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抗逆力理论对我国留守儿童研究的启示

2019-10-22 06:26史秋霞
理论观察 2019年7期
关键词:留守儿童启示

史秋霞

摘 要: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进一步推进,从乡入城人口流动日趋活跃,农村留守儿童持续存在,如何关爱和保护该群体健康发展成为学界讨论的核心议题。以家庭为关注点,重在挖掘潜能的家庭抗逆力理论对留守儿童关爱体系的建造具有重要启示意义。从家庭整体的优势出发,分析家庭抗逆力的生成过程并在具体服务实践中提升家庭抗逆力将成为日后科学建构留守儿童关爱体系研究的重要方向。

关键词:留守儿童;家庭抗逆力;关键过程;启示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19)07 — 0070 — 05

一、引言

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进一步推进,乡城人口流动日趋活跃,农村留守儿童将持续存在。据201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样本数据计算得出,0到17周岁农村留守儿童占全国儿童的15%,据此推算,2015年全国农村留守儿童规模为4051万。其中,父母均外出的占到48.09%〔1〕。儿童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家庭结构的完整与亲密关系的建立,分离式家庭模式对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化所带来的影响长期以来受到各学科研究者的广泛关注。

目前,国内有大量有關农村留守儿童的学术成果,主要集中于留守农村儿童的特殊性研究,如生长发育、营养与安全等生活状况〔2〕〔3〕〔4〕,涉及教育机会、过程及结果三个层面的教育状况〔5〕〔6〕〔7〕,有关学业、情绪、人际关系的心理发展状况〔8〕等。然而,“问题化”的研究视角使诸多研究更关注家庭分离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如与父母分离后隔代抚养、监管缺失、情感支持弱化对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不良影响〔9〕〔10〕。然而,“问题化”取向的焦点在于农村留守儿童的弱势特征,而过于强调该特征会将问题泛化,将留守儿童等同于问题儿童。曾有学者调查发现,很多留守儿童并不喜欢被称为“留守儿童”,还有调查对象选择故意隐瞒自己的信息〔11〕〔12〕。在反思“问题化”取向不足的过程中,人们开始关注父母离开仍能促使农村儿童健康成长的积极因素。因为,研究也发现父母外出并不必然带来负面影响,经济、父母、老师、同伴的社会支持以及自身积极的应对方式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3〕〔14〕。因此,“抗逆力”(Resilience)研究成为农村留守儿童研究的热点议题,探讨来自个人、家庭、学校及社区层面的保护性因素如何相互作用,消减留守经历中压力事件对农村儿童的冲击,降低成长风险〔15〕〔16〕。其中,家庭抗逆力(family resilience)理论将家庭视为整体,关注面对困境时家庭的优势和潜能,对研究困境家庭面对危机时的反应具有重要价值,其核心在于理解家庭过程是如何调节压力、如何让家庭及其成员克服危机、渡过长期的逆境〔17〕。

2016年1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指出,“决不能让留守儿童成为家庭之痛社会之殇”,并部署全面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的工作。同年2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提出要逐步减少儿童留守现象,确保农村留守儿童安全、健康、受教育等权益得到有效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留守儿童倍加关切,指出“要关心留守儿童、留守老年人,完善工作机制和措施,加强管理和服务,让他们都能感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可见,如何构建具有时效性的关爱服务体系,有效保障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将成为全社会共同努力的目标与福祉所在。

本文为文献综述性论文,目的在于厘清优势取向下的家庭抗逆力理论的发展脉络以及经验层面上的应用,探讨该理论指导下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研究可能的研究框架与思路,以及对构建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的启示意义。

二、家庭抗逆力理论的脉络呈现

西方早期的儿童青少年发展和精神健康研究者大多专注于个体抗逆力,认为每个个体都有学习、发展和改变的能力,集中于研究个体的自尊和自我效率,以及拥有对未来的希望和对生活的掌控感〔18〕。此类研究被人们指出存在诸如缺乏互动和关系视角,忽略个体具有能够运用身边社会环境资源改变自身困境的能力等。20世纪90年代以来,研究者逐渐将社会环境因素引入抗逆力研究。家庭抗逆力(Family Resilience)研究就始于家庭对儿童抗逆力发展影响的考察〔19〕〔20〕。“有抗逆力的家庭”压力面前也能够通过对需求、能力或意义的实质性改变而恢复平衡〔21〕。从内涵及理论观点来看,家庭抗逆力理论先后经历了特质论、过程论与生态论三个主要发展阶段。

