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状胬肉手术治疗传统方式与微创手术方式对比分析

2019-10-21 10:12肖云凌
健康大视野 2019年17期
关键词:翼状胬肉传统手术微创手术

肖云凌

【摘 要】目的:对翼状胬肉微创手术与传统手术治疗的效果进行对比。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期间收治的68例翼状胬肉患者,共104眼,其中52眼采用采用传统手术治疗,作为对照组,另52眼采用微创手术治疗,作为观察组,对两组手术效果进行统计对比。结果:半年复发率方面,观察组无复发眼;手术时间及恢复时间方面,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并发症方面,术后两组均未出现明显并发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翼状胬肉患者采用传统手术方式或微创手术方式,均能达到治疗效果,且复发率及并发症无明显差异,但微创手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等优势,更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翼状胬肉;微创手术;传统手术

【中图分类号】R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019(2019)17-0-01

眼科临床中,翼状胬肉属于常见疾病,该病的发病机制及病因目前尚未完全明确,有报道显示该病的发生与外界环境因素(日光、风沙、花粉、烟尘等)、自身因素(营养缺乏、过敏反应、遗传、泪腺分泌不足等)有关[1]。以往对翼状胬肉治疗中,传统切除术因创伤较大,存在结膜、角膜修复慢的不足,患者恢复也比较慢,干眼等不适感持续时间较长[2]。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小切口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结膜瓣角膜缘肝细胞移植术在该病治疗中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次研究针对本院收治的68例104眼翼状胬肉进行研究,对微创手术与传统手术治疗的效果进行对比,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期间收治的68例翼状胬肉患者,其中男性37例,女性31例,年龄37~77岁,平均(57.6±3.2)岁。共104眼,其中52眼采用采用传统手术治疗,作为对照组,,另52眼采用微创手术治疗,作为观察组。一般资料对比,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麻醉方式相同,均给予球结膜下浸润麻醉及表面麻醉。观察组采用微创手术治疗,先用付肾+生理盐水稀释后放置在翼状胬肉头部湿敷,减少出血;用有齿镊子夹住胬肉颈部,于胬肉颈部剪开结膜,大小约3.4mm×2.6mm,将巩膜与胬肉分离,二者之间的联系剪除,逆行将颈部、头部胬肉切除。将切口周围结膜下纤维增生组织及胬肉组织牵拉剪除。角膜上残留胬肉组织用镊子撕除干净。距胬肉切除部位4mm以外,患眼正上方球结膜处做结膜瓣,大小同植床,结膜瓣不连带筋膜,分离至角膜缘内1~2mm,将结膜瓣角膜缘干细胞植片用剪刀剪下,在植床上铺平,保证植床角膜缘与移植片角膜缘侧吻合,于植片4角、远端边缘中点及扇形两端用10-0尼龙线行植片-巩膜-球结膜缝合,然后对植片进行修整,最后对手术区冲洗,完成手术。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方式,于胬肉颈部两侧1mm处将球结膜剪开,向后延伸做5mm切口,分离结膜下与球结膜变性组织,向鼻侧分离至泪腺,用小圆刀将胬肉切除并刮除干净,最后进行烧灼止血,其余手术操作同观察组。

1.3 观察指标 术后随访半年,对两组患者疾病复发情况进行统计对比,复发判断标准:术眼结膜下限位组织增生、充血,经裂隙灯检查显示结膜纤維血管组织超出角巩膜缘1mm。对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恢复时间等手术指标进行统计对比。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计量资料用t检验,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用检验,用%表示。

2 结果

2.1 两组术后复发情况及并发症情况对比

术后半年,观察组52眼均治疗痊愈,无复发眼,复发率为0,对照组52眼中,2眼复发,复发率3.85%,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832,P>0.05)。术后并发症方面,两组均未出现明显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对比 在手术时间及恢复时间方面,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翼状胬肉属于眼科常见疾病,多种因素均可引起该病的发生,对翼状胬肉治疗中,手术方式是主要方式,但眼科医师面临的难题是该病术后复发率较高,研究的重点也是如何降低术后复发情况[3]。以往传统手术方式,是按照胬肉的大小决定切口大小,创伤相对较大,术后患者恢复慢,且复发率相对较高[4]。所以,寻找一种治疗效果好、复发率低、术后恢复快、患者痛苦轻的治疗方式,是临床研究的热点。

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在翼状胬肉治疗中,应用微创手术方式,切口不以胬肉大小而定,明显的缩小了手术切口大小,对应的植片大小也缩小,节约了手术时间、减少了术中出血量,由于手术创伤小,所以术后患者恢复速度也明显加快,使患者的痛苦大幅减轻。通过与传统翼状胬肉切除术相比,微创手术方式在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时间方面有明显的优势。本组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复发率与术后并发症方面与对照组均无明显差异(P>0.05),表明两种手术方式对翼状胬肉均能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但在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方面,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微创手术创伤更小、可有效减轻患者痛苦,患者恢复更快。

综上所述,对翼状胬肉采用微创手术治疗,治疗效果好,术后患者恢复更快,并发症少,应用价值更高,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吴晓燕.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的疗效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9,03(11):1505-1506.

史先基,杨静.分析两种手术方式在原发性翼状胬肉手术中引起干眼症的临床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4(22):98-99.

刘仓仓,徐春丽,何君,陈媛媛,曹芃,蔡岩.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双侧翼状胬肉的疗效[J].国际眼科杂志,2019,19(03):491-493.

齐晓芸,马艳.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9,4(06):79-80.

猜你喜欢
翼状胬肉传统手术微创手术
微创手术引流治疗急性上尿路梗阻并重症感染的临床研究
传统手术与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效果比较
微创手术治疗胃溃疡42例临床分析
改良乳腺癌手术与传统乳腺癌手术临床利弊对比分析
关节镜辅助复位与传统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对比观察
两种手术方法治疗翼状胬肉的疗效比较
不同方式治疗小儿疝气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
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等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
角膜干细胞移植与单纯切除治疗翼状胬肉临床效果对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