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舆论在救灾中的作用研究

2019-10-28 12:15柴观珍王杰王晶
理论观察 2019年8期
关键词:陕甘宁边区救灾

柴观珍 王杰 王晶

摘 要:新闻舆论在防灾救灾过程中的作用毋庸置疑。抗日战争时期,《新中华报》作为陕甘宁边区党和政府的喉舌,每当重大自然灾害发生之时,它积极披露灾情,唤起社会的同情;详细报道救济情况,提高灾民战胜灾难的信心;报道防灾措施,起到了积极防御,未雨绸缪的作用。《新中华报》关于陕甘宁边区防灾救灾工作的报道,对于今天新闻舆论的救灾宣传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新中华报》;陕甘宁边区;救灾

中图分类号:G2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19)08 — 0108 — 05

由于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等因素,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灾害频发的国家。正如习近平所指出的,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这是一个基本国情。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以中华民族复兴为己任的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扶贫济困,改善民生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尤其是抗日战争时期,日寇侵略,灾害频仍,天灾人祸相互交织。为此,中国共产党在陕甘宁边区实施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救灾措施,其中利用新闻舆论进行救灾宣传就是当时极具特色的一种方式。抗战时期的《新中华报》作为陕甘宁边区政府机关报和中共中央机关报,其紧随抗战形势和革命任务的变化,服务服从于抗日民族战线大局,高度关注国计民生,每当灾害发生,及时大量报道灾情灾况及边区救灾措施和成效,不但为边区的根据地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具有重大的现实借鉴意义。

一、《新中华报》关于灾情及救灾工作的报道

1.客观披露灾情,唤起社会同情

抗战时期,国内外矛盾错综复杂,战火纷飞,社会动荡。国民党政府为了掩盖矛盾,粉饰太平,对于自然灾害的报道总是遮遮掩掩,谎报瞒报,使得广大百姓不明真相,往往贻误救灾最佳时机,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极大损失。与此相反,每当灾害发生,作为边区喉舌的《新中华报》总是及时报道災情、灾况,使民众及时了解灾情的性质、原因、危害程度,从而及时采取防范措施,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同时也可以唤起社会同情,让更多的民众参与到救灾工作中来。

1940年,陕甘宁边区相继遭受了严重的旱、水、雹、风、病等自然灾害,尤以6、7、8、9月最为集中,致使边区各县损失极大,给人民生产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困难。为了引起社会各界高度关注,1940年7月到9日的《新中华报》连篇累牍地报道了当时的灾情:延河水猛涨为灾,泛滥之广为二十年来所未有,沿河居民损失极大,很多的庄稼都被冲坏了。继大雨之后,陕甘宁边区各县又冰雹成灾,各地损失惨重:“华池……打死羊30只,牛3条,驴3头。……志丹……88个村庄,均遭雹灾,深处积雹尺余。”〔1〕此外,新宁、安定两县在雹灾后也遭受了极大地损失:“据统计,受灾者,共238户,1,388人。现该地人民,无现口之粮,约三分之二,纷纷请求救济。”〔2〕而作为重灾区的志丹县更是在旱、水、雹灾后损失惨重,“据初步统计,单以水灾及雹灾一项损失,全县已达6,000余畝,作价100,000元。其中以一三区临近河川之地,损失最大。计一区被水冲去羊1371只,驴21头,牛12头,猪12只,人4名,受灾248户,灾民458民。三区受灾126户,灾民690名。”〔3〕伴随旱、水等灾害而来的是各种流行传染病,《新中华报》在1940年9月26日接着报道“延安等县又发生脑脊髓膜炎及猩红热等瘟疫,仅盤龙一区,及死人500余”〔4〕。

2.及时报道救济情况,以安定民心

自然灾害的发生不仅对人、财、物造成巨大损失,还会造成严重的社会恐慌,使民众被恐惧的阴影所笼罩。通过对灾荒救济情况的报道,可以驱散民众心中的恐惧,给民众带来希望。所以,《新中华报》大篇幅地报道了当时的灾荒救济情况。具体内容如下:

(1)关于政府拨款救济的报道

抗战爆发后,陕甘宁边区连年遭受着严重的自然灾害以及日伪军的进剿和国民党的封锁,出现了大批的灾难民。为了改善灾难民的生活状况,边区政府在经济极度困难的情况下,多次拨发赈款用以救济。据《新中华报》1940年6月14日报道:鄜县政府为救济外地逃到边区的灾难民及本县贫民和抗属,特拨1,600元充作赈款;1941年1月23日报道:边区政府为扩大农业生产,救济边区以外的难民贫民,特拨专款100,000元。此外,为了更好地发挥赈款的作用,《新中华报》还多次刊发赈款发放办法和注意事项。如1936年边区田禾欠收,导致1937年很多群众没有饭吃,而边区政府经济条件有限,所以在拨款救济的时候只能先救济最没有办法的那部分人,但是在实际发放赈款过程中却没有很好的注意到这一点,对此,《新中华报》在1937年6月16日的《救灾中应注意的事》一文中强调指出:“……但是我们办救济的没有充分注意这点,还相当的犯了平均主义错误。使那些最没有办法的难民每人也只分得三两毛钱仍旧是饿肚,我们目的不是在分的匀,而是要解决一些人的饥饿问题。今后如还有救济款发下,一定不可再这样做。”〔5〕《新中华报》通过对政府拨款救济情况的报道,安抚了民心,提高了民众战胜灾难的信心。

(2)关于节省救灾的报道

1940年,绥德、榆林一带,旱灾尤为严重,民众生活极为困难,“某村二十九家中有十三家缺米,三家讨饭,某家七口人,八天只吃七斤米”。〔6〕为了缓解这一灾情,救济灾民难民,边区政府发起了节省救灾的号召。1940年6月28日,《新中华报》发文要求各机关团体积极响应边区党政军民的联合号召,来一个一两米运动。这一号召发出后,迅速得到了各机关、团体、学校的积极响应,《新中华报》趁热打铁,又做了大量的后续报道,如:《响应一两米运动救济绥德分区的灾民》、《保卫管节省粮食两万八千两救济绥德灾区同胞》、《马列学院省粮十担女大发动节省竞赛救济绥德分区灾民》、《抗属也关心绥德災胞工艺社响应节食赈灾》等。通过这些报道极大地调动了边区各机关团体节省救灾的积极性,使得边区形成了节约粮食、救济灾民的热潮。

(3)关于募捐救济的报道

边区的绥德、清涧等地区由于遭受反动力量的多次围剿进攻,使得大部分农民脱离生产,再加上1936年庄稼欠收,到1937年,粮食极度缺乏,造成了严重的灾荒,在清涧城内甚至出现了饥民抢粮的现象。边区政府虽然进行了救济,但问题并未彻底解决。为了帮助灾民走出困境,边区互济会发起了募捐救济活动,得到了各区的大力支持。《新中华报》在1937年6月23日对募捐成绩进行了公布,延水互济会所获成绩:“中区苏票大洋30元,粮23斗,黄河区苏票大洋9元粮数斗,清延区苏票大洋10元粮x斗,永胜区粮xx,永远区大洋12元粮x斗,县级机关白票17元,且这些粮食已经有计划的分配于红属灾难民了”〔7〕。1938年,延川县清延、永勝、东阳三区秋季歉收,群众生活难以为继,为了赈济当地灾民,延川县政府发起了募捐救济活动。对此,《新中华报》在1939年3月16日刊载的《延川县府募米二百石解决难民生活发动难民参加生产》一文中作了详细报道:“延川县清延、永勝、东阳三区因去年秋季歉收,群众生活发生很大困难……特呈请边区政府批准,在各区发起征募二百石细米,一百元大洋,以便救济该边区群众,现已征募足数……。”〔8〕《新中华报》通过对募捐救济的报道,为人们树立了榜样,宣传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互济精神。

(4)关于安置灾难民的报道

抗战时期的陕甘宁边区各地均有灾荒发生,所以出现了大批的逃难者,对此边区政府高度重视,积极采取一系列措施救济安置灾难民。1937年6月23日,《新中华报》公布了苏维埃政府为安置难民所采取的办法:不仅要给难民分配以适当的住所,还要给难民分配土地,并由当地群众互济会帮助他们耕种。1940年12月26日的《新中华报》转载了民政厅对甘泉安置难民的指示:“一、对新来难民,应即举行入籍登记,作为当地居民……。二、集合一部分劳动力较强之难民,由公家资助,创立新村,进行开荒及开办纺织社等……。”〔9〕1941年2月2日,《新中华报》报道了边区青年救国会协助政府,在延安县中区牛田寺,青年农民学校周围,筹办了几个难民新村,并且决定在当地建立一个大规模的青年农场,吸收难民共同生产。