(一)特质论

特质论将家庭抗逆力视为家庭的固有特征,能帮助家庭应对环境或系统中的各种压力,并从不同层面对这种特征进行了描述,ABCX模型、双重ABCX模型、家庭调节和适应模型(FAAR)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ABCX模型扩充了家庭所遇到的压力事件与压力危机之间的线性关系,认为家庭对压力事件的认识及家庭现有资源会影响事件对家庭的实际作用〔22〕。加入时间维度后,双重ABCX模型更加注重这一特征的动态性,强调压力的累积效应和资源的再生〔23〕。FAAR模型则认为,家庭需求与能力在家庭生命周期中处于稳定与变动之中,当需求与能力相当,家庭处于稳定时期,而当需求超过了能力则可能进入危机时期〔24〕。

(二)过程论

过程论专注于对家庭抗逆力生成过程的探讨,认为正是家庭风险因素与保护因素的相互作用,使家庭能够在逆境中不断适应并成长。其中,保护性因素诸如家庭经济条件、家庭沟通、日常活动等;风险性因素则既包括社会性身份(如少数族裔、移民身份、未婚父母)所带来的持续压力,也包括某一时期家庭系统内外各因素的交互作用〔25〕〔26〕〔27〕〔28〕〔29〕〔30〕。

(三)生态论

生态论中更加重视家庭与其生态系统之间的多重互动。例如,家庭抗逆力模型(FRM)将抗逆力的生成过程视为生态系统、家庭适应系统、家庭情境的意义系统相互作用的过程。其中,家庭情境的意义系统中包含家庭风险的出现,家庭保护性与脆弱性因素相互作用所带来的家庭适应与调整。家庭适应系统则是一个动态的复合过程,包括家庭情绪、控制、意义和维护系统的相互作用〔31〕。如Henry所言,家庭抗逆力模型下能够清晰考察家庭的风险性因素、保护性因素、易感性因素及适应性因素如何整合并发挥作用〔32〕。

三、家庭抗逆力理论的实际应用

(一)关于家庭抗逆力的测量

如何对家庭抗逆力进行测量与评估是众多研究致力于回答的问题,比较有代表性的测量方式有“家庭坚韧性量表”〔33〕(Family Hardness Index)和“家庭能力指标”〔34〕(Family Strength Index)。其中,“家庭坚韧性量表”由20个条目三个维度构成,分别涉及家庭责任、控制与挑战,每一维度中均包含对现实处境的正向认知及采取的积极行动。例如,责任是家庭成员对于生活与工作价值的感知,并通过成员积极投入工作与生活而表现出来,控制是家庭成员对困境的认知与行动,挑战则是家庭成员对生活变动性的认识与理解。“家庭能力指标”涉及五个方面,分别是经济能力、问题解决能力、沟通能力和意愿、家庭凝聚力以及社会支持。也有学者认为,家庭经历的压力事件以及所能运用的资源差别较大,用标准化的量表进行测量难度极大,但诸如积极展望、支持网络、财务管理、家庭沟通、共同的休闲娱乐等特征也成为家庭抗逆力的重要维度。Walsh在前人的基础上,提出了家庭抗逆力研究框架,包含信念系统、组织模式与沟通过程,但未给出测量指标体系〔18〕。

(二)關于家庭抗逆力的提升

伴随理论研究关注点的转变,旨在提升家庭抗逆力的干预策略也发生了相似的变化。在国外,失聪老年夫妻、慢性病儿童、精神疾病、贫困及遭受自然灾害的家庭成为的重点干预对象〔35〕〔36〕。其干预内容由早期家庭服务重点在家庭品质强化,随后开始重视家庭各种社会关系的重构。其中,重建家庭创伤体验与家庭生态格局,改善家庭关系、提高家庭发展内在动力等成为提升家庭应对风险能力的有效措施〔37〕。

