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卫生人力资源配置现状及公平性研究

2019-11-02 08:26彭安澜李小华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 2019年5期
关键词:基尼系数公平性执业

彭安澜,李小华

卫生人力资源是卫生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卫生人力资源配置结构公平与否将直接影响人民群众医疗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十三五”全国卫生计生人才发展规划》中提到我国卫生计生人才发展的总体目标是:“提高人才素质、优化人才结构、创新人才政策,健全体制机制,卫生计生人才数量、素质、结构、分布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健康需求[1]”。可见,卫生人力资源的布局是关系经济、民生的重要因素。本文利用统计年鉴相关数据,借助基尼系数和洛伦兹曲线,探讨武汉市卫生人力资源配置现状及其公平性,以期为武汉市卫生人力资源规划布局工作提供相关参考建议。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以武汉市医疗卫生机构的卫生技术人员为研究对象,依据《2017年武汉卫生计生年鉴》,本研究将执业(助理)医师、注册护士、药师(士)、技师(士)等归类,统称为卫生技术人员,主要包括执业(助理)医师、注册护士、药师(士)以及技师(士)。研究数据来源于《2017年武汉市统计年鉴》 《2017年武汉卫生计生年鉴》,其中各辖区土地面积、年末总人口数据来源于《2017年武汉市统计年鉴》,医疗机构数、执业(助理)医师数、注册护士数、药师(士)数、技师(士)数、床位数来源于《2017年武汉卫生计生年鉴》。

1.2 研究方法

使用Excel建立数据库,利用构成比描述2016年武汉市卫生人力资源总体分布情况,利用基尼系数与洛伦兹曲线评价武汉市卫生人力资源配置公平性。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本研究选择如下基尼系数计算公式[2-3]:

其中,G为基尼系数,Pi为各区人口/地理面积占总人口/总地理面积的比重,Yi为各区卫生人力资源占总卫生人力资源的比重,Vi为各区按人均卫生人力资源从小至大排序后Yi的累计数,即Vi=Y1+Y2+Y3+...+Yi。G位于0~1之间,G值越小,即基尼系数越小,说明公平性越好。根据国际惯例,一般认为基尼系数处于0.2以下为绝对公平,0.2~0.3为比较公平,0.3~0.4为相对公平,0.4以上为警戒状态,0.4~0.5为比较不公平,0.6以上为高度不公平[4-5]。此外,以人口/地理面积累计构成比为横轴,卫生人力资源累计构成比为纵轴,可以绘制洛伦兹曲线,利用洛伦兹曲线可以观察卫生人力资源配置公平性,洛伦兹曲线越接近对角线(即绝对公平线)说明公平性越好,反之则越不公平。

2 结果

2.1 武汉市卫生人力资源总体配置情况

为方便区域间比较研究,根据《2017年武汉市统计年鉴》中对武汉各辖区地理因素、经济状况的描述,并借鉴同类已有研究[6-7],将江岸区、江汉区、硚口区、汉阳区、武昌区、青山区、洪山区共7个区归类为中心城区,将东西湖区、汉南区、蔡甸区、江夏区、黄陂区、新洲区共6个区归类为远城区。见表1。

截止到2016年年末,武汉市共有医疗机构3 839个,执业(助理)医师34 730人,注册护士49 129人,药师(士)4 591人,技师(士)4 757人,实际床位87 408张。执业(助理)医师和注册护士分别占卫技术人员的35.32%和49.97%。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4.17人,每千人口注册护士5.89人,医护比1∶1.41,床护比1∶0.56。武汉市辖区间人均卫生人力资源差异较大,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与每千人口注册护士排名前三位的辖区一致,均为硚口区、江汉区以及江岸区。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与每千人口注册护士排名后三位的辖区一致,均为新洲区、蔡甸区和黄陂区。中心城区执业(助理)医师、注册护士、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及每千人口注册护士数量总体高于远城区。见表2及图1。

表1 2016年武汉市各辖区人口及土地面积

注:年末总人口与土地面积中,汉阳区含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洪山区含东湖高新区、东湖风景区、武汉化工区

表2 武汉市卫生人力资源配置情况

2.2 武汉市卫生人力资源配置公平性分析

2.2.1 武汉市卫生人力资源按人口分布的公平性分析与执业(助理)医师、药师(士)、技师(士)相比较,注册护士按人口分布配置的公平性相对较差。计算四类人员按人口分布的基尼系数,执业(助理)医师为0.323 6,注册护士为0.403 7,药师(士)为0.304 8,技师(士)为0.327 4。除注册护士,其他三类人员按人口分布的基尼系数均处于正常状态,按人口分布的卫生人员配置相对公平。注册护士按人口分布的基尼系数处于警戒状态,按人口分布的卫生人员配置较不公平,应予以关注。见图2。