3.詳细报道预防措施,以防灾减灾

灾后救助十分必要,但终归是治标之举,故灾前防御,防患于未然,才是治本之策。因此,《新中华报》也对边区政府的灾害预防工作做了宣传报道。

(1)注意卫生,防止疫病

“由于历史的关系,边区民众至今仍存在着不讲究卫生的习惯,人与牲口居住很近,病人不隔离,随地吐痰,随处大小便,不洗澡,也很少换衣服。这些都给细菌一个很好地繁殖机会,也就使得传染病容易流行。”〔10〕所以,边区非常有必要开展卫生防疫工作。为此,《新中华报》在1939年5月16日刊文,将传染病视为第二敌人,介绍了传染病的传播、危害以及消灭方法,让民众了解了卫生防疫的重要性。为了进一步做好卫生防疫工作,《新中华报》刊登了边区政府开展卫生防疫工作的具体指示:“(一)进行公共清洁打扫运动。(二)进行个人清洁运动。(三)进行掩埋死物运动。(四)当传染病发生时宣传群众隔绝与病人的往来,宣传群众对病人不要求神要吃药。”〔11〕此外,该报在《天花预防法》等文中还发布了科普性的卫生常识,以提高民众的防疫水平。由于边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卫生防疫工作的开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如1940年9月19日的《新中华报》报道:在留守兵团军医处加强所属卫生工作之后,各军驻区的营房皆宽敞清洁,卫生常识亦多能普遍深入,以致疾病大量减少。

(2)植树造林,兴修水利,防水抗旱

中国的水旱灾害尤其严重,植树造林,兴修水利是抗旱防水,标本兼治的有效措施。1938年12月10日的《新中华报》刊文指出,边区耕地渐小,河流日益淤塞,水旱灾濒临,其原因之一就是没有森林,所以提倡在边区进行植树造林。而一些地方因为森林茂盛,才会雨量调顺,很少甚至没有发生过旱灾。继而提出建议:其他各地应多注意培植,以调节气候,减少旱灾。此外,兴修水利自古以来也是抵御水旱灾较为有效的方法。为了让民众了解兴修水利的益处,《新中华报》多次报道边区兴修水利的计划和成绩,如1939年9月29日报道指出,建设厅预计修水利二千亩,开发长十五里之水渠一条。1937年6月13日报道:“甘泉县二区一乡的群众,为了防止今年的旱灾,积极进行修理水利,截至最近止,已修好四十余埫……。”〔12〕这些报道让民众认识到了植树造林、兴修水利的重要性,起到了积极的号召作用,从而动员边区人民积极参与到植树造林,兴修水利的活动中来,对边区水旱灾害的防止起到了积极作用。?

二、《新中华报》救灾宣传的特点

抗战时期《新中华报》的救灾宣传发挥了舆论导向的功能,为边区的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做出了重大贡献,并在报道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显著特点。

1.注重宣传的时效性

自然灾害的发生往往迅疾而猛烈,所以对于灾情需要做出及时的反应。《新中华报》虽然经费和撰稿人员紧张,但极为注重宣传的时效性,往往能将灾情及时的披露出来。如1937年6月18日,延川西区在下雨后不久又下大雹。《新中华报》于1937年6月29第二版《大雹成灾》一稿中即对灾情做了具体报道:“……大者如拳,小者如蛋,直下了半个多钟头,把夏苗秋苗打的根苗不见,当地农民因今年的灾荒极重,更加上雹灾,秋收绝望,惊慌万状……延安县中区一二三乡于二十三日亦遭雹灾,秋收夏收亦已完全绝望。”〔13〕通过这样的报道,及时披露灾情,以免错过救灾时机。

2.灵活整合信息素材

作为根据地党和政府的喉舌,《新中华报》巧妙地整合信息素材,以减轻灾情给民众带来的心理影响。如1937年7月6日的《新中华报》,先是真实地报道了横山县的遭灾情况:“横山是沙漠地方,粮食生产是异常缺乏,不料七月十八日起至二十五日止,每天下午降冰雹,有碗大的,有拳头大的,四、五、六、七、八等五个乡都遭雹灾,八区草沙畔地方曾打死农民三个,今年秋收大部分已无希望了。”〔14〕 让人们了解了灾情的严重性,但又在同一日同一版刊登了《雹雨后的几个意见》,对灾后的救治办法提了三点有效意见,给人们以希望。后来,又分别在1937年7月13日的第二版、第三版刊登了《救济災雹呵!》、《救济被雹灾的红属工署》两篇报道,描述了救灾成效。这样的报道既让百姓认识到了灾害的严重性和救灾的重要性,又树立了人们战胜灾害的信心,减轻了灾害给人们造成的心理影响。

