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与简映衬有讲究

2019-10-28 02:13鲁益超
中国收藏 2019年8期
关键词:佛像底座器物

鲁益超

虽是辅助的角色,但器座的选择、制作绝不简单,几乎所有的器物制作工艺都可以在器座上找到。稳固承载,是对器座最简单直接,也是首要的要求。比如现存最大的玉雕作品《大禹治水》玉山子,重达5吨多,200多年来始终巍然耸立,承载它的铜铸器座功不可没。更有甚者——著名的元代玉雕“渎山大玉海”,历经数百年,同为独山玉料的器座也依然在发挥着它的历史使命。可见,要想器物成为传世名品,搭配一件结实耐用的器座是必不可少的。

结合材质的特性,有的器座凭借简单的设计构造实现了最大限度的稳固承托。如文房器中常见的插屏以薄透为佳,不论镶嵌瓷板、名贵木料还是紫石材质,均看似弱不禁风。欣赏插屏重在其画工、雕工或天然石材纹理,故以素面或纹饰简约的带侧槽屏座为多见,既衬托了插屏,又洋溢着浓厚的文人气息。

观赏太湖赏石,讲究的是外形轮廓跌宕多姿,上下左右孔窍相通、天然成趣,令人联想无穷。此时如能觅得一件案面厚实,且造型简洁雅致、饱满朴拙的石座,则更能突出奇石的瘦、露、透,一并置于庭园中,上巧下拙,别有情致。

对于寿山石和竹木牙角等杂项器而言,因其材质特性易于雕琢刻画,常做繁复工艺,有细若游丝处,极难保其周全。于是要配以素雅的锦布器座,既材质轻便柔软,可防日常磕碰,又充分承托器物,可使人倾心把玩。

除去赏玩,器座在生活中也被赋予了很多实用功能。很多看似简单随意的器座,所承器物一旦“落座”,立马展现出非凡品位。比如精心培育的植物盆栽,花盆底可以垫上一块泥陶砖为座。不仅可以更好地凸显兰花身姿的挺拔,颇具古意,泥陶砖吸水性强,又正好可以吸收浇花溢出的水分,不使桌面沾水损坏。又有,在简约素雅的明式木器座上摆放“炉瓶三事”,屋内香气四溢,正可以携友闻香品茶。还有,即便是略有残缺的雕塑造像,若无法完全修复,通过简约支架和底座的合理搭配,依然可以在对比中让人领略造像的精湛工艺,且更显岁月沧桑的厚重感。

前人对于器座装饰有着独特的执着和坚守。比如台北故宫博物院曾展出其收藏的千年名品“北宋汝窑水仙盆”时,观众可以同时欣赏到乾隆时期为它所定制的紫檀描金底座。水仙盆造型和釉色极佳,配以紫檀描金底座,色深沉映襯雨过天晴之釉色,底座又细致描金,微泛金光,对应器型,以繁衬简却不夺其荣光,高妙者作也。有意思的是,对于此盆,乾隆十年(1745年)五月时曾传旨:“将猫食盆另配一紫檀木座,落矮些,足子下深些,座内安抽屉。”因此可以看到,该座蕴含玄机,有可打开的匣屉,里头收纳了一册乾隆临摹宋代四大书法家作品的《御笔书画合璧》。

再以被称为“缓慢的艺术”雕漆为例,一件完整的作品出炉,至少需要三年以上的时间:在器物胎骨上层层髹红漆,少则八九十层,多的可达一二百层,至相当厚度,待半干时描上画稿然后雕刻。面对如此一件来之不易的漆器佳作,恐怕也只有同样难得的漆器座可以与之匹配。工匠在漆器座上也雕刻传统纹样,如以山水、花卉为题材,饰以回纹、水纹等锦纹,不仅纹饰繁缛、细腻,还具有耐酸、耐碱、耐温的显著实用特性,器座一体,工艺尽显,所以才能历代珍视。

广泛使用的木器座因稳定耐用,常被用于和玉器、铜器等各类珍贵器皿搭配。木材便于雕琢,黄花梨、紫檀等名贵木料,掏、雕、刨、铲、镟、斗、挖等工艺手法能得以尽情施展。根据所承托器物的形状,可以随形雕刻山石树木、流水花草、花枝果品,更可以雕刻体现一路连科、吉祥如意、福至眼前等中国传统吉祥题材。这些题材的雕琢使用,既使得器座造型丰富生动,又在为器物提供支撑的同时,增添了一份独特意境。

还有另一类特殊的器座,即佛像底座。从研究资料来看,中国早期佛像多采用四足方座,后来在此基础上有了束腰式,并加进一些图案装饰,这其中便有莲瓣纹。而大家熟悉的佛像坐于仰莲之上的表现手法,始自唐代。佛像的器座制作还需考虑佛教故事等情节和象征意义的建构,如莲花座,既是器座,也是佛像的重要组成部件,且莲花座材质丰富多彩。一件工美、质精的莲花座,或金银、或陶瓷、或木料制作而成,承托的不单是一件佛像本身,更是一种虔诚的寄托。

俗话说“因器配座”。器座与主体器物的和谐搭配,要凭借工匠对器物内涵和风格的总体判断、进退有度的微妙拿捏,才能让文雅与实用的相得益彰。如果承托较重的器皿,器座往往需要预留凹槽,并与器足准确对位,不失整体的稳重大方:如果承托的是浅色器具,则器座以深色为好。可见,器座的选材选用、工艺投入都并非独立,必须与其搭配的器物相协调,衬其美、补其弱,才能诠释出和谐的生活智慧。

猜你喜欢
佛像底座器物
身如器物
器物之心
漫话国宝·陕西历史博物馆
佛像面前的 菩萨
可以360度旋转的智能鱼缸
船底座星云
器物之心
佛像面前的菩萨
关于佛像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