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与一位闽西农民的邀约

2019-10-31 19:42孙国亮
世纪 2019年5期
关键词:龙岩市闽西特委

孙国亮

一、关注“泽东楼”的缘起

2008年11月25日我由龙岩市剧目创作室主任提任中共闽西革命历史博物馆书记兼龙岩市博物馆(筹)陈列布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筹建并陈列布展当时福建省最大建筑体量(38000平方米)的龙岩市博物馆,负责第一个大型展览《奋进的龙岩——龙岩市庆祝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展览》文稿写作和征集文物。工作中发现永定縣档案馆保存了一组比较大幅的历史照片,照片记录的内容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三年,即1952年中央人民政府专门核拨了一笔专项资金给福建省永定县岐岭乡、陈东乡几个村,用于被国民党军队焚毁的革命基点村重建家园的情况。后来我在研究中共党史和闽西革命史时才发现了这里面的秘密:1929年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的那一天,毛泽东(此时化名“杨先生”)在永定县石岭乡下寨村(今永定县抚市镇辖区)、永定县岐岭镇青山下村、牛牯扑村一带养病时突然遭遇重大险情。就在700多白军兵分两路朝“杨先生”扑来的九死一生之际,永定县岐岭乡牛牯扑村的村民们在当地县委、支部的领导下,舍命帮助“杨先生”一行突出重围。事后这一带的山村凡住过“杨先生”一行和红军的老百姓房屋全部遭到了国民党军的焚毁。当地老百姓为了纪念这一史实,在中央人民政府重建家园专款下达之后,按原样重建了永定县石岭乡下寨村(何坳头)毛泽东当年养病的“泽东楼”、岐岭乡牛牯扑村毛泽东当年亲笔题字的“饶丰书房”以及许多当年连片被毁的土楼和其它建筑。而这一组照片就是为了记录这一批代表党中央、代表毛主席关心永定老区人民疾苦,而专门核拨资金为老区人民重建家园后,向毛主席和中央有关部门汇报结果的附件,所以才会有这么一组照片存放在永定县档案馆珍藏至今。

二、毛泽东改名换姓到上杭“养病”

1929年6月红四军“七大”上,毛泽东落选了中央任命的红四军前委书记,尽管不服,但却是事实。虽仍留任为前委委员,但作为红四军的缔造者和曾经的最高指挥者,因为探索真理,一时不被人理解而失去了对它的指挥权,这对心志甚高的毛泽东来说,无疑是当头一棒。时任中共闽西特委书记的邓子恢参加了会议。此番“七大”会上,作为一个闽西地方党委的领导人,他感觉不好太多地介入红四军内部的纷争,但对毛泽东的落选十分惋惜和同情。正好闽西的革命斗争形势发展得很快,土地革命就要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了,他马上要筹备召开中共闽西特委第一次代表大会,组建成立各地的党委和各级苏维埃政府。许多重要报告和法规文件的把关、指导,正愁没有高人指点,毛泽东的落选正好给了邓子恢、给了闽西人民一个机会。邓子恢马上向红四军前委提出要求,并盛情邀请毛泽东前往中共闽西特委的所在地——上杭县的苏家坡村,一个离龙岩县城三十多里之外偏僻的小山村,指导中共闽西特委第一次代表大会的召开。毛泽东欣然应允。

毛泽东是黯然离开红四军、离开龙岩的。他带着已有三个多月身孕的妻子贺子珍和时任红四军前委委员、军政治部主任、第三纵队党代表蔡协民及夫人曾志,时任第二纵队党代表兼政治部主任的谭震林,时任红四军前委秘书兼军政治部秘书长江华等一行六人。因为不再是红四军前委书记了,伴随毛泽东征战多年的战马也被军部“礼貌”地收回了。

