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环境下关于昭通文学整体走向的思考

2019-10-23 15:44朱海燕
艺术大观 2019年10期
关键词:软实力新时代文学

摘要:昭通文学是昭通文化品牌,是人文精神的彰显,本文立足当下,就新时代环境下,对昭通文学整体走向与承担的责任进行深入的思考,以期使昭通文学与时代形成良性互动。

关键词:文学;新时代;软实力

昭通文学如果从形成规模的视角看,这个文学称呼,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发展于20世纪90年代,形成气候并彰显于国内文坛在21世纪初,以2005年夏天敏中篇小说《好大一对羊》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与2010年雷平阳诗集《云南记》获第五届鲁迅文学奖为繁盛的标志,昭示着昭通文学在国内文坛的崛起。

时至今日,昭通文学的发展已经形成老中青三代文学创作者并存的局面,曾令云、夏天敏等为代表的老一辈作家为昭通文学发展起到了领头羊的作用,在他们的不断推动下,雷平阳、胡性能、杨昭、夏玲、吕翼、樊忠蔚、沈洋、季风、朱镛、阮殿文等昭通文学的中坚力量目前正展示出旺盛的创作力,王单单、李顺星、彭然为代表的新生力量正成为昭通文学未来接替的希望。

一、文学热潮的开始

从20世纪改革开放中国兴起新时期文学的热潮开始,昭通这块古老的土地就洋溢着浓烈的文学味道,20世纪80年代初期到21世纪前十年,乌蒙山地区的土地贫瘠,经济不发达,人民贫困,贫困得就像夏天敏《好大一对羊》中的描述一样,让人对此地的贫困感到的不是难过,而是震惊;贫困得就像孙世祥《神史》展示的真实境地一样,让人窒息。

但此地的人民精神是丰富的,昭通历来是由滇入川的唯一通道,云南三大文化发源地之一,虽然,贫困犹如一张巨大的网笼罩着这块土地,但精神的力量是巨大的,他们形成强盛的文学艺术,用文学之笔书写现实,彰显知识分子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关注底层人生活,展示他们旺盛的生命力与对真善美的追求,以高扬的主体精神诉说着生命的坚韧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正是这种内在精神文化的诉求,以生动的文学作品展示出来,形成文学创作的繁盛局面,这种繁盛局面与地域经济巨大的贫困之间形成强烈的反差,所以外界给这种现象定义为“昭通文学现象”,这种现象在全国也是极其罕见的。同时昭通文学也成为昭通这一地域显著的文化品牌,彰显了昭通这一地域文化的自信。

二、文化软实力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进入新世纪,尤其是2012年党的十八大之后,昭通经济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国家对农村基础建设大力投入与支持,尤其是作为云南扶贫攻坚的主战场,在2020年将实现全面脱贫。经济的快速发展与贫困面貌的改变,使整个社会的人文精神进入急剧变革的时期。贫困时人们追求精神的富裕,创造了繁荣的文学艺术,那么富裕了呢,富裕了是安于享乐还是继续文化传承呢?答案是肯定的。迎接着新时代的发展环境,以文学艺术带动文化发展,强化文化内涵,让文学艺术书写新生活、展示新精神成为是新时代环境下诏通文学不懈地努力与追求。这点看昭通作家沈洋的长篇小说《万物生》就像能找到确证,而且改变的电视剧也已经开拍。

那么新时代环境下,昭通文学的发展对地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有着怎样的影响呢?我们知道,最近几年,“软实力”这个概念被习总书记多次引用。它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小约瑟夫·奈提出,是相对于国内生产总值各项公共基础设施等硬实力而言的,主要是指一个国家的文化、价值观念、社会制度等影响自身发展潜力和感召力的因素。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是我们党和国家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不同场合,就国家文化软实力阐发了一系列重要论述。2014年2月24日,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同年5月4日,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也指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努力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念,代表了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2017年10月召開的十九大会议上,更是强调文化对于国家强盛、民族复兴的伟大决定作用。

三、昭通文学作为文化软实力对昭通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

文化软实力作为国家发展战略决策中的重要内容,体现了其对国家新时代发展的重要意义。同样,文化软实力对于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也具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文学是以语言为媒介的一种特殊审美意识形态,价值上追求真善美,批判假恶丑,以审美的方式体现着真诚的人文关怀,能发挥审美、教育、认识、凝聚等功能,对人的情感、理想、信念、道德、人格、价值观等方面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我们文化软实力体系中,文学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健康发展的文学事业,有利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学是人文的代表,也是生产力,是经济发展的“启动器”和“发动机”,物质可以加强精神,精神可以变成物质,文学产生的人文精神可以为经济的发展保驾护航。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说,昭通文学恰恰就是昭通未来战略性发展的文化软实力,而且得天独厚。

新时代,新环境,作家创作要紧跟时代步伐,写出新时代需要的优秀作品,我们期待着昭通文学继续繁荣昌盛,我们更期待未来的昭通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得益彰!

本文属于云南省教育厅资助性项目“地域文化与昭通作家群整体创作风格的形成与发展研究”(2017ZZX076)最后阶段成果。

作者简介:朱海燕,女,昭通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文学理论与昭通作家作品。

猜你喜欢
软实力新时代文学
街头“诅咒”文学是如何出现的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文学小说
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