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的“读中思、思中读”

2019-10-21 09:22杨桂萍
学校教育研究 2019年13期
关键词:杨桃邱少云学会

杨桂萍

内容提要: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读中思、思中读。”首先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学生在思想上有一种独立阅读的想法,再指导学生学会在读中质疑,教会学生阅读的适用方法、让学生们乐于朗读,最后指导学中思考,品读中回味等步骤进行训练,才会让学生进步形成能在阅读中独立思考的习惯,才能不断探索,在探索中不断进步。

阅读是每个人具有的一种能力,学生们拥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自己理清文章的思路,能够独立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重要意义。所以我们在阅读教学时,不能光教会学生知识,更要激发学生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养成自己提出问题,小组交流解决问题的习惯。并能指导学生加深问题的深度,形成个人独立的感受和体验,这一点尤为重要。正如巴尔扎克所说:“一个会思考的人,才真正是一个力量无边的人。”因此在阅读教学时指导学生“读中思,思中读”的学习方式是很重要的,我进行了如下几方面的尝试:

一、培养习惯,让学生在思想上独立

一个好的习惯比知识更重要。培根说:“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因此,人自幼就应该建立一种良好的习惯。一个没有自己管理自己习惯的孩子,一个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等着别人为自己服务的孩子,怎么能在生活上、思想上独立?培养思想上独立的学生,让学生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好习惯:生活上能自理,学习上不放过任何一个疑点。为此在教学中应该培养学生带着问题去读的好习惯。教师可以运用朗读、默读、分角色读等有创意性的阅读,帮助学生逐步扫清文章中的障碍,形成读中思考,思考后再读的良好习惯。利用初读、熟读、精读来学习不同层次的知识内容。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活动中,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和体验。使学生真正学到语言文学知识。再通过朗读、分角色读、背诵等进一步理解课文的知识内容和思想意义。享受阅读的乐趣。

为了培养学生读书的好习惯,我要求学生读书时一定要做到:眼到、手到、口到、心到。在学习《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时,有两个重点片段的教学,突出描写“我”的内心及邱少云的外表。我领学生学习“我”的内心活动那段时,让学生边读边思考:敌人采用“火力警戒”后,我闻到了什么味道?想到了什么?为什么会这样想?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认真朗读课文这段内容,通过理解重点词句,深入到课文的描写中,逐步体会到“我”当时内心的焦急、痛苦、矛盾。通过“我”这一系列的内心活动来了解邱少云处境的危险。最后让学生再认真读课文回答出下面的问题:在这生死关头年轻的邱少云表现怎样?为什么他能这样?通过学生们的认真阅读课文,在学生们内心中对邱少云的光辉形象有了深深印象,学生们深受感染,这样学生就学习到了,写人记事的文章一个十分重要的读书习惯是一边读,一边想,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神态,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

任何习惯的形成,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所以,在教学中,我坚持引导学生在书中反复实践,读好文本是最重要的,认真阅读逐步做到习惯成自然。

二、学会质疑、乐于质疑

在课堂上,我经常营造民主、宽松、师生平等的课堂氛围,缩短我和同学生之间的距离,不断增加亲和力。这就需要打破教师和课本的权威性。并需要足够的时间作保证。教师不能是课堂的权威者和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参考者和引导者。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把“问”的权利还给学生,让学生做“问”的主人,勇于质疑,乐于质疑。

三、学会阅读,乐于阅读

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给予学生更多的自由。突出学生在阅读中的主体地位,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可采取“我知道,我会说,”“我不懂,我会问”和“我懂了,我会读”的学习板块进行教学,以读促教。让学生组内研读,同桌互读,全班汇报读。在读中体验乐趣,在读中学会朗读,学会涌诵。在读中发出感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普及科学——美国2061计划》中指出:“要把把问题解决作为学校教学的核心,应当在各年级把学生引进问题解决中去。”教师应当制造一种使问题解决得以蓬勃發展的课堂环境。因此,在学生质疑后教师不应简单给个答案,而应把探究获得知识的权利还给学生,采用围绕问题、解决问题的多种阅读形式,通过让学生反复读文,学会阅读方法,充分激发主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切磋学问。

四、默读中思考,品读中回味

读与思是两个密不可分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在学习中只有永不知足,不安于现状,才能不断探索,在探索中不断进步。要使学生在学习上不知足,达到知识能力的飞跃,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学会默读,在默读中学会思考,在思考中学会疑惑,在疑惑中学会提问,在提问中学会认知。在认知中再质疑。如《画杨桃》,在学生明白道理后,让学生比较判断(1)“我”把杨桃画成五角那样的东西,画对了吗?(2)杨桃就是五角星那样的东西,对吗?为什么?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在讨论中获取了知识。这时引导学生进一步质疑:怎么才能看到杨桃的真面目呢?看生活中的事物、人物、事情,怎样看才能看得真实、全面呢?这样激发学生激烈的讨论。在意见不一的情况下,各自默读课文快速找到证实自己观点的地方。这样学生在反复默读中渐渐理解课文,品读课文,体验课文的主要内容,读与思才真正落实到融为一体。最后把已升华的情感通过品读某段、某篇加以释放,让读与思不在分离。

总之,正如陈献章所说:“学贵知疑、小疑则大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一番觉悟,一番长进。”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指导“读中思、思中读”的学习方式,是我们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所迈开的第一步。只有善于思考,善于发现,才能学有所得,学有所获。我们和学生一起学会思考、学会阅读。这样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对于培养新一代有胆识、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将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猜你喜欢
杨桃邱少云学会
邱少云和他守望的城
这类人吃杨桃很危险
《画杨桃》的“标点妙用”
学会分享
美国人更喜欢绿色杨桃
学会分享
打杨桃
学会尊重
邱少云:烈火金刚
邱少云成名的前前后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