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称呼义小句双及物构式有效性解析

2019-10-30 07:21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3期
关键词:变元句法结构谓词

魏 烨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师范学院,河南三门峡 472000)

所谓表称呼义小句指的是汉语中“球迷叫他射门机器”和英语中“She called them all idiots”之类的小句。在梳理以往研究的基础上,笔者曾在自己2016 年发表的论文中指出这类小句属于汉语双及物构式的一个典型示例[1],因为从汉语语法的角度讲,句中“他”和“射门机器”都是谓体“叫”的宾语,其中“他”指人,是近宾语,“射门机器”指物,是远宾语;吕叔湘[2]和李临定[3]将以这类动词构成的VN1N2 称为“称呼类”双宾语句,认为其是双宾语句的典型示例之一。从英语语法的角度讲,英语中“She called them all idiots.”之类的小句有不同的分析,即“them”和”all idiots”分别作谓语动词”called”的宾语和宾语补足语,“all idiots”不再是宾语了,而是宾语的补充成分,对宾语“them”进行补充说明;虽然英语中这类小句谓语动词后面跟的不是两个宾语,但其结构符合双及物构式的句法结构VN1N2,因此也被归类为双及物构式的典型示例之一。但笔者在之后的文献查阅以及相关研究中,发现这类小句和典型的给予类双及物构式在语义方面还是存在着区别的,其是否应归属于双及物构式还有值得商榷的地方。

一、表称呼义小句的语义分析

从上述阐述中不难看出,之所以将表称呼义小句划归双及物构式,主要的原因在于其句法结构符合典型的给予义双及物构式句法结构,但我们知道,构式之所以成为构式,是因为它不仅有它特有的句法结构,还有它特有的功能配置,也就是说,构式是形式与功能的统一体;构式是通过句法结构和功能配置共同完成其表征人类经验意义的功能的。因此单从句法结构的相似性不能判定一个小句就属于某一构式。笔者拟采用两种不同的语义分析模式来分别验证表称呼义小句是否真正属于双及物构式。

(一)述谓结构分析模式

Leech 的述谓结构分析是其继成分分析之后提出的一种语义分析模式,是Leech 为了像描述词的意义那样描述句子的意义而提出的;因为前者只能根据对比特征的组合描述分析词的意义,但却不能用于分析整句的意义。述谓结构是一个范畴,包括变元和谓词两个逻辑语义单位,它们和句法单位并没有直接的一一对应关系;其中谓词是述谓结构中的关键成分,支配对其有从属关系的变元,并决定变元的数量和性质;根据不同的谓词,述谓结构也可分为二位述谓结构和一位述谓结构,二位述谓结构中,谓词支配两个变元,一位述谓结构中,谓词支配一个变元;按照Leech 的观点,再复杂的句子都可以采用二位的分法。所有的二位述谓结构都包含一个DIRECTION 的关系特征,决定了整个述谓结构的“方向性”。我们用a,b,c 等表示变元的变项,P.Q.R.等表示谓词的变项。来看一下述谓结构分析模式的具体应用:a.John made Bill angry.

由此可以看出,该句包含了两个变元,分别是John 和Bill,包含了一个支配性谓词made,其语义描述为CAUSE,两个从属性谓词BECOME和ANGRY,其中BECOME 为隐含谓词,表示“因为John 的缘故(John 做了某事),致使Bill 生气了”,该句是一个右向句,John 是起因,是句子的起点,Bill 生气是结果,是句子的终点。

图1 a 句解析

上述复杂句子的二位分法分析模式如句b:

b.It is possible that the prisoners were executed before the president arrived.

图2 b 句解析

从该二位分法的述谓结构分析模式可以很清楚地看到英语句子表达的层级关系:首先是一级主句It is possible that-,接着是二级主句,包含一个以EXECUTE 为谓词的小主句和一个before 引导的时间状语从句,因此二级主句的谓词自然就是BEFORE 了,该复杂句的第三级即是对二级句中的主句和从句分别进行谓词和变项确定的分析了,因其主从句的先后性,谓词EXECUTE 先于谓词ARRIVE 而排在了左边;从变元来看,该复杂句包含了三个变元,其中两个是实实在在的变元prisoners 和president,一个为虚变元,即动作execute 的执行者,虽然这个虚变元在句法上未得到表达,但可以觉察到它的存在。

(二)述谓结构分析模式的应用

述谓结构分析模式主要是针对句子意义的分析描述而提出的,因此选用这种分析模式可以抛开表称呼义小句具有双及物构式句法结构VN1N2的表象,深入句子语义内部考察其是否也具有与双及物构式一样的语义描述。首先来看一下典型给予义双及物构式的语义描述。

c.John gave the dog a bone.

