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结双层组织在毛精纺设计中的应用

2019-10-30 07:31曲晓静沈兰萍刘刚中
山东纺织科技 2019年5期
关键词:表里上机纱线

曲晓静,沈兰萍,刘刚中

(1.西安工程大学,陕西 西安710048;2.山东南山智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山东 烟台265706)

1 引言

传统毛精纺面料设计追求品质感,而现代人们的服装消费理念不仅追求品质,同时也要求时尚个性和功能性。为了应对这种市场变化,毛精纺面料在维持原有品质的基础上,需增强面料的设计感,让其更加时尚,织物的组织结构设计便是其中一种方法。

接结双层组织具有相对独立的表里两层,每层由各自独立的经纱和纬纱交织而成,再通过接结系统将两层相连[1]。因表层和里层相对独立,可分别织造不同的质地和花型[2],因此接结双层组织的面料设计非常灵活多变。

针对目前的市场需求,基于接结双层组织的设计特点,本文设计了三种接结双层组织应用于毛精纺织物的实例,以期综合利用双层组织的优势,突破传统毛精纺面料设计,开发品质高档、功能丰富、风格多变的毛精纺双层面料。

2 表里撞色双层精纺毛织物的设计

2.1 设计思路

秋冬季休闲西服面料,织物表面平整,具有表里两层风格一致但颜色不同,身骨挺括、蓬松、绒感的特点。面料做成上衣后,在领子、袖口等翻出的部位会形成撞色效果,增强服装的设计感。

2.2 设计要点

毛精纺双层织物要求保证平整度且表里风格一致,则表里层的纱线、组织结构和密度这三个设计元素需分别一致。

此织物设计时,表里层纱线的原料、细度、结构完全一致,表里组织结构皆为2/2斜纹,表里排列比例按照1∶1设计,以保正反纱线交织的密度一致。

选用8.3 tex涤纶长丝做接结纱,纱线强度高,细度细,接结牢固且易隐藏,接结点正反分布均匀,不影响每层织物缩率。

2.3 产品规格设计

2.3.1织物规格

原料:18.5 μm羊毛100%;纱线细度:25 tex×20 tex;平方米重量:265 g/m2。

2.3.2纱线设计

表层纱线:原料使用18.5 μm羊毛100%,经纱单纱12.5 tex,捻度760 捻/m,捻向Z,股线25 tex,捻度940 捻/m,捻向S;纬纱20 tex,捻度920 捻/m,捻向Z。环锭纺纺纱方式,混灰色。里层纱线:经纬纱线分别同表层经纬纱线工艺,橘黄色。接结纱:8.3 tex灰色涤纶长丝。

2.3.3密度设计

上机经密×纬密:486 根/10 cm×494 根/10 cm,上机幅宽:180 cm。图1为产品上机图。

图1 表里撞色双层精纺毛织物上机图

2.4 生产技术难点及小结

此双层织物表里层结构一致,利于织造。上机经纬密度偏大,采用适合高密、色织织造的多尼尔织机织造;后整理需先对坯布采用安哥拉定型工艺,防止其在后整理过程中产生纱线移位,导致呢面产生云斑疵点,之后采用轻缩绒后整理工艺,防止产生正反面相互钻毛现象;织物成品表面平整,具有轻微绒感,接结密实,表面不漏点,不钻毛。

3 防风保暖双层精纺毛织物的设计

3.1 设计思路

冬季大衣面料,表层平整光洁、纱线交织密实,具有一定的防风效果,里层蓬松柔软、有绒感,具有一定的保暖作用,面料总体具有一定的防风保暖功能,可代替部分双层复合面料。

3.2 设计要点

织物整体平整,但表里层的风格不一致,则表里层的纱线、组织结构和密度这三个关键设计因素必须相应变化。

表层密实则表层纱线结构紧,交织密,里层疏松则纱线结构松、绒感强,交织疏松。因此表层选用高捻度、细度细的纱线,里层选用低捻度、细度粗的纱线,表层组织结构选用交织最为紧密的1/1平纹,里层选用相对较松的2/2方平组织。最后为了达到表紧里松的效果,表里按照2∶1比例设计,使表层的密度是里层密度的2倍。

为了保持面料的紧密平整,接结纱选用表纬,可保持与表层纱线缩率一致。反面结构松,因此接结点需非常密实,保持反面织物结构稳定。

3.3 产品规格设计

3.3.1织物规格

原料:16.5 μm羊毛45%,19.5 μm羊毛55%;纱线细度:(20 tex+55 tex)×(20 tex+55 tex);平方米重量:380 g/m2。

