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他倾向、有限理性与农民绿色农业技术采纳行为

2019-10-25 01:39张童朝颜廷武何可张俊飚
关键词:有限理性绿色技术秸秆

张童朝 颜廷武 何可 张俊飚

摘 要:农业面源污染问题广受关注,绿色农业技术推广迫在眉睫,但农民却行动迟缓,这是否说明农民重私利而无公德?利用冀鲁皖鄂四省1 372份农村入户调查数据,通过理论推演和实证检验,从利他倾向和有限理性视角考察了农民秸秆还田技术采纳行为。结果发现:除自利动机外,农民同时具有利他倾向,对具有生态福利属性的绿色农业技术有着良好的潜在认同与需求;但囿于认知不完全、外部环境不确定所引致的有限理性问题,农民在绿色技术面前往往表现为迟疑甚至退缩;秸秆还田的机械化、亲环境和劳动替代属性使得兼业、收入、经营规模和价值认知等成为影响农民采纳的显著因素。据此,强化农民认知的同时,将公共道德塑造融入乡村问题治理之中,不失为经济和制度手段以外推进农业绿色化转型的有效选择和有益补充。

关键词:绿色技术;利他倾向;有限理性;农民;秸秆

中图分类号:F30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07(2019)05-0115-10

我国秸秆资源年产量约8亿吨,居世界前列[1]。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能源结构变化,燃料、饲料等传统用途日趋弱化,大量秸秆被焚烧弃置,造成环境污染与资源浪费[2]。对此,政府一面严厉禁止秸秆焚烧,另一面大力推动秸秆还田利用,以期实现秸秆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但现实中秸秆焚烧依然屡禁不止,力推还田却收效甚微[3-4]。秸秆还田兼具污染治理与资源利用之效,是一项典型的农业绿色生产技术,但现实中农民却并不采纳。不顾环境污染,执意焚弃秸秆,是否说明农民“无良”,公德失范?绿色农业技术推广乃至农村污染治理困局的症结究竟在哪里?

毋庸置疑,成本收益是农民秸秆处置方式选择的重要影响因素,实践中,政府也多依靠经济手段加以调控,具体方式主要为罚款与补贴。然而,仍有农民焚弃秸秆,这或许说明成本收益并不能完全决定农民的行为。换言之,某种层面上,這是否表明自我经济利益并不是农民技术选择的惟一动机。农民是否有充足的认知能力和完备的信息并精确核算其中的成本收益尚有待商榷。若然,则将秸秆还田遇冷归结为农民“无良”未免过于武断,这并不利于寻求合理的问题解决途径。在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的今天,面对门类繁多的绿色生产技术,有着几千年农耕文明的中国农民是否真的自私自利而无视环境?为此,基于冀鲁皖鄂4省1 372份农村入户调查数据,本文以秸秆还田为例,通过理论推演和实证考察农民在农业绿色生产转型中的利他倾向和有限理性,并分析其对农民绿色生产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以期探寻农业绿色发展遇阻的原因所在,并为相关问题的解决提供参考。

一、文献回顾与理论分析

(一)文献回顾

1.有限理性和利他行为:发端与嬗变。长期以来,以“完全理性”为假设前提的研究占据着主流经济学地位,但这并不影响“有限理性”的产生发展。“有限理性”(bounded rationality)最早由Arrow提出,他指出:“人的行为是有意识地理性的,但这种理性又是有限的”[5],Simon将“有限理性”引入经济学,他认为人只能选择出最满意的结果,但是无法做到最优结果[6]。这事实上对传统的完全理性假设提出了质疑与挑战。尽管传统经济学将不完全信息引入以拾遗补缺[7],但“有限理性”的思想依然为诸多学者关注、探究并不断发展。威廉姆森认同Simon的观点,并谈及到有限理性的操作层面,认为认知能力的不足会影响个体的决策选择[8]。启发式法和偏见的存在以及展望理论则表明不确定的状态也是影响人们选择的重要因素[9]。