(三)善于利用权威信源

灾害到来时,由于恐慌无助,人们极易听信谣言,这时候权威信源就显得十分重要。权威信源既能安抚民心,又能有效地引导舆论导向。《新中华报》经常刊载政府与机关、个人重要的往来信函、领导人参与救灾的情况等,破除了谣言,稳定了民心。如1940年7月30日,《新华日报》刊载了中央党校致边区互济会的信函,在信中,中央党校表明愿将两月节省所得捐作赈粮,救助绥德等地的受灾同胞。1940年8月20日,又刊载了保育院致边区党委、边区政府的信函,保育院表示,全体工作人员决定每日节省一两米并继续两个月,以节省全数献给灾区的同胞们。1939年10月6日,《新中华报》又刊文报道了毛泽东同志特捐款一万元并代购赈米三万元,赈济绥德、榆林一带灾民。《新中华报》对领导人和机关团体节约救灾的救灾报道,树立了党和政府的威信,增强了民众战胜灾难的信心。

(四)注重对先进典型的报道

《新中华报》通过对救灾典型事迹的报道,不仅能够起到安抚民心的作用,而且能够为社会各界树立榜样,推动民众积极参与救灾。如1937年6月16日,《新中华报》表扬了甘泉县一农民,在苏维埃政府号召下,一个人捐出粮食三石救济当地灾民;1937年8月13日,又褒扬横山县在赈济过程中做法得当,取得了良好效果,红属难民均说政府公道,并将之经验加以总结推广,其具体做法是“首先召开了各区内务科联席会议,讨论了救济的办法,先给该区发了的款子,区一级按照买粮价格,如数买成粮食,又将各地红属难民彻底统计清楚,按有办法与无办法的程度高低分成等级来救济,使最困难的红属难民解决了目前的困难,在赈款中没有丝毫舞弊情形发生。”〔15〕

三、借鉴《新中华报》报道救灾形式,发挥新时代大众媒介的在防灾救灾减灾工作中的作用

在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尽管,新闻舆论载体的多样性与抗日战争时期不可同日而语,然而,报纸作为新闻媒介的主要形式,仍然发挥着无可取代的作用。《新中华报》的宣传救灾的形式、特点、经验,在当代防灾救灾工作中仍有借鉴意义。

(一)利用新兴媒体的快捷便利,提高救灾工作的时效性

自然灾害发生时,时间就是生命。灾情披露的越及时,信息发布的越详细真实,救援工作就会越迅速、越有效。抗战时期的陕甘宁边区也正是由于能够利用报纸及时的披露灾情,才得以更好地完成边区的救灾工作。如今通信技术已经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涌现出了许多的新兴媒体,包括网络媒体和移动媒体。网络媒体主要有搜索引擎、门户网站、电子邮件、网络社区、博客、网络视频、网络电视台、互联网电视等。移动媒体主要有手机短信、手机彩信、手机广播、手机电视、微博、微信、新闻客户端等。这类新兴媒体由于采用了全新的技术,通常也具备交互性、超媒体性等传统媒体所不具备的传播特性,与传统的报纸相比能够更加快速便捷地进行信息发布,并且其覆盖面积较之报纸也更广,影响力也更大,而且也更符合当代新生受众的价值观。但是,这些新型媒体形式与报纸相比也有其局限性,比如有些新兴媒体由于盲目追求实效而缺乏必要的审核程序,忽视了新闻报道的严谨性,等等。面对随时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我们在利用新媒体及时发布灾情的同时,需要借鉴报刊的经验,慎重核实情况,避免失实报道,以造成不良后果。

(二)科学运用议程设置,增强宣传效果

议程设置是大众传播的重要社会功能和效果之一,20世纪70年代,美国传播学者麦库姆斯和肖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在公众对社会公共事务中重要问题的认识和判断与传播媒介的报道活动之间,存在着一种高度对应的关系,即传播媒介作为“大事”加以报道的问题,同样也作为大事反映在公众的意识中;传播媒介给予的强调越多,公众对该问题的重视程度越高。正如《新中华报》在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救灾宣传过程中,根据救灾需要,合理的整合素材信息,将正面新闻以集中的、大篇幅的方式、安排在比较醒目的位置加以报道,以此将民众的关注点吸引到积极的消息上来,从而弱化灾情带来的消极影响。尤其是现代社会,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媒体信息量越来越大、传播速度也越来越快,要想增强救灾宣传的效果,就更加有必要注重科学运用议程设置。所以,在新形势下,一旦发生自然灾害,媒体就应该及时的、重点的刊载政府救灾的方针政策,不断跟进报道救灾进展,增加救灾过程的透明度,减轻灾情给人们造成的负面影响。

