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张迁碑》用笔美学特征

2019-10-23 09:26曹斌
书法赏评 2019年3期
关键词:收笔点画笔法

曹斌

《张迁碑》高317 厘米,宽107 厘米。碑阳15 行,每行42 字;碑阴3 列,上2 列19 行,下列3 行。碑额篆书2 行“汉故谷城长荡阴令张君表颂”12 字,书体屈曲盘绕,有缪篆之意。该碑章法总体特征是竖看成行较为划一,横看成列但略有参差。字间、行间无固定距离,字与字之间或远或近,行与行之间高低错落,无刻意安排布置,给人以方整苍古、雄厚朴茂之感。

一、点的用笔特点(图一)

(一)点的方起笔变化

《张迁碑》虽为东汉晚期作品,完全具备八分书的特点。相比而言,同期的《曹全碑》《熹平石经》《史晨碑》更讲究法度规矩,而《张迁碑》个性特征鲜明,用笔方起方收,线条粗短,很少夸张蚕头雁尾和一波三折,笔画厚重。在《张迁碑》中,亦很难找出两个完全相同的笔画。《张迁碑》的“方笔”表现为点画起笔多用方笔。方笔,指笔画的起笔、收笔处呈方形,折笔处有棱角,为隶书遗法。方笔外拓豪放,斩钉截铁,具有力量美。“各种点画的书写,能否显示出运动的力量和气势,这是构成用笔美的一个重要条件。”[1]《张迁碑》的点画极少圆状,多以方折、棱角明显为主。具统计,“《张迁碑》线条端点方笔占62.7%,其它汉碑最多只有20%”。[2]《张迁碑》点画的方起笔取峻势,藏锋逆入,头部方中带圆。“藏锋,点画出入之迹,欲左先右,至回左亦尔。”[3]康有为《广艺舟双楫.缀法》谓:“锥画沙、印印泥、屋漏痕,皆言无起止,即藏锋也。”[4]中国古代处事哲学,偏向于隐忍、内敛,以“藏”为主要追求。藏锋的目的是藏力、藏气。蔡邕《九势》又谓:“藏头护尾,力在字中。”[5]藏锋写出的线条骨力雄强坚韧,线条丰满浑厚,这也是《张迁碑》笔画的一个特点。

方起笔的点有方点、侧点、横点、竖点、撇点挑点,其美学特征表现为笔画厚实,有块面感,具有力量美。方点:如“方”“旧”“朝”等字上部的点,藏锋入纸,由下而上,折右下行,稍驻即收。收尾的一笔,呈方形,势为险峻。侧点:如“除”“黄”“贡”等字的最后一笔。造型取倾斜之势,位置多在字的右下。横点:笔法与短横一致,线质粗实。如“亲”“讳”第一笔的横点,“于”的最后两横。竖点:竖点的笔法与竖画基本一致。如“性”“节”“对”等字的竖点。撇点:藏锋撇点,起笔藏锋,向右下重顿,折锋左下,轻快出锋。挑点:笔势与撇点相反,逆锋向左下入笔,折笔向下略顿,转笔向右上出锋。下笔沉稳、出锋力道要足,速度要快,如“利”“是”“润”等字。

(二)点的圆起笔变化

圆笔,指笔画的起笔、收笔、转折处无棱角,起笔用裹锋,收笔用转锋,属篆书遗法。线条特征圆劲含蓄,圆满多姿的形式美感。《张迁碑》的圆笔主要出现在小点、撇、挑、钩等处,如“迁”之点,“披”之撇,“幕”之燕尾,“外”之末画等地方。很多点方圆兼备,很难区分,只有偏方偏圆的倾向性。在《张迁碑》中,常见的圆点为圆裹点,形状圆融饱满,提笔圆转至点画圆满,根据笔势需要圆满出锋。用笔要沉稳,力量要注入,方显圆浑,如“烦”“识”“不”等字的圆裹点。

