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世界赛事名城建设助力成都突围发展

2019-10-28 06:03鲍明晓赵剑缘
先锋 2019年9期
关键词:名城体育赛事成都

鲍明晓 赵剑缘

全球城市的竞争潮流涌进,世界城市网络的节点城市纷纷依托独特的功能优势建立流量、声量和势能。成都创建世界赛事名城,通过体育赛事独有的魅力及传播方式,推动城市迈向可持续发展的世界城市,让成都这座千年古城与世界相连,是城市突围发展的创新之举。

世界赛事名城助力成都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

创建世界体育赛事名城,将助力成都突破都市圈层发展空间,由区域中心向国家中心城市转变。大型国际体育赛事作为促进都市建设发展的“助推器”,举办大型赛事所建设的现代化国际体育场馆,推动城市的新功能空间的形成与发展,既注重满足国际体育大赛功能的要求,又强调场馆与周边环境的和谐共生。北京举办1990年亚运会完善了三环、四环沿线的交通布局,2022年冬奥会将打通串联河北的首都环线;天津举办2017年全运会投入使用了47个场馆,其中21个新建场馆在“后全运时代”实现与高校教学需求、专业体育训练、基层全面健身活动、体育产业的发展相结合。通过合理布局大型体育场馆和重大体育赛事,拓展城市的发展空间,完善城市的交通、通讯、安保、绿化的基础建设,重塑产业经济地理,打造有机融合、良性循环的产业生态链生态圈,助力成都突破区域中心向国家中心城市转变。

创建世界体育赛事名城,发展体育赛事经济,将促进举办城市体育产业全面发展,激活全国重要的经济中心建设。大型体育赛事作为眼球经济,能极大程度地汇聚公众的注意力,以赛事流量撬动新常态消费增量,将高水平赛事的影响力转变为高质量发展的推进力,为城市在消费升级大背景下培育发展新动能、厚植竞争新优势提供了全新战略路径。纽约马拉松,2015年的5万参赛者中有25000名跑者是外国人,在纽约创造的当地消费税和住宿税总额达2220万美元,5万名选手一共捐出3450万美元的慈善金额,纽约马拉松拉动的经济消费达4.15亿美元。举办大型体育赛事,带动举办城市体育人口的增加,促进体育竞赛表演、体育健身休閑、体育用品和体育消费等体育产业的迅猛发展,并带动服务业、房地产、传媒和环保行业的快速发展。

创建世界体育赛事名城,建设国际门户枢纽城市,将提升成都世界文化名城形象,推动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工业化时代,城市形象的代表是产业集群,如汽车、钢铁;后工业化时代,城市形象切换为体育、文化、艺术类“大事件”的象征,以新的符号重塑城市形象、促进城市转型。例如英国著名的钢铁、煤炭之城谢菲尔德,在资源枯竭时期通过建设大型体育场馆,着重打造斯诺克赛事,输出商业管理经验,转型为英国著名体育城市。成都通过承办大型体育赛事,对标纽约、伦敦、巴黎、东京等全球顶级城市,结合川菜、火锅、熊猫、盖碗茶的地方文化,以体育为纽带传播文化理念,传递成都蜀风雅韵、包容友善的开放城市形象,推动多元文明的融合碰撞,从而塑造城市理念,增强城市影响力,提升成都城市的国际形象。

创建世界体育赛事名城,以人民为中心,将增进人民的体育福祉,推动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体育作为城市文明进步、和谐发展的关键要素,是人民幸福生活的重要保证。承办大型体育赛事将以满足人民群众对健康生活的需求为目标导向,推动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有助于加快体育融入市民生活的进程,营造健康运动场景、提升全民身体素养、推广健康休闲方式。

建设世界赛事名城的“成绩单”给成都的自信与底气

大型综合性赛事和高级别单项赛事的举办,是对城市经济实力、城市文化品位和城市管理能力的综合考验,也是对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城市品质提升的有利促进。成都市自2017年提出建设世界赛事名城的城市品牌以来,在国内和国际的体育城市发展排行榜上获得了亮眼的“成绩单”,据人民网公布的“2017最具体育活力城市排行榜”,成都市在全国334个地级行政单位及4个直辖市中城市大赛项目上的排名居全国第6,仅次于北京、上海、天津、南京、深圳,在总排名上成都名次连续三年提升,可看出成都体育赛事基础较好,群众参与度较广,体育活力较强。在世界著名体育市场情报服务商Sportcal发布的2019全世界赛事影响力(GSI)的城市榜单,共有全球90个国家和地区的641个城市参加竞争,成都从2018年的第89名直线拉升至第28名,与北京、南京一同入围前30名。据Sportcal高级分析师科林·斯图尔特表示,成都排名的大幅提升受益于成都不断办赛的尝试,当今成都已经转为一个“国际赛场”。

积极申办、引进、举办国际大型体育赛事是当前全球主要体育城市的共性特征之一。经过三年的努力,成都培育世界赛事名城的国际化品牌赛事已初具规模,2018年成都共举办国际比赛23项次,全国比赛48项次,省市级比赛210项次,形成了成都国内国际相结合的赛事规模结构体系;赛事国际化水平较高,23项国际赛事共吸引全球近百个国家和地区的6万余名选手来蓉参赛,其中单项赛事成都国际马拉松参赛国家数最多达到了54个;构建了多类型的体育竞赛表演格局,已举办各级别网球赛事,如ATP125成都国际网球挑战赛、ATP250成都公开赛等,并借助龙门山、都江堰及天府绿道等自然资源禀赋,利用户外山地及水上资源的优势举办中国·成都(彭州)龙门山国际户外生态三项赛、中国·都江堰(虹口)国际漂流大赛;成都作为“棋城”,举办各类国际棋牌赛事的种类及规格也在逐年递增;举办“熊猫杯”国际青年足球锦标赛、成都国际名校赛艇挑战赛等以青少年为主要参赛人群的比赛,符合成都年轻、青春、活力的城市定位。

在综合性大型运动会的承办上,成都在2019年8月刚举办完世界警察和消防员运动会,世警联合会主席拉瑞·柯林斯盛赞成都为80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的近万名选手“举办了史上最棒的一届世警会”,在世警会期间成都市接待海内外游客1304.6万人次,同比增长37.3%;实现旅游总收入234.8亿元,同比增长82.9%。境内外媒体报道超过3000篇,“世界警察和消防员运动会”微博话题阅读量达4.5亿人次。同时成都接连拿下2021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以及2025年世界运动会的举办权,是提高城市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的契机,更是对成都提升办赛能力的集中检验,而各项国际赛事的完美举办让世界有更充分的理由去期待成都办成具有国际标准、中国风格、巴蜀特色的一流体育盛会,在世界舞台上充分展示新时代中国城市的新形象、新风采。

猜你喜欢
名城体育赛事成都
“防护纺织名城”新名片
2022年冬奥会对中国体育赛事转播的影响
首届侨商经贸合作暨创新名城推介会在宁举行
北威州名城名展
穿过成都去看你
成都
体育赛事品牌化发展研究
在成都
畅聊体育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