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也谈“突围”

2019-10-23 04:08苏海霞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19年8期
关键词:赤壁赋赤壁突围

苏海霞

教《赤壁赋》时,遇到的最大难题就是苏轼的“取舍哲学”。我认为,要搞清这个问题,还得从“突围”说起。

余秋雨在《苏东坡突围》中认为,苏轼突围了一大波“文化群小”的围攻。当然,这些“文化群小”中,也包括“文化群大”沈括。对此,我不完全赞同。苏轼真正突围的是政治和自己。《赤壁赋》即是明证。在一次次“突围”中,苏轼构建了自己的“取舍哲学”思想。

“达济天下”是封建知识分子的精神“十字架”,也是他们甜蜜而沉重的负担。在赤壁,苏轼首先突围了“政治十字架”:“乌台诗案”之后,政治放逐了苏轼,赤壁的月下,苏轼也放逐了政治。放逐,不是不玩了,而是玩法变了。我们知道,苏轼一生融儒释道于一体,但儒家思想一直占据着主体地位,正因此,他始终坚守着“济天下”的政治理想。“政治虐我千百遍,我待政治如初恋”,虽屡遭贬斥,甚至一度曾想过放弃生命,但从未想过放弃政治。

被贬黄州,他成熟了。“殷勤昨夜三更雨,难得浮生一日凉…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归来怀抱空,老泪如泻水。…梦中了了醉中醒,只渊明,是前生。…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拎出这些诗句,我们分明看到了正值富年的苏轼,文字中少了许多政治,多了许多人生,少了对外在世界的关注,多了对内心世界和人类生命的观照,文字也圆润了许多。不再慷慨激昂地反问:“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不再满怀希望地等待“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即使面对“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壮景,也会发出“人生如梦”的感慨。余秋雨说:“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声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喧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需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苏轼这把拒绝入鞘的剑,终于悟到:剑,也是脆弱的,时不时应该入鞘自保!但他毕竟是剑,出鞘是他的使命,因此,他是不卑不亢地将剑插入鞘中,完成了“政治突围”。

苏轼对自我的突围是艰难的。《前赤壁赋》中吹洞箫的“客”,《后赤壁赋》中横江掠过的“鹤”、开户不见的“道士”、《赤壁怀古》中酹祭江月的苏子,从定慧院到临皋,再到雪堂,再到东坡,从上陪“玉皇大帝”到下陪“卑田院乞儿”,从仰羡曹操周瑜到悲叹渔父樵夫,从天的白到夜的黑,从黄沙道中的雨到东坡荒地的锄,他到底经历了什么?所有的生物都不会坐以待毙,如果涅槃可以获得重生,他们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凤凰如此,苏轼亦如此。我一向认为,宗教的最大意义在于救赎灵魂,在突围的关键节点,助苏轼一臂之力的既有超尘脱俗顺应自然的道家思想,也有清清淡淡拈花一笑的佛家思想,当然也有他亲自率一家众小耕种的几亩麦香。他突围成功了。划然一声长啸,四顾凛然,苏轼又该何去何从?

他花费了四年的时间,在钟灵毓秀的黄州,为自己建造了一个“彼世界”,那里有清风明月,有诗酒书画,有方山子和参寥,在那里,他身心渐趋安顿。但他非神非仙,终不可久留于彼,于是,他也认认真真地生活在当下,生活在“此世界”,只是,这个世界已不是他的唯一。智慧的他,在“此世界”和“彼世界”穿梭往来,生活得丰富多姿。他又是如何做到的?

突围了群小,突围了政治,突围了自我,在一次又一次的突围中,他参透了“安”与“命”,明悟了“取”与“舍”。

什么是“命”?“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而吾与子之所共适”。苏轼告诉我们,天地万物,物各有主,有的物是自己的,有的物是别人的,能分辨清白己的和别人的,就是明了了‘命“。

什么是“安”?不是自己的取一毫都难安,取一毫都会嫁祸于身,取一毫,人家的“主”都要找你麻烦的,此难安,为痛苦之源。若是属于自己的,取多少都会“永安”,且“取之无尽,用之不竭”,如此就得了幸福。

懂了自己的和别人的,就明白了“该取的”和“该舍的”。做了正確的“取舍”,就是“达天知命”。从某种意义上讲,所谓的“安命”实是与环境达成和解,与自己达成和解,与现实达成和解。“和”即为“安”。所以说,苏轼不是“乐天派”,只是彻悟了“取舍”之道,通透了人生奥秘。

理解了苏轼的“突围”,也就理解了苏轼的“取舍”,此为大智慧,此中有真意。

猜你喜欢
赤壁赋赤壁突围
苏轼没有写过《前赤壁赋》
对比前后赤壁赋
睡仙亭
苏轼没有写过《前赤壁赋》
极速突围战
古诗词教学的几点突围
你是电影《赤壁》中的谁
“既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