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青稞喜马拉22号播种方式研究

2019-10-30 02:57何东边珍闫振辉
现代农业科技 2019年17期
关键词:播量产量

何东 边珍 闫振辉

摘要    为探索春青稞喜马拉22号的播种方式,本试验通过设定土壤含水量、播量、种子水分含量3个因素设置不同处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播量对青稞喜马拉22号产量的影响最大,其次是土壤水分含量;当播种量为150 kg/hm2、土壤湿度为14%、种子含水量为30%时,青稞喜马拉22号产量最高。

关键词    春青稞;喜马拉22号;土壤含水量;播量;种子含水量;产量

中图分类号    S51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9)17-0014-02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Abstract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sowing method of spring barley Ximala 22,this experiment was carried out by setting three different treatments of soil water content,sowing amount and seed moisture content. The result showed that the sowing amount had the greatest impact on yield,followed by soil water content. The yield was the highest when sowing amount was 150 kg/hm2,soil water content was 14%,and the seed moisture content was 30%.

Key words    spring barley;Ximala 22;soil water content;sowing amount;seed moisture content;yield

西藏农作物种植以青稞种植为主,日喀则市又是西藏的主要种植区,青稞的播种方式从撒播到犁播再到现在的机播已有了较大进步,但目前喜马拉22号作为春青稞主推品种播种还都是凭借种植经验,对喜马拉22号播种环境条件还没有具体、系统的研究报道。李明[1]、李朝苏等[2]、王  萍[3]的研究结果均表明,播种方式及土壤含水量对作物出苗及产量有显著影响。本试验对喜马拉22号春青稞播种最佳的播种量和土壤湿度进行探索,以期通过对春青稞喜马拉22号播种条件的试验研究,找出喜马拉22号最佳的播种量和土壤含水量以及青稞湿种子播种的可行性和最佳种子含水量,达到节约种子、提高产量的目的。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在日喀则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综合试验站内。试验地海拔3 680 m,土质为砂壤土偏壤,土壤肥力水平为中上等。

1.2    供试材料

试验青稞品种为日喀则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上年度收获的喜马拉22号种子,种子千粒重46.2 g,颗粒饱满、颜色黄亮,无发霉现象。经实验室测定,种子发芽率为98%。

1.3    试验设计

采用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L9(33)设计,试验因素分别为播种量、土壤湿度、种子含水量。其中,播种量设定3个水平,分别为150、225、300 kg/hm2;土壤湿度设定3个水平,分别为容重含水率12%、14%、16%;种子湿播技术种子含水量设定3个水平,分别为5%(常规用种)、30%、60%。共组合9个处理,各处理方案具体设计如表1所示。3次重复,小区采用区组试验设计[4-6],小区面积为12 m2(4 m×3 m)。

1.4    试验实施

2017年4月22日灌水,4月26日整地并播种,整地前按要求施入底肥。肥料使用统一为底肥磷酸二铵187.5 kg/hm2、尿素75 kg/hm2、氯化钾75 kg/hm2,追肥为在孕穗期追施尿素37.5 kg/hm2,所有底肥在翻地前均匀施入。试验地整地要求土地完全平整,地面无明显土块,小区埂子整齐。5月22日灌苗水,6月12日灌分蘗水,6月20日灌拔节水并追肥,5月25日除杂草,7月12日灌抽穗水。2017年9月3日收获考种。

2    结果与分析

2.1    经济性状

从表2可以看出,各处理对穗粒数、千粒重、株高等无显著影响,主要影响出苗数、出苗率和有效穗数,且出苗数的变化和播量有显著正相关性。

2.2    出苗情况

从表3可以看出,土壤湿度对出苗情况影响极大,随着土壤湿度的增加,青稞出苗率逐渐提高,但过高的土壤湿度不便于农事操作,高土壤含水率下的青稞出苗率不具有实际意义。稀播有助于提高出苗率。种子含水量对出苗率影响不显著,这可能是由于浸种时间不够,没有达到提前打破休眠、促进发芽的目的;但是对出苗整齐度影响明显,浸种后的种子出苗整齐度明显好于常规用种。同时可以看出,青稞大田播种的出苗率显著低于预期出苗率(80%以上),提高播种用种子含水量以及土壤湿度都未能达到青稞理想的出苗率。

2.3    产量情况

从表4可以看出,播种量取1水平最佳,土壤湿度取2水平最佳,种子含水量取2水平最佳,故达到最大产量的条件为播种量150 kg/hm2、土壤湿度14%、种子含水量30%;而且从极差R分析来看,播种量对产量的影响最大,其次依次为土壤湿度和种子含水量,这与李明[1]的研究较为符合。根据方差分析结果可知,播种量对试验结果的影响极显著,土壤湿度对试验结果的影响较显著,种子含水量对试验结果的影响不显著,这与各因素对出苗率情况影响相近。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土壤水分含量对春青稞喜马拉22号出苗影响很大,主要影响在于青稞出苗的整齐度;土壤水分含量较低的情况下,青稞出苗整齐度很差,出苗率也较低;种子水分含量提高对青稞出苗率影响较小,利用浸种促进种子萌发、提高出苗率的方式方法还需要进一步探索。根据本次试验结果得出,播种量为150 kg/hm2、土壤湿度为14%、种子含水量为30%时,青稞可达到最高产量。由于试验方法的影响,试验结果还需进一步验证。

4    参考文献

[1] 李明.华北寒旱区土壤水分对主栽作物安全出苗及成苗的影响[D].保定:河北农业大学,2013.

[2] 李朝苏,汤永禄,吴春,等.播种方式对稻茬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建成的影响[J].农业工程学报,2012(18):36-43.

[3] 王萍.五种作物种子出苗对土壤水分胁迫的反应及其抗旱成苗对策[D].保定:河北农业大学,2012.

[4] 刘国一.不同栽培措施与播种期对西藏青稞倒伏及产量的影响[J].大麦与谷类科学,2018,35(3):30-33.

[5] 李萍,卓嘎,韦泽秀.播种量和施肥量对青稞新品种藏青2000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J].江苏农业科学,2017,45(1):76-79.

[6] 刘梅金,王化俊,孟亚雄,等.不同青稞品种不同播種方式对产量的影响[J].大麦与谷类科学,2014(2):6-7.

基金项目   西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6ZR-15-79)。

作者简介   何东(1987-),男,四川彭州人,助理研究员,从事青稞栽培研究工作。

收稿日期   2019-05-17

猜你喜欢
播量产量
国家统计局:2019年猪肉产量4255万吨 下降21.3%
闻喜县2018-2019年旱地小麦播量试验
汝州市2018年度优质小麦不同播量处理试验报告
4月份有色金属行业运行情况
不同播期和播量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播量与穴距配置对机插水稻群体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不同播量和不同秧龄钵苗机插对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国际茶叶产量少量增加
2014年6月印度橡胶产量增长65.8%
高产广适小麦新品种鲁原502适宜播期播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