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系辽宁棚户区改造践行新时代责任担当
——记以阜新市为代表的辽宁省棚户区改造系列项目咨询工作

2019-10-28 01:02辽宁省国际工程咨询中心有限公司
中国工程咨询 2019年10期
关键词:阜新市棚户区辽宁省

文/辽宁省国际工程咨询中心有限公司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唐代诗人杜甫这一千古绝唱,已在辽宁省变成美好的现实。辽宁作为老工业基地,实现振兴任务千头万绪,异常艰巨而繁重。辽宁省委、省政府认为,让改革的成果真正惠及到普通百姓,是振兴的出发点与归宿点。要把棚户区群众最困难、最直接、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居住问题作为头等大事来办。于是,棚户区改造被列到了全省“1号工程”的重要位置上。在这项民心工程中,辽宁省国际工程咨询中心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辽咨中心)发挥了工程咨询独特的价值与作用,交出了一份亮丽的答卷。

百里矿山变为百里棚户区

“物阜民丰,焕然一新”,拥有这个美丽名字的城市是辽宁省阜新市,号称百里矿山、因煤而兴,以5.5亿吨的煤炭供给量,为新中国的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当年,为了提高煤炭生产效率,矿区单位在矿山周围建设了大量的简易住房,为矿区工人和家属提供了生活场所。但是随着地下煤炭资源开采临近枯竭和经济发展转型,煤炭经济已经不复往日荣光,昔日引以为傲的百里矿山,变成了年久失修、生活艰辛的百里棚户区。棚户区内,水电气等基本生活条件很难得到保障,雪上加霜的是,不断地开采形成了100平方公里的采空区和沉陷区,地质条件的恶化使得棚户区中的危房数量大大增加,甚至威胁到了居民的生命安全。

因此,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迫在眉睫,随之而来的棚户区改造也成为了阜新市乃至辽宁省的“1号民生工程”。

工程咨询助力“1号民生工程”

由于棚户区贫困人口规模大,地方财政困难,一些政策落实不到位,导致棚户区的犯罪率比正常的地方要高十几倍,刑事犯罪、自杀、学生辍学等严重社会问题时有发生。

为解决棚户区存在的问题,2004年,辽宁省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城市棚户区改造有关问题的通知》,提出了“提高认识、明确任务”“广开渠道,加大资金筹措力度”“政策扶持,积极推进棚户区改造”“统筹规划,搞好棚户区改造配套建设”“依法运作,确保社会稳定”“加强领导,明确责任”等要求。2005年原建设部印发了《关于推进东北地区棚户区改造的指导意见》,进一步为阜新市的棚户区改造提供了政策支撑和方向指导。

2005年,按照省委、省政府领导及省发展改革委的要求,辽咨中心编制了《辽宁省棚户区改造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中论述了辽宁省棚户区的现状和改造的必要性,明确指出:棚户区改造是改善城市弱势群体居住条件的一项惠民工程,是缓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棚户区的改造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是振兴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规划》进一步明确了棚户区改造的规划范围、总体安排、货币化安置方案、规划总投资及资金来源,分别对沈阳市、抚顺市、本溪市、阜新市、辽阳市、铁岭市、朝阳市、葫芦岛市棚户区改造给出了具体方案,并对建设内容和改造措施、环境消防及劳动安全卫生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论述。

辽宁省各市按照此《规划》,拉开了轰轰烈烈的棚户区大规模改造行动的序幕。

同年10月,按照《规划》要求,阜新市棚户区改造一期工程项目正式启动。

“辽宁模式”打造全国棚改样板

阜新棚户区改造项目,虽然有了国家政策和领导支持,但是操作起来还面临着许多具体的困难和挑战,这就使得该项目具有许多新的要求:一是阜新棚户区分布广,改造需要逐步进行。把该项目建成标杆,要让先改和后改享受同样的改革红利,这就要求该项目必须要精益求精,经得住考验。二是阜新棚户区改造面积大、任务重,不能只依靠财政资金支持,还要使改造后的棚户区形成可持续的发展环境。三是棚户区内弱势人口多,低保户及低保边缘户高达总住户的75%,需要通过适当的政策,保证其改造期间的基本生活。四是要进行长远规划,充分利用现有基础设施或后续建立的基础设施,提高后续商业开发价值。五是确定建设方案时应注重合理性和可行性,充分考虑到阜新紧张的财政收支状况和艰巨的棚改任务。

