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画中“禅”文化运用

2019-10-31 01:35付清泉
名家名作 2019年6期
关键词:勾线佛像国画

付清泉

一、为什么选择“禅”作为创作题材

“禅”作为一种具有浓厚历史性、地域性和民族性的宗教文化,长期以来对人们生活的各领域产生着重要影响,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我从小便听过关于佛教的故事,参观过佛教的各种寺庙,少林寺、五台山这些佛教圣地在我心中有着独特的记忆,这是我之所以选择“禅”作为创作题材的重要原因。

二、书法和工笔画的结合

书法和国画都是我国所特有的艺术,各自在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两种传统艺术文化的结合是对传统艺术更好的传承。书法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它属于线性艺术。作家可以表达艺术水平,表达自己的情感。中国画是中国的传统绘画形式,是用画笔来表达和描绘艺术家的情感心态。佛教题材的书法和中国画在古代有很多优秀的作品,正是这些作品的交相辉映,使得佛教文化在我国的传播更加广泛和迅速。

三、创作绘画的步骤及重点

1.画的构成

在我创作的作品中,有一幅书法和国画共同构成的卷轴作品。此画卷长3.6米,宽0.6米。其中我采用了三张佛像作为画的基本基调,在其中穿插了三幅书法作品。二者相辅相成,让作品更加具有丰富感和冲击感。画卷从左往右分为八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整幅作品的主题“禅”大字用隶书书写,小字采用了行书;第二部分为如意轮观音像;第三部分为节选《金刚经》内容,用隶书书写;第四部分为白衣观音像;第五部分为节选《金刚经》内容,用隶书书写;第六部分为罗汉像;第七部分为《心经》,用篆书来书写;最后的第八部分为单个“悟”字,用隶书书写,落款部分用行书书写,在内容上用“悟”作为“禅”的理解,形式上前后呼应来达到整体的效果美感,能够相得益彰,融合在一幅作品里。在佛像和书法下面我运用鎏金宣纸作为底衬,来衬托出佛教的严谨与庄重。

2.细节变化

我的创作中,佛像是主题,而书法从中贯通佛像使画面具有连贯性。三个佛像:如意轮观音像、白衣观音像、罗汉像。三个佛像中都有大量的染色,突出黑白的观念,增强视觉冲击。三部分的书法,我分别采用了“隶书、汉简、篆书”来书写《金刚经》(节选)和《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这两部作品都是佛教文化中的经典之作。尤其《心经》更是作为佛学最经典之一被历代书画家所背诵、运用。隶书算是我们平时接触较多的一种字体,它也有着很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汉简更是书法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对书体的演变起到很关键的作用。虽然我们平时接触篆书相对少一点,可它是文字统一的先河。我用这三种书体,希望能让当代的大学生不只关注常用的楷书、行书。要记住书法史上的字体种类繁多,每一种字体都是我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在用墨上,佛像部分勾线运用浓墨,分染上用淡墨一遍一遍地染色,做出颜色上的变化。在书法中我用浓墨兑一点水来让书写更为流畅。在具体操作中,我用铅笔绘制佛像的清晰轮廓,然后用勾线笔跟踪佛像的轮廓。随后用羊毫笔沾淡墨在该上色的地方一次次分染完成最终的佛像。在写书法时,由于字形太小,我用小笔在纸上抄写佛经内容。看似简单的步骤,完成起来却是相当不容易。

3.材料的结合

在中国画的历史中,使用的载体有很多,比如:纸、绢、帛等均可作为国画的载体,常见的有绢、纸本。纸本则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为极其易受水的生宣,另一种为不太易受水的熟宣。而书法载体更是种类繁多,其中也是以纸本、绢本为常见载体。此次创作,我使用的是熟宣,因為熟宣不易受水,在工笔画的创作中更能得心应手,并且在书写中因为其特性也不会湮墨,故而能更好地去书写。毛笔也是书法和中国画中重要的一个工具,也具有繁多的种类。在创作中,我选择用狼毫的勾线笔和羊毫小笔及兔毛小楷笔,狼毫勾线笔用来画工笔的佛像,羊毫小笔用来给佛像上色,兔毛小楷笔用来书写里面的书法小字。当然,墨汁也是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部分。按照制作墨的原料来区分,可以将墨分为松烟墨、油烟墨、油松墨等。油烟墨温润具有光泽,其表现层次丰富,多用来画画;而松烟墨则墨色敦厚饱满,更适合书写。在创作中我的画和字分别采用了这两种墨汁,以达到最好的表现效果。

在一次次的摸索和临摹过程中,我发现在绘画时不能一味追求技艺是否得到表现或者是墨色的变化是否优良。更需要我们拥有一颗敬畏之心去完成,去尊重国画的内在素养。书法也是意境的表现,能体现出对艺术的认知和追求。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我更要保持对国画和书法的这一份敬畏,认真去临摹优秀作品,让自己的技艺得到提升,更重要的是有助于自己意境的提升。愿国画和书法作为我国特有的艺术能够在岁月发展长河中经久不息。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中小企业发展服务中心

猜你喜欢
勾线佛像国画
国画《鲦鱼》
国画《鲿》
《难忘岁月》(国画)
佛像面前的 菩萨
石子变水果
鳄鱼大嘴巴
贝壳小螃蟹
简易小书架
佛像面前的菩萨
国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