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电影片尾的视觉设计

2019-10-23 13:45刘颖
艺术大观 2019年10期
关键词:创新设计

刘颖

摘要:电影中除了正片剧情与特效,引起影视产业重视的还有另一重要元素——片头和片尾设计。目前,无论是文艺片还是爆米花片,影迷在欣赏电影本身的同时,优秀的片头和片尾设计也会逐步进入大众的视野,受到的关注度甚至超过影片剧情。一段精彩的片尾设计,能使影片锦上添花,使观众驻足观赏。

关键词:电影视效;片头设计;片尾设计;创新设计

随着影视产业的不断发展,电影的制作日趋追求面面俱到,目前电影中除了正片的剧情与特效,其中引起影视产业重视的还有另一重要元素,那就是片头和片尾的设计。电影片头和片尾是整部影片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何种类型的片头和片尾,富有创意的表达形式越来越多地受到观众的喜爱。优秀片头和片尾设计表达形式主要分为以下几大类:幽默卡通风格、剪影风格、复古海报风格、传统二维风格、图形化风格、立体拼贴风格、实拍与动画结合等。

一、谈《机器人瓦力》的片尾设计

片尾的设计总是与其正片有所关联的。其中的素材来源大多都取材于正片中的某一个趣味点,将其扩充,组合,再生成繁衍。华纳兄弟旗下备受关注一系列影片《哈利波特》,每一部影片的片尾,都会精心设计其与影片内容相关的元素融入进去,例如第三部《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他的片尾设计源于出现在正片内容中的“活点地图”。以活点地图的形式,用活动的脚印来代表演员以及制片方,画面贴合影片的魔法气氛,也充满趣味性。

在我了解到“片尾设计”这个概念之前,走进影院看电影对于我来说是一件消遣的事,所以看的都是一些“爆米花式电影”,例如超级英雄类。这类电影一般都会有第二部甚至第三部来赚个盆丰钵满,所以在电影结束后会有一到两个“彩蛋”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但“彩蛋”这个概念和片尾设计还是有所差别的,二者的目的都可以归结为让观众驻足观赏,而“片尾设计”则更具艺术性。让我有了片尾设计的概念的是2008年上映的一部科幻动画电影《机器人瓦力》。

《机器人瓦力》这部影片讲述的是糟糕的地球环境已无法让人类生存,在瓦力的帮助下人类重返地球的故事。而其片尾设计就是在正片情节的基础上加以延展,用西方美术史的发展来阐述人类重返地球后对家园的重建工作。正片画面结束后,由一束明显为火把的光束,照亮了一面岩石质感的壁画上,拉开了片尾的序幕。在第一幕出现的场景中,画面采用了古埃及壁画的视觉效果,可以从火把的光束的晃动看到故事的发展。画面切换到第二幕,第二幕中的人物的设计有明显的古埃及人物特征,平面化,讲究比例,颜色丰富。而且人物的动态很巧妙地贴合了当时人物的动态。第三幕采用了希腊古风瓶画的花纹与配色,画面的变化由植物的生长姿态而变化,流畅又有节奏。画面进入到第四幕时,从屏幕上方落下的蓝色色块在下方堆积而成了大海的景色,这样马赛克拼贴的艺术形式采用了13世纪中叶的拜占庭艺术。类似于彩色玻璃窗镶嵌画的色彩,以深谙和强烈的为主,常用几种不同颜色重叠,颜色层次加多。然后色块拉伸重叠之后,画面由块面变化为线条形式,进入到了第五幕。第五幕来到了14世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此时的故事情节已发展到了建设高楼大厦的阶段,所以人物与建筑的线条有了透视的效果,更加具有科学性。第六幕的画面是由一个机器人用画笔挥洒出来的19世纪印象派风格的故事情节(致敬莫奈的《日出》)。第七幕为点彩,没有明确的轮廓,而是用点状的小笔触,构成的画面,其情节与画面完全致敬了后印象主义画家乔治·修拉 Georges Seurat 著名的《阿斯尼埃尔的沐浴》这一名作(图1)。最后一幕切换到了色彩浓郁,饱和度极高的画面。画中出现了梵高的向日葵,自由的云彩,和充满生机的小鸟。笔触潇洒而浓重,这一幕作为整个片尾中的最后一幕,象征着热情与生命力,也很好地诠释了整个电影的主题——人文与自然。这部影片的片尾设计者用画风的演变来阐述人类回到地球之后的重建工作,贴合了几千年来的人文发展进程和时代特征,富有趣味性与创意性。

二、中外电影片尾设计对比

在看了《机器人瓦力》影片精彩的片尾之后,我就特别关注一些电影的片尾设计。近些年来,西方电影制作工厂对片尾元素的设计越来越重视,优秀的片尾设计被资金雄厚重视视觉的好莱坞影片所占据,类似于梦工厂,二十世纪福克斯,环球等大型制片厂所制作的影片,无一例外,片尾的元素总是吸引人的眼球。2001年法国的一部爱情电影《天使爱美丽》的片尾字幕是用相册的形式呈现的,而且这本相册在电影中让男女主人公相识。2014年的《盒子怪》,以手绘的形式设计的片尾,其实源自本片的概念图,既充分展示了致力于定格动画的莱卡工作室在美术风格上的古怪趣味,又达到了与正片相得益彰的效果。同年上映的《美国队长2》,片尾用极简的图形变化重组的设计风格,勾勒出其主要出场人物的标志性元素,行云流水,大气非凡。就连比较小众的恐怖片,像《招魂》系列,在片尾的设计中加入了故事的背景讲述,缘于故事由真实事件改编,所以片尾出现了制片团队收集到的大量的素材资料,报纸,照片,都被加入到片尾中,引起观众的兴趣。所以,无论影片是动画,或者魔幻,还是小众影片,制作团队都会精心为正片准备一个附加的视频,表现形式多样,使影片锦上添花,使观众驻足观赏。