图3 c 句解析

典型给予义双及物构式实例John gave the dog a bone 中,包含了三个变元John,the dog,和a bone,一个支配性谓词gave,语义描述为CAUSE,即a 变元John 通过gave 这个动作引起了一件事,也就是b变元the dog 得到了c 变元a bone,其中的谓词Q(RECEIVE)为隐含谓词,受谓词P(CAUSE-gave)支配。再来看称呼义小句的语义描述。

d.She called them idiots.

图4 d 句解析

e.球迷叫他射球机器。

有人可能会提出,类似两个小句为什么会有两种不同的语义描述?这要看小句本身隐含的意思。在d 句中,我们只知道she 给了them 一个idiots 的称谓,而至于them 是否真的变成了idiots,我们不知道;因此she 只是使them 获得了一个idiots 的称呼。而在e 句中,情况就稍微有些不同了:首先是因为“他”射球特别准,就像“射球机器”,所以才会有e 句,而e 句的出现,也就是人们公认了“他”是“射球机器”,在此之前是不存在这种状态变化的;因此这里牵涉到了表示状态变化的谓词BECOME,而这个谓词一定有一个谓词作为项[4],e 句中的“射球机器”就变成了谓词BECOME 的一个谓词项;这点与d 句不同:idiots 是除了she 和them 之外的第三个变元。

图3 e 句解析

基于述谓结构的分析模式,表称呼义小句存在两种语义描述:一种是与典型给予义双及物构式语义描述完全吻合的语义描述,即两个谓词CAUSE 和RECEIVE,两个谓词的关系为CAUSE引起了RECEIVE,三个变元,分别是给予者、被给予者、给予物(有形/无形);另一种是隐含状态变化的语义描述,这种语义描述涉及三个谓词CAUSE,BECOME,以及最终的变化状态(针对e句,最终的变化状态即是“射球机器”),两个变元,分别是引起者和被引起者。

(三)功能语义分析模式

基于语言具有意义潜势的观点,系统功能语言学以语言功能解释语言结构,认为语言具有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等三大元功能;在此框架内,语法研究的核心概念“及物性”,是“对过程和与之相关的参与者(广义上说,还包括环境成分)的语言描述系统。它隶属于语言的概念功能”[5]。黄国文,何伟等[6]将人类的经验意义描述为七种过程,即动作过程(action process)、心理过程(mental process)、关系过程(relational process)、行为过程 (behavioral process)、交流过程(communicative process)、存在过程(existential process)和气象过程(meteorological process),每种过程都有各自不同的参与者角色,不同的过程与其各自不同的参与者角色构成了不同种类的语义配置;这样,过程、参与者角色、语义配置三者(有时还会出现环境成分)就构成了一个系统的及物性系统网络。

(四)功能语义分析模式的应用

通常,不论英语还是汉语,典型的给予义双及物构式都属于及物性系统的动作过程,包含三个参与者角色,分别是施事、受事—拥有者和受事—拥有物,其中后两个参与者角色为复合参与者角色,是施事启动的动作过程延伸到这两个参与者角色,从而建立起两者的拥有关系。其语义配置结构为:

施事[Ag]+过程[Pro]+受事-拥有者[Af-Posr]+受事-拥有物[Af-Posd]

表达此类过程最常见的动词是“给”以及表达给予意义的动词,包括“提供”“给予”“交”“赠予”“卖”“借”等。比如:

f.他[Ag]送[Pro]我[Af-Posr]一本画册[Af-Posd]。

g.And she[Ag]gave[Pro]her[Af-Posr]a packet of sunflower seeds[Af-Posd].