(三)家庭抗逆力研究在我国的应用

国内家庭抗逆力研究起步较晚,主要是对西方理论模式的述评〔38〕〔39〕〔40〕。部分学者也开始以特殊家庭为服务对象,借鉴已有理论探讨家庭抗逆力的特质及生成。例如,朱眉华从家庭信念、家庭组织方式、家庭沟通三个层面分析了流动家庭抗逆力的核心作用过程〔41〕。夏少琼在深入了解残疾儿童家庭康复过程的基础上,强调家庭面对危机时自我调整与应对能力的重要性〔42〕。郭庆等发现失去独生子女的家庭其结构呈现“拔根”状态,家庭信念、家庭沟通与组织方式发生重大变化,以致家庭抗逆力无法实现再造〔43〕。纪文晓以家庭图式系统、家庭组织系统和家庭行为系统等因子识别出五种不同的家庭类型,提炼出具有抗逆力的罕见病家庭的特点,并就增强儿童家庭抗逆力的政策选择和社会工作服务模式进行探讨〔44〕。同雪莉在探索长期患病家庭在长期患病压力下的应对模式和适应过程后尝试提出旨在提升家庭抗逆力的福利服务建议〔45〕。刘颖等人则以一个听障儿童家庭为研究对象,从家庭信念、组织模式和沟通过程三方面展现家庭抗逆力的生成过程〔46〕。

然而,针对留守儿童家庭抗逆力研究可谓刚刚起步,且多作为个体抗逆力的风险性或保护性因素出现。有研究表明亲子分离已成为留守儿童健康成长重要风险因素〔47〕,此外还包括安全、学习、社会交往及人格形成等,而其成长环境中缺乏充足的保护因素来应对这些风险〔48〕。也有研究认为虽存在诸多风险,但个人或环境中也有多层保护性因素,如积极教育信念、家人关系与呵护、经常聚会、适宜监管等,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发挥保护效应,而效应又随留守模式不同而有差异,且提升抗逆力的策略多为倡导型,如获得家庭支持、加强父母教育能力、增进家庭内亲子互动、提升家庭情感功能等〔49〕。

四、对我国留守儿童研究的启示

国外家庭抗逆力研究已有丰富的理论与实践基础,而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家庭作为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场所,是完善留守儿童关爱体系的关键。家庭抗逆力理论将家庭视为整体,重点关注家庭如何在逆境中适应、调整并最终达成平衡、成长,对我国的留守儿童研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我们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突破。

首先,识别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所面临的压力源及支持性资源。借鉴Pinsof的生态系统历程整合理论〔50〕,留守儿童的家庭生态系统可分为微系统、中系统、外系统与宏系统。其中,微系统包括与家庭互动频繁的父母、兄弟姐妹、亲戚朋友及其他监护人等;中系统则指各微系统间的互动关系,包括家庭与学校、家庭与社区、家庭与邻居等;外系统则指家庭外部的制度环境,如父母工作单位、为留守儿童提供服务的社会组织、大众传媒等;宏系统是指更广泛的意识形态、文化等,包括社会对留守儿童家庭、子女及父母等的看法等。在具体的家庭生态系统中去看父母外出带来的家庭变化,识别留守儿童家庭面临的压力系统与支持性资源。

其次,加入时间轴,从具体生活实践出发,深描家庭抗逆力生成与变化的关键过程。家庭抗逆力虽属固有家庭特征,但并非恒定,而是在与环境互动中不断变化。因此,我们可借鉴西方理论中对家庭抗逆力的测量来展现留守儿童家庭抗逆力的生成过程。例如,借鉴Walsh的观点,分别从家庭信念、组织系统和行为系统来探讨此过程。其中,信念系统是有助于留守儿童家庭形成正向家庭信念系统的关键认知方式与意义架构;组织系统则主要探讨有助于家庭抗逆力形成的家庭组织形式、分工方式与家庭关系;行为系统将分析有助于家庭抗逆力生成的家庭沟通方式与资源运用方式。同时,发现留守模式、家庭生命周期、性别角色以及社会经济文化等因素对生成过程的影响。

第三,扩展多样化的家庭研究,致力探索有效提升农村留守儿童家庭的社会工作服务模式。家庭类型千差万别,家庭在逆境面前的适应过程也具有较大差异,通过实践层面不断扩充家庭样本的类型,发现更具普遍性的家庭抗逆力生成及变化规律。同时,结合家庭抗逆力系统理论中的家庭服务基本原则,以服务留守儿童家庭的实务项目为依托,提升留守儿童家庭抗逆力的社会工作服务。例如,前期评估时,既要识别家庭所存在的风险,还要发现家庭本身的优势及拥有的支持性资源。考虑以家庭为中心的介入策略。因为,单独以儿童、父母或其他重要监护人为对象的服务也非常重要,但若家庭整体适应环境的能力未得到充分激发,以个人为中心的服务效果很可能被消解。介入策略上,重点在于激发家庭系统内外部的协同与合作。家庭内部,可协助家庭成员分享经验,建立相互支持、协作的氛围;家庭外部,注重积极搭建邻里、社区、学校等系统的支持。

