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比爱更疯狂”

2019-10-23 15:44顾闻
艺术大观 2019年10期
关键词:戏剧

顾闻

摘要:国立台北艺术大学戏剧学系硕班毕业制作《费德尔》2019年5月3日-5月5日在北艺大戏剧系T305姚一苇实验剧场演出。《费德尔》剧本出自法国古典主义代表人物之一的剧作家让·拉辛的手笔,而改编来自于希腊悲剧大师欧里庇得斯的《希波吕托斯》。原剧本总共三十场,费德尔足足出现了十二场,是主导整个事件的真正主角。而此次北艺大学生制作演出让人好奇的是《费德尔》剧本从古希腊悲剧空间被转换到一个重置的封闭的现代空间,演员如何在这封闭且神圣的空间释放出更多的自由意志和能量,挖掘到剧本人物的核心精神并表演诠释出角色的不同面向。

关键词:费德尔;戏剧;评论

此故事主要讲述:“雅典王忒修斯在远行中行踪不明,王子希波吕特斯想去寻求父王。而王妃费德尔突染怪病,在乳母厄诺娜的逼问下终于吐露爱慕继子的秘密。此时又传出国王已战死的消息,这让她的暗恋露出一道曙光。费德尔终于像希波吕特斯倾吐爱意,但却遭到拒绝又得知雅典公主爱丽丝和希波吕特斯的相恋,心生嫉妒要报复。此时又突然传来忒修斯生还的消息,厄诺娜于是怂恿费德尔诬告希波吕特斯先有邪念,国王一怒之下不分青红皂白将儿子放逐并要海神惩罚他,结果希波吕特斯被海神吞没。最终费德尔良心不安坦诚自己的罪行,并仰毒自尽。”

台北国立艺术大学戏剧系的林于竝教授在戏剧批评一堂课中曾提到“角色在希腊悲剧里是次要和次要性的。它们不会跳出来决定戏的走向,也不会变成审美对象展现内在情感,更不会变成观众要看的内容。语言形式在希腊悲剧中不是为了让人对应内在的活动,而只是行动的模仿和把内在意志公开说出来的公共性宣扬立场。所以角色不是语言的策略和希腊悲剧的目的,角色不会拥有主动性因为怎么样必须怎么样。角色在希腊悲剧中的冲突也不是道理和道理的冲突,更多上升到意志和意志的冲突”。可角色还是重要的,因为角色在现代剧场里等同于人物。塑造人物角色可以邀请观众进入剧作创作的年代更直观的了解戏剧故事的剧情和冲突性后的人物魅力。所以角色定位如果在根本上出现了问题,那么角色处理会显得毫无意义。就《费德尔》剧作呈现出的角色而言,人物定位的失败使得剧中人物失色不仅辜负了空间,更重要的是脱离古希腊悲剧人物带有悲剧性色彩的人物弧光将会导致致命的表演错误。

一、“失去的空”

90分钟的密闭空间里长方形的舞台利落干净地隔开观众,呈现面对面的镜像效果显出绝对的压抑,这本让《费德尔》从希腊悲剧空间转移到现代空间里拥有更多表演空间的发挥。可当所有角色演绎几乎坍塌在舞台,本应释放出神圣空间的空间和演员的过渡沉溺在空间里使得舞台和演员之间毫无关连,异常呆板。冷峻的压抑风格变成了真正的牢笼囚禁了演员的表演,处理人物层次单一又掩盖掉了悲剧原有的“崇高性”品德和美学质感。演员的演绎产生的荒谬感不禁让人产生误解和疑惑:譬如现代空间里的《费德尔》居然成为了一个脆弱到如此卑微且平庸至极的女性?最终《费德尔》亲自在国王面前说出来真相并喝下的毒酒这背后更真实的动因力度就这么失效?而人们总是看到《费德尔》对爱的疯狂和扭曲,有没有忽略她嫁给的是比她父亲还大的男人如此般剧作家的内心观照观就这么荡然无存?就这些疑惑所构织起的人物塑造本应使得角色更有张力和层次,去到不论任何时代任何形式空间的演绎,演员都能找到角色基本的情感立足点和心理支撑的背景。

然而在演出当天的表演呈现里,我们看到的是一个瘫倒在舞台上不断哭泣的女性形象,爱的歇斯底里卑微弱小。近乎80%的动作呈现软弱和无力可支的状态,毫无姿态。设想作为古希腊的王后,表演行动绝不可能是孱弱到一直瘫倒在地。即便是父权结构下被牺牲的女性,古希腊悲剧里的女性人物形象本应拥有的“崇高性”和流窜在骨血里的人的尊严感是不可轻易抹去的。而作为女人,她是一个有姿态感的角色,爱恨脆弱都很真实。假设她拥有巨大原欲,那她拥有对于爱情纯真的渴望和同步的占有欲和支配力也会让她爱的行动显得更有支撑力且更为疯狂。所以她或许拥有人性脆弱的一面,但绝对不会允许自己软弱,也许深情到扭曲卻也绝对绝情到野蛮。或许我们可以在她对乳母的依赖中推测出她保留的女孩般的任性和天真会引发出的怜悯,但她绝对不是一个单纯暗恋且消极的自我厌弃到无法展开行动的人物。至少她的心理姿态一直是高的,所以才不会允许自己和自己的爱恋轻易地被他人和自己得到。这种近乎变态的复杂性和扭曲的心理需求的简单-欲望和渴望在她生命里交织出的某种幻想才会生发出畸形的爱恋,让观众产生怜悯的联结。由此演员的身体姿态也绝对不是封闭性一直向下的动作形态。

