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量对低出生体重仔猪死亡率、断奶重和初乳摄入量的影响

2019-10-28 03:30孙留霞孙灵灵
中国饲料 2019年18期
关键词:初乳哺乳摄入量

李 嘉,孙留霞,孙灵灵

(周口职业技术学院,河南周口 466000)

断奶仔猪死亡率是养猪业一个重要的经济和福利问题。挤压、饥饿和寒冷是仔猪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早期充足的能量供应对新生仔猪的生存至关重要。新生仔猪需要能量来维持生命活动。新生仔猪的能量需求必须通过身体储备和初乳来满足,但由于糖原储备迅速消耗,新生仔猪体内蛋白质分解代谢较低,只有一小部分低脂肪可用来动员产生能量。此外,高产母猪由于产仔数提高,仔猪出生体重降低,导致出生时能量储备更少。因此,初乳所提供的能量对新生儿生存至关重要。与正常出生体重小猪相比,极低出生体重(<1 kg)仔猪死亡风险升高,因为其初乳摄入量的竞争优势低,能量需求高,机体能量储存少(Devillers等,2011)。由于极低出生体重仔猪的比例随产仔数的增加而增加,因此需要采取相应策略来降低低出生体重仔猪断奶前的死亡率。

目前,市面上有几种能量补充剂,其功能是改善新生仔猪的能量状况和存活率,但缺乏相应的试验数据证明其有效性。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能量补充剂对极低出生体重仔猪死亡率、日增重和断奶体重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 将56头母猪随机分到对照组和处理组,连续一周每天24 h对母猪进行监控。根据该周产仔情况,分别将22头母猪分到处理组、24头母猪分到对照组。母猪分娩时,人工辅助分娩仅在两仔猪产程间隔超过1 h才进行。试验共选择出生后的646头(对照组340头,处理组306头)活产仔猪,在第一次哺乳前称重。极低出生体重仔猪是指出生体重<1 kg的活产仔猪,低出生重仔猪是指出生体重为1~1.2 kg的活产仔猪。试验期间处理组在仔猪出生8~12 h后口服3 g/头能量补充剂,其脂肪酸组成见表1。

1.2 参数比较 从出生到断奶,每天早晨记录死亡猪只数,计算哺乳第3、7和21天的累积死亡率。所有仔猪在出生后24 h、第一个活仔仔猪出生后24 h和断奶当天立即分别称重。考虑到断奶日龄的差异,通过Douglas等(2013)的方法将断奶体重归化到平均断奶21 d的体重,采用调整后的断奶体重计算日增重。采用Theil等(2014)的动力学模型计算初乳采食量。初乳产量为仔猪初乳采食量的总和,采用仔猪出生体重变异系数和初乳采食量变异系数分别对产仔数的均匀性和初乳采食量的均匀性进行评价。

表1 试验能量补充剂脂肪酸组成

1.3 数据分析 能量补充和死亡率之间的关系通过优势比量化(Dohoo等,2009)。采用线性混合回归模型研究断奶体重、日增重、每头仔猪初乳摄入量、初乳产量和初乳摄入量均匀性与处理和出生体重类别之间的关系。采用单变量线性混合回归模型评价处理与各因变量之间的相关性,P<0.05表示有显著差异。

2 结果与分析

2.1 试验参数描述性结果 由表2可知,本试验共选择46头母猪,其中母猪产活仔646头,死胎45头。处理组包括22头母猪、306头活仔猪和20头死胎,其中306活产仔猪包括72头出生重极低和77头低出生重仔猪。对照组包括24头母猪、340头活产仔猪和25头死胎,在340只活产仔猪中,极低出生重仔猪81头,低出生重仔猪74头。母猪平均胎次为4±0.3(1~9),妊娠时间为(114±0.2)d(111~ 117 d),母猪所产死胎数平均为1±0.2(0~4)。产仔数和断奶时仔猪数分别为14±0.3(10~18)和10±0.4(5~15)。仔猪平均出生体重为(1.23±0.028)kg(0.827~ 1.631),窝产均 重(17.15±0.527)kg(11.30~27.36),产仔重平均变异系数为(22±0.9)%(12~ 36)。一般而言,至第 3、7天和21天的死亡率分别为20%、24%和28%。仔猪断奶平均重(5.43±0.066)kg(1.30~ 9.38),日平均增重(211±3.1)g(19~ 412)。每头仔猪初乳平均摄入量(380±5.7)g(0~ 823),每窝初乳平均摄入量(4479±148.2)g(2229 ~ 6922)。一胎初乳平均采食量的均一性为(33±1.7)%(12~ 63)。

