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工程专业工程硕士“四位一体”动态培养模式的构建

2019-10-23 09:18胡莹莹王海江
山东化工 2019年19期
关键词:工程硕士四位一体环节

胡莹莹,王海江,高 哲,张 帅

(滨州学院,山东 滨州 256600)

1 培养模式概念分析

培养模式是通过对教育的培养方式、方法、手段等因素的合理组合与构建,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

工程硕士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探讨就是把教育和系统管理理论相结合,研究如何按着教育的客观规律来管理工程硕士教育,对影响工程硕士教育质量和效益的各个要素进行规划、组织、指导、协调和控制。社会对工程硕士培养需求是多样化的,各培养院校应重点结合差异性的市场需求,发展独具特色的工程硕士培养模式。

2 基于环境超系统理论的工程硕士培养模式分系统设计

图1 工程硕士培养模式分系统示意图Fig.1 Schematic diagram of cultivating module subsystem

按照卡斯特和罗森茨威克的观点[1],任何一个组织都是由对应的环境超系统及内部五个分系统构成,针对工程硕士培养的特点把工程硕士培养模式划分为五个分系统(如图1所示)。分别是:①目标与价值分系统,包括指导组织活动的理想,伦理和目标等等。②教育分系统,指教育投入转换成产出的方式、设施、方法和手段。③社会心理分系统,包括人的行为与动机,地位与作用关系,群体动力以及影响网络。④培养分系统主要指职权模式,培养方法和工作流程。⑤管理分系统,是计划、组织、控制及协调组织与环境的中枢。一方面,作为社会的一个分系统的高校组织必须在整个社会环境超系统的制约下达到其目标。另一方面,高校内部分系统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系统论中的信息反馈、层次理论、控制等概念为我们探索和改革工程硕士培养模式提供了新的方向和思路。一种培养模式在构建过程中解决和处理问题时,需要经历如下三个阶段:①识别信息,②价值判断,③行为选择。工程硕士培养模式的构建同样也不例外,这个过程很好的体现了系统理论的思想方法。

因此,以系统论为方法论来指导工程硕士培养模式的构建,对于进一步探索完善工程硕士教育模式具有重要意义。工程硕士培养模式的完善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硕士质量体系的建设,对于深化工程硕士教育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必须要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并提上改革日程。

3 “四位一体”动态模式

工程硕士培养模式可概括为高校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质量标准,为工程硕士设计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以及怎样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

通过对工程硕士培养全过程的WBS(Work Breakdown Structure)分析,结合调查问卷的分析,经过对工程硕士教学与管理一线工作人员的走访,逐步形成了在工程实践背景下,以提高工程硕士培养质量为主线,以提高工程硕士毕业生职业竞争力为出发点,以课程结构、培养资源、测评体系、沟通协调机制为四个支撑点的“四位一体”动态培养模式,如图2所示。

图2 “四位一体”培养模式图Fig.2 Graph of quaternity cultivating mode

培养模式只有在与时俱进中才会迸发出无限活力,改革和创新是优化工程硕士培养模式的不竭动力。在构建“四位一体”工程硕士培养体系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强调各个环节的协调和配合。其中,教学环节应竭力为实践环节打好理论基础,反过来,实践环节必须要能实现对教学等基础环节的继承和升华[2],将工程硕士生的知识理论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紧密围绕实践需求提高培养层次;

(2)强调培养环境与体系内部之间的控制和反馈。脱离了政策环境的支持和控制,培养模式就会丧失正确的发展方向,继而偏离发展轨道,导致培养目标形同虚设。同样,如果不能建立良好的体系反馈机制,就不能使整个体系形成闭合的系统,显然违背事物发展的客观要求。形成控制与反馈的意义在于,使整个体系不仅仅着眼于眼前的局部问题,还能将视线扩展到全局,从长远的角度出发,致力于体系的长期发展过程,从宏观的角度审视当前环节,根据反馈的信息不断调整和修正。从真正意义上实现培养模式的动态构建;

(3)强化两类环境-企业技术创新环境和高校知识创造环境对工程硕士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的重要作用。这两类环境对工程硕士的学习过程发挥着不同的作用,无论哪一种都不可偏废,两者的作用是相辅相成、互相协调的。随着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导师数量、设备条件等校内资源紧张的问题在短期内无法克服,此时,这两类环境可以成为工程硕士教育的重要依托。在充分利用这两类环境的情况下,工程硕士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学术水平、创新意识和组织管理才能等一定会获得较大的提升空间;

(4)运用信息化手段促进“四位一体”的整体效应。上下内外贯通的整体所发挥的作用要远远大于各个零散部分的简单排列组合。因此,加强整个培养体系的系统性和协调性成为培养模式建设的重要任务。随着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的飞速发展,信息化成为我们推动工程硕士培养体系发展的重要抓手。

例如,可以系统整理分类关于工程硕士培养的各类信息制作成为便捷的电子手册,挂于工程硕士信息化网站上,便于考生查阅。可以有效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超越时间空间限制的特点,将成功校友名录等置于工程硕士管理信息化系统中,既能起到激励和带动作用,又能加强对工程硕士毕业生的跟踪反馈环节。

4 结论

通过对工程硕士教育的培养方式、方法、手段等因素的合理组合与构建,建立了以课程结构、培养资源、测评体系、沟通协调机制为四个支撑点的“四位一体”的工程硕士动态培养模式,有效的促进了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工程硕士教育的信息化建设。

猜你喜欢
工程硕士四位一体环节
必要的环节要写清
校企合作培养物流工程硕士的实践困境与解决策略研究
在农民需求迫切的环节上『深耕』
孙思扬作品
推进“四位一体”土地制度改革
学习“四位一体”教学法,全面推行主体教育
多环节发力攻克深层次矛盾
基于校企联合的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模式简析
论评标环节的优化与改进
新时期工程硕士培养面临的挑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