邓子恢见状,当即上街雇请了两顶轿杠,把毛泽东和贺子珍抬到了中共闽西特委的驻地上杭苏家坡“养病”了。

1929年7月之后,毛泽东从敌我双方聚焦的灯光下突然消失了,其实他是改名换姓来到上杭县苏家坡村的闽西特委所在地“养病”。而根据史料记载,毛泽东开始是在具体指导中共闽西特委如何开好中共闽西“一大”,这个事也是毛泽东十分想做的。此外,毛泽东在闽西的身份和称呼正好处在对内、对外十分尴尬的转换时期。对内呢,中共闽西特委的邓子恢书记以及特委的主要工作人员都知道毛泽东是大名鼎鼎的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时任中共中央委员会委员、原中共红四军前敌委员会书记、红四军党代表、“朱毛”红军的最高领导人。对外呢,则通称“杨先生”或“杨主任”。这里有一个小小的历史之谜:就是毛泽东为什么会在众多的假名字中单单选择了“杨先生”或“杨主任”呢?通观毛泽东的一生,他光明磊落,行不改名坐不改姓。一生之中唯独有两次是他为了迷惑敌人才改了姓氏或名字的。这第一次就是在闽西的上杭县苏家坡村,改用的姓氏其实就是他的第一位夫人杨开慧的杨姓。第二次则是在解放战争初期的延安,胡宗南率领二十万大军妄图合围只有二万多警卫部队的毛泽东及中共中央领导机关,这一次他是既改了名也换了姓,这个姓就是现夫人江青的李姓,全名称为“李得胜”,取意“得胜”天下,最后果然打垮了胡宗南和蒋介石,建立了新中国。

这时,“杨先生”已从上杭县的苏家坡村来到了十几里之外的上杭县蛟洋文昌阁,指导中共闽西“一大”的召开,他不仅认真修改中共闽西“一大”的政治报告和各种法律、法规文件,还具体指导了各县到来的党代表学习了如何开展调查研究,如何打土豪、分田地,开展土地革命等等诸多问题,从1929年7月20日忙到29日中共闽西“一大”胜利闭幕。8月1日,身穿蓝布长衫的“杨先生”与贺子珍骑着“上杭暴动”主要领导人、刚刚就任红四军第四纵队司令员傅柏翠的战马,首先到达了上杭县大洋坝的红四军第一纵队司令部驻地,看望了一路走来一直支持自己的红四军第一纵队司令员林彪。此时的林彪因为与朱德、刘安恭等人的意见分岐,选择了没有参加出击广东东江和闽中方向的军事行动,留下来与刚刚组建的傅柏翠第四纵队一起,参加毛泽东提倡的分散发动群众、打土豪、分田地,消灭地主武装,建立各级苏维埃政权的工作。其中他还特意拨出了一个支队(粟裕任支队长)就近负责掩护“杨先生”一行的安全。数日后,“杨先生”一行从大洋坝出发,到达永定县的虎岗乡,后来这里成为了中共闽粤省委、中共闽西特委和闽西苏维埃政府的所在地。翌日,“杨先生”一行又经永定三堡、堂堡、上湖雷等地到达了永定县的石岭乡(今永定县抚市镇)下寨村何坳头时任石岭乡苏维埃政府主席张茂煌的家——也就是今天“泽东楼”前身的三层高的四方土楼里住了下来。

到了目的地,陈添裕放下了“杨先生”,自己却几乎要虚脱了,一口又腥又咸的东西眼看就要喷出喉咙,陈添裕强压着没有吐出来。贺子珍十分感动,把一包沉甸甸的大洋捧到陈添裕的面前,说:这点薄礼聊表我们对你的谢意!陈添裕却说:你们从那么老远的地方来、那么辛苦地帮助我们穷人做好事,我一个粗人没什么可以报答,就出了这么一点蛮力也是应该的。“杨先生”的病经这一惊一乍,似乎一下子好了一大半,他把陈添裕上上下下一再打量,把那双手握了又握,并且把陈添裕以及其他几个村民的名字一一记在了自己贴身的一个小本子上,并随手再写了一张字条递给陈添裕说:我忘不了永定的牛牯扑人!等革命成功了,你就拿着这张字条来找我!记住,你一定要来找我啊!“杨先生”从此就走了,再也没有回来。“杨先生”走了之后,陈添裕就把“杨先生”写给自己的字条拿出来倒来倒去看了又看,可惜不识字,翻来覆去也看不明白,只好把字条小心翼翼地折进了自己贴身的内衣口袋里。可当他终于回到牛牯扑家里放松下来的时候,突然“哇——”的一声吐出了一滩鲜血,家人都吓坏了。陈添裕也以为自己是因为硬背“杨先生”给累伤了才造成的。他想着自己还年轻,这点伤算不了什么,吃几副草药养一养、挺一挺就会好起来的。可是因为家里穷,没有更多的钱来进一步治疗,后来酿成了那个年代的绝症——肺结核,我们客家人称之为“肺痨”。此事一直到陈添裕背“杨先生”的第三年、即1931年11月底才有人告诉他,那位“杨先生”就是红四军里的最高领导毛委员,也就是在江西瑞金刚刚“登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主席的毛泽东。于是他赶紧回到自己的家中翻箱倒柜地想找回那张字条,可是那张字条却再也找不着了。

