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教而教只奖不罚

2019-10-23 13:44缪润华
启迪与智慧·教育版 2019年1期
关键词:平均分纸条德育工作

缪润华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身心都处在快速变化和成长阶段。因此,这个阶段开展初中生德育工作,一定要抓住学生心理,根据具体问题,采用正确的方法和原则,进行正向而积极的教育疏导。本文以实际教学工作在遇到的个案为例,说明在初中生德育工作中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

一、不教而教,对早恋倾向“视而不管”

某日,在初二(2)班的《历史与社会》课上,我正讲得激情洋溢,同学们也听得认真痴迷。突然,一个小动作引起了我的注意,第三组五排的一位女生将一張折好的黄色便利贴很迅速地递给了前排靠近过道的男生。我不动声色,一边讲着课,一变盯着男生手上的纸条,并快速地走到那位男生身边,从他手中迅速抽走了纸条,看都没看,一手将纸条揣进了口袋。然后继续不动声色地完成我的教学任务。再然后,下课离开。

事后,我既没有找那两位同学谈话,也没有将他们的课堂表现报告给班主任。虽然事后侧面了解到他们两个有早恋倾向,但我仍然对他们“视而不管”。面对这两位同学的早恋倾向和课堂表现,“视而不管”的道理何在?

首先,我当场将纸条拿过来,这是一种“视见”,表明我已经明确知道了他们的小动作,但却不当场批评,而是继续上课,这是一种“不管”。但我知道,其实他们在接下来的课堂正承受着心理上不安的惩罚。既如此,老师完全可以视而不管。

其次,作为老师,不能因为个别同学的不认真而影响其他大部分认真上课的同学,停下课来当场批评,只会打乱课堂,浪费时间,影响上课进度,甚至得不偿失。所以,权衡利弊,对这类行为我们应该视而不管。

最后,根据青春期心理,早恋具有朦胧性、矛盾性、变异性等特点,所以,老师面对早恋倾向有时需要“视而不管”。

朦胧性是指青少年对于早恋发展的结局并不明确,早恋的青少年仅仅是渴望与异性单独接触,而对未来家庭的组建、处理恋爱和学业之间关系、区别友谊和爱情等问题都缺乏明确的认识。因此,我们不能轻率下结论,以免起到强化早恋意识的反效果。

矛盾性是指早恋的青少年其内心充满了矛盾,既想和其喜欢的异性接触,又害怕被父母、老师、同学发现和议论。如果轻率指责或禁止,其结果可能会引发学生的逆反心理,反而让当事人坚定早恋行为,并抱团对抗。

变异性是指早恋感情是充满变化、极不稳定的。青少年往往欠缺处理人际关系的技巧及经历,导致双方缺乏互信,关系一般都难以持久。所以,作为老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采取“视而不管”的态度,让他们的早恋问题自我化解。

我对这两位有早恋倾向的同学“视而不管”的结果是,他们开始在各方面积极表现。比如上课开始认真听讲,并开始主动接近我,经常来追问题目,积极帮助我完成各项工作等。最重要的是,没过多久,他们就彼此分开,没有了进一步发展下去的迹象。

从这件事的结果来看,宽容青春期孩子的早恋倾向,相信他们有足够的能力和智慧解决自身面临的问题或困惑,静待他们的自我进步和成长,这不失为一种“不教而教”的智慧,也是老师在德育工作中要坚持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原则。

二、只奖不罚,对落后班级持续正向刺激

送走初三毕业生,我被学校安排中途接任初二年级3个班的教学。这三个班与同年级的其他班级相比,历次考试的成绩平均分差都很大,尤其是初二(2)班。所以,接这3个班的教学任务,压力非常大。

很快,第一次月考,成绩出来了。平均分差达8分多,同学们都等着我的批评和处罚,甚至有同学主动跑到办公室要求处罚。我却宣布,不但不罚,还要奖励。这让同学们既意外又惊喜,90分以上的同学更是欢天喜地得跑到办公室来讨要奖品,然后个个满意而归。

月考很快又来了,我事前让同学们自己定好目标分。并说明达标者即有奖励。同学们个个跃跃欲试,摩拳擦掌。但是,这次月考题目很难,难到上90分的同学都没有。同学们的目标分很多都没有达到。但与其他班级的退步相比,我们其实是在进步的。但同学们的情绪依然低落,以为我会不开心。我依旧予以奖励,这次奖励的对象是85分以上的同学,同学们再一次感到意外而惊喜。

然后就是期中考了。经过一段时间的师生磨合和经验积累,在奖励的刺激下,同学们对我任教的学科的学习热情日渐高涨起来。我们开始商量如何高效复习,如何提高成绩,并且充分动员。期中考终于来了。3个班的平均分都有了很大的提升。与最好的班级平均分差缩小到了3分以内,这与以往分差动辄8分以上,显然有了明显的进步。因此,我专门为此次期中考试准备了一个表彰方案。方案具体内容如下:

(1)奖励单科成绩班级前五名(包括并列)的同学食堂集体午餐一次。(2)奖励小组平均分班级第一的小组成员零食一盒。(3)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抽取香泡奖。已经获得奖励的小组除外。(4)特别奖两个名额,由老师决定奖励对象。奖励对象是期中成绩45分以上,一贯认真努力的同学。

这个奖励方案既照顾到个人又照顾了集体。既着眼于既有成绩获得者,也鼓励潜在的努力对象。小组奖励以抽奖形式决定,让颁奖现场既严肃又活泼,突出了集体努力的导向性。小小的奖励,也拉近了师生的距离。让孩子们感觉到了老师对他们的重视,感觉到了老师对个人努力和集体努力的推崇。

接下来就是准备下一次月考了。我早早地公布了我的奖励方案,奖励对象是学科前五名和进步最快的学习小组。看得出来,同学们非常期盼下一次考试和奖励。都在早早准备着,学习的热情也越来越高涨,对我个人的“追捧”也是表露无疑,不再嫌历史知识多而繁杂了。可见,用这种只奖不罚的持续积极刺激,让孩子有了学习的动力和乐趣,这也不失为教育学生形成积极人格的方法。

积极心理学家认为,当激发和强化并使个体某种现实能力或潜在能力变成一种习惯性的工作方式时,就会形成积极人格特质。而培养这些特质的最佳方法之一就是增强个体的积极情绪体验。

针对学生成绩“只奖不罚”的做法,就是在用“奖励”这种积极措施,不断激发和强化同学们自主学习的现实能力和潜在能力,从而形成自主学习习惯,并形成热爱历史学科学习的积极乐观的人格特质,并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不断获得积极情绪体验。如此,教学效果自然是事半功倍。显然,根据班情,只奖不罚,对落后班级持续正向刺激,也坚持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

教育既是一门极具操作性的技术,也是一门艺术。面对千差万别的孩子,情况不一的班级,我们要学会运用矛盾特殊性的原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措施,才能真正达到预期的德育目的。

猜你喜欢
平均分纸条德育工作
两张纸条儿(上)
浅析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对策
纸条动物园
教育部下发关于印发《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的通知
探讨如何提高新时期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平均分一半
内蒙古从10方面加强德育工作
联系方式
神秘的纸条
两种分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