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形式,实现劳动与技术发展性评价

2019-10-23 14:10付勇军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9年16期
关键词:劳动与技术发展性评价创新

付勇军

【内容摘要】学习评价是劳动与技术课程实施的重要环节。本文分别从融合统一,学生动力,个性发展,多元评价四个方面探究在如何再进行劳动与技术课程中有效应用发展性评价,希望能够较好的形成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提升的有效评价机制。

【关键词】创新 劳动与技术 发展性评价

引言

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对我国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初中阶段开展劳动与技术课堂活动时,教师需要确保实现发展性评价,保障教学活动能够不断提升学生个人素质,实现国家教育教学活动的有效发展。为了进一步明确在进行劳动与技术课堂教学活动中如何实施发展性评价,特此展开本次研究。

一、实现融合统一

在进行评价过程中,需要有效融合评价,教学和课程,使其成为一个有机整体,能够在活动中实现全面贯彻。而我国传统教育通常只是对同学进行简单的纸笔检测,劳动与技术学科教学中常常强调作品成功与否,评价标准过于刻板单一,很难对学生的才能和智慧进行科学检测。在应用发展性评价过程中,需要尽量以学生自评为主,将学生素质和成绩的增值作为评价要点,还不是对其简单排序。教师必须正确认识学生个体之间存在的差异性,通过分析学生之间的差异性选择适合于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教育,确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具有更高的热情和学习欲望,从而保障学生发展的全面性。

二、激发学生动力

通常情况下,初中学生在劳动与技术课程上进行手工制作时,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寻求潜在的愉悦感。学生在参与劳技课是为了感受劳动过程中所产生的快乐,基于此,在进行发展性评价过程中,必须将学生在参与劳动过程中是否能够感受到愉悦感作为评价重点,在进行具体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对学生情绪进行严密观察,学生在参加该项课程是否热情主动是评价教师劳动课成败的重要标准。在学生参与课堂过程中,无法保证每一名同学都可以制作出满意的作品,但是如果学生在参与课堂活动时积极主动,能够深切感受到活动带来的快乐,则本次教学活动就不算失败。在开展集体教学活动时,教师需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综合评价学生在参与课堂过程中的学习方法,学习态度,情感,确保评价内容呈现一定程度的多维化,对学生学习动力进行有效激发。与此同时,不同学生个体学习能力,理解能力均存在一定差异性,教师在开展课堂过程中不仅需要对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加强关注,同时还需要进一步关心学习能力较为不足的学生,关注该类学生的点滴成长,并对其加以鼓励,使其在参与课堂活动是具有更高的成就感和积极性。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必须对学生课堂表现随时评价,确保学生在参与课堂时具有更多的动力,使其在参与课堂活动时具有更大的主观能动性,实现课堂效果的有效提升。

三、强化个性发展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过程中不仅需要对学习结果进行评价,同时还需要进一步重视评价学生学习过程。不能简单使用差,良,优对学生实施等级评价,而是需要具体评价学生学习过程中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精神。进行评价的主要目的在于激励学生学习动力,确保进一步实现学生个性发展。通过有效进行多元评价,能够确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反思自己,从而对自己的错误行为进行合理修正,确保教师评价能够促进学生更为积极的学习,实现学生学习自信心的有效增强。学生在刚开始接触某一项劳动技能时,动手操作能力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足,部分学生制作书的结果也无法达到教学要求,在此过程中,教师不能只对作品进行评价,而是需要观察学生在进行具体制作过程中的学习精神和学习态度,对学生进行综合整体评价,保证学生学习积极性。

四、保障多元评价

在进行多元评价过程中,需要实现学生标准和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同时还需要对学生与社会交往采取等不同方式加以肯定。教师在提出问题时可以引导学生寻求多种解决方案,同时在学生学习过程中也需要尊重学生的多樣化学习方式。在对学生课堂表现进行评价时需要确保学生及家长能够正确理解。禁止对学生进行简单的等级评价和分数评价,最大程度保护学生学习积极性。在我国目前教育事业发展过程中,大多数学生都非常重视自己的学业评价,如果能够在成绩上及时反映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成就和点滴进步,并对其进行及时鼓励和表扬,能够使学生成就动机到一定程度的满足,从而使其不断自我提升。与此同时,通过实施发展性评价,能够使学生对下一步学习具有较大的期望,鼓励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继续保持成功状态,同时还可以激励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积极努力。通过应用该种激励机制,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激活和巩固学生学习动力。基于此,教师在开展劳动与技术课程教学活动时,需要尽量关注到每一个学生,促使学生能够在个人基础的前提下不断努力,获得“成功”。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正确综合评价学生情感态度,创造能力,认知,技能以及整体发展。在进行具体评价过程中,不仅需要对学生作业进行评价,同时还需要对其进行一定程度的欣赏评价,在此过程中,教师还需要保障评价形式的多样化,可以选择学生自评,互评,师生共评等多种形式,教师对其进行有效协调和科学组织。

结束语

总而言之,通过实现融合统一,激发学生动力,强调个性发展,保障多元评价能够确保在开展劳动与技术课程教学活动时创新评价方式,对学生进行科学有效的发展性评价,确保评价活动更好地满足现代教育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 赵钰龙. 中学劳动技术教学中演示教学有效性的实践与研究[J]. 教育研究与评论:技术教育版, 2010(5):48-51.

[2]陈建鸿. 树立劳动观念,培养创新能力——浅谈初中劳动与技术课的责任与使命[J]. 教育界, 2013(26):186.

[3]徐艳.浅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背景下初中劳动与技术教育教学策略的运用[J].教育界:基础教育研究,2017(3):72-73.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华电中学)

猜你喜欢
劳动与技术发展性评价创新
创新形式,实现劳动与技术发展性评价
运用“发展性评价” 培养学生生物科学素养
略论中学历史发展性评价的原则和方法
足球选项课采用发展性评价实验
劳技教学让学生“动”起来的实践与探索
浅谈第一学段语文教学的发展性评价
浅谈“劳动与技术”课程开发和评价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