2.2.2 武汉市卫生人力资源按地理分布公平性分析图3为2016年武汉市卫生人力资源按地理分布的洛伦兹曲线。如图所示,洛伦兹曲线的前部和中部,拥有地理面积80%的区域,只占据卫生人力资源的20%以下。洛伦兹曲线后部,拥有地理面积20%的区域,占据卫生人力资源的80%以上。说明武汉市卫生人力资源按地理分布其公平性极差。计算四类人员按地理分布的基尼系数,执业(助理)医师为0.756 5,注册护士为0.812 9,药师(士)为0.748 7,技师(士)为0.762 8。四类人员按地理分布的基尼系数均处于警戒状态,按地理分布的卫生人员配置高度不公平,其中注册护士最差。

图1 武汉市各辖区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注册护士情况

图2 2016年武汉市卫生人力资源按人口分布的洛伦兹曲线

图3 2016年武汉市卫生人力资源按人口分布的洛伦兹曲线

3 讨论

《湖北省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目标是:至2020年底,全省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应达到6.3张,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应达到2.65人,每千人口注册护士数应达到3.3人。截止2016年底,武汉市每千人口床位数、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每千人口注册护士数分别为10.48,4.17和5.89,均已提前完成上述指标。这表明武汉市卫生人力资源总量已经具有相当规模,长期以来的卫生资源投入取得了一定效果。但从数据分析结果来看,武汉市卫生人力资源配置仍存在部分亟待解决的问题。

3.1 卫生人力资源区域配置不合理

武汉市卫生人力资源集中在七个中心城区,特别是硚口区、江汉区及江岸区更为集中。排名末位的城区人均拥有卫生人力资源与其相差几倍至十几倍不等。资源向中心城区倾斜,这种格局的形成可能与各辖区经济发展水平、日均人流量以及历史文化等因素相关。中心城区、经济发达地区投放卫生资源集中,这一情况也与全国其他城市类似[8]。将卫生人力资源集中,便于形成集聚效应,能集中人才力量,解决疑难重症。但同时也牺牲了边缘地区即远城区利益,使得远城区医疗卫生网络脆弱,不利于其应对突发性或重大卫生事件。

3.2 卫生人力资源配置的地理公平性较差

武汉市按地理分布的卫生人力资源配置公平性处于警戒状态,卫生人力资源配置的地理公平性严重低于人口公平性。已有研究显示,地理公平性低于人口公平性是常态,原因在于我国政府部门习惯根据区域人口来配置卫生资源[9-10]。但武汉市四类卫生技术人员按地理分布的基尼系数高达0.7以上,这意味着部分辖区常住居民对医疗卫生资源的地理可及性极差,面积较大辖区居民就诊时间成本较高。目前武汉市面积小的辖区累积了大量卫生人力资源,例如硚口、江汉及江岸三个区土地面积仅占总面积的1.73%,而其卫生技术人员却占卫生技术人员总数的42.38%。

3.3 医护比失衡,护理人力资源尚存在缺口

2016年武汉市医疗卫生机构医护比为1∶1.41,与世界卫生组织所要求的1∶2仍有一定差距。这说明武汉市护理人力资源尚有不足,一定程度上反映武汉市医疗卫生工作存在“重视诊疗,轻视护理”的倾向。有研究显示,世界许多国家普通病房床护比基本保持在1∶1以上[11],武汉市床护比为1∶0.56,也反映出护士人才较为紧张的现状。护士人才的缺乏,将不利于社区康复和家庭护理工作的有效开展[12]。同时护理人员数量直接影响护理质量,护士群体在工作负荷较大的情况下,护理质量将难以保证,最终影响医疗机构基础服务质量。

3.4 建议

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如下建议:一是武汉市相关政府部门在注重规模效应、增加卫生资源体量的同时,应注意平衡远近城区间的卫生资源配置。后期的卫生人力资源投放可适当向外围城区倾斜。近年来,武汉市部分大型综合医院在远城区兴建分院区,这种“一院多区”的辐射和布局方式将缓解资源区域配置不公平问题,应给予支持。二是建议武汉市政府在医院布局和卫生人力资源规划方面,应充分考虑地理因素对卫生服务均等化的影响。在卫生人力资源投放时,除考虑辖区人口指标外,应将辖区土地面积纳入考虑。必要时,可将面积较小而资源过度集中于辖区的卫生人力向面积较大辖区转移。三是武汉市应制定合理的医护比目标,力求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应借助武汉高校众多的优势,发挥其护理人才培养功能,完善护理人才定向委培机制。应制定相关优惠政策,增加对护士队伍的投入,避免护士人才流失。总之,公平性是卫生人力资源配置原则之一。武汉市卫生人力资源配置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将是一个漫长的政策过程。

本文基于统计年鉴数据,分析武汉市卫生人力资源配置现状及公平性,发现问题并给出参考建议,希望能对武汉市完善卫生人力资源配置有所助益。

猜你喜欢
基尼系数公平性执业
建党早期中国共产党人与执业注册会计师的首次合作
高管薪酬外部公平性、机构投资者与并购溢价
中注协会员人数超过27万人
核心素养视阈下中小学课堂评价的公平性研究
跨国执业的安全人沈建平
基尼系数的局限性研究
基尼系数
基尼系数
基于公平性原则的员工薪酬分配优化策略
什么是基尼系数