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蜂人工育王营养杂交初探(一)

2019-10-22 01:52雷红婴
中国蜂业 2019年10期
关键词:王台哺育中蜂

雷红婴│文

山西晋中种蜂场,030600

一、山西省中华蜜蜂资源概况

山西省中华蜜蜂分布较为广泛,主要分布在山西东部,黄河中游东岸的太行山脉以西的各市县山区,平均海拔高度以1200~1300m之间。另在吕梁山区也有部分分布,平均海拔高度1500~1300m之间。太行山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全年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热同季,虽四季分明,但冬长夏短。

山西中蜂分布按地域主要在忻州市的五台县、原平县、定襄县,阳泉市的平定县,晋中市的寿阳县、昔阳县、和顺县、左权县、榆社县,长治市的武乡县、沁县、黎城县、平顺县、壶关县,晋城市的沁水县、阳城县、陵川县等地。另在吕梁山区也有部分分布。吕梁市的临县、方山县、柳林县、离石县、中阳县、石楼县,临汾市的永和县、吉县,运城市的河津县、万荣县、稷山县,人工过箱饲养蜂群数量在35,500群左右(2017年统计)。

山西省中蜂有利用零星蜜源植物、采集力强、抗螨抗病力强,饲料消耗少等优点,非常适合定点饲养。蜂王个体较大,腹部较长,尾部稍尖,腹节背板呈黑色,有的蜂王腹节背板上有棕红色或深棕色环带;雄蜂个体小,呈黑色,毛呈深褐色至黑色;工蜂个体小,体色分两种,一种为黑色,一种为黑黄色,各腹节背板前缘均有明显或不明显的黄环,肘脉指数较高,工蜂的前翅外横脉中段有一分叉突起,这是也是山西中华蜜蜂的一大特征。

山西省中华蜜蜂形态测定:前翅长8.47±0.13mm;前翅宽3.21±0.04mm;肘脉指数4.66±0.57;吻长4.74±0.07mm;第3+4腹节背板长4.08±0.08mm。2015~2019年相继在山西省的吕梁市陵川县、晋城市阳城县、沁水县的山区建立中华蜜蜂省级自然保护区。

二、试验

1.材料与方法

(1)试验时间:2016年4~6月(春繁期);2017年4~6月(春繁期)

(2)试验蜂群:晋城市阳城县蟒河乡马甲中蜂示范蜂场,蜂场规模350群。

(3)育王群选择:在本示范蜂场内选择蜂王个体正常、产卵一致、无病害、无残次、性情温驯、能维持大群(春繁群势在5框以上)的蜂群。

(4)哺育群的选择:中蜂4群(2群为试验群,2群备用群),选择蜂群结构合理、无病害、哺育能力较强的蜂群(春繁群势在4~5框以上);选择西蜂2群品系为本地意大利蜂,蜂群结构合理、无病害、哺育能力较强的蜂群(春繁群势在4~5框以上)。

(5)交尾群组织:在本示范蜂场中蜂蜂群内随机提取封盖子、幼虫脾1张带蜂组成。

2.试验方法

(1)移虫方法:育王框2个,育王用蜡碗采用人工蜡质蜡碗,每个育王框安置30个育王蜡碗,在育王群中选择适龄的幼虫进行移虫,台与台距离20~30mm。移入24小时以内的幼虫。移虫后立刻放入育王群。次日提出育王框,取出台基内的幼虫,再从母群移入18~24小时幼虫。移虫时间首次移虫均为晚18∶30~18∶40,复式均为翌日的早6∶30~6∶40。

(2)试验蜂群:西方蜜蜂(XS1、XS2)安放2架育王框,每框王台30个; 中华蜜蜂(ZS1、ZS2)安放2个育王框,每框王台30个;安置后每小时观察一次,记录王台接受数(表1)。

表1 西蜂试验群王台接受记录

表2 中蜂试验群王台接受记录

西蜂试验群(XS2)测试结果与(XS1)相同。

中华蜜蜂(ZS1、ZS2)安放2个育王框,每架王台30个;安置后每小时观察一次,记录王台接受数(表2)。

中蜂试验群(ZS2)测试结果与(ZS1)相同。

通过上表看,试验群(XS1、XS2)在10~12小时中蜂试验群一直保持正常。因此,我们选择应用在10~12小时进行中蜂营养杂交育王试验。

3.营养杂交试验

表3 蜂王初生重与体长测定

(1)王台的安置与移虫:台与台距离20~30mm,移入24小时以内的幼虫,移虫后立刻放入育王群。次日,提出育王框,取出台基内的幼虫,再从母群移入18~24小时的幼虫,移虫后立刻放入育王群。而后将移入中蜂幼虫的王台放置到西蜂哺育群内进行哺育10小时,再将其移到中蜂哺育群内哺育至王台成熟。这样使得中蜂王台接受率明显提高,王台内王浆比中蜂哺育群充盈。

(2)处女王初生重测定:王台的安置与移虫与处理相同,哺育群选择中蜂群至王台成熟,处女王出房后2小时随机从(ZS2、ZS1)和(XS1、XS2)取10只蜂王进行初生重测定(表3)。

通过测定,从(ZS2、ZS1)和(XS1、XS2)随机抓取的处女王初生重试验群比对照群增长7.8mg;平均体长增长1.2mm。说明通过营养杂交在处女王的初生重量和体长上有一定差别。

(3)交尾、开产与产卵整齐度测定:通过检测试验交尾群和对照交尾群蜂王交尾时间都处于正常,开产时间也较统一,对照交尾群大部分有插花子现象,试验群几乎没有插花子现象。

(4)有效产卵率测定:测定日期为5月30日,对照群和试验群蜂群总脾数是以测定日为准。总产子面积是以群内总产子面积统计,有效产卵率是以封盖面积计算。

通过测定,对照群和试验群蜂群总脾数增长差别不大,总产子面积增长0.4%,有效产卵率增长3.1%,饲料贮存量对照群比试验群平均多贮存0.14kg。

三、讨论

在正常的育王过程中,各蜂种的育王应在本品种或品系内哺育,其所得到的营养物质来源于本品种或品系内工蜂提供,其营养结构与本品种或品系内的营养需求完全一致。蜂王发育过程按本品种的正常发育过程进行。而将不同品种的营养物质提供给不同品种进行“营养杂交”,即利用西方蜜蜂的初浆提供给中蜂进行蜂王的哺育,所产生的的结果有所差异。通过对比试验发现,应用此方法培育的蜂王体重、体长、产卵数量、产卵整齐度、有效产卵率等都有差别,具体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

猜你喜欢
王台哺育中蜂
保护和发展中蜂维护生态平衡
中蜂自然分蜂要防飞逃
王台“智”造纺机供应链座谈会在沪召开
利用孵化器人工孵化王台育王
母亲哺育我 我报慈母恩
母亲哺育我 我报慈母恩
意蜂蜂蜜和中蜂蜂蜜的区别
“野蛮”分蜂和强制换王
重庆石柱:中蜂住“别墅”
岫岩中蜂业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