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水电和旅游同步发展模式

2019-10-30 03:07董园林
当代旅游 2019年4期
关键词:小水电同步发展模式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日常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国内旅游业的發展也取得了丰硕的发展成果,部分地方以及相关部门提出将旅游也延伸到小水电站、库区风景等一些具有特色的旅游发展新思路,在此主要举例探讨了小水电和旅游同步发展的模式,希望可以给相关的研究及实践提供一定的借鉴和思考。

关键词:小水电;旅游;同步;发展模式

伴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新模式的旅游也投入了越来越多的关注,部分地区将水电开发和旅游相结合,产生了非常不错的“共赢”效果,这也成为了旅游业未来发展的新趋势。在此主要浅析了将小水电和旅游同步发展的新模式,小水电可以就近提供电力支持,为旅游行业提供服务,呈现出共同发展的良好态势。

一、小水电开发和旅游

小水电和旅游同步发展的新模式可以有效的增加游客对于旅游业产品的选择,更好的拉动内需,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带来新的动力,对于相关企业来说也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可以说真正的实现了“多赢”效果。目前,很多时候人们对于水电的旅游价值没有给予充分的调查和认知,缺乏必要的重视,同时相关部门对于开展水电旅游存在意见和分歧,各路看法不一,因此研究小水电和旅游同步发展开发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水利风景区的水电开发主要是利用水利工程为主要依托,不断的开发挖掘具有一定质量和规模的风景资源,然后开展集娱乐、观光、休闲、度假、教育等为一体的活动区域,不断实现资源的保护、生态的改善、经济的发展等诸多方面积极的发展功能作用。在此结合相关理论,围绕如何有效的创造水电旅游的价值进行阐述,探讨我国目前水电旅游存在的不足以及对策,同时结合相关实例进行研究,为水电旅游同步发展提供新的对策和建议。通过分析旅游体验价值,从供需的角度出发研究水电旅游的实际价值,并提出合理的开发建议和对策,希望可以给我国的水电旅游开发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和实践经验。

二、小水电和旅游同步发展实例分析

(一)沕沕水电站和旅游

在我国革命老区河北平山县的西南边缘有一处占地面积约11平方公里的旅游景区,就是沕沕水生态风景区,该风景区的海拔高度在800到1000米之间,属于我国的4A级景区,国家风景名胜区、国家水利风景区以及国家最佳生态旅游景区,距离河北省会石家庄约95公里。该景区将人文景观、自然风光以及红色旅游相结合,整体给人一种特色鲜明、品味高雅、风情浓郁的贴身感受。在明清时期,该景区已经是“八大胜景”之一,到解放战争时期,在相关党和领导的领导和关怀下,建成了沕沕水水电站,这也是该县的第一座水利发电站。在建造期间,朱德总司令也曾亲自视察,并在竣工后亲自进行开车发电,党的相关领导也曾多次来次视察,该电站曾经给部分革命根据地的兵工厂提供电力需求,为祖国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被朱德总司令称为“红色发电厂”。随着时间的推移,该县也大力的开展招商引资,充分发掘该水电站的旅游发展潜力和政治优势,依据该水电站建成了旅游景区及爱国教育基地,目前,该景区已经成为河北省非常著名的旅游区,旅游人数也呈现出迅速增长的趋势,为该县的旅游业发展带来了新的动力,极大地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二)拦道石水电站和旅游同步发展

在河北平山县西北侧的拦道石风景区距离石家庄约110公里的距离,处在五台山、驼梁旅游线的必经之地,该景区包括西大地、拦道石、天花梁以及塔上四大景区。该景区的沟深洞幽、山高峰险、植被非常繁茂,而且我国老一辈的革命家都曾在此居住过,因此,也是非常著名的红色旅游景区,将山村体验和山水游乐有机的结合到一起,成为一个生态休闲、红色旅游综合一体的景区。拦道石村由于处在黄金旅游通道的必经之路上,因此,具有非常优秀的地理优势,加上自身的环境优美、山清水秀,将其特殊进行开发,目前,已经成为我国的4A级景区,也是河北乡村旅游的示范基地。在该景区中可以体验藏龙洞洞漂、太行峡谷漂流、高空滑索以及水上乐园等山水体验游乐项目,因此,也被游客们赞美为“华北第一漂”;拦道石生态蔬菜水果采摘园、各种具有特色的不夜村以及部分红色陈列馆都非常具有特色,将其融为一体俨然成为西伯坡周围旅游极佳的景点。这种具有山水游乐、红色教育、生态休闲以及民俗体验特色的综合景区对于旅游者来说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因此,当地政府也大力的支持开发,不断的挖掘旅游潜力,在2007年时就已经招商引资建成了北方非常少见的洞漂景区,给当地的经济发展带来了非常的效益。而且该地区的做饭以及取暖完全用电完成,抛弃了传统的柴火,这样给当地的生态以及林业资源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改善,吸引了诸多的学者以及旅游人员来此进行创作和体验。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以及市场化的发展,人们对于小水电和旅游同步和谐发展逐渐给予了更多的关注,而这也是经济发展的新亮点,对于推动城镇化发展具有极大的正面意义。旅游业相对来说具有特殊的性质,在城镇化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极大的优化功能。现在,我国也在大力的倡导使用清洁能源、使用一些可再生能源,而该地区的水能源非常丰富,整体的生态环境优越,而该地区也处在革命圣地的周围,因此,依据先天的自然优势,在政府的引导下,大力的开发和挖掘水能资源项目以及旅游业,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血液。该地的旅游业大力发展的同时也带动了电力行业的发展,减少了对林木的损耗,整体景区的用电完全可以有水利发电提供,真正的实现了发电服务旅游,共同发展的新模式。

参考文献:

[1]陈茹诗. 贵州白市水电站库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D].贵阳:贵州大学,2015.

[2]王保乾,朱静,徐德新.水库移民安置区城镇化发展模式选择——以白鹤滩水电站移民安置区为例[J]. 水利经济,2016,34(02).

[3]陆桂华.锐意进取 开拓创新 加快推进绿色小水电发展——在绿色小水电建设工作现场会上的讲话[J].小水电,2018(01).

作者简介:

董园林(1984.7-),男,湖北蕲春人,硕士研究生,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管理。

猜你喜欢
小水电同步发展模式
素质教育理念下艺术教育改革的思路
政府职能的转变与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同步
公共艺术与城市设计的协调与同步
我国微型金融发展中的问题与思路
基于山东生态农业的绿色供应链管理研究分析
高职院校创客文化的发展模式
韩国高校校企合作模式新发展
小水电如何支持农村扶贫
小水电的“未来之路”怎么走?
减排重压下,“灭掉”小水电是愚蠢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