后来,石岭乡上寨村何坳头的张茂煌、张茂春家土楼就成了红军游击队在金丰大山中打游击的指挥部了。中央红军长征之后,张鼎丞、邓子恢、谭震林等组建了闽西南军政委员会领导闽西南的对敌斗争,永东游击队司令员刘永生,闽西南军政委员会参谋长兼永埔县军政委员会主席郑树昌,副主席陈茂辉、江德贤、马发贤等人经常率领红军游击队在上寨村安营扎寨,以灵活机动的游击战术,消灭国民党军和地方反动武装。1936年,国民党军队得知毛泽东曾经住在张茂煌、张茂春家的土楼里,于是就放火焚烧了这栋土楼和永定县岐岭乡、牛牯扑村几乎所有的房屋,张茂煌、张茂春兄弟俩也英勇牺牲了。

四、时隔24年毛主席再邀陈添裕赴京参加国庆观礼

岁月如梭、光阴似箭。事隔24年之后的1953年的春夏之间,毛主席亲自委托时任中共福建省委书记兼福建省省长的张鼎丞同志,让他帮助寻找当年在永定县岐岭乡牛牯扑大山中,救了自己一命的青年农民陈添裕,請他来北京参加1953年的国庆节天安门城楼的观礼。那是一个多么巨大的荣耀啊!可是当县里的领导匆匆赶到牛牯扑村转达毛主席邀请陈添裕到北京参加新中国成立四周年国庆观礼时,陈添裕哭了,其实那个时候他的肺结核病已经到了晚期,经常咳浓痰并咯血。他说:“我把‘杨先生,哦,是我不小心把毛主席写给我的那张字条给弄丢了,我那里还有脸再去找他?可是他却在24年之后却还记得我,要请我去北京做客。可是我已经病成这个样子,好龌龊(好肮脏的意思)哟,万一粘到了毛主席的龙体,我那里对得起他哟?”后来只好改由他的堂弟代表他去北京参加国庆观礼。到了1953年国庆节观礼那天晚上,毛主席举行了盛大的酒会宴请国内外的贵宾,并且亲自一一敬酒,当他敬到名为福建省永定县岐岭乡牛牯扑村村民陈添裕的名下时,毛主席突然停下了脚步,他端着酒杯上上下下地打量着陈添裕的堂弟之后说:“你肯定不是那个背我翻了三座大山的陈添裕,因为我这么高,如果说是你当年背我的话,那么我的这两只脚就会拖到地板上……”一年后,陈添裕死于“肺痨”。这是2006年4月福建省龙岩市为了庆祝建市十周年与中央电视台“欢乐中国行”栏目联合主办大型文艺晚会《魅力龙岩》时,我作为晚会的策划和作者,到永定县岐岭乡牛牯仆村寻访陈添裕的后人,准备请他们上中央电视台“欢乐中国行”栏目配合做节目时,陈添裕的孙子亲口告诉我的故事。

在整个龙岩市庆祝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期间,来自全国各地的领导、贵宾、游客和市民们络绎不绝纷纷前来参观“龙岩市庆祝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展览”,而毛泽东两次邀约闽西农民陈添裕的故事自然也就成为了我给观众们讲解的主要亮点之一,这种领袖与平民百姓之间的伟大友谊至今令我难以忘怀。

2019年3年29日于厦门书斋

(作者为福建省文史研究馆馆员)

猜你喜欢
龙岩市闽西特委
中共湘西特委创建初期的三次会议
闽西:红旗不倒的革命堡垒
适时适度:闽西乡土历史辅助初中历史教学的实践
长征时期闽西红军系列文物故事赏析
对“学生惧怕阅读理解题”现象的再思考
皖西北特委在巢县的隐蔽斗争
中共北江特委总交通站遗址
滕代远领导湘鄂赣边特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