然而,相比于国外的影片,国内一些影片可能更注重于片头的设计,比如2014年的《催眠大师》,它采用了一些催眠的图片或怀表等象征性的道具穿插而成一个神秘氛围的片头引出正片。2017年上映的《缝纫机乐队》,片头的字幕也颇有意思,隨着主人公的步调,导演和主演及相关工作人员出现在路边的路标,地标,等明显的标志物上,且应用了相应的颜色和字体,使字幕变得真实,与画面合二为一,理所当然。相对于片头的设计,国内影片大部分的片尾在形式上仍旧单一,角色与演员的对照表、团队名单,几乎是全文字的内容淡入淡出,或是从屏幕下方向上拉出列表。其实早在香港著名演员周星驰,成龙等的相关影片的片尾,会将拍摄时令人捧腹一笑的花絮放在一侧,也算是一种吸引观众的手段。但是近年中国电影迅速发展,剧组规模越来越大,工种越来越多,分工也越来越细,工作人员的数量也日趋庞大。这些参与的工作人员少则几十人,多则几百人,所以片尾长度延长了很多,这是行业兴旺的表现。不过,字幕时间长了,中国观众却并没有耐心看完全。那么这时候,一段精彩的片尾设计,就是考验主创团队怎样去留住观众的时候了。

像这样的问题,显然有些制片方也有考虑过。比如2015年上映的《捉妖记》与《大圣归来》。3D影片《捉妖记》片尾是正片里的角色聚在一起跳舞,配音人员和工作人员的字幕就依次显示在屏幕上。动画《大圣归来》片尾为创作动画时的原画稿。但我认为这些只是有了心意,却没有新意。让我惊喜的是同年上映的《寻龙诀》。因为故事的情节较为玄幻,里面涉及到了鬼神与阴阳八卦,所以主创团队将八卦阵,代表性的图腾,浮雕门等这些元素加入到了片尾的设计当中。画面为黑底金画,贴合了电影主题“正宗地摸金范儿”。团队的字幕也很巧妙的设计为图形转化文字的技术。整个片尾短短数十秒,图腾的应用,文字的转换,带着十足的东方神秘的韵味,内容丰富,烦琐但流畅,视觉效果堪称惊艳。

当然,像《寻龙诀》这样的制作团队,愿意花时间花精力去做好片尾的设计,目前在国内还是少数。制片方依旧是以盈利为目的,有的粗制滥造,有的或许为了第二部的宣传,拍一个彩蛋来吸引观众,像电影《密道追踪》的导演俞岛所说的:“幕后工作者那么多,观众又不认识,让他们坐住很难,倒是可以通过在片尾放置彩蛋或者拍摄花絮的方式来吊一吊胃口。”但这些浅显的,只图短时间一乐的方式,我个人认为,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脱离了电影的精髓,没有眼前一亮设计,并不会让观众回味。其次,抛开有彩蛋的,很多电影正片结束后的滚动字幕,对于很多观众来说,是没有什么趣味可言的。一般会留下来滚动字幕的,大部分是从业者或者爱好者,里面可以收获到许多信息。

对于观众来说,目前绝大多数中国观众走进影院的目的主要就是社交,比如朋友聚会,恋人约会等等,那么电影只是整个社交过程中的一环。看电影只是一种消遣,电影讲的是什么,背景是怎样,演员是谁,一概不了解。比如《银翼杀手2049》,不少走进电影院的观众根本不知道还有第一部,也不了解这个片子的背景,那你怎么能让他们对电影产生共鸣?所以电影结束了,观众的需求也满足了,片尾对于这部分观众来说,没有任何意义和价值。

三、结论

要保持片尾时间的完整性,是需要从观众到影院的整体配合的,“片尾时间”也应该成为观影文化的一部分。“尊重”二字不仅限于创作团体,更应该深入每一位普通观众的内心。不愿观赏片尾这件小事折射的是人文环境的某种缺憾,观众不买主创团队的账,导致制片方的敷衍,从而更加留不住观众。这是一个恶性循环。相对于单调枯燥的演员字幕表,我们可以做的是怎么样抓住观众的眼球,而不是用所谓的“尊敬”这种道德来约束观众。随着国内电影产业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观众会更加注重影片的完整性,一段有心意而又有新意的片尾,才能留住觀众,取悦观众,从而更广地将中国文化以优秀的短片形式输出。

参考文献:

[1]黄华.动画在电影片头和片尾设计中的应用[J].大众文艺,2013(1):79.

[2]吴烨.电影片头片尾中的信息可视化设计[N].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16.

猜你喜欢
创新设计
浅述传统民族服饰与现代服装设计
汽车外观造型创新设计遗传算法的应用
基于常熟地域文化的公交候车亭设计探索
TRIZ理论在多功能被褥创新设计中的应用
戏剧舞台灯光艺术创新分析
创新设计导学案,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家用水汽治疗仪的设计与实现
案例教学在机械创新设计课程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