3.3.2纱线设计

表层纱线:原料使用16.5 μm羊毛100%,单纱10 tex,捻度900 捻/m,捻向Z,股线20 tex,捻度1000 捻/m,捻向S,紧密纺纺纱方式,藏蓝色。里层纱线:原料使用19.5 μm羊毛100%,单纱27.5 tex,捻度510 捻/m,捻向Z,股线55 tex,捻度530 捻/m,捻向S,环锭纺纺纱方式,墨绿色。接结纱:使用表层纬纱。

3.3.3密度设计

上机经密×纬密:465 根/10 cm×500 根/10 cm,上机幅宽:180 cm。

图2为产品上机图。

图2 防风保暖双层精纺毛织物上机图

3.4 生产技术难点及小结

因织物表里层纱线结构差异较大,因此采用分区穿棕方法,里层纱线粗穿到后排棕框,利于织机效率提高;后整理缩绒后,正面烧毛使表面光洁,反面起绒使反面具有蓬松绒感;织物成品表面光洁紧密,反面蓬松绒感,防风保暖效果良好。

4 时尚泡皱双层精纺毛织物的设计

4.1 设计思路

秋款时尚西服面料,表层起格型泡皱,休闲风格,里层平整。做成休闲西服后,衣服表层有泡皱效果,时尚个性,里层平整,衣服贴服有型。

4.2 设计要点

毛精纺泡皱双层面料,里层织物收缩大,表层收缩小,表里层缩率形成差异,才能形成表层起泡里层平整的效果。因此表里层的纱线,组织结构和密度至少需要一个具有差异,才能使表里织物缩率不一致。表层使用普通毛精纺纱线,里层使用收缩率较高的氨纶包芯毛精纺纱线,使纱线缩率形成较大差异,同时都采用1/1平纹组织,表里比例按1∶1以保证表里层密度相同。

根据织物表层格型泡皱的风格要求,经纬各选一根表层和里层纱线,采用自接结的方法,使织物表面形成格子效果。

4.3 产品规格设计

4.3.1织物规格

原料:18.5μm羊毛98%,氨纶2%;纱线细度:25 tex×25 tex;平方米重量:250 g/m2。

4.3.2纱线设计

表层纱线:原料使用18.5 μm羊毛100%,单纱12.5 tex,捻度760 捻/m,捻向Z,股线25 tex,捻度940 捻/m,捻向Z,紧密纺纺纱方式,藏蓝色。里层纱线:原料使用18.5 μm羊毛100% 与3.3 tex莱卡,纱线25 tex,捻度900 捻/m,捻向Z,包芯纱纺纱方式,藏蓝色。接结纱:表里层各选用一根经纱和一根纬纱做自接结。

4.3.3密度设计

上机经密×纬密:360 根/10 cm×340 根/10 cm;上机幅宽:210 cm。

图3为产品上机图。

图3 时尚泡皱双层精纺毛织物上机图

4.4 生产技术难点及小结

此织物反面纬纱弹力大,因此穿后排棕框,利于织机效率提高;后整理经洗呢后里层的氨纶纱收缩造成表面会有泡皱现象,需做高温定型工艺,以保持泡皱的稳定性。禁使用罐蒸定型工艺,此工艺会将泡皱压平,失去面料的风格。面料成品表层起格型泡皱,里层平整。

5 结语

通过设计实例可知,在毛精纺双层组织的设计中,影响织物风格主要的四个点是纱线、组织结构、密度和接结点。当表里层的纱线、组织结构和密度分别一致,搭配使用接结纱接结的方法,可获得平整、正反风格一致的毛精纺双层面料;当纱线、组织结构和密度变化其中一个因素,另外两个因素相应调整,使织物缩率达到相对平衡的状态,搭配使用接结纱接结的方法,可获得布面平整同时正反面具有差异化风格的毛精纺双层面料;当纱线、组织结构和密度,改变其中至少一点,使表里层面料缩率差异化,搭配自接结的接结方法,可获得具有起皱效果的毛精纺双层面料。

双层组织应用于毛精纺面料的设计中,不仅可以增加毛精纺织物的功能性,还可以丰富毛精纺织物的花色设计和风格设计。市场上毛精纺织物功能化、休闲化趋势正逐渐显现,接结双层组织的设计必将发挥作用。

猜你喜欢
表里上机纱线
周金应
摩擦电纱线耐磨性能大步提升
标准化护理程序对体外膜肺氧合术患者上机各阶段用时的影响
山河“表里”——潼关,岂止是一个地理的“关”
针织与纱线
曹永华
上机数控“可疑”的高毛利率
纱线与针织
纱线与针织
从肺肠ERK信号转导通路的变化探讨“肺与大肠相表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