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元明 承先之恩 启後之学

2019-10-28 18:05卢庆霖廖冬梅
今日华人 2019年11期
关键词:病患跆拳道教学活动

卢庆霖 廖冬梅

跆拳道

自外可使人在运动中强身健体

自内则倡导通过武道养性修身

将来自肉体和精神的锤炼有机结合

辅以恰当的耐心指教

使跆拳道在社区生活中起到维繫团结的作用

令礼仪、耐心、克己、坚毅等品质

在青年人群体当中

获得传递,产生影响

进而为社会的和谐贡献力量

这是他从事多年的事业,也是他的理想

在运动中修身养性

跆拳道自上世纪六十年代诞生至今,以其自外整合了东亚武技刚毅洒脱的格斗艺术,自内秉持着“始於礼,终於礼”的武道精神的特点,在世界范围内获得了广泛的欢迎,深受受众的喜爱和认可。经过多年发展,跆拳道在2000年时,因兼具运动性、娱乐性和观赏性的原因,开始成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並逐渐跻身世界主要的搏击术种的行列。

强身健体,养性修身……在跆拳道运动自身蕴含的特点以外,如何为其赋予更多的含义,使其可以产生更为广泛的积极影响,这是刘元明先生坚持探索的问题。2018年,他在结束了为期十五年的纪律部队的工作以後,以跆拳道黑带五段的身份,创办道馆“承·跆拳道”並出任馆长。至此,自他在1997年获得黑带段位並担任教练工作以来,期间虽有中断,但他在跆拳道教学领域积攒的经验已经超过了二十年。

承·跆拳道学员群体以儿童及青少年为主。对於道馆经营,刘元明先生在其中寄予了意味深长的愿景。他说,跆拳道不仅是一种运动的方式,它还能为人提供一个与人相处的空间,使学员在倡导礼仪和坚韧的氛围中,得到来自前辈的谆谆教诲,收获与同龄人之间的友谊。这便为跆拳道运动赋予了特别的含义,使其可以通过正面的引导,为社会带来有建设性的积极影响。

谈及为学员带来正面引导的具体措施,刘元明先生介绍说,这一方面需要教练自身严於律己,以榜样的力量对他人起到带头作用;另一方面,他现在採取的方法是通过和区议员合作,使教学活动可以在社会上获得推广的同时,得到来自议员的监督和配合,以此确保“引导的力量”起到的正面作用。“自小在一个健康的圈子中成长,将为学员建立起与社会上的联繫,其所带来的影响,虽然不能保证为学员带来成功,但可以防止他在人生中走上歪路。”

秉持着这番理念,刘元明先生为他的跆拳道教学活动持续赋予了附加的价值,将积累的心理学知识充分运用到实际。对学员父母,他注重适时地帮助对方注意到学员成长中的心理隐疾,在调解亲子关係,或帮助少儿保持健康的心理活动中发挥着积极的影响;对学员本身,他以向他人表示感谢为例指出他的理念说,重要的是使学生明白一件事值得他们道谢的原因,而不是机械性地重复“谢谢”两个字,这样才能使他们树立正确的认识,並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与能力。

“能影响一个人变好,对我来说这就是最大的快乐。”刘元明先生说。今天,随着培养的学生群体在规模上的不断扩大,看着学员们在“强身健体”和“修身养性”上的双重收穫,见证着“承·跆拳道”在社区生活中扮演着愈发重要的角色,刘元明先生的教学理念正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他就这样通过跆拳道运动,力所能及地承担起一份属於个人的社会责任。而谈及这番理念的由来,刘元明先生说,那还要从他在多年的警员生活中积累的阅历开始说起。

在服务中体察人心

2003年,随着刘元明先生做出了考入香港警察学院的决定,他的生活第一次变得稳定起来——往後十五年间,他作为警察机动部队人员(PTU)往返於香港警区各处,並先後在柴湾警区,香港仔警区和交通岗位上任职。