(三)利用权威信源,把控舆论方向

权威信源是指拥有较高的社会地位或比较专业的组织和个人发布的信息及言谈举止。它具有更大的影响力,能有效的引导社会舆论,从而改变众人态度和观点。《新中华报》也正是因为善用权威信源,很好地引导了社会舆论。随着时代发展,通信技术突飞猛进,正以传播的快捷性、互动性、全球性、及时性等优势锐不可挡地对社会的政治、经济、生活和文化全方位地产生巨大影响,媒体传播的新时代已经到来。但不可否认的是,新媒体可能使一些非权威信息,甚至谣言,先入为主地传播开来,左右人们的判断和选择,还可能引起“滚雪球效应”和“群体极化”现象。尤其是在媒体对救灾工作开展越来越重要的今天,每当灾害发生时,总有一些别有用心之人利用现代媒体的便捷性来散布谣言,并迅速扩散。这样不仅会引发社会的恐慌,而且会造成大量人、财、物的浪费,影响救援行动的顺利实施。所以,在自然灾害发生时,媒体应该对权威信源多加利用,防止谣言的出现与传播,从而把控好社会舆论方向,将社会舆论引向正确的、健康的方向。

(四)重视典型报道,发挥榜样力量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榜样不仅是一面镜子,也是一面旗帜。习近平在2016年7月部署抗洪工作时指出:“要加强对防汛抗洪抢险救灾的宣传报道,向全社会广泛宣传第一线涌现出来的英雄模范和先进典型,对表现突出的集体和个人要予以表彰和嘉奖,弘扬正能量,激励广大干部群众把各项工作做好,确保经济社会发展良好势头,确保社会大局稳定。”〔16〕毛泽东也曾说:“在一切活动中找出几个令人满意的和令人不满意的典型例子,经过深入研究,总结经验,得出具体结论,以求得必要的工作改進。”〔17〕在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整个救灾宣传过程中,《新中华报》都十分重视对救灾典型的报道,通过报道,不仅表扬了救灾过程中涌现出来的模范,而且很好的起到了激励作用,促使社会各界参与到救灾中来,同时也为其他各地提供了经验借鉴,为边区的救灾工作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所以在当今的救灾工作中,我们仍有必要对救灾过程中涌现出的先进人物、模范事例进行报道,从而通过榜样的力量营造出一种积极的氛围,形成一种精神力量,推动救灾工作的顺利进行。

〔参 考 文 献〕

〔1〕边区各县冰雹洪水成灾,损失田禾财务众多,边区政府电请中央政府救济〔N〕.新中华报,1940-07-30(03).

〔2〕新宁安定两县雹灾损失极重〔N〕.新中华报,1940-08-09(03).

〔3〕旱灾之后继以水灾,志丹受损失最大〔N〕.新中华报,1940-09-22(03).

〔4〕旱水雹风雨病六大灾害先后袭来,全边区灾情均极严重,灾民达六十万嗷嗷待哺〔N〕.新中华报,1940-09-26(03).

〔5〕救灾中应注意的事〔N〕.新中华报,1937-06-16(02).

〔6〕响应一粒米运动救济绥德分区的灾民〔N〕.新中华报,1940-06-28(03).

〔7〕互济会募捐救济灾难民〔N〕.新中华报,1937-06-23(01).

〔8〕延川县府募米二百石,解决难民生活,发动难民参加生产〔N〕.新中华报,1939-03-16(03).

〔9〕民政厅指示甘泉安置难民办法〔N〕.新中华报,1940-12-26(03).

〔10〕紧急的防疫工作〔N〕.新中华报,1940-05-17(03).

〔11〕卫生突击〔N〕.新中华报,1937-03-09(04).

〔12〕甘泉县增修水利〔N〕.新中华报,1937-06-13(03).

〔13〕大雹成灾〔N〕.新中华报,1937-06-29(02).

〔14〕雹灾遍及横山县〔N〕.新中华报,1937-07-06(03).

〔15〕这样赈济才对哪〔N〕.新中华报,1937-08-13(04).

〔16〕习近平.全力做好防汛抗洪抢险救灾〔J〕.广东水利水电,2016,(07).

〔17〕毛泽东文集(第3卷)〔N〕.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189.

〔责任编辑:侯庆海〕

猜你喜欢
陕甘宁边区救灾
拥抱
论“三三制”原则在陕甘宁边区廉政建设中的作用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过载栈
从陕甘宁边区到解放前甘肃老区的扶贫工作回顾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私营商业发展的政策动因及启示
延安时期基层参议员的社会生活论略
救灾“吉祥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