(三)点的组合变化

康有为谓:“方圆虽然不同,然妙在方圆并举。”[6]圆笔圆转遒劲、活泼健秀,如果单用,不免显得单薄、轻浮。方笔方整庄重、刚健雄浑,若一味使用方笔,不免呆板拘谨,缺少神采。《张迁碑》以方笔为主,方圆并举。姜白石又云:“方者参之以圆,圆者参之以方,斯为妙矣。”[7]当多个点画同时出现在一个字中时,根据字势、笔势的需要灵活运用,点的方圆变化造型生动自然而又和谐统一,如“汉”“为”“聪”等字点的变化。“汉”字的三点水,第一、二点形似三角,藏锋逆入向右上,再折笔向右下,然后转左下收笔。“常”两点为“撇点”和“捺点”,左右呼应。“聪”字点画较多,上两点锋向相对,笔画离而神气聚。中间两点锋向相背,“心”字的三点,左侧一点的出锋与“耳”字呼应,右上两点锋向与中间右侧一点呼应。整个字虽然点很多,但点的变化多端,顾盼呼应,沉着而灵动。

图一 点的用笔特点变化

图二 横的用笔变化

图三 竖、撇的变化

图四 捺、钩的变化

图五 折笔、其它变化

二、横的用笔变化(图二)

唐张怀瓘《玉堂禁经·用笔法》谓:“八法起于隶字之始。”[8]横,在《玉堂禁经》里称为“勒”,是字的骨干,占极重要的位置。卫烁《笔阵图》云:“一(横),千里之阵云。”[9]在相对平直中,微微表现出波动曲折之势,既是“物象之形”,也是“造化之理”。书法点画线条不论是“横”、还是“竖”,皆可凭本身性格即可表现情感。“横线寓安定静寂之情感,竖线肃穆、尊严、希望之情感,曲折线冲突活动之情感。”[13]《张迁碑》中横上下取势,正锋直入,行笔锋势沉着,收笔迅速上提,笔画挺直凝重有力。主要有以下几种变化:

横的方起方收:横的起笔、收笔为方笔,如“六”“位”“云”等字的横,起笔方折,中锋右行,收笔折锋向右上方缓缓提起;圆裹横:横画线条圆劲含蓄,与方起方收横形成对比,笔意高古,如“二”“兴”“通”等字,逆锋起笔,提笔圆转,裹锋涩行,气韵贯通,收笔转锋右上,裹锋收笔;起收等重横:特点是上平下曲,起笔收笔的分量均衡,这种横具有平衡、稳健的特点,如“之”“云”“孝”等字的横画;重入轻出横:特点是起笔重,收笔轻,轻而不弱,具有险绝之势,如“之”“市”“有”等字;轻入重出横:特点为起笔轻,收笔重,与重入轻出横正好相反,具有简约粗犷之美,如“正”、“西”“有”等字;笔画上凸横:横的中部稍高,两端略低,凸横稳实劲挺,如“其”“棠”“犁”等字;笔画下凹横:与凸横态势相反,两头略高,中间稍低,对上部笔画有托抱之势,如“晋”“千”“行等字;笔画平直横:无波状起伏,几乎呈一条直线,起笔方折,线质平直朴实,收笔顺势出锋,该横具有挺劲刚猛之势,如“京”“之”“其”等字;笔画波磔横:具有一波三折的波磔变化,波磔横的扁平结构,降低字的重心,上下、左右波挑翩翻,俯仰建筑在一个稳定的基础上,达到飞举运动中力的平衡,形成字的动静节奏美,如“虚”“五”“墙”等字;收笔上翘横:横画的收笔上翘,沉着中透出灵动飞扬之势,如“君”“宣”“里”等字;横的综合运用:在一个字中有长短、俯仰、曲直、提按等方面的变化,用笔生动自然,如“书”“事”“建”等字。

三、竖的变化(图三)

“竖”在《玉堂禁经》里称为“努”。《笔阵图》中谓:“竖,万岁之枯藤。”[10]体现它的坚韧顽强。李世民《笔法诀》又曰:“努不宜直,直则失力。”[11]《张迁碑》的竖法继承篆书而来,收笔自然,有轻重、大小、长短、粗细之变化。竖的笔法为起笔向上藏锋逆入,折锋右切,折锋向下逆势铺毫而行,收笔稍驻向左挫锋呈方角状提笔。

