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明新:特殊宽厚钢板科研开发带头人

2019-10-31 01:45供稿曹殿正CAODianzheng
金属世界 2019年5期
关键词:汽包核电钢板

供稿|曹殿正 / CAO Dian-zheng

内容导读

70年来,中国走过了一条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钢铁大国、钢铁强国之路,从产量提升到装备换代,从依赖进口,到自主创新,中国钢铁宽厚板人在产品升级、替代进口、科研开发、基础支撑等各个方面,都做出了积极的努力和巨大的贡献。林明新,一名特殊宽厚板科研开发的带头人,就是这成千上万科技人员的一员。林明新工作于舞钢公司科技部,主要从事新产品研发工作,现任科技部核电钢所一档主管工程师。林明新先后荣获舞钢巾帼标兵、舞钢科技尖兵、共产党员标兵等众多荣誉称号。林明新是核电钢、汽包钢板等领域的特殊专家。作为一名高级科研开发人员,她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出了一个个第一和惟一,获得了2010年河北冶金(钢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10年河北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016年河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18年河北冶金(钢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等多项科研奖项。为特厚特殊钢20MnNiMo钢板、大厚度锅炉汽包板、180 mm厚石化关键部位用钢SA302GrC、100 mm厚核电用钢A517GrF的国产化作出了突出贡献,为舞钢生产核电用大厚度大宽度SA738GrB钢板填补了空白。

中国大飞机项目是“国家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16个项目之一,C919大型客机是我国按照国际民航规章自行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喷气式民用飞机,2017年5月5日首次试飞成功。这使我国成为了少数可以生产制造大飞机的国家之一,圆了几代中国人的梦。听到这个消息,林明新兴奋的夜不能寐,想想自己为我国大飞机制造所付出的艰辛变成了现实,心里暗暗的说到:再苦再累也值了!

大国重器,重任在肩

要想制造大飞机,就需要有大国重器来完成,可偏偏在10年前的2009年,大国重器——8万t的模锻压机所需的390 mm厚的特殊钢板国内没有生产过,而国外的宽厚板生产企业开出了8万元/t的天价。消息传到舞钢——中国第一家宽厚板科研开发生产基地,舞钢人首先想到的就是林明新科研团队。林明新斩钉截铁地说:“虽然我们没有干过这种特殊的钢板,但毕竟我们舞钢有这方面类似的经历和经验,我还是有信心的。”就这样,以林明新为首的课题攻关小组成立了。她们经过多次讨论研究,最终确定使用电渣重熔技术来生产,那段时间,林明新天天盯在现场,从冶炼到浇铸,从加热到轧制,每一道工序都亲自把关。一切都在顺利的进行,可天不遂人愿,轧制完成后,在探伤环节,问题出现了。特殊钢钢板刚轧制完成的时候探伤是合格的,可在实施了一周的堆垛后,再进行探伤就发现不合格了。这个问题,以往从来没有出现过,就如同魔鬼般拦住了通往胜利的道路。整整两个月的时间,团队人员吃住在现场,一点点的观察,一次次的研究,这拦路的魔鬼终于被她们亲手给“活捉”了。原来是因为堆垛现场空气湿度大,从而导致某种元素堆垛过程中聚集在钢板中产生了缺陷。找到了原因,优化调整了堆垛缓冷工艺,那一天,她们疲倦的脸上才露出了多日没有的笑容。历时9个多月,终于将82块390 mm厚的特殊钢20MnNiMo钢板全部高质量按期交货,并且价格远低于国外进口产品,为国家争了气,为舞钢争了光。为此,林明新和她的团队获得了2010年河北冶金(钢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特厚科研,勇闯难关

厚度185 mm汽包板是出口项目用钢板,与以往供货的SA299GrA相比,生产难度较大,主要难点:一是钢板厚度较大,此类大厚度的钢板之前舞钢没有生产过;二是探伤级别高,探伤要求NB/T47013.3—2015 I级合格,且按照焊缝的标准要求记录所有缺陷;三是试样正火空冷+回火,回火温度高;四是性能要求高,要求0℃横向冲击功≥34 J,通常要求4℃冲击功≥20 J。接到这个任务,林明新给全体研究所人员召开了动员会,她说,舞钢作为我国第一家中国宽厚板生产科研基地,就必须有肯硬骨头的精神,我们的客户承接了出口的项目,这些关键设备不采用我们国内自己的钢板制造,岂不是让我们舞钢人很尴尬吗?我们必须争口气。必须要研究开发出来。她说出了整个团队的共同的心声。

大厚度电渣钢,是舞钢的优势所在,通常都会首先选择该工艺生产,并且大厚度的钢板使用电渣生产对于保证钢板的内在质量非常有利。但是,如果采用电渣生产,生产成本就会大大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就会大大受损;如果采用钢锭生产,成本就会大大降低。由于没有相关的钢锭生产经验用来参考,研究所人员以及现场操作人员都没有把握。这时候,作为科研团队的领头人,林明新说,电渣生产固然质量能够绝对保证,但是,我们企业的经济效益谁来保证。钢锭生产固然有技术难度,可有技术难度不就是我们所要解决的吗?否则,要我们这些技术人员干什么。就这样,她们通过对钢板进行成分和冶炼、加热和轧制工艺的优化设计,采用适当提高C、Mn含量,适量添加合金元素Ni含量等手段,用钢锭生产替代电渣生产完成了这一批大厚度特殊钢板的生产任务,为企业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同时也打破了国外的大厚度锅炉汽包板钢锭生产技术垄断,为大厚度锅炉汽包板的国产化作出了突出贡献。为此,她和她的技术人员们获得了2010年河北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工艺优化,志在核电

