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歌曲演唱的审美取向

2019-10-30 06:58赵慧
北方音乐 2019年17期
关键词:演唱民族

赵慧

【摘要】我国古代歌曲历史悠久,形成了特有的民族审美。本文笔者从四个角度来分析我国古代歌曲演唱的审美取向,条理清晰地进行分析、总结。

【关键词】古代歌曲;演唱;民族

【中图分类号】J642 【文献标识码】A

我国古代歌曲历史悠久,数千年来形成了勤俭保守的民族性格和实用至上的民族心理。起初,歌曲娱己娱人随后到娱神。我国古代歌曲演唱的审美取向既从属于社会道德功用,也依赖于人的客观情感需要,呈现出特有的民族品味。

演唱艺术是一种听觉艺术,是一种客观存在。它受表演者、听众、表演场地三个基本要素制约和影响。本身具有的艺术特性决定了听众的存在才是歌唱艺术存在的真正意义。

一、“感动人心”

古人认为“歌者象德”,对于歌曲演唱者“乐所以修内”,歌者先要具备优良的品德,然后才是合格的歌者;从听众角度,歌曲演唱以能否“感动人心”为演唱艺术的终极目标。古韩娥之“曼声哀哭”能令一里老幼“垂涕相对”,并在古籍中屡屡留笔,传为艺苑佳话,是对这一审美取向的最好诠释。

(二)演唱者的音量、音高、音色

古代艰辛的客观环境是影响歌曲演唱艺术审美取向的直接因素。演唱以人的身体为乐器,所以极大地受到人生理因素的制约,最突出的因素之一就是音量。在物理学中,声音音量的大小与物体振动振幅成正比。古代靠声带振动和人体共鸣所产生的音量是很有限的,而宏大的音量具有有较强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能增强音乐的戏剧性,所以,古人比较崇尚音量较大的歌声,如古籍中形容秦青之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就是说他的歌声之响可振动树木,阻滞行云,可见音量之大。

音高。物理学中,音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频率成正比。在古代,“发音较高”被认为是优秀的先天演唱条件。要达到常人难以演唱的音高高度,除了先天生理条件外,后天的发声训练是非常重要的。由此推断古人已具有比较规范的发声演唱技术,并以演唱发音的高度作为评价声音的标准,魏武帝爱惜伎“声最清高”之才。直到现代,男女高音演员的高音演唱质量仍旧是评价其演唱技术的标准之一。

音色。物理学中,音色由物体震动时基音与泛音的融合效果决定。演唱的音色是决定演唱效果最直接的因素,是演唱者先天嗓音与后天训练相结合的最终产物。人类社会早期,较为崇尚自然之音。《吕氏春秋》记载:“帝尧立,乃命质为乐。质乃效山林溪谷之音以歌”。当演唱艺术逐渐走向成熟后,又以“清亮”音色为尚,即演唱时的音色要纯净明亮。这种审美观点在古代文人的乐论中频频出现,如论汉时鲁人虞公“发声清哀,益动梁尘,受学者莫能及也”,汉武帝之声伎“声最清高”,《玉台新咏·艳歌行》中有“悲歌吐清音”,“宋容华者,清澈好声”等。对清雅高洁之音的崇尚源自文人士大夫阶层的审美观,影响了我国古代演唱理论的发展轨迹,但不能以偏概全,以其代表古代演唱音色审美观的全部内涵,有理由相信在歌曲艺术发源的民间,是以丰富多变的音色演绎众多的歌曲作品的。

(三)演唱状态

对歌曲演唱状态的审美要求能深刻的反映演唱理论的发展程度。在《礼记·乐记》中,师乙对此曾有精辟的的论述:

故歌者,上如抗,下如坠,曲如折,止如槀木,倨中矩,句中钩,累累乎端如贯珠。

《礼记正义》孔颖达疏曰:

“上如抗”者,言歌声上飨,感动人意,使之如似抗举也。“下如坠者”,言音声下响,感动人意,如似坠落之下也。“曲如折”者,言音声回曲,感动人心,如似方折也。“止如槁木”者,言音声止静,感动人心,如似枯槁之木,止而不动也。“倨中矩”者,言其音声雅曲,感动人心,如中当于矩也。“句中钩”者,谓大屈也,言音声大屈曲,感动人心,如中当于钩也。“累累乎端如贯珠”者,言声之状累累乎,感动人心,端正其状,如贯于珠,言声音感动于人,令人心想形状如此。“故歌”至“之也”,上论歌之形状。

这段短小的资料被认为是古代流传下来关于演唱理论最有价值的资料,被后代述志记文者广为引用。师乙从形而上的角度,阐明了自己对歌曲“上、下、曲、止”演唱状态的美学观点,比较准确地把握了歌曲演唱技巧的精深内涵,使其更具有专业特征。师乙对演唱状态的深刻理解是古代演唱经验的理性积累,总结并发展了古人的演唱理论,将我国古代演唱理论提升到新的高度。

(四)“和”的儒家思想

一门艺术的审美取向是无法脱离社会意识形态独立发展的,并往往自动顺应其发展趋势。我国古代音乐艺术的发展受到儒家思想的深刻影响,尚“和”的理念在很大程度上一直支配着“音”的审美取向,即认为“音”的审美是有度的,音重“平和”。《吕氏春秋·适音》中说:

夫音亦有适。太巨则志荡,以荡听巨则耳不容,不容则横塞,横塞则振;太小则志嫌,以嫌听小则耳不充,不充则不詹,不詹则窕;太清则志危,以危听清则耳溪极,溪极则不鉴,不鉴则竭;太浊则志下,以下听浊则耳不收,不收则不抟,不抟则怒。故太巨、太小、太清、太浊,皆非适也。何谓适?衷,音之适也。何谓衷?大不出钧,重不过石,小大轻重之衷也。黄钟之宫,音之本也,清浊之衷也。衷也者,适也。以适听适则和矣。乐无太,平和者是也。

上文虽以“乐”的道德功用为基点进行阐释,但提出的“适音”的观点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辩证法的理论精髓,具有很高的音乐美学价值。在我国古代的声乐理论中,也自觉地遵守了这项规则,《淮南子》中曾记载:“譬犹不知音者之歌也,浊之则郁而无转,清之则燋而不讴”,从侧面诠释了“尚和”的审美取向。

演唱艺术是古人积极的生活态度的产物,适应了古代精神文化的社会需求,丰富了古人的文化生活,并推动了这一学科的起步和发展。我国古代声乐理论的最终审美取向以“和”为指导,以音高、音量、音色等音乐要素和演唱状态为客观评价基础,并以能否“感动人心”为声乐理论的最終审美取向。尽管我国古代的声乐理论记载是零散、含混的,较为随意,多为主观性的、功利性的论断,难以从理性的学科角度进行客观、整体的观照,但这不能掩盖其重大的文化价值,是人类在社会早期生产力尚不发达的情况下,创造出来的发达精神文化,并成为诸多艺术之源,滋润了华夏文化的生长,并为世界艺术文化的发展作出巨大的贡献。

综上所言,我国古代歌曲的演唱理论是有着独特的民族风格的。在古代艺术样式中达到了相当的高度,不过这种高度是以个别性和偶然性为基础的。今天,应正确面对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尽管数据缺乏,却仍值得条分缕析。

参考文献

[1]陈奇猷.吕氏春秋校释[M].北京:学林出版社,1984.

[2]陈奇猷.吕氏春秋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60.

猜你喜欢
演唱民族
党是民族的脊梁
MINORITY REPORT
陇东民歌演唱特征探究
传统民歌中方言演唱的重要性阐释
宋词演唱走入课堂之初体验
声乐教学略见
演唱者要善于发现美创造美
传承 民族 文化
被民族风玩转的春夏潮流
没有希望的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