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绒服装产品质量分析及胶水羽绒评估方法

2019-10-30 03:58何雨霞
纺织检测与标准 2019年5期
关键词:羽绒不合格率胶水

何雨霞

(深圳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广东深圳518131)

0 引言

一直以来,羽绒制品以柔软、轻薄、舒适的特性得到消费者的认可,在服装、寝具等保暖制品的市场中占有较大的比例(如羽绒枕、羽绒被和羽绒服等,其中羽绒服的消费占比最大),是冬季不可或缺的保暖产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审美方式的变化,羽绒服的款式越来越多,其中以轻薄型和时尚型产品广受年轻人的青睐,具有较大的市场潜力。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羽绒及其制品的生产国、出口国和消费国,羽绒产量约占全球的50%,产业优势明显。但随着羽绒价格的上涨、人工成本的增加,部分羽绒下游供应商为降低成本,在羽毛羽绒加工过程中使用化学助剂或特殊加工工艺等非常规方式为绒子增重,或将绒丝、羽丝、陆禽毛丝、粉尘等黏附在绒子上提升含绒量和绒子含量,以这种方式生产的羽绒在业内被称为胶水羽绒。胶水羽绒的使用不但会降低羽绒制品的保暖性能,而且还会导致羽绒制品质量良莠不齐。

本文通过统计羽绒服装的监督抽查数据,对羽绒服装的产品质量现状进行分析,找出主要不合格项目,分析不合格项目的生产企业与胶水羽绒地域上的相关性,并对胶水羽绒的检测技术进行简单介绍。

1 羽绒服装产品质量现状分析

1.1 省、市监督抽查产品质量分析

国内羽绒服装生产企业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浙江、江苏、广东等省市,因此搜集了上述省市2018年羽绒服装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的数据[1-5],详见表1。

表1 2018年部分省市羽绒服装监督抽查情况

由表1可知:在2018年羽绒服装产品监督抽查中,深圳市、江苏省和上海市的抽查合格率均>90%,而广州市和浙江省的合格率<90%(分别为83.7%和76.4%)。对上述各省市抽检发现的不合格项进行统计,发现不合格项主要集中在纤维含量、羽绒项目和标识3项上。其中:羽绒项目占不合格项总数的71%,主要体现在含绒量、绒子含量和充绒量不合格,而这些指标不合格将会严重影响羽绒服装的保暖性。

1.2 国家监督抽查产品质量分析

2016—2018年,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每年对羽绒服装组织监督抽查,抽查地区涉及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广东、重庆、四川等13个省、直辖市,累计抽查336家企业的342批次产品。依据GB 18401—2010《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GB/T 29862—2013《纺织品纤维含量的标识》、GB/T 14272—2011《羽绒服装》、FZ/T 73053—2015《针织羽绒服装》等标准对羽绒服装的甲醛含量、pH值、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耐水色牢度、耐酸汗渍色牢度、耐碱汗渍色牢度、耐干摩擦色牢度、纤维含量、羽绒含绒量、绒子含量、鸭毛(绒)含量、羽绒耗氧量、羽绒微生物等项目进行检验,连续3年抽检的合格率分别为96.7%、87.3%和89.1%[6-8]。

1.2.1 批次不合格率

将2016—2018年度羽绒服装国家监督抽查中批次不合格率进行汇总,详见表2。由表2可知:2016年国家对羽绒服装产品质量进行监督抽查的产品不合格率最低,仅为3.3%,而2017和2018年羽绒产品的不合格率均超过10%,不合格率比2016年明显升高。

表2 2016—2018年羽绒服装抽查批次不合格率

1.2.2 不合格企业分布

对2016—2018年度羽绒服装国家监督抽查不合格产品的企业所在地区分布进行统计,结果详见表3。

表3 不合格产品生产企业所在地区分布 /家

由表3可知:2016—2017年国家监督抽查中的不合格企业数量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且不合格企业的分布地区越来越集中,2017年8家不合格企业分布在7个省份,而2018年10家不合格企业集中分布在江苏、上海和浙江3省市。

1.2.3 不合格项目分析

1.2.3.1 不合格项目

对2016—2018年度羽绒服装国家监督抽查中的不合格项目进行统计分析,不合格项目的分布详见表4。

由表4可知:常见不合格项目共有8项,2017年和2018年的不合格项数分别为22批次和23批次,明显高于2016年的不合格项数,与批次不合格率分布类似;2017年不合格项目数量分布较为分散,而2016年和2018年的不合格项分布明显集中在羽绒含绒量和绒子含量两个方面,分别为18批次和19批次,它们占不合格项总数的71%。

表4 2016年—2018年度国抽不合格项目分布 /批次

1.2.3.2羽绒项目不合格企业所在地区分布

对2016—2018年羽绒服装国家监督抽查中的含绒量、绒子含量等羽绒项目出现不合格的企业所在地区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详见表5。