直竖:两端方正,行笔垂直,起行收笔力量均衡,表现为竖的方起方收,如“平”“之”“俗”等字;重入轻出竖:起笔重,收笔轻,如针锥倒挂,如“先”“之”“生”等字;轻入重出竖:起笔轻,收笔重,与重入轻出竖相反,如“祖”“雅”“卿”等字;弧竖:起笔收笔同直竖,有向左或向右作弧,如“来”“闻”“周”等字;尖尾竖:起笔方折,中锋下行,状如悬针,有的行笔至末尾驻毫,转锋左下,渐提出锋,具有率意天真的特点,如“周”“有”等字;弯尾竖:多位于左侧偏旁之中,起笔方切,铺毫下行,适时转锋左下按笔而行,至收笔处,挫锋向上作方切角,再折笔向右回锋,如“行”“后”“从”等字;竖的综合运用:多个竖画出现在一个字中,有长短、曲直、方向、提按节奏上的变化,如“出”“惟”“所”等字。

四、撇的变化(图三)

《玉堂禁经》里短撇为“啄”,长撇为“掠”。《张迁碑》的撇法极具变化,起笔逆锋,收笔回锋。《张迁碑》的撇法主要有:起重收轻撇:收笔处略重于撇之笔迹的前段,如“以”“于”“阳”等字;起轻收重撇:笔锋下行至中段后逐渐提笔,笔画细于笔迹的前段,而后轻回锋,如“君”“令”“为”等字;腰粗撇:两头细,中间粗,方折或圆转起笔,行笔先按后提,收笔出锋或回锋,如“苑”“令”“不”等字;具有朴拙感。腰细撇:两头粗重,中间细,多为弧撇,如“夫”、“功”“在”等字,具有飘逸感。

五、捺的变化(图四)

捺在《玉堂禁经》里称为“磔”。捺画与波横画的笔法基本相同,捺在《张迁碑》中作为主笔,可分为:直捺,用笔方俊,如“人”“良”“令”等字;弧捺,体态柔韧飘逸,线质圆润,有一波三折的变化,如“教”“岐”“故”等字;平捺,与直捺、弧捺相同,只是角度平直,多用于字的底部,造型纵逸舒朗,如“迁”“进”“游”等字;方头捺,起笔为方笔,凝重有力,如“武”“吏”“佥”等字;短捺,趋于弧捺,波磔明显,笔画短小灵动,如“张”“以”“狄”等字。

六、钩的变化(图四)

钩在《玉堂禁经》里称为“趯”。宋陈思云:“趯需蹲锋,得势而出,出则暗收。”《张迁碑》中有许多独特的“钩法”,体现笔力的强劲感。

回锋竖钩:竖钩最后回锋挫锋方折或圆转回收,如“事”“对”“诗”等字,古拙味十足;出锋竖钩:竖钩行笔至钩处翻笔圆转向左上出锋,如“提”“利”“旬”等字,笔力强劲十足;弧弯钩:笔法如同弧撇,如拉满之弓,收笔向左上方回锋或出锋,如“于”“子”“家”等字,具有圆转之意;戈钩:造型取捺法,收笔转锋向右铺毫,翻笔向右上出锋,有上钩之势,如“载”“氏”“气”等字,具有朴茂感;心钩:起笔方折,收笔处重按,转笔向右上出锋,如“隐”“思”“忠”等字,表现为朴拙感。

七、折笔变化(图五)

中断而后起的笔法是隶书特有的笔法,《张迁碑》的折笔往往采用断而后起的方折。折笔分为横折和竖折。横折是一个横画加一个竖画,竖折是一个竖画加一个横画。不论是横折还是竖折,所组成的“方”角,体现了“直画之力”的“方劲美”。“《张迁碑》的方折用笔对汉代碑刻笔法作出了重要贡献,另外,《张迁碑》雄厚粗重的笔画弱化了左挑右波,左右分背的态势,在一定意义上暗示出楷变的信息”。[12]根据情况折笔又分为线外接笔和线内接笔两种。横折:横线外接笔,如“君”“字”“吾”等字,方俊古拙;横线内接笔,如“常”“震”“贱”等字,浓厚沉着。竖折:竖线内接笔,如“生”“己”“之”等字,方整拙朴;竖线外接笔,如“出”“世”等字,浓厚沉着。