任何理论的生成均是依托具体的情境,在借鉴西方理论进行经验研究时,我们也要不断反思理论观点及测量工具的适用性,尝试在丰富的经验研究基础上推动我国家庭抗逆力理論的本土化发展。

〔参 考 文 献〕

〔1〕段成荣,赖妙华,秦敏.21世纪以来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变动趋势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17,(06):52-60.

〔2〕陈丽,王晓华,屈智勇.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的生长发育与营养状况分析〔J〕.中国特殊教育,2010,(08).

〔3〕郝美伦,蔺新英,盖若琰,等.农村留守儿童膳食营养现状及伦理学探讨〔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5,(02).

〔4〕邬志辉,李静美,陈昌盛.农村留守儿童:伤害与被伤害的〔N〕.中国青年报,2016-01-18,(10).

〔5〕崔丽娟,郝振.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困境的反思及对策研究〔J〕.全球教育展望,2007,(11).

〔6〕张磊,傅王倩,王达,等.初中留守儿童的歧视知觉及其对问题行为的影响——一项质性研究分析〔J〕.中国特殊教育,2015,(07).

〔7〕金灿灿,屈智勇,王晓华.流动和留守儿童吸烟行为的特点和影响因素〔J〕.中国特殊教育,2009,(11).

〔8〕罗晓路,李天然.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留守儿童同伴关系的影响〔J〕.中国特殊教育,2015,(02).

〔9〕范先佐,郭清扬.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回顾与反思〔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1).

〔10〕吕吉,刘亮.农村留守儿童家庭结构与功能的变化及其影响〔J〕.中国特殊教育,2011(10).

〔11〕叶敬忠,杨照. 关爱留守儿童:行动与对策〔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12〕邓纯考,周谷平.农村留守儿童研究范式:问题与超越〔J〕. 教育发展研究,2017,(18):78-84.

〔13〕胡心怡,刘霞,申继亮,等.生活压力事件、应对方式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7,15,(05):502-503.

〔14〕姜又春. 家庭社会资本与"留守儿童"养育的亲属网络——对湖南潭村的民族志调查〔J〕. 南方人口,2007,22,(03):31-37.

〔15〕万江红,李安冬.从微观到宏观:农村留守儿童抗逆力保护因素分析——基于留守儿童的个案研究〔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

31,(05):26-35.

〔16〕李燕平,杜曦.农村留守儿童抗逆力的保护性因素研究——以曾留守大学生的生命史为视角〔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16,(04):69-74.

〔17〕刘玉兰,彭华民.家庭抗逆力视角下流动儿童家庭社会工作服务实践重构〔J〕.中州学刊,2016,(11):67-72.

〔18〕〔美〕Froma Walsh.家庭抗逆力〔M〕.朱眉华,译.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13.

〔19〕Rutter M. Psychosocial resilience and pro

tective mechanisms. 〔J〕. American Journal of Orthopsychiatry, 2010, 57,(03):316-331.

〔20〕Werner E E, Smith R S. Overcoming the

Odds: High Risk Children from Birth to Adulthood. 〔M〕.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24 Roberts Place, Ithaca, NY 14850 (paperback, ISBN-0-8014-8018-3; hardback, ISBN-0-8014-2584-0). 1992.

〔21〕Patterson J M. Promoting Resilience in

Families Experiencing Stress〔J〕. Pediatric Clinics of North America, 1995, 42,(01):47-63.

〔22〕Hill R, Foote N, Aldous J, et al. Family

Development in Three Generations: A Longitudinal Study of Changing Family Patterns of Planning and Achievement. 〔J〕.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974.

〔23〕McCubbin,Hamilton I., Patterson, JoanM.

The Family Stress Process: The Double ABCX Model of Adjustment and Adaptation,Marriage &Family Review, 1983,Vol.06(01-02), pp. 7 -37.

〔24〕Patterson J M. Understanding family resili

ence〔J〕.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 2002, 58,(03):233–246.

〔25〕Becvar D S. Handbook of Family Resilie

nce〔M〕. New York: Springer, 2013.