表5 羽绒项目不合格的企业分布 /家

由表5可知:2016—2018年出现羽绒项目不合格的企业数呈逐年上升的趋势,2016年仅为3家企业,2018年上升至10家企业,且这10家企业均分布在江、浙、沪地区。比较各省市历年羽绒项目不合格的企业总数发现,江、浙、沪地区企业数占历年羽绒项目不合格企业数的67%,这可能与胶水羽绒的生产企业大多数分布在江、浙一带有关,因此出现不合格项的生产企业与胶水羽绒在地域上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相较其他地区,企业质量把控不严时更易采购到胶水羽绒。

1.3 羽绒产品质量降低的原因

由上述国家、省市的羽绒服装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数据可以发现,自2016年起,羽绒服装产品的质量呈现下降趋势,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①随着羽绒原材料价格的上涨,人工成本的增加,下游羽绒供应商将好的绒丝、羽丝等混入羽绒中以次充好,更有不少企业生产胶水羽绒,以获取高额利润;②绝大部分的品牌服装企业都是将羽绒服装外发到下游工厂,以包工包料的形式制成成衣,但下游供应商的质量水平参差不齐,品牌企业的质量控制措施不到位。

2 常见羽绒不合格项目及分析

2.1 含绒量、绒子含量

含绒量是指绒子和绒丝在羽毛羽绒中的质量分数。含绒量的高低是决定羽绒服保暖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不合格的原因主要来自下游绒厂在混绒过程中不充分、不均匀,人为混入储藏的不良绒丝,降低了绒子的质量分数。一旦出现这种现象,应立即退回绒厂重新混绒,并通过第三方检测机构检测,确保原料和成衣的一致性。

2.2 蓬松度

蓬松度常用于表征羽绒羽毛的弹性程度。绒子含量低、绒朵碎小、原料水洗不充分、采购样品不新鲜、存储条件差或方式不当以及使用胶水羽绒均可导致蓬松度不合格。因此,除了注意从正规渠道采购原材料外,还应注意重新对羽绒进行充分水洗、烘干。

2.3 清洁度

清洁度常用于标识羽绒羽毛的清洁程度。清洁度不合格可能是因为羽绒原样漂洗次数少、除灰不充分或加料过多引起的。当出现不合格时,应及时退回绒厂进行漂洗、除灰。

2.4 气味

羽绒服装穿着一段时间水洗后易出现异味,主要是由于所用羽绒原料不新鲜、除臭不充分、角质未处理干净或储存环境通风差造成的。因此,建议将羽绒储存在温度<30℃、相对湿度<70%的环境中。此外,羽绒服充分水洗后,应尽量控制羽绒的含水率<12%。

3 胶水羽绒及质量评估

胶水羽绒是在羽毛羽绒生产加工过程中,使用特殊性能的化学助剂或特殊加工工艺等非常规方式,为绒子增重或将绒丝、羽丝、陆禽毛丝、粉尘等黏附在绒子上,以提高绒子含量的羽毛羽绒产品。胶水羽绒刚制作完成时质量可以符合国家标准要求,但胶水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会失效,导致附着在羽绒上的绒丝、羽丝、粉尘等物质脱落,使得羽绒制品出现钻绒现象,蓬松度降低,保暖性受到影响。

胶水羽绒虽严重扰乱羽绒制品的市场秩序,侵害消费者的权益,但目前尚无相关法规或国际、国家、行业标准对其质量进行约束。当整个行业为羽绒质量发愁时,2019年5月10日中国羽绒工业协会发布的团体标准T/CFDIA 003—2019《胶水羽绒评估方法》正式实施。该标准通过外观形态、显微镜下形态和理化分析(红外光谱分析、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对胶水羽绒的品质进行综合评估。该标准的出现,有利于净化营商环境,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4 结论

羽绒服装质量的监督抽查数据表明,市场上的羽绒服装产品质量下降,与羽绒原材料价格的上涨、人工成本的增加、胶水羽绒的出现、品牌企业质量把控不严等均有密切的关系。建议企业在采购原材料时不仅要加强对胶水羽绒的检测,还需重视羽绒其他项目的检测,一旦原材料出现不合格时,应及时进行整改,防止后期出现不合格产品。此外,随着消费市场的升级,品牌企业在进行生产时,除满足现有相关标准要求外,还需要关注消费者体验,从消费者的使用角度出发,生产出质量优良的产品,这将更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Finisterre研发出世界首款100%可循环再利用的环保潜水服

2017年,Finisterre开始着手研发世界首款完全可循环再利用的潜水服,经过两年的研发和测试,终于研发出了世界首款100%可循环再利用的环保潜水服。据介绍,传统潜水服普遍使用的一种织物是氯丁橡胶,这种面料最大的优势就是隔热性好、贴身性强、耐日光,但是却很难分解。Finisterre优先选择再生和可回收的纺织品,以及可生物降解的天然纤维,以旧地毯和废弃渔网为原料,经过净化和再生处理,最终制成优质的环保尼龙。(来源:服装产业网)

猜你喜欢
羽绒不合格率胶水
灵感跃动
Thanksgiving Day Card
街头羽绒也时髦
13省市洗面器、浴缸抽查不合格率7.8%
玩转吸管
羽绒棉没有绒
7省市电冰箱抽查不合格率12%
牛奶变胶水
修补梦想的胶水
降低护理记录书写不合格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