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孟超:肝胆相照写春秋

2019-10-23 08:27阿忠
金秋 2019年13期
关键词:吴孟超外科肝癌

文/阿忠

主持人/石朝阳 人物邮箱:jqshizhaoyang@126.com

《本期特别策划·院士风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成就显著,科技进步带来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活改善。科技创新使我们生活得更舒适、更方便、更幸福。

今天,我们来认识几位院士科学家。

2012年2月3日晚,《感动中国2011年度颁奖盛典》在中央电视台举行,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附属东方肝胆外科医院院长吴孟超获得2011感动中国人物奖。他是中科院院士,2005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到2018年7月,他已亲手完成16000多台肝脏肿瘤手术,其中肝癌切除手术9300多例,成功率达到98.5%。他创造了手术台前的不老传奇,97岁高龄依然奋战在肿瘤手术第一线。2017年,由上海电通影业集团出品,以吴孟超为原型的传记电影《我是医生》在全国公映。2019年1月,吴孟超做客中央电视台《朗读者》频道节目,与人们分享了他甘于奉献的幸福与快乐。

初露锋芒

吴孟超,1922年8月31日生于福建闽清县。

1943年,吴孟超考上同济大学医学院,1947年师从有“中国外科之父”之誉的名医裘法祖,专攻肝胆外科。

1958年,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成立攻关小组,首先要制作肝脏血管标本。经过吴孟超等人艰苦努力,我国第一具结构完整的人体肝脏血管模型灌注成功。此后一年间共制作肝脏标本108个,肝脏固定标本60个。通过制作标本,吴孟超对肝脏内部构造及血管走向了如指掌,为日后实施肝脏手术打下了坚实基础。

用水总量方面,2013年全市实现GDP 14 500亿元,同比增长11.97%,工业增加值达到5 889亿元。在全市经济保持持续增长的情况下,近三年来用水总量基本持平并呈下降趋势,全市原水供应总量由2011年的19.55亿m3下降到2013年的19.07亿m3,下降2.5%。2013年全市自来水供应总量为15.91亿m3,与2011年相比下降1.49%。

1960年,长海医院迎来一例肝癌切除手术。医院派出最强大阵容完成了手术,由外科主任郑宝琦亲自主刀,吴孟超为助手。就在手术开始前最后一刻,郑宝琦突然把手术刀递到吴孟超手里。那一瞬间,吴孟超握紧手术刀。第一刀划开,肿瘤显露出来,手术有条不紊,只用3个小时就成功完成手术。患者3星期后出院,这是长海医院第一例成功的肝外科手术,也是全国肝脏外科获得成功的一例手术。

1975年2月,一名中年男子进了医院门就说慕名来找“神医”吴孟超。病人是农民,叫陆本海,特意从安徽赶来。8年前,陆本海肝上长了个瘤,拳头大小。当地医生诊断为肝癌,对家属说:“已到晚期,无法救治。”几年过去,肚子越来越大。吴孟超做了仔细检查,诊断为巨大肝海绵状血管瘤。

吴孟超详细制定了手术方案,院领导更加重视,成立9个协作组,共40多人配合手术。吴孟超先在患者腹部开了个小口,探看肿瘤情况,然后,刀口越开越大,腹腔完全打开,显露出巨大紫红色肿瘤。吴孟超把肿瘤上的众多血管切断结扎,再把肿瘤与肝一点点剥离开。12小时后,肿瘤与肝脏剥离开来。肿瘤重达18公斤,这个肿瘤重量至今保持着世界纪录。11天后,陆本海就能下床活动,出院后回家务农,生活正常。

经过几十年临床实践,中国科研成果走向世界前沿。1979年9月,第28届国际外科学术会议在美国旧金山举行。会议有美、苏、英、法等60多个国家2000多位著名外科专家参加。大会开始,两位外国专家发言,共做18例肝外科手术。轮到吴孟超时,他用一口流利的英语分析手术切除治疗原发性肝癌181例,手术总成功率91.2%,手术死亡率仅8.8%,手术后5年生存率达16%,有6例已生存10年以上……这组数字说出,台下引起骚动。演讲戛然而止,会场掌声雷动。这次大会上,吴孟超被增选为国际外科学会会员,标志着中国肝胆外科事业跻身世界先进行列。

妙手回春

湖北省随州市的王甜甜,2004年在北京外国语学院读书时,被确诊为肝脏中部长了血管瘤。为了治疗,王甜甜家人跑遍大小医院,得出结论:要做肝移植手术,费用30万元,家人很难筹到这笔钱。

就在王甜甜走投无路时,一个好心人告诉他:“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有个吴孟超教授,也许能让你起死回生。”王甜甜连夜赶到上海。吴孟超组织专家会诊,最后决定:不做肝移植,就用手术切除肿瘤。要进手术室了,吴孟超轻声说:“不要紧张,你醒来时,我们都在你身边。”

2004年9月24日,吴孟超主刀,经过10小时努力,才将重达9斤的瘤子切下来。两天后,王甜甜从昏迷中苏醒,听到的第一句话是“你没事了”。两月后,王甜甜康复出院。大学毕业后,到一所学校当上外语教师。

医院门口,常有人见到吴孟超扑通一声跪下,递上CT片。吴孟超就在太阳底下站着,一看就是半小时,然后告诉说:“还有救,来住院吧!”对方无不欣喜若狂,泪流满面。

在很多肿瘤患者心里,吴孟超是神仙,他双手轻轻一动,就能让人起死回生。日本同行来过,端着摄像机把吴孟超的手术从头拍到尾,也没能弄清楚他那双像长了眼睛一样的神奇的手。美国教授来过,连看3天手术,最后还是不相信,他89岁了还能做手术?

