的时间与原因。同时,应当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并说明“教育的同步”重要性,并通过肯定学生、尊重学生,从而达到取得学生信任的效果,使得家长、老师、学生这三点组成一个“交流面”。希望能使得学生自己建立一个正确的人生观与世界观。

参考文献:

[1]迟晓宇.当代中学生思想道德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

[2]王素梅.浅析中职生性心理趋向及疏导[J].卫生职业教育,2003,21(2):145-146.

[3]李保华.只养你到18岁:孩子18岁前成长完全手册[M].中国商业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教条口头禅
等一会儿
口头禅暴露你性格(21)
口头禅泄露了你的秘密
“教条”已经影响了对暗物质的研究?
妈妈的口头禅
刻舟求剑
我们离那些教条还有多远
一家人的口头禅
当代视野下科学认识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
“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