SA738GrB钢板主要用于第三代核电站AP1000型核电站中反应堆安全壳,是核反应堆的最后一道屏障。由于该类钢板性能要求极为严格,且舞钢公司之前没有生产过,填补这个空白的任务交给了以林明新为首的研发团队。攻关小组大胆创新、攻坚克难,通过成分设计和冶炼、加热、轧制和热处理工艺创新,攻克了钢板探伤要求高的冶炼工艺、超宽板轧制工艺、性能要求复杂的特殊热处理工艺、钢板表面质量高的加热轧制和热处理工艺等技术难点和用户超高质保要求的工艺保证措施,生产的最大厚度52 mm,最大宽度4000 mm的SA738GrB钢板强度适中,低温冲击韧性良好,内部质量、表面质量优良。由于产品质量过硬,山东某设备公司将全部近3000 t SA738GrB钢板订单交给了舞钢,为舞钢拓宽此类钢板市场做出了积极贡献。因此,林明新团队获得了2018年河北冶金(钢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立足平凡,甘于奉献

林明新1994年毕业于武汉科技大学金属压力加工专业,同年进入舞钢公司轧钢厂工作,1998年10月调入舞钢公司科技部工作,主要从事新产品研发工作,现任科技部核电钢所一档主管工程师。作为一名女性科研人员,她丝毫没有因为性别的原因而影响工作。每一次科研开发,都是一场艰苦的马拉松赛跑。从查阅资料,设计方案,开会研讨,确定工艺,现场跟踪等等,一个回合下来,少则一个月,多则一年,从办公室到实验室,再到炼钢、轧钢、热处理的现场,一趟趟的来来回回,不知道多少个白天夜晚,就是这么的奔波在生产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个课题项目,她都是亲历亲为,既是指挥员也是战斗员,她要把自己的一些想法和方案向管理人员汇报,她要和自己的团队研究商讨细节,她要和炼钢、轧钢操作人员一起沟通关键技术,对于现场出现的任何问题她都要亲自去查看、测量、拍照,从不放过每一个环节。正是有这种刻苦钻研、吃苦耐劳的科研精神,她才能面对一个又一个研究难题,不畏惧,不退缩。她常说,完成一项替代进口课题,不单单是为企业拿回订单,更自豪的是为国家争光争气,展示国家实力。20多年来,她和她的伙伴们研发出来的多项替代进口钢种被应用于国家的诸多重大项目和重大装备上,为国家的制造业腾飞提供了坚强的基础材料支撑。

世界第一,国内惟一,是贴在林明新身上的一个明亮的标签。作为一名高级科研开发人员,她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出了一个个第一和惟一。180 mm厚石化用钢SA302GrC,要求板厚1/2处-20℃冲击。她带领团队,从设备的完善入手,从每一个细节入手,确保工艺的准确执行到位,最终,成功了。她的研究成功了,成功的替代了进口,被应用于某项目的EO反应器筒体、封头和支撑板的制造,实现了该项目关键部位用钢的全部国产化。也正是因为林明新团队的成功研发,舞钢成为国内惟一一家生产该类钢板的厂家。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例如国内某项目的核电用钢100 mm A517GrF,国内之前只生产过60 mm,同时这种钢要求-40℃冲击,冲击功≥80 J,远大于标准要求的27 J,生产难度之大可想而知。在许多人都退缩的情况下,林明新义无反顾的接下了这个艰巨任务,并且顺利的完成了。一次次迎难而上,一次次大获成功,才真正奠定了林明新在核电钢、汽包钢板等领域的特殊专家地位。

荣誉,是对一个人贡献的赞许和认可,多年来,林明新先后荣获了舞钢巾帼标兵、舞钢科技尖兵、共产党员标兵等众多荣誉称号。面对荣誉,她坦然处之,她总是谦虚的说,这都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但相对于那些国内惟一、替代进口的特殊钢板来说,这些荣誉她当之无愧。

结束语

面对成绩,林明新总是说,忘掉过去,向前看。是的,这不,在她的办公桌上,放着一张下一步的工作计划书,一个个攻关课题赫然醒目。这就是她,一名中国钢铁宽厚板领域的科研专家,一名新时代默默奉献的优秀共产党员,林明新。

猜你喜欢
汽包核电钢板
协调式汽包水位控制方案
双钢板与锁定钢板在复杂肱骨近端骨折治疗中的疗效比较
探讨拉森钢板桩在市政工程基坑支护中的应用
第四代核电 高温气冷堆
核电工程建设管理同行评估实践与思考
百年初心精神 点亮核电未来
自然循环锅炉汽包密封面失效原因分析与对策
SA—387Gr11C12钢板(6=88mm)厚压裂原因分析
中国核电生长
骨折手术的钢板 可以不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