另一个对完全理性的怀疑则是利他行为的存在。亚当·斯密在他的《道德情操论》中就表露出了人的“利他”动机观点[10],马歇尔也曾提出人的动机不是完全利己的看法[11]。阿玛蒂亚·森结合日本经济境况指出遵循义务、忠诚和善意的存在而使自利行为出现系统偏离[12]。基于前人的研究,叶航等探讨了作为内生偏好的利他行为及其经济意义[13];事实上,人除了有经济动机外,还有社会动机和道德动机[14],何大安针对不确定条件下的行为选择做了理性选择向非理性选择转化的行为分析[15];杨云鹏从道德偏好对经济人假设进行了重构猜想[16]。此外,经济理性另外两个基本假设:一致性和极大化原则,也分别因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的冲突以及绝对理想化的决策主体和决策条件在现实中无法得到而受到质疑[17]。

如何建立有限理性的分析框架并应用于问题的研究一直是学者们所关心的问题。Chenault等讨论了有限理性的信息理论模型[18],Munier等综合比较过去十年间的建模策略,探究了一个用于描述行为的有限理性模型[19],何大安认为有限理性有一个实现程度问题,并依据认知、环境和信息三方面的影响因素,并建立了相应的理论模型,将有限理性按照程度由低到高分为即时有限理性、实际有限理性和潜在有限理性三种状态[20]。延续Shesheinski[21]的研究,江涛等通过将有限理性模型化对个体决策和集体行动进行了分析[22]。基于有限理性假设,李科等用理论模型讨论了投资者行为[23],Aghion等则探究了有限理性在市场交易行为中的作用[24]。

2.有限理性农民。理论上来说,农民自然也符合上述情形,即也存在着有限理性的问题。尽管有学者认为传统农业虽然落后,小农却仍然是一个理性的“经济人”,如舒尔茨[25]、波普金[26]等,但另一些研究发现这一观点并不是绝对的,郑风田曾提出中国农民制度理性的假说,认为农民理性与否取决于制度是否适宜[27]。熊巍指出低收入、传统观念和短视性的制约会导致我国农民的非理性表现[28]。农民在不同客观条件限制下会表现出不同的“理性限度”[29],信息闭塞和有限的计算能力也是导致农民有限理性的原因之一[30-31]。罗明忠等认为农民创业者是有限理性群体,往往基于习性、惯习产生非理性选择[32]。陈霄基于有限理性前提探究了农民宅基地退出意愿问题[33]。大量的研究也发现农民在农业融资决策[34]、土地利用[35]、生产行为决策[36]等方面均存在着有限理性的表现。综上所述,尽管存在着不同的观点,但认知条件、计算能力和外部制度导致农民决策中存在有限理性甚至非理性现象的观点,业已得到诸多学者在理论和实证层面上的认同。

3.农民的绿色农业技术采纳。绿色农业技术包括产前(新品种技术)、产中(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生物防控技术)和产后(秸秆还田技术)等一系列相关的技术[37]。作为绿色农业的重要内容[38],绿色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受到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有研究指出农民的绿色农业技术采纳主要取决于经济和非经济两类因素,而农民及其家庭特征、农户偏好对其有着不同程度影响[39-40]。具体到本文重点关注的秸秆还田技术,王舒娟等认为农民选择是对经济收益与成本的综合考量结果[41],Launio等表达了同样的观点[42],而农民个体家庭特征[43]、价值感知[44]、资本禀赋[45]等同样对秸秆还田技术采纳发挥着重要作用。此外,徐志刚等指出了秸秆还田技术的跨期属性,进而分析了经营规模与地权期限对农民采用行为的影响[46]。

基于对文献的回顾可知,至少有以下两点得到了诸多学者的认同:(1)个体行为中,利他动机是存在的;(2)完全理性所要求的完全认知在现实中难以实现。然而,现有的关于农民技术采纳的相关讨论,多暗含一个基本前提,即农民可以准确计算采纳该项技术的成本收益,并严格遵从计算结果采取行动。事实上,一方面,农民是否具有完备的认知能力和信息尚有待商榷;另一方面,农民是否完全自利,只按经济成本收益原则决策也有待考察。基于此,本文在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关注亲环境行动中农民的利他倾向与有限理性,并尝试探究其影响,以期能够为相关研究做出可能的拓展性探索,并为现实问题的解决提供有益参考。

(二)理论分析

纵观前人的研究,可以发现人的行为动机具有多样性,既有自利追求,也有利他倾向。何大安在构建有限理性的计量模型时提到“行为经济人的任何一项抉择,都是在认知局限、环境不确定和信息不完全条件下作出的”[20]。由此可见,个体的完全理性决策建立在一个前提假设和三个必要条件的基础之上,即:完全自利的行为动机假设和完全的认知能力、简明的认知对象及确定的外部环境三个条件。任何一者出现偏离均会干扰个体的完全理性决策,从而做出有限理性的选择。由此,绿色生产转型大潮中的中国农民是否会出现有限理性的情形呢?

