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传经讲学图》探究汉代尊师重道之风

2019-10-23 10:18夏颖
艺术大观 2019年10期
关键词:尊师汉代

摘要:对于研究中国教育发展史而言,《传经讲学图》汉画像是一份重要的研究资料,其直接反映了汉代蜀中地区对于教师的尊重和礼遇,同样对于研究汉代的教育政策,乃至与社会文化发展状况也是重要的切入点。

关键词:传经讲学图;汉代;尊师

《传经讲学图》画像砖主要描述了汉代蜀中讲学的场景,画像上一位儒者坐于榻上,上方有遮挡灰尘的“承尘”,六位学生席地跽坐,双手捧简,恭敬地听老师传经讲学。一位学生的腰间还悬挂着用于刮削竹简的削刀。在细节上,此图有两点值得注意,第一,画中的教师盘腿而坐,而学生则依次跽坐;第二,老师头部上方设有方格形器物,是用来挡灰尘的“承尘”,不论是从学生面向老师的凝神静听,还是专为教师设置的“承尘”,我们都不难发现教师受尊崇的地位,那么蜀中地区的尊师风气从何而来,这是一种局部现象,还是整个汉代所呈现的普遍风气,文章将逐一予以探究。

一、文翁化蜀

“蜀地僻陋,非齊鲁诸儒风声教化之所被”[1],《汉书》中《地理志》称将巴、蜀、广汉三郡认为是“本南夷”,西汉初期,巴蜀之地仍然存在着根深蒂固的蛮夷之风,这种状况直到文翁时有个改变,我们一般称作“文翁化蜀”。文翁,庐江舒(一说安徽庐江,一说安徽舒城)人,通过举荐进入仕途后得到重用,景帝、武帝之际担任蜀郡太守。在任期间,大兴水利建设,“穿湔江口,灌繁田千七百顷”[2]为彻底改变蜀地的蛮夷之风,他主要采取了以下两项措施:

第一,选拔境内的基层官吏到京师学习。文翁以郡守的身份,一次选派十余名基层官吏到京师“受业博士”, 为使这些基层官吏能够顺利完成学业,文翁厉行节俭,用节省下来的资金,购买蜀地的土特产,作为代培学费。对于学成归来的人才,文翁也加以重用,不但让他们担任蜀郡的重要职务,还竭力举荐他们到朝廷做官,有的人甚至官至太守、刺史等高职。

第二,修建学官,招收学生就地学习。文翁以学选官,根据学生的成绩,分别授予他们郡县官吏或“孝弟力田”等不同职务。通过他们的身体力行及其表率作用,在全郡各地形成尊长敬上、重农务本的社会风气。这些积极举措,使儒学思想在蜀地得以被百姓认同和接受。《汉书》卷89《循吏传》云:“繇是大化,蜀地学于京师者比齐鲁焉。”

二、已然的社会风气

蜀地的尊师重道之风得益于文翁的积极政策,其实汉代尊师重道之风不仅仅局限于蜀地,而是整个社会已然形成的风气,《山东汉画像石选集》中有这样的汉画像场景,“一经师胡须飘拂,其对面一人,堂下多人皆捧简,跽坐静听”。[3]原因大致有二点:

第一,统治者的重视。汉代统治者吸取秦朝灭亡的教训,推崇“教化”, 汉高祖时就采纳陆贾的建议,“居马亡得之,宁可马上治之乎?……文武并用,长久之术也。”汉武帝时置五经博士,开办太学,景帝时,在全国推行郡国之学。统治者为了推崇对于儒学的重视,还广泛提拔和重用精通经书的大儒,以及各级学校培养的儒生,社会上逐渐形成重知兴教的社会风尚,呈现出“天下学士,靡然向风矣”的局面。

第二,儒学经学的自身改革。谈及汉代儒学,人们往往会直接称之为经学。足见,经学化是汉代儒学的最大特点,所以我们也称之为“儒学经学化”。儒学家们通过阐释经典,对传统的儒学思想做了一次重大的革新。

董仲舒等人在《春秋》公羊学中引入与发展了阴阳家的五德终始、天人感应思想[4],陆贾思想中的道家“无为”思想,杨雄吸收《周易》和《老子》理论提出“体自然”的基本命题,这些正是儒学在汉代变革的体现。儒家能够顺应时代的发展推动其学说不断与时推移、应时演化,强化了儒学与社会的密切联系以及对社会现实的解释能力。对统治的措施和手段进行广泛总结,扬“凡人之智,能见已然,不能见将然。 夫礼者禁于将然之前,而法者禁于已然之后,是故法之所用易见,而礼之所为生难知也”。[5]其主张君王采用礼治天下,实现长治久安,深切迎合了现实需要,颇受上层统治者和人民的欢迎,诚如《史记·陆贾传》中描述:“每奏一篇,高帝未觉不善,左右呼万岁。”[6]

正是在统治者的重视和儒学自身的变革,这双重的环境下,汉代儒学才呈现出了迅速发展之势,《传经讲学图》也正是这一时代背景下的缩影了。

参考文献:

[1]马端临.《文献通考》[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135.

[2]常璩撰,刘琳校注.《华阳国志校注》[M].成都:巴蜀书社,1985年版:89.

[3]山东省博物馆.《山东汉画像石选集》[M].济南:齐鲁书社,1982年版:75.

[4]潘志峰.《试论董仲舒阴阳五行的思想框架》,《董仲舒哲学与儒学论丛—董仲舒学术思想国际研讨会论文集》[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5]班固.《汉书·贾谊传》[M].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

[6]司马迁.《史记·陆贾列传》[M].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

作者简介:夏颖(1986.01-),女,汉族,安徽马鞍山人,硕士,助理馆员,研究方向为主要从事文物研究、保管工作,渡江战役纪念馆(安徽名人馆)管理处。

猜你喜欢
尊师汉代
争做少年好榜样
办好教育从尊重教师开始
湖南省岳阳市云梦教育集团学子《劝学书》
合肥出土的汉代熊形铜器足小考
汉代岭南的贡纳情况述略
汉代造型艺术与当代中国画发展问题研究
敦煌汉简字体特点研究
论汉代女乐繁荣的原因
汉代儒学独尊地位探析
教学相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