我们再来看几个双及物构式的典型次类。

h.He[Ag]showed[Pro]me[Af-Perc]the scars[Af-Ph].

i.You [Ag]make [Pro]me [Ca]a brand new woman[At].

j.He[Comr]told[Pro]us[Comee]something about his passenger[Comd].

k.我[Comr]告诉[Pro]林格尔夫人[Comee]我的想法[Comd]。

l.我们[Ag]读任何一部古书都应窥探[Pro]古人[Ph-Ca]用心之所在[Ph-At]。

上述例句中h 和l 都属于心理过程中感知过程小类,其中h 句包含三个参与者:施事、受事感知者、受事现象,l 句中,按照黄国文,何伟等的分析[5]只包含两个参与者:施事感知者和现象,但笔者认为这句话中的“现象”参与者实际是一个省略了过程只保留了两个参与者——载体和属性——的复合体,所以这句话中实际也包含了三个参与者:施事、现象载体、现象属性。l 句与h 句和f 句的区别在于:f 句和h 句都是施事启动的动作过程和感知过程延伸到后面两个参与者,从而建立起两者之间的拥有关系:“我拥有了一本画册”和“我拥有了一个现象”;l 句过程后面的两个参与者并不是因为施事“我们”启动的“窥探”这个感知过程而使后面两个参与者“古人”和“用心之所在”形成拥有关系,而是两个参与者本身就具有拥有关系。i 句属于关系过程的归属过程小类,包含三个参与者:施事、载体、属性,施事启动归属过程并延伸到后面的载体和属性,从而使载体获得属性。j 句和k 句属于交流过程,都包含三个参与者:交流方、交流对象、交流内容;从某种程度上讲,交流方发起交流过程,并延伸到交流对象和交流内容两个参与者,使交流对象获知或获得交流内容,因此交流方作用等同于施事。由此可以看出,双及物构式除具有相同的句法结构VN1N2之外,其在语义配置上也具有相同的特征,即,构式中只包含一个过程类型,包含三个参与者角色;不论是上述何种过程类型,这唯一的过程都是由处在其前面的施事启动并延及过程后面的两个参与者,使参与者人获得参与者物。

再来看表称呼义小句的语义配置如何体现。

m.They[Ag]called[Pro][[her [Tk]Fox[Vl]]].[5]

黄国文,何伟等[6]在分析m 句时指出,they为动作called 的发出者,在called 这个动作的促使下,her 获得了一个绰号Fox,或者讲her 被识别为Fox。这里需要注意两点:第一,没有called的使役过程,就没有后面的识别过程;第二,her和Fox 虽为同一人,但不是同义重复,是对同一人不同的体现方式,her 为具体所指,为标记,Fox相对于具体的人而言是一个更加抽象的表示绰号的概念,为价值。因此,表称呼义小句的语义配置为:施事+过程+[[标记+过程+价值]],也就是说该类小句虽然也包含三个参与者角色,但不同于典型双及物构式的语义配置只包含一个过程,该类小句包含了两个过程:使役过程和识别过程。

王力在分析这类小句时,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

n.都叫我臭小厮,不理我。

o.又见平儿赶着周瑞家的叫他周大娘。

王力在给出上述两个例句后,指出:“这种结构也该认为递系式;次系里虽没有谓词,但这种次系乃是判断句的形式,非但用不着谓词,联系词也可以不用的”[7]这种结构中,初系是叙述句的形式,次系却是判断句的形式。按照王力的说法,这种表称呼义小句实际包含两个过程,即所谓的“初系—叙述句”和“次系—判断句”。不同于这种表称呼义的小句,王力在描述双宾语句时指出,“在某一些句子形式或谓语形式里,可以有两个目的位”[6],其中靠近叙述词的为“近目的位“,指人,较远的一个为”远目的位“,指物;因此,王力先生所描述的双宾语句也是只包含一个动作过程。

由此可见,包含一个过程还是两个过程是双及物构式和表称呼义小句在语义配置方面最大的区别。

二、结语

综上所述,不论从Leech 的述谓结构分析讲,还是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及物性系统讲,表称呼义小句的语义都与双及物构式存在着明显的差别。因此将其划归为双及物构式的次类确实还有待进一步验证。

猜你喜欢
变元句法结构谓词
例谈双元不等式证明的转化策略
被遮蔽的逻辑谓词
——论胡好对逻辑谓词的误读
党项语谓词前缀的分裂式
康德哲学中实在谓词难题的解决
一类具有偏差变元的p-Laplacian Liénard型方程在吸引奇性条件下周期解的存在性
现代汉语句法结构解读
基于英汉句法结构对比下的英语长句的翻译
奎因的本体论承诺
关于部分变元强稳定性的几个定理
谓词公式中子句集提取的实现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