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社会福利与社会救助教学模式探讨

2019-10-24 09:39李晓燕
教育教学论坛 2019年38期
关键词:新时代教学模式

李晓燕

摘要:建构主义是当代欧美国家兴起的一门社会科学理论,它既是一种认知理论,更是一种学习哲学。以建构主义理论为主要理论基础,以提升社会福利与社会政策教学为主要目标,对新时代社会福利与社会救助教学模式进行探讨。

关键词:新时代;社会福利与社会救助;教学模式;建构理论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38-0176-03

一、问题的提出

“社会福利与社会救助”是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核心主干课程之一,课程的主要特点是实践性、政策性较强。为满足“社会福利与社会救助”课程教学活动的需要,目前所撰写的教材,教学内容基本上都大同小异,主要包括社会福利与社会救助制度的基本概念;社会福利与社会救助制度的基本理论;对发达国家和中国的社会福利与社会救助制度的演变历程的回溯;中国当代社会福利与社会救助制度的现状、问题及发展方向。改革开放,特别是近几年以来,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不断提升,中国社会福利与社会救助政策处于一个推陈出新、不断完善的历史时期,新的制度、政策不断出台所导致的教材内容滞后问题非常突出,使社会福利和救济理论学习和实践产生了严重的脱节,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单位化制度的快速瓦解和社会结构的快速分化,社会福利政策制定、政策实施的意义愈加凸显出来。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可以清晰地看到,以2006年为界限,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福利政策经历了两个价值取向不同的阶段,即“为了经济”和维稳特征的社会政策时代,“为了社会”的积极社会福利政策时代。2006年以前,社会福利政策主要扮演了为经济体制改革保驾护航、维护社会稳定的角色,社会福利政策的出台具有明显的压力反应性、被动性特征。2006年以后,社会建设的重要性以及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性日益被重视,社会福利政策的相对独立性逐渐被认识,为了人民福祉的主动型、积极型社会政策开始出现,而党的十九大的胜利召开则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的社会政策实践也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全党同志一定要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此外,党的十九大报告第八部分“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首次将社会福利政策与社会治理结合在一起论述,并做了相应的战略部署。由此可见,回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将成为我国未来社会福利政策的基本价值取向,而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则是实现社会社会福利政策的重要路径。

教师在对理论的准确理解和对社会福利现实的教学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按照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学生要成为知识的主动构建者,教师将所获得的信息以适当的方式组织起来,然后应用到不同情境下。对学习过程中不断出现的社会福利与社会救助的新制度、新政策,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主动收集,从而对教材内容予以适时补充与调整,使教学内容与国家的政策、制度保持高度一致。这也是教育学理论在教学活动中要重视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作用相结合原则的有效应用。

二、建构主义教学模式

建构主义教学模式是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由教师发挥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在这种模式中,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教材所提供的知识不再是教师传授的内容,而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媒体也不再是帮助教师传授知识的手段、方法,而是用于创设情境、进行协作学习和会话交流,即作为学生主动学习、协作式探索的认知工具。显然,在这种场合中,教师、学生、教材和媒体四要素与传统教学相比,各自有完全不同的作用,彼此之间有完全不同的关系。

三、新时代社会福利与社会救助教学模式——基于建构理论视角

(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福利制度转型

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福利制度将从解决基本民生保障问题向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转型。2017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己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从社会福利视角审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七有”,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华民族的福利理想。深入理解“七有”理想的基本内容、主要特征和实现条件,对提升各族人民的福利水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那么,如何基于建构主义视角做些有益的尝试,将新时代中国社会福利与社会救助政策、制度及实践很好地融入具体教学过程中,并在实现教学目标的同时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呢?

(二)新时代社会福利与社会救助教学模式

1.主要教学模式。新时代社会福利与社会救助教学模式可以大體上分为两点:一是灵活使用教材,及时更新案例。也就是说,社会福利与社会救助教学要紧密联系中国社会现实,与时俱进。教师在具体教学中应适时补充与调整教学内容,尤其是补充社会福利与社会救助相关热点、重点问题及新的法律和制度安排,以有效保证教学内容的现实性,使学生的课堂学习与社会现实保持高度一致,从根本上解决教材内容滞后的问题。二是重视学生参与,调动学生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组织者的地位,具有主导作用,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让学生课后找更具代表性、更新的案例,并做成PPT在课堂上与同学们共同讨论。