1.从动机角度看,农民是否完全自利。假设农民完全自利,由于秸秆还田将增加农民的生产成本,而并不会带来明显的经济收益增加,因而农民往往会选择焚弃。此时,政府通过处罚补贴等经济手段调整农民秸秆处置的成本收益约束后,则可有效引导农民进行秸秆还田,完全自利的动机决定了经济手段对农民是有效的。然而,现实中尽管政府严厉禁止,秸秆焚弃却屡禁不止。因此,在还田技术采纳问题上,农民完全自利的假定也许并不准确,或者说自身经济利益并不是农民惟一的动机。对此,不妨再假设农民具有利他倾向,即农民的行为动机不仅在于实现自身利益,还会考虑并尊重他人和社会的福利。此时,若农民可明确认知秸秆还田技术的应用具有节本增效、减少污染的“好处”和焚弃可能会损害生态环境、危及他人健康等“坏处”,自然会具有较高的采纳积极性;相反,如果农民对相应的利弊等缺乏准确认知,则其积极性不高。由此,农民的认知情况则成为其是否积极采纳秸秆还田技术的关键。

2.认知情况取决于农民的认知能力及其所面对的认知对象和所处的外部环境。现阶段,我國农民群体整体受教育水平相对较低,且受限于职业性质(以体力劳动为主)、基础设施(书籍、网络等信息资源相对缺乏)等约束,应该说绝大多数农民具有不完全的认知能力;同时,秸秆还田等绿色农业技术本身尚存一些不确定性(如田间管理、具体操作、农作物影响效应及其外部性价值等),至今仍有待技术和经济领域科研人员的进一步探究,对于普通农民来说,无疑是十分复杂的。此外,外部环境方面,我国处于改革深入推进时期,经济社会各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市场体制不完善、技术和社会服务体系不健全等使得农民处于一个并非完全确定的外部环境中,分散的小农户面临着生产和市场的双重风险以及产权改革和政策变动所带来的不确定损益。由此可见,在现有的认知能力和外部环境下,农民对于绿色农业技术的认知尚不能达到完全准确的状态。基于此,本文提出假说H1。

H1:面对绿色农业技术,农民同时具有自利与利他的双重动机,囿于认知和外部环境表现为有限理性决策。

基于假说H1,本文画出了农民秸秆还田技术采纳行为决策模拟示意图(见图1)。根据图1,假如农民是完全自利,由于采用绿色农业技术会增加成本,收益并未明显增加,且绿色技术应用所带来的正向外部性为公众所共享,因而这并不符合农民完全自利的目标,因而此时农民并不会主动采纳绿色技术。但在此时,以经济利益调节为主要手段的政府干预可以改变农民的成本收益约束,有效促使其采用,其决策路径为“A-C-F-E”或“A-D-F-E”。

但是,秸秆还田推广迟缓的现状,表明上述两种决策路径并不能完全解释现实问题。因此,本文将利他倾向考虑进来,按照前文的推断,农民在对秸秆还田认知清楚并感知到绿色技术会给他人、社会带来福利增进的情形下,会积极采纳,决策路径为“B-C-E”;否则,若认知不清,则不采纳,决策路径为“B-D-F”,此时,由于问题的症结在于农民对绿色技术的福利增进效应认知不足,而非单纯的个人经济成本收益计算,因而经济手段的调控效果并不能完全扭转其选择,“B-D-F-E”的决策路径难以实现。由此可见,改善农民认知情况,调整政策,改变单纯依靠经济手段的现状,将有助于推进绿色农业技术的采纳应用。基于此,本文提出假说H2。