〔26〕Taylor Z E, Conger R D. Risk and Resilie

nce Processes in Single-Mother Families: An Interactionist Perspective〔M〕// Defining Prevention Science. Springer US, 2014.

〔27〕J Fagan, R Palkovitz. Unmarried, nonresident fathers' involvement with their infants: a risk and resilience perspective. 〔J〕. J Fam Psychol, 2007, 21,(03):479-489.

〔28〕Grzywacz J G, Bass B L. Work, Family, and Mental Health: Testing Different Models of Work-Family Fit〔J〕. Journal of Marriage & Family, 2003, 65,(01):248-261.

〔29〕Dehaan L G, Hawley D R, Deal J E. Operationalizing Family Resilience as Process: Proposed Methodological Strategies〔M〕// Handbook of Family Resilience. Springer New York, 2013:17-29.

〔30〕Mccubbin L D, Mccubbin H I. Resilience in Ethnic Family Systems: A Relational Theory for Research and Practice〔J〕. 2013:175-195.

〔31〕Henry C S, Morris A S, Harrist A W.Fam

ily Resilience: Moving into the Third Wave〔J〕. Family Relations, 2015, 64,(01):22–43.

〔32〕冯跃.家庭抗逆力研究:整合思潮评析〔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3):160-165.

〔33〕轉引自刘洋,杨金秋,叶本兰,等.家庭坚韧性量表的信度和效度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2014,14,(11):770-772.

〔34〕Dennis K, Orthner, Hinckley Jones-Sampei, and Sabrina Williamson. The Resilience and Strengths of Low-Income Families. Family Relations. 2004(53). Pp. 159-167.

〔35〕Munday D, Mahmood K, Dale J, et al.Fac

ilitating good process in primary palliative care: does the Gold Standards Framework enable quality performance? 〔J〕. Family Practice, 2007, 24,(05):486-94.

〔36〕Goodyear M, Maybery D, Reupert A, et al. Thinking families: A study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workforce that delivers family‐focussed practice〔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ntal Health Nursing, 2016, 26,(03).

〔37〕Boss P. Family stress management. 〔J〕. Divorce, 1988.

〔38〕姚红,田国秀.家庭抗逆力实务干预模式研究评述〔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6):118-125.

〔39〕冯跃.家庭抗逆力研究:整合思潮评析〔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3):160-165.

〔40〕魏爱春.家庭抗逆力研究回顾与本土化发展趋势展望〔J〕.社会科学动态,2017,(11):75-79.

〔41〕朱眉华.困境与调适:乡城流动家庭的抗逆力研究〔D〕.上海大学,2013.

〔42〕夏少琼.残疾人家庭抗逆力与创伤康复研究--基于残疾儿童家庭个案〔J〕.残疾人研究, 2014,(01):28-31.

〔43〕 郭庆,孙建娥.从拔根到扎根:家庭抗逆力视角下失独家庭的养老困境及其干预〔J〕.社会保障研究,2015,(04):21-27.

〔44〕纪文晓,中国家庭抗逆力——基于罕见病儿童家庭系统的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

〔45〕同雪莉.长期患病家庭抗逆适应过程研究——基于家庭生活实践的质性分析〔J〕.社会科学研究,2018,(05):108-115.

〔46〕刘颖,肖非.且行且歌:听障儿童家庭抗逆力生成过程个案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18,(04):26-31.

〔47〕同雪莉,彭华民.城市儿童与父母分离后的抗逆力重组研究——基于中国教育追踪调查2013-2014基线调查结果〔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5):148-156.

〔48〕吴帆,杨伟伟.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成长环境的缺失与重构——基于抗逆力理论视角的分析〔J〕.人口研究,2011,35,(06):90-99.

〔49〕李燕平,杜曦.农村留守儿童抗逆力的保护性因素研究——以曾留守大学生的生命史为视角〔J〕.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6,(04):69-74.

〔50〕Pinsof, William M. Toward a scientific par

adigm for family psychology: The integrative process systems perspective. 〔J〕. Journal of Family Psychology, 1992, 05(03-04):432-447.

〔责任编辑:张 港〕

猜你喜欢
留守儿童启示
个案工作方法介入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研究
体育舞蹈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干预效应的实验研究
论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的生存写照与人文关怀
学生的个性发展与教育
国外跨境电子商务税收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商业银行受余额宝的影响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