2.教學案例解读。本部分主要从老年人社会福利、城市住房福利、农村社会救助和教育福利四个方面展开,具体有:(1)新时代老年人社会福利教学。数据显示,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2017年中国60岁及以上的老人有2.41亿人,占总人口的17.3%,到2050年,中国将有35%的人口超过60岁,成为世界上老龄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当前,我国的主要养老方式是集家庭自我照顾、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机构养老服务为一体的“9073”工程,即90%身体状况比较好、愿意和子女共同生活的老年人,采取以家庭为基础的居家养老;7%的老年人依托社区的养老服务中心,提供日间照料;另外3%的老年人则通过传统的机构养老予以保障。随着世界社会福利理论与实践的不断发展和我国经济社会结构的不断变化,我国的老年人福利政策和相关制度安排也一直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如2019年我国老年人福利的工作重点之一就是发展社区养老服务业。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大力发展养老特别是社区养老服务业,对在社区提供日间照料、康复护理、助餐助行等服务的机构给予税费减免、资金支持、水电气热价格优惠等扶持,新建居住区应配套建设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综合前面的内容,本论文认为,新时代老年人福利教学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完善:一是走出现有教材内容陈旧、更新速度慢的困境,与时俱进,补充2019年提出的社区养老服务业相关内容。二是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热情,让学生查找、归纳和提炼当前“9073”工程的现状、存在问题及主要优化方向。(2)新时代城市住房救助教学。现有教材中有关城市住房救助教学的主要知识点是2007年《廉租住房保障办法》、《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办法》,但2017年以来,政府更加强调的是公共租赁住房。公共租赁住房作为一种新的住房救助模式,是指由国家提供政策支持、限定建设标准和租金水平,面向符合规定条件的城镇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新进就业无房职工和在城镇稳定就业的外来务工人员出租的保障性住房。公共租赁住房不是归个人所有,而是由政府或公共机构所有,用低于市场价或者承租者承受起的价格向新就业职工出租,受益对象主要包括大学毕业生、一些退休老人及残疾人、从外地迁移到城市工作的群体。习近平提出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党的十九大代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王蒙徽表示“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他透露,正在做的一项工作是加快研究和制定住房租赁管理条例。本论文认为,新时代城市住房救助教学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完善:一是对教材的内容根据国家政策的调整重新进行逻辑编排,使其与社会发展的现实保持高度一致,在补充公共租赁住房的有关精髓内容的同时,对《廉租住房保障办法》的内容进行简化处理。二是引导学生以北京、广州市为例,对公共租赁住房政策实施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深入分析。(3)新时代农村社会救助教学。当前,中国农村社会救助工作的重中之重是“打好扶贫攻坚战”。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贫困人口脱贫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工作报告更是明确提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扶贫理念,在全国范围全面打响了脱贫攻坚战。脱贫攻坚力度之大、规模之广、影响之深,前所未有。2018年脱贫攻坚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把脱贫攻坚放在了全文的第一部分,对脱贫攻坚的重视程度非常高。文件明确指出,到2020年确保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本论文认为,新时代农村社会救助教学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完善:一是对教材的原内容进行较大的修改,以求是网《关于“精准扶贫”,你需要了解的十个关键点》为蓝本并及时引入“精准扶贫”相关内容。二是从历史维度上梳理、解读农村贫困人口脱贫相关政策和实践。(4)新时代教育福利教学。开放二孩政策是中国实行的一种和计划生育政策相对应的生育政策,以应对中国日益突出的人口老龄化、人口比例失调等问题。2015年10月,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全面放开二孩政策”,2016年国家实行全面二孩政策。至此,实施了30多年的独生子女政策正式宣布终结。只要是合法的夫妻就享有生育二胎的权利,不再受“单独二孩”政策或“双独二孩”政策的限制。在全面二孩放开的今天,一个现实问题就是大量适龄儿童的出现使社会对幼儿园的需求再上一个台阶。2018年9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公布,将学前教育法纳入立法规划的一类立法项目;2018年11月,财政部印发《关于提前下达2019年支持学前教育发展资金预算的通知》,提出优化分配学前教育发展资金;2018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发布,指出民办园一律不准单独或作为一部分资产打包上市。2019年“两会”,国家发改委表示,政府将大力支持非基本养老育幼服务多元化发展,提升示范性幼儿园和托育机构的比例,更多发挥社区的作用,引导优质养老育幼服务机构进入社区。本论文认为,新时代教育福利要重点突出全面放开二胎背景下的学前教育需求、面临问题及可能的应对措施。

四、结论与讨论

本文以建构主义理论为主要理论基础,以提升社会福利与社会政策教学为主要目标,对新时代社会福利与社会救助教学模式进行探讨。当然,任何一种教学模式的确定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本研究还处于初步探讨阶段,还要在具体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地完善、丰富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鲁捷.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社会福利与社会救助教学中的应用[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6,(4).

[2]毕天云.“七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福利理想[J].学术探索,2018,(11).

[3]孟迎辉.行政管理学课程的实践教学方法[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

[4]曾瑞明.跟进美好生活需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福利制度转型论析[J].理论探讨,2019,(2).

Discussion on the Teaching Mode of Social Welfare and Social Assistance in the New Era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Construction Theory

LI Xiao-yan

(Schoo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Guangdo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Guangzhou,Guangdong 510320,China)

Abstract:Constructivism is a social science theory rising in contemporary Europe and the United States,which is not only a cognitive theory,but also a philosophy of learning.Based on the theory of constructivism and the main goal of improving the teaching of social welfare and social policy,this paper probes into the teaching mode of Social Welfare and Social Assistance in the new era.

Key words:new era;Social Welfare and Social Assistance;teaching model;constructivism theory

猜你喜欢
新时代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