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当代作品中的单色语言

2019-10-23 13:01齐雨哲
艺术大观 2019年10期

摘要:随着中国社会的快速发展,当代绘画的创作形式和方法也趋向多元化。油画作品中的单色语言的运用也成为了艺术家表达思想观念,宣扬个人艺术态度的重要手段。本文就宋琨的单色艺术创作作品进行分析,从而挖掘单色语言作品的审美价值和艺术价值。

关键词:中国当代;单色语言;宋琨

一、油画中的单色语言

单色画也可称作独色画,一般是指用一种或者极少几种颜色,以加黑白颜色区别深浅的绘画。但当代油画中的单色语言并非只有素描艺术中的黑白灰,它的单色语言的运用作为一种特殊的表达方法,不同于以往传统意义上的色彩规律,它包括造型艺术的基本要素,有其独特的艺术样式。在创作中艺术家也并非只能运用一种颜色作画,而是忽略物体间的真实色调,摆脱固有色、光源色、环境色的束缚,将色彩化繁为简,在以一种颜色为主的基础上搭配少量几种颜色,使画面的色彩单一化、单纯化。看似这种单色的运用单调乏味,但相比較于传统的多色混合所带来的视觉效果,使用单色丝毫没有弱化色彩的表现力,相反,大面积的使用单色画面便蕴含了无限种可能,更能激起观者的遐想与视觉刺激,从而达到“少即是多”的目的。艺术家把对生活的理解和感受用恰当的单色呈现出来,翻开了色彩表现的新篇章。

二、宋琨部分作品分析

女性艺术家的观察视角和选择色彩的方式大多与女性自身的心理、生理特征有关。作为当今中国最具代表性的70后女艺术家之一的宋琨,其作品仿佛令观者沉浸在既虚幻又现实的梦境之中。从早期职业生涯中对时代变迁以日常生活为载体的关注,专向对预设现实的抽象质疑。她的色彩干净清透,不带有一点杂质。不同于以往机械性的单色大面积平涂,宋琨绘画作品中的单色语言独树一帜。喜爱亚文化元素的她,把玄幻、东方仙隐视觉等元素植入到作品中,并以自然和人造自然为主旨,建立起人与自然,人与未来科技之间的纽带,传达出对于生命、宇宙秩序的新的理解。她将色彩的对比度和饱和度降到最低,画面拥有贝壳似的柔光,呈半透明状的画面更像是在梦幻的空间里。透与不透之间渗透着某种温柔与温度。宋琨近几年的作品用色偏爱浅色系。画面中无色彩的冷调子作为画面的基本语言,大量运用透明颜料,一层层覆盖,有时需要罩染,并在局部某一点上添加少量色彩,尽可能减小明暗与色彩的对比,构成画家独有的色彩语言风格。

宋琨的作品一直蕴涵着一个重要的概念:“意识流式的叙事”及“潜意识通感”,这是她创作的重要特点,也是对中国东方美学的传承。作品《赛博格躯体 - 层级错位》和《赛博格躯体 - 完美的你》均为宋琨长期关注的“赛博格躯体”的延续。赛博格又称改造人,是一种机械化的有机体,她把赛博格以女性身份呈现,躯体的S形曲线展露出来,造型及质感暗示出男权社会对于女体“美感”的标准。而嵌入肉体隐形的捆绑结构又体现了另一层权力关系的存在。其中分割错位的使用与当下阶层分化冷漠机械化的社会现实暗合,这些元素时刻在暗示着改造人的主题。色彩上,尽可能减少色层,画面适当的留白和提亮,使色调统一而和谐,饱满而富有张力,绝不亚于丰富的色彩表达。

三、单色语言作品的审美价值和艺术价值

绘画中的单色语言是油画色彩语言的一个分支,也是当代色彩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满足大众对于不同时期的审美情趣,迎合时代的审美标准,油画中的单色语言的形式也一直在进行着改变。艺术家由模仿外部的自然色彩转而关注强调内心的主观色彩,由光怪陆离的繁复世界转向剖析内心的单色独白。绘画中的单色语言以其独有的绘画形式,不仅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更利于艺术家专注于情感需求的表达,并使之成为一种独立的文化思考。

绘画中的单色语言从形式上来讲,是年轻化的,有着很大的艺术价值和广阔的市场前景。在某种程度上,它迎合了大众的审美需求。随着市场上单色语言的绘画作品日益增多,品质参差不齐。为博人眼球,制造噱头,导致画面失去原有的诚意和最初的创作初衷。为了保证单色语言绘画的艺术价值,艺术家需要超越自身的局限,扩展自己的艺术视野,在表达方式和题材内容上寻求创新和突破,不断地探询自我、反省自我、审视自我,找到属于艺术家自己的创作精神空间。其次,任何一种单一的艺术表现形式都有它的审美疲劳期,这就需要艺术家在对于绘画中单色语言的运用时,不能一味地循规蹈矩,要建立艺术家与大众之间的交流,拉近两者之间的距离,使作品的艺术价值被大众更好地理解,和艺术家产生共鸣。最后,作品的审美价值和艺术价值最终是由作品的品质决定的。这需要艺术家拥有敏锐的洞察力,将作品与所处时代背景紧密连接,在创作时,找到最适用于自己的单色绘画语言,回到最初的状态,返璞归真,做出属于自己的解读。

参考文献:

[1]宋琨.宋琨:艺术创作体系的几个元素[J].时尚芭莎(艺术),2019.

[2]刘小双.新形势下对单色语言的理解与感悟[J].青春岁月,2015.

[3]胡源.90年代中国女性油画家作品的单色化倾向研究[J].现代装饰(理论),2011(07):45.

[4]付晓东.宋琨[J].美术文献,2007.

作者简介:齐雨哲,辽宁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