二、“空的还原”

不仅如此,如果从心理层次更细腻的出发《费德尔》的矛盾和复杂更在于她不断地在道德伦理的自我讨伐中合理自己的欲望,又不断地在欲望的驱使和命运的支配下失控。她可以狠心的驱逐《希波吕托斯》,又会强硬的做表白,她曾脆弱地想要轻生,又会狠戾的嫉妒报复。在她每一句复杂的心理独白层层推进的时刻,我们能窥见到的更是一个受着枷锁捆绑的《费德尔》内心深处对于欲望极度真实的渴望-一种原生的纯粹性,一种关乎爱又无关乎爱情地对“自由意志”的真正渴望。这到剧本最后她主动喝下的毒药剧作家让她的纯粹的悲剧性和“自由意志”得到进一步升华和加码,来成全这一女性形象宿命般的死亡。这或许是同情式的观照,更多的也是悲情式的咏叹。可就在整出剧里,演员对于角色的诠释和剧本分析处理完全忽略了角色本身悲剧性的色彩浓度和改编后剧作家注入的人性温度。稚嫩的表演呈现出的是自己想象中的情绪而不是角色的情感,而角色的情感最不应丢失的就是《费德尔》本身的背景生发出的情感脉络和线条。

如果从这一层面出发,无论时空如何变迁让转译在不同时代背景下拥有新的诠释空间,但表演在角色上的诠释和解读分析不能忽略原创者生活的年代。演员必须明白在不同时代加注对女性新的批注的同时,《费德尔》还是原产于古希腊,那第一步就必须去厘清和理解古希腊悲剧里的女性是如何栖身于剧作家的笔下的。在某种悲剧意义之上,在表演上,她们出现在观众面前呈现出得更为原始的类似于行走的方式和角度如何更接近庄严和神圣性的古老品格。此外,更需要注意的是《费德尔》从希腊悲剧的空间被转换到现代空间经历了转译的过程。从欧里庇得斯的《希波吕托斯》到拉辛的《费德尔》,再次强调历经不同的时代对于女性角色的诠释空间在不断被赋予新的可能性和想象力的同时不应丧失被限定的美好理想。这里美好的理想是笔者硬加的结论,它属于《古希腊悲剧》和“众神”的能量和力量,拥有绝对的庄严和“神圣”性。而这一原则也是演员组织动作找到人物心理层次分析出发点的真正动能和剧本背景分析的原点。

必须指出,此处的动能从希腊剧本里剧作家展现的是一个疯狂并且阴毒聪明的女人,高调直愣的宣言自己的对爱的渴望的本能,体现了希腊剧场角色人物从不说谎的人物锋芒。而这原点我们可以从拉辛的改编看到不同的剧作家在挖掘人物特性上的人性温度,他试图做出的解释和观众的链接是让《费德尔》不再是那个主要的元凶而显得被人同情。这使她的疯狂令人心碎仿佛撕裂开一切只为寻求真相的意志坚决的令人心疼,同时提醒你去看到《费德尔》的欲望还有心灵破碎背后更为高纯度的是对于“自由意志”的追求。所以在拉辛版本中剧作家在《费德尔》原始欲望的疯狂之外增加了罪魁祸首乳母的唆使,而给最终对国王自白和喝下毒酒的《费德尔》的人物情感赋予了最大程度地精神内核。仿佛在这里爱也显得微不足道,但她却可以选择去死。这种古希腊式的自由意志和牺牲精神虽然没在《费德尔》这个人物上得到充分的宣扬和表达,但这却透着理解和包容的倾向。忏悔后的死亡和走向海神的结尾某种程度上也是剧作家所展现在道德伦理背后更宽厚的品德和更为圆融的救赎。以此,剧作家对人物所注入的感情虽然是毁灭性的,但同时也是伟大的。人物角色因弧光尽显永恒且悲情,仿佛在告诉我们在没有爱的世界里,疯狂比爱更浓烈,自由比爱更疯狂。而表演者要演出的是这个疯狂背后对于自由意志的支配,而《费德尔》或许可以没有爱。

猜你喜欢
戏剧
“双城剧汇”共促戏剧发展
传统戏剧——木偶戏
《戏剧新生活》
戏剧评论如何助推戏剧创作
由戏剧进中小学校园引发的思考
论戏剧欣赏与戏剧批评
戏剧档案管理与戏剧传承发展分析
北京将办“第六届戏剧奥林匹克”
戏剧就是我们身边凝练的生活
金属戏剧——焦心涛作品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