八、其它变化(图五)

篆书形质笔意:部分字形线条篆意明显,“之”“石”等字保留了篆书的形,“五”中间两笔明显用了篆书的圆转笔法,圆劲含韧。楷书笔法:“除”“人”的捺笔,“利”无论是字形还是笔画,都带有楷书的意味,显拙意。汉简笔意:“君”的一长撇,“建”“道”走之的一长捺,舒缓飘逸,带有明显的简书意蕴。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张迁碑》用笔变化多端,主要有以下几个明显的特征:

其一,点画形态多姿,起笔多用藏锋方笔,个别地方用圆笔,体现“方圆兼备”的用笔特点。《张迁碑》点画起笔用笔以方笔为主,浑厚高古,个别地方用篆书的圆笔,方圆兼备。方笔主要体现在各类笔画的起笔、部分收笔和转折处。中段行笔提按起伏,具有节奏感和一波三折的变化。《张迁碑》虽以藏锋、中锋为主,但在运笔中通过提按的变化,以致燕尾的挫笔,于《乙瑛碑》《史晨碑》等拉开距离,求得线质、形态的变化。线与线之间强调粗细、长短、方圆、张弛的对比。圆笔主要出现在小点、撇、挑、钩等处,在方笔中参用遒劲浑厚的圆笔,使刚劲之力与含韧之力完美结合。

其二,笔画厚实、稳健,块面感强,具有“雄厚朴茂”的特点。《张迁碑》部分字经过方笔的逆锋起笔,提按、转折、顿挫等,表现为镌刻感和阻力感。在《张迁碑》的用笔中,以中锋、藏锋为主,通过方笔的起锋带侧。短粗之燕尾用挫笔,撇画多逆锋,线条拉开了与《礼器碑》《乙瑛碑》等碑的距离。一些主笔、大横,切锋宽厚,中锋铺毫重按而行,线条厚而不肥,块面感强,追求线质、线性、线态的变化。

其三,线条内敛含蓄,巧拙相间,有很强的金石味。《张迁碑》用笔沉厚、古拙。《张迁碑》运笔技法全力倾注于“敛”,极少有“纵”的笔画,即使有稍纵的笔画,亦仅示意而已,任以擒敛收笔,如“君”字的长横。体现“朴拙”的变化,得势而不尽势,得意而不尽意,产生意象美。主要是作者本身用笔所致,另外是刻工的部分原因,还有上千年的自然浸蚀所造成。

其四,取势平直,运笔劲折凝重,这也表现了《张迁碑》“朴拙”的一面。如横画的上下取势,正锋直入,行笔锋势沉着,收笔迅速上提,笔画凝重有力。折画方整,波画方劲挺健。

《张迁碑》作为一代名碑,对后世影响深远。虽然米芾认为“石刻不可学”[13],清代由于碑学的兴起,出现了像阮元、吴让之、伊秉绶、何绍基、康有为等都深受《张迁碑》影响的书法家。直至今天,仍有许多书家陶醉于《张迁碑》的“方用笔”之中。显然,我们无论怎样去解读《张迁碑》,都是不为过的了。

注释:

[3][5][7][9][10][13]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 年版,第6、6、391、22、22、361 页。

[1]刘纲纪,书法美学简论,湖北人民出版社,1982 年版,第25 页。

[2]陈国成.《汉张迁碑》的刻工与拙朴美[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5 年05 期,第106 页。

[4][6]催尔平校注,广艺舟双楫注,上海书画出版社,2006年版,第163、159 页。

[8]张怀瓘书论,湖南美术出版社,1997 年版,第276 页。

[11]初唐书论,湖南美术出版社,1997 年版,第55 页。

[12]何林英著,两汉碑刻隶书字体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 年版。

猜你喜欢
收笔点画笔法
第二讲 基本笔画写法
品读
收笔笔法势和收笔笔法分析研究
楷书点画使转的学问
软硬兼施(二)
颜真卿楷书“点画”的教学课例
几多笔法写思情
张旭《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
七绝·春雪
一字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