H2:改进农民认知状况并配合干预手段调整可促进秸秆还田技术推广应用,推动农业绿色生产发展。

二、数据与方法

(一)数据来源与样本特征

1.数据来源。本文所用数据为混合截面数据,来自课题组于2016年和2017年两个暑期开展的农户调查,具体调研地点是:2016年为山东省平度、莱西、安丘3个县级市和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2017年为河北省沧州市新华区、沧县和南皮县,安徽省灵璧县和湖北省武穴市。其中,山东、河北及安徽北部主产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兼有花生、棉花等经济作物,属典型的北方“小麦—玉米”作物种植模式;湖北省以水稻为主,同时油菜等经济作物也有种植,属典型的南方“油菜—水稻—水稻”作物种植模式,自古就有“湖广熟、天下足”的说法。上述省份分属北方旱作区和南方水田区的典型地区,将其作为主要作物秸秆利用情况调研地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参见《农业部办公厅 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试点 促进耕地质量提升工作的通知》和《湖北省农业厅关于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指导意见》。。调研采取随机抽样、入户调查的形式展开,为保证问卷质量,在正式调研前开展了预调研,并根据预调研情况对问卷进行了反复修正,同时,所有调研人员在前期均接受了包括问卷内容和调研技巧方面的相关培训。调研共得到有效问卷1 372份,问卷有效率为97.03%,具体受访农民的基本情况见表1。

由表1可知,受访农民以男性为主,占比为68.29%;年龄方面主要集中在51~65岁,占比为46.43%;文化程度方面则多为初中,占比41.11%;有66.69%的受访农民没有兼业,有13.34%的受访者有过村干部经历,包括村支书、村主任、村民小组长等。由此可见,样本农民表现出男性为主,年龄较高而文化水平较低,且无兼业的纯农户较多的特征。

(二)方法设定与变量选取

农户是否采纳秸秆还田技术是典型的二元选择变量,本文选取二元Probit模型进行考察。该模型的简化形式可以表达为:

三、结果分析

(一)利他傾向、有限理性与农民还田技术采纳的现状描述

1.农民利他倾向、有限理性现状。根据前文相关描述变量设定,本文通过算术平均的方法分别得到了农民利他倾向、有限理性各维度均值及其综合值。根据统计结果,农民的利他倾向综合值为4.35,其中,一般利他、人际利他和社会利他均值依次为4.62、4.20和4.24。可以理解为,在绿色农业技术采纳问题上,自利并不是农民的惟一动机(利他倾向为0时,可认为农民完全自利),这也恰恰是政府单一经济手段调控不能完全改变农民秸秆处置现状的原因。另一方面,农民很难做到完全理性,其有限理性综合值仅为2.67,如果以“5”表示完全理性,从均值来看,农民仅能达到一半左右的水准。具体来看,认知能力、认知对象和外部环境的均值依次为2.64、2.72和2.66,均未达到完全理性所需的条件。由此,可初步认为本文的H1假说是正确的、符合实际的。

2.农民秸秆还田技术采纳现状。为探究利他倾向、有限理性和农民还田技术采纳行为的关联,本文分别按照利他倾向和有限理性综合值对样本进行了分组,并统计了各组采纳比例,具体结果见表3。

根据表3可知,整体而言,1 372个样本中,有833个农民采用了还田技术,占比60.71%。分别来看,绝大多数农民均具有较高的利他倾向,且利他倾向与其还田采用频率表现出同向增长的关系。尽管还田比例在[3.00,4.00)的区间略有降低,但整体上仍然是上升的。由此可见,农民具有较高的利他倾向,且利他倾向或在农民绿色农业技术采纳中发挥着积极作用。

有限理性方面,样本中,多数农民位于[2.00,3.00)的区间内,频数为589个,占比最高,为42.93%。[1.00,2.00)区间农民的还田频率仅为53.57%,随着农民的有限理性描述值的不断提高,其还田比例也不断提升,当达到[4.00,5.00]时,农民已有69.44%采纳秸秆还田技术。由此可见,有限理性的确影响着农民秸秆还田技术采纳行为,可初步认为本文H2假说是正确的。

(二)回归结果与分析

为得到较为稳健的回归结果,本文采取如下策略构建Probit模型:先分别将利他倾向和有限理性的3个指标放入方程得到模型I、II,然后再将6个变量一齐纳入模型得到模型III,以综合考察二者对农民秸秆还田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进而将F4与F8引入回归方程得到模型IV,检验回归结果的稳健性。表4列出了回归结果。

由表4可知,模型III和IV的Pseudo R2明显高于模型I、II,这说明综合考察利他倾向和有限理性影响的模型构建是适宜的。综合来看,利他倾向和有限理性对于农民还田技术采纳的影响显著且稳定,具体分析如下:

1.关键变量。模型III中,F1和F2表现分别通过了10%和5%水平上的显著性检验,系数为正,表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一般利他和人际利他倾向程度越高,则越重视自我责任的实现和对他人福利的关注与尊重,由此保护生态资源与环境的动机也越强,也就更有可能采用亲环境属性的秸秆还田技术。有限理性各指标(F5、F6和F7)均通过了显著性检验,且系数为正,说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提升农民认知能力(文化程度)、增强技术易用性(认知对象)有利于促进农民采纳秸秆还田的绿色技术采用;而国家政策等外部因素的不确定性会干扰农户的技术采纳,强化涉农政策持续性与稳定性,稳定外部社会经济环境将有利于绿色农业技术在农民中的推广应用。模型IV的回归结果验证了上述结论的稳健性。

2.控制变量。兼业情况通过了1%水平上的显著性检验,系数为正,说明兼业化推动了农民的还田技术采纳。当前的秸秆还田为机械化作业,属于劳动替代型技术,具有兼业的农民放弃务工从事农业生产的机会成本较高,因而对还田这一劳动替代技术具有较高的需求,另一方面,兼业拓宽了农民的社会网络和信息渠道,利于新技术的采用。收入情况通过了1%水平上的显著性检验,系数为正,说明收入状况的改善有助于促进秸秆还田技术的采用。现阶段,秸秆还田多以服务租赁的形式存在和进行,农民需为此付出一定的货币成本,从这个角度而言,收入高的农民自然具有更高的支付能力[47],而另一方面,收入较高,则生活水平较高,生活水平高的农民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因而更愿意采用具有环保属性的还田技术。耕地规模通过了10%水平上的显著性检验,系数为正,说明耕地规模较大的农民更有可能进行秸秆还田。秸秆还田的机械化作业对耕地规模具有一定的要求,耕地规模较小,将会增加机械作业的成本和难度,因而耕地规模的扩大有助于农民采纳还田技术。

生态价值与经济价值认知均通过了显著性检验,系数为正,说明对于还田生态与经济价值认知的深化将促进农民进行秸秆还田。经济价值有利于农民逐利性行为目标的实现,而生态价值则有助于农民利他性动机的达成,因此,对二者的深化有助于农民对还田技术的采用。

此外,禁烧政策仅在模型IV表现出了显著性检验,而补贴政策也未通过显著检验,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当前的秸秆治理政策效果不甚理想或不稳定。同时,当前关于作物秸秆利用的补贴覆盖面较窄、补贴力度较低也是重要原因,根据调研统计显示,仅有5.32%的农民表示领到了相关补贴。

四、结论与启示

(一)结论

以往的农民技术采纳研究暗含农民能够准确计算采用成本与收益并严格遵从计算结果采取行动的假定,本文基于利他倾向与有限理性视角出发,利用实地调研数据,以秸秆还田为例,考察了农民绿色农业技术采纳行为,得到的基本观点如下:(1)农民自利的动机之外同时具有利他倾向,由此表明:农民“有良”,具有强烈社会福祉属性(正的外部性)的绿色农业技术在广大农民群体中具有良好的潜在认同与需求,政府调控不应只注重经济利益的调节。(2)农民囿于认知不完全和外部环境不确定所引致的有限理性问题,在“好的”生产技术面前往往表现为迟疑甚至退缩。上述两点,造成了绿色农业技术推广中政府“一头热”的尴尬局面。(3)秸秆还田的机械化作业、亲环境属性和劳动替代属性使得兼业、收入、经营规模和价值认知等成为影响农民采纳的显著因素。

(二)启示

本研究有助于理解当前秸秆还田等绿色农业技术推广中,政府经济调节手段始终收效欠佳的原因所在,同时解释了面对生态环境问题,农民并非重私利而轻环保。这有利于寻求经济和制度手段以外的农业绿色化转型的内在动力与有效途径,即强化农民认知的同时,将公共道德塑造融入乡村问题治理之中需要指出的是,作者并非主张完全依靠认知强化和道德塑造解决农民的绿色技术采用和农村环境治理问题,而是将其作为当前经济和制度手段以外的一种有益补充和辅助。。千百年来,中国传统农村孕育了充满生态智慧的“生活秩序”和以道德交往来维系的“精神秩序”,但其基础在城市化与工业化中日渐式微[48]。强化农村道德建设,将德治与法治相结合,推进着力乡风文明建设的文化振兴和追求生态宜居的生态振兴,这恰与传统乡村文化中的生态智慧和道德秩序相契合,不失为全面贯彻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选择。具体建议如下:

1.强化并完善农村社会公德规范体系,做好绿色环保相关科普宣传。在强调经济手段调节的同时,应注重发挥农村社会公共道德规范的强大驱动、约束与监督力量,通过宣传培训、表彰先进典型、监督错误行为等建立起绿色生产规范标准,促使农民形成正确的绿色荣辱观。同时,注重提高农村地区教育水平,加强科普宣传,提升农村信息化设施建设,让农民充分认知绿色农业技术,消除其后顾之忧,使绿色技术得以科学采用从而服务于农业生产绿色化。

2.持续稳定增加农民收入并健全相关政策,提供良好外部环境。应加快建设完善农业保险体系、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和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增强农民自然风险应对能力和市场驾驭能力,促进其收入持续稳定增长。进一步推进农村承包地确权工作,强化农地产权,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同时,应注重农业政策稳定性、持续性与简明性,使农民可以更好地理解并做出行为响应。此外,在具体执行中要注意因地制宜,以优化政策效果。

尽管如此,并不代表作者否认以往的基于完全理性假设前提下的相关研究及其对解决现实问题的指导意义。本文也仅是作者因循前人足迹所进行的实证研究,是从另一个角度和思路去解释问题的尝试性探索,目的在于刻画与识别农民利他倾向与有限理性的个体差异及其影响。但相应的研究结论及其对于现实问题的解释力,仍有待在今后的研究中进一步探讨和论证,这也是作者下一步的努力方向。

参考文献:

[1] 毕于运.秸秆资源评价与利用研究[D]. 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89-101.

[2] 王舒娟,张兵.农户出售秸秆决策行为研究——基于江苏省农户数据[J]. 农业经济问题,2012(6):90-96.

[3] 高新宇,曹泽远,王名哲.农村秸秆焚烧现象的环境社会学阐释——基于H村的田野调查[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6,30(9):38-43.

[4] 吕杰,王志刚,郗凤明.基于农户视角的秸秆处置行为实证分析——以辽宁省为例[J].农业技术经济,2015(4):69-77.

[5] 卢现祥,朱巧玲.新制度经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82-83.

[6] Simon H A.Models of Bounded Rationality [M]. Cambridge:MIT Press,1982:408-423.

[7] 王芳.金融理论发展的新趋向[J]. 世界经济,2002(5):23-31.

[8] Williamson O E.Markets and Hierarchies:Some Elementary Considerations [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73,63(2):316-325.

[9] 于全輝.基于有限理性假设的行为经济学分析[J]. 经济问题探索,2006(7):20-23.

[10] 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M]. 蒋自强,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5-11.

[11] 阿尔弗雷德·马歇尔.经济学原理[M]. 周月刚,译. 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10:437-439.

[12] 阿马蒂亚·森.经济行为与道德情感[J]. 经济学动态,1996(8):66-70.

[13] 叶航,汪丁丁,罗卫东.作为内生偏好的利他行为及其经济学意义[J]. 经济研究,2005(8):84-94.

[14] 史蒂芬·列维特,史蒂芬·都伯纳.魔鬼经济学[M]. 刘祥亚,译.广州:中信出版社,2007:37-39.

[15] 何大安.理性选择向非理性选择转化的行为分析[J]. 经济研究,2005(8):73-83.

[16] 杨云鹏.纳入道德偏好的“经济人”假设重构猜想[J]. 社会科学研究,2012(3):26-30.

[17] 袁艺,茅宁.从经济理性到有限理性:经济学研究理性假设的演变[J]. 经济学家,2007,2(2):21-26.

猜你喜欢
有限理性绿色技术秸秆
秸秆计划烧除 吉林打算这样干
环境管制对黑龙江省制造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影响分析
地方政府不当干预对产能过剩的影响分析
九台区秸秆利用取得新成效
法律家长主义的合理性及其限度
风景区潮汐性人流与可移动建筑设计研究
SONG OF SMOG AND FIRE
“绿色”技术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物联网环境下基于演化博弈的动态频谱分配算法
万能秸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