表2 对照组和处理组母猪生理参数

2.2 能量补充对出生重低仔猪哺乳3、7和21 d死亡率的影响 由表3可知,哺乳后3、7和 21 d死亡率分别为20%、24%和28%。对于极低和低出生重仔猪来说,处理组哺乳第3天的优势率为4.88%,比对照组高1.94倍(P=0.07)。总的来说,处理组仔猪存活优势率较对照组提高1.46倍(P=0.06)。能量补充较对照组对极低出生重仔猪哺乳7和21 d存活优势率显著提高4.04和3.59倍(P<0.05)。对照组与处理组对低出生重仔猪哺乳7 d存活优势率的影响无显著差异(P>0.05)。总的来说,处理组和对照组对仔猪哺乳7 d存活优势率的影响无显著差异(P>0.05)。

2.3 不同因变量描述性统计和单变量分析结果由表4可知,仔猪断奶平均重(5.43±0.066)kg(1.30~ 9.38),日 平 均 增 重(211±3.1)g(10~412),每头仔猪初乳平均摄入量(380±5.7)g(0~ 823),每窝仔猪初乳平均摄入量(4479±148.2)g(2229~ 6922)。初乳摄入量的均匀性为(33±1.7)%(12% ~ 63%)。处理组断奶体重[(5.15±0.091)kg]显著低于对 照 组 [(5.69±0.092)kg](P < 0.05)。 处理组与对照组对仔猪日增重、初乳摄入量的影响均无显著差异(P>0.05)。处理组母猪初乳产量[(4284±191.7)g]在数值上较对照组低[(4657±220.7)g](P > 0.05),但处理组母猪初乳产量变异系数较对照组更小。

表3 能量补充对出生重低仔猪哺乳3、7和21 d死亡率的影响

表4 从46头母猪及其产的646头仔猪不同因变量描述性统计和单变量分析

采用单变量分析,仅保留断奶体重,并进一步分析结果见表5,结果显示,能量补充与出生体重类别对断奶体重的影响无显著交互作用(P>0.05)。项目 斜率 标准误差 自由度 LSM P值

表5 以断奶重为因变量,试验处理和出生体重为自变量的多元混合线性回归分析

3 讨论

3.1 死亡率 在本研究中,能量补充是降低极低出生体重仔猪死亡率的有效方法。由于存活到第3天需要足够的能量,补充能量确实能改善新生仔猪的能量状态。能量补充剂主要由中链脂肪酸组成,Lee和Chiang(1994)很好地证明了中链脂肪酸很容易被新生仔猪用作一种能源。因此,极低出生体重和低出生重仔猪总死亡率较低的趋势可能是由于能量补充剂满足了其能量需求。此外,极低出生重仔猪的死亡率在第7和21天的死亡率仍然较低。本试验中仔猪死亡率总共为30%,可能是由于试验过程中对仔猪进行了严密监护。

3.2 断奶体重,日增重和初乳摄入量 能量补充似乎没有改善断奶体重,同时由于日增重两组无差异,处理组断奶体重较低可能是处理组断奶前极低出生重仔猪死亡率较对照组低的结果。处理组断奶时极低出生重仔猪比例越高,断奶体重越低是因为出生体重与断奶体重呈正相关。以往研究都是通过(Devillers等,2004)回归方程来估计初乳摄入量,而本研究中初乳的摄入量是通过Theil等(2014)的动力学模型计算的。从Devillers等(2004)的方程可以看出,由于母猪活动改变,仔猪初乳摄入量通常会被低估,而Theil等(2014)的方程准确定量了正常哺乳和母猪活动时仔猪初乳摄入量。初乳摄入量取决于母猪生产初乳的能力以及仔猪从乳房中吮吸初乳的能力。但在本研究中,补充能量对出生体重极低仔猪初乳摄入量无显著影响。初乳摄入量在幼崽中是高度可变的。在本研究中,处理组初乳的摄入量在数值上比对照组更均匀,因此应根据仔猪的出生体重相对于仔猪的平均出生体重来选择仔猪,而不是根据仔猪的绝对出生体重来选择。

4 结论

综上所述,能量补充通过为极低出生体重仔猪直接提供能量而不是通过提高初乳摄入量来降低其断奶前的死亡率。由于仔猪死亡率除了经济问题外也是一个福利问题,而且极低出生重仔猪在高产母猪中较常见,因此,养猪户可以在实际生产中实施能量补充这一措施来提高断奶前的存活率。

猜你喜欢
初乳哺乳摄入量
会哺乳的树
初乳口腔护理对早产儿呼吸系统发育的影响
用初乳进行口腔免疫护理对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影响
哺乳母猪的饲养管理要点
早期初乳口腔内滴注对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喂养管理的影响
初生犊牛喂初乳注意事项
平躺,一个错误的哺乳姿势
中国人盐摄入量依然超标
营养与健康
与乳母谈哺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