一个冬夜,吴孟超忙完一天工作回到家,已是晚上11点多,跟随他多年的秘书李捷玮第一次从吴孟超口中听到一声叹息:“我快支持不住了,我累得腿都抬不起来了……”

吴孟超家门口却守着好几个病人,一问,都是来请吴孟超看片子的,等半天了。吴孟超说:“大家进屋坐吧。”然后,就一个一个地看片子,定方案。

“一个人得了肝癌,整个家庭往往都垮了。跟病人多说句话,跟他握握手,就能给他和家人信心。”吴孟超冬天查房,会叮嘱学生先把听诊器焐热。每次为病人做完检查,他都帮病人把衣服拉好。每年大年初一早上,他会准时出现在病房,双手握着病人的手,向住院的人问一声:“新年好!”

吴孟超给自己定了不少规矩:如果病人带来的片子能诊断清楚,决不让他们做二次检查;能用普通消炎药,决不用高档抗生素;手术缝合尽量用手工,比用机器缝合能省几千元钱。

香港的洪兰珍女士被确诊为晚期肝癌,医生告诉她只能活3个月。丈夫不忍看她等死,知道上海有个专治肝癌的吴孟超,就来上海求医。吴孟超接诊后,前后共为她动了3次手术,终于把她救了过来。中秋节那天,只见吴孟超和夫人一起提着一盒月饼来到她床头,说:“过节了,我买了盒上海月饼,你尝尝。”洪兰珍紧紧握住吴孟超的手,感动得说不出话来。

一位福建籍许姓老人身患晚期肝癌,为了不再拖累家人,孤身来到上海,找到吴孟超所在医院,因交不起住院费,值班医生便请示:“收不收这个病人?”吴孟超说:“收下!”吴孟超亲自为他做了手术。当老人家人知道他开了刀,治好了病,忙带着家中仅有的几只鸡来到医院,见到吴孟超就跪倒在地,感谢他的救命之恩。

最终找到东方肝胆医院和吴孟超大多是无路可走的重症病人。2011年1月17日,62岁的费新根躺在吴孟超手术台上。3个月前,在一家医院,这位严重肝癌患者肚子被打开,医生才发现肿瘤长在最复杂、最危险的中肝叶,而且包在主血管上,医生不敢切割,只好又给缝上。而后,建议做肝移植手术,需要40万元,这个普通家庭哪里拿得出这么多钱?

面对辗转找来的病人,吴孟超召集专家会诊,最后决定切除肿瘤,他亲自主刀。一切都在意料中,吴孟超看准位置,一刀下去,腹部切开……仅仅两小时,肿瘤成功摘除。患者3周后康复出院,只花了2万元。

以吴孟超(右)为原型的传记电影《我是医生》在全国公映

吴孟超一双白皙、修长的手灵巧有力,现在每年还做近200台手术,这绝对是个传奇。这双手在肝脏方寸之地移动,让14000多名病人起死回生。

硕果累累十几年来,吴孟超带领的团队取得56项国际和国家发明专利,获得64项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为了鼓励创新,吴孟超用个人积蓄30万元和社会各界捐赠的400万元设立“吴孟超医学科技基金”,如今总额已有1000多万元。吴孟超又把胡锦涛主席颁发的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500万元、总后勤部奖励的100万元全部拿出来,用于奖励和资助取得创新成果的学生。在吴孟超从医生涯里,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国家领导人都为他颁发过奖项,江泽民曾4次会见他。曾任国际肝胆胰协会主席的威廉姆斯评价说:“吴孟超的成就让国际所有同行充满了敬佩。”

获得2011感动中国人物奖的吴孟超颁奖词是:“60年前,他搭建了第一张手术台,到今天也没有离开……他是不知疲倦的老马,要把病人一个一个驮过河。”

2013年,吴孟超的真实工作系列片在全国各大医院热播,通过电视影片,向人们展示了一位90多岁高龄的一代名医的奉献精神。

2014年,吴孟超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领受第九届“中国医师奖”荣誉。他的获奖感言是:“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我非常珍惜时间,希望在有限的时间内能为社会多做点儿工作。”

2016年,吴孟超每天仍会来医院,为患者接诊治疗。每周还要坚持主刀,做几例重大肝脏手术。

2017年,由上影集团出品的传记电影《我是医生》在全国公映。影片以“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为原型,讲述这位年逾九旬的传奇医者的仁心仁术。吴孟超说:我要坚持做一个军人、一个共产党员、一个中国医生,始终为人民服务。”

2019年1月,吴孟超做客中央电视台《朗读者》,向人们讲述他从医以来的痛苦与快乐。现年97岁的吴孟超每周还要做3台手术,他在医学领域做出突出贡献,奉献了无悔的青春年华。

猜你喜欢
吴孟超外科肝癌
“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
“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
XB130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细胞侵袭、迁移的影响
原发性肝癌癌前病变中西医研究进展
吴孟超越院士简介
《中国整形与重建外科(英文)》
隐源性肝癌与病毒性肝癌临床特征比较
肩肘外科进展与展望
吴孟超院士简介
《腹腔镜外科杂志》征稿、征订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