身处於纪律部队的多年经历,使刘元明先生直观地观察到了社会上存在的诸多问题。为子女均在卻无人照管的老人家料理後事,为行动不便卻突发疾病的老人家提供帮助,安抚或控制情绪激动的精神病患者,调解家庭和街坊生活中的矛盾纠纷……刘元明先生事无巨细地列举着他处理频率最高的几类问题,並总结说:“或许在很多人的观念里,警察存在的目的是为了对抗罪恶,但实际上,服务市民才是警察真正从事的工作。”而正是在维持社会治安的活动中,刘元明先生逐渐练就了一种日後将被他运用到教学活动中的敏锐洞察力。

安抚或控制精神病患者是刘元明先生最手到擒来的工作。他回忆说,面对情绪激动的精神病患者,警察所要做的工作不仅是平息事态,还要确保病患会在事後前往医院检查病情。如果病患不配合警方工作——这种情况总是佔多数,警方有权强制将病患押送至医院,可强制往往会带来更激烈的矛盾。令刘元明先生感到自豪的是,他总能充分调动个人的同理心理,运用换位思考的方法,在完成任务的同时照顾到病患的情绪,使事件在和平的状态中结束。“我理解病患的难处。我既希望防止他们威胁社会治安,又希望使他们自身可以得到善待。当我使他们的情绪获得平复以後,我常用的办法是让他们明白:在医生面前,自己主动前往医院报告相比被警方押送到医院,将使他们得到更多的信任,避免医生因他们情绪上的激动而错估了病情的严重程度。”

纪律部队工作时服务市民的经历、处理警情时换位思考的能力等就这样综合作用在刘元明先生身上,使他积累了大量为人处世的经验,学会了準确探查人们内心中隐秘的情绪。他在创办了承·跆拳道以後,将这种能力运用到了日常的教学活动当中,在辅导孩子的同时,为家长提供着建议,並在和家长的交流中,共同发现着孩子身上无论是来自青春叛逆,还是遭遇校园欺凌後产生的心理偏差,以此为孩子提供最有效的帮助。如此,他以跆拳道馆作为平台,为跆拳道教学活动赋予着更多的价值,並将他自青年时代开始通过跆拳道活动获得的温暖和力量,向下继续传递。

在传承中生生不息

十四岁那年,刘元明先生第一次接触到系统的跆拳道练习。他回忆说,那一年他的家境急转直下,为了节省开支,他的课外兴趣班从小提琴转为学费更为低廉的跆拳道。跆拳道课上,随着他和师父对彼此的了解进一步加深,师父在得知他的家境之後,便开始为他在青年中心缴纳学费。他说,他在师父手下学习了三年的时间,但他与师父之间亦师亦友的感情卻一直维持到现在也不曾改变。

而在持久的师徒关係之外,跆拳道运动还为刘元明先生带来了一段美妙的缘分。通过跆拳道,他结识了他的妻子——资深跆拳道教练及东区跆拳道会主席潘莹芝女士,他们组建了一个美满家庭,育有两个活泼可爱的女儿,並在今天共同经营着承·跆拳道。通过跆拳道,他收获着来自朋友的友谊和关爱,並将他的师父和师公等前辈身上一脈相传的教学精神继续传播,並继续发扬光大。

“承先之恩,启後之学。”视前人留传下来的一切为一种恩泽,心怀感恩,接受传承,刘元明先生以这八个字,诠释着他经营“承·跆拳道”所怀抱的理念和期望。他解释说,“承先”指承传父母、师长和家国之先,他们分别代表着个人在不同的成长阶段所拥有的动力,是個人得到培育的前提;一位教练、一位师父在跆拳道教学活动中所做的不仅是在传授自身所掌握的技能,更是在将前人的精神继续传承,並使後人理解“传承”一词所蕴含的意义。通过传承,个人微薄有限的力量得以在一代又一代的前赴後继当中得到累积,产生愈发深远的影响。这支持着刘元明先生在个人的跆拳道经营理念当中倾注着他全部的教育热情,支持着他为跆拳道的文化推广、青年人的身心健康以及由此带来的社会和谐,不断贡献新的力量。

猜你喜欢
病患跆拳道教学活动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培优辅差小组教学活动的实践研究
跆拳道奶奶
基于核心素养之自主发展的教学活动设计
介入治疗及护理知识科普
嘻哈跆拳道
超大号病患
肺心病的护理措施都有哪些
以数学类绘本为载体的幼儿园教学活动探究
都市“病患”解救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