11月7日,辽咨中心受辽宁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指派,邀请辽宁省、阜新市有关部门的领导和专家,共同对阜新市煤矿棚户区改造项目进行了实施方案审查工作。参会专家分二组实际调查了阜新市平安、五龙、新邱、孙家湾、高德、城南小区,对小区的建设方案特别是国家计划投资部分(小区配套设施用房中的基础设施用房、小区内基础设施、小区外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等)的合理性和工程量的真实性进行了核查,并且重点关注了拆迁小区是否具备商业开发价值、棚户区与煤炭棚户区的关系、煤矿棚户区中安置AB级户数与采煤沉陷区治理中的AB级户数关系等问题。中心对实施方案的工程规模和主要内容部分提出了修改意见,修改后拆迁户数86401户,拆迁建筑面积274.8万平方米,新建13个住宅小区,新建住宅小区总建筑面积530.3万平方米,其中住宅建筑面积473.93万平方米。共安置居民86401户,230939人,其中AB级住户9133户。同时建设若干公共服务设施,共计学校19所、医院4所、幼儿园11所,建筑面积21万平方米。

辽咨中心核定的《阜新市煤矿棚户区改造实施方案》最终被辽宁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并迅速推进。紧接着,辽咨中心又在后续的几年内,对该项目的二期、三期、四期工程进行了可研评估和初设审查,并进一步对阜新市城市棚户区改造项目提供了深入的咨询服务。

据不完全统计,阜新市棚户区改造已经完成近20万户,搬迁规模达到了城市搬迁人口的一半以上,大部分居民只付出了每平米200多元钱就搬进了市场价格近十倍的新居。同时,政府还出台很多配套设施,促进贫困居民就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周围商业价值。

阜新市的棚户区改造不仅造福了当地群众,也为相似地区的改造工作提供了借鉴和参考。来自全国各地的取经城市络绎不绝,这些城市大多是面临相同问题的资源枯竭性城市,而以阜新市为代表的棚户区改造“辽宁模式”,为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发展建设提供了绝佳样板。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刘元春认为,棚户区改造是城镇化推行过程中重点率先启动的工程。而“辽宁模式”的棚户区改造通过土地重新规划,产业结构及商业开发等方式,获得了很好的资金补充,为推进全面的棚户区改造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根据《光明日报》2012年的报道,通过大规模的棚户区改造,辽宁省211万棚户区居民改善了住房条件,居住面积由实施改造前的户均39平方米增加到棚改后的57平方米。

中央党校《理论前沿》调研组曾对辽宁棚户区改造进行了深入调研,调研组认为辽宁省采取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公众参与等方式,对棚户区进行改造,取得了三重功效:一是解决了一大批工矿企业职工的住房困难问题,使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切实改善,促进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二是切实调整了住房供应结构,客观上还对抑制城市总体房价起到了有效的调节作用;三是集约节约了土地,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空间,从而促进和带动了相关产业发展。

辽咨中心在辽宁省棚户区改造行动中深度参与,业务领域既有前期的整体规划编制、项目评审,又包括工程招标、造价、监理等,涉及项目百余个,发挥了工程咨询决策参谋的重要作用。以过硬的专业技术、良好的敬业态度、高尚的职业操守,践行了公正、科学、独立的原则,获得了各级政府部门、项目单位、百姓群众的一致好评。

作为工程咨询行业中较早成立的综合性工程咨询机构,辽咨中心对这个行业有着更深层次的理解和诠释。目前,辽咨中心已经完成转企改制,未来,中心会以行业最高标准要求自己,勇担社会责任,争做行业典范。在喜迎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日子里,辽咨中心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猜你喜欢
阜新市棚户区辽宁省
奇妙的音乐盒
阜新市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量评估
图解辽宁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
辽宁省阜新市粮食局 加强粮食流通监管机构和执法制度建设
棚户区改造被设限
辽宁省各级工会收看十九大开幕会
阳光照进棚户区
关于阜新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感知分析
国家与陕西签订棚户区改造目标任务26.7